趴墻小皇后 第112節(jié)
書迷正在閱讀:飛劍問道、三寸人間、[綜漫]主上求你別吃了、[綜漫]5t5求求你做個人吧、我在六個師兄面前咸魚、[綜漫]在橫濱直面不可名狀、把家產(chǎn)氪進(jìn)武俠游戲系統(tǒng)后、我在霸總小說當(dāng)綠茶喵、念念難忘
元景行卻神色認(rèn)真地告訴她,這不是計謀。他當(dāng)日從金陵回到皇城,發(fā)現(xiàn)郊外駐扎了數(shù)萬的私兵,皆不受他號令,只能找個由頭稱病,關(guān)起城門命禁軍守衛(wèi)著,再從別的地方調(diào)兵過來。 然而不知為何,救兵遲遲未至。 “朕不知道幕后意圖篡位之人是誰?!痹靶械?,“你若害怕,朕這就命人偷偷送你離開?!?/br> 時月影思索片刻,“陛下,這個擁兵自立意圖篡位之人,會不會是...鄭毅。” “你為何會這么想?”皇帝的眼神高深莫測。 “臣妾當(dāng)初在金陵時就聽聞?wù)f鄭毅將軍存著謀逆之心。”時月影小心斟酌著用詞。 “哦?”皇帝眸光流轉(zhuǎn),“捕風(fēng)捉影。鄭毅大將軍軍功無數(shù),皇后如此揣測未免要寒了將士們的心啊?!?/br> “臣妾也有根據(jù)的、” “什么根據(jù)?” 元景行看起來絲毫不信,卻對她所謂的根據(jù)很感興趣。 “臣妾聽皇貴妃說過,鄭毅大將軍曾愛慕賢妃,賢妃產(chǎn)后虛弱而亡,會不會誤會是臣妾或陛下故意害了她。故而生出怨恨?若是因為這個誤會,那陛下不如親自向他解釋清楚?” “鄭毅與朕自小一道讀書長大,絕對不可能背叛朕?!被实蹜C怒著道,“皇后少挑撥離間,比起你,朕更信任鄭毅。” 他如此篤定,那她也無話可說,蔫蔫地垂首閉嘴。 “是,陛下說得對,臣妾慚愧。” *** 宮里宮外人心惶惶,宮外的情形每日都會傳入宮中,即使是白日里,皇城朱雀大街上也人煙稀少。 兩日之后的夜里,時月影與皇帝正各自坐在榻邊看書,蕭伯霆忽然闖入殿中,“陛下,宮門侍衛(wèi)傳來消息,鄭毅大將軍領(lǐng)著軍隊停在宮門,手持完整兵符,稱奉皇上的命令進(jìn)宮營救!” 元景行合上書冊,“知道了,朕親自去宮門見他。” 等蕭伯霆一退下,元景行拉著她往內(nèi)室走。 “陛下要帶臣妾去哪里?” “你去密室躲著,我已經(jīng)在里面擺放吃食,三日之內(nèi)若我不來找你,你別出來?!?/br> 這果然是他的計策。 時月影執(zhí)拗得不肯走,“為何每次一遇到事情,陛下總想著將我關(guān)起來。宗人府大牢、幽州行宮,如今又是寢宮密室?!?/br> “這是宮變!”元景行怒斥道。 “我知道這是宮變,倘若你敗了,身在皇后之位我也活不成!既然從金陵趕來,也做好了赴死的準(zhǔn)備?!睍r月影哽咽道,“這么多年你一直護(hù)著我,我都明白?!?/br> “朕要去宮墻之上,你也想跟?”元景行沉聲問她。 盛夏深夜,兵臨城下。 時月影初次登上宮墻,元景行就在她身側(cè),蕭伯霆手持寶劍。墻下兵馬齊列,放眼望去皆為銀色鎧甲。不出所料,為首之人正是鄭毅大將軍。 “逆賊蕭伯霆,挾持皇帝,意圖篡位!此為兵符,我等奉皇帝之命進(jìn)宮護(hù)駕?!编嵰愀呗暫艉暗溃笆挷愠迷缤督?!” 大將軍身后數(shù)萬士兵氣勢洶洶,勢不可擋。 “朕只是龍體欠安,想閉宮修養(yǎng),并未遭人挾持。鄭毅你遭人蒙蔽,另一半兵符始終在朕手中。”元景行立在最前面,朝著城下數(shù)萬精兵喊道。 “陛下昨夜清醒時命人將兵符送出皇宮,如今飲了蕭伯霆的藥,又變得神志不清了。”鄭毅道,“蕭伯霆,我數(shù)到三,你若再不把宮門打開,我等為了護(hù)駕只能硬闖了?!?/br> “今夜誰敢闖入皇宮,誰便是逆賊?!痹靶芯娴?。 軍隊之中,有部分士兵陷入兩難。 “敢問陛下,意欲將皇位傳給何人?”鄭毅問道。 “太子元清?!备邏χ?,元景行淡然回道。 “那么,將奉誰為皇太后?”鄭毅再度問道。 “皇后時氏?!?/br> “一切昭然若揭!蕭伯霆與妖后狼狽為jian,迷惑皇上,皇帝已經(jīng)神志不清!”鄭毅怒吼一聲,“將士們隨我進(jìn)宮護(hù)駕!” 緊接著一聲巨響,鄭毅領(lǐng)著將士進(jìn)宮皇宮正門。蕭伯霆見狀,命令宮門內(nèi)的禁軍抵住宮門。 時月影放眼望去,鄭毅所帶領(lǐng)的軍隊氣勢洶洶,宮門片刻之后便失守了。 這就是宮變,史書上只言片語絕對寫不盡此時此刻的慘烈??! 蕭伯霆折返回來,渾身浴血,手持的寶劍護(hù)在她與皇帝身前,“陛下與娘娘快走!” 鄭毅就在此時殺上了城墻,蕭伯霆沖上前去,被鄭毅的十?dāng)?shù)個親信團(tuán)團(tuán)圍住,脫不開身。 宮門一扇一扇被盡數(shù)攻破,士兵們高呼著護(hù)駕的口號殺了進(jìn)來。 元景行所謂的救兵并沒有來,鄭毅手持滴血的的大刀遠(yuǎn)遠(yuǎn)地與皇帝對視,一切塵埃落定。 時月影雙肩微顫,躲在皇帝身側(cè)。 “后悔了?”元景行語氣調(diào)侃,側(cè)眸看她。 她回敬他一個眼神,元景行小看她了,她只是有那么一點點害怕而已。 鄭毅一步一步來到皇帝跟前,五十斤的大刀落到皇帝肩膀,刀鋒正對著他的脖頸。 這是時月影第一次看清這位大將軍的面容。他五官深邃,與皇帝同高,常年浴血奮戰(zhàn),令他渾身肌rou噴張,戾氣滲人。 如此輕易就拿下了皇宮,拿下了皇帝與妖后,鄭毅卻絲毫歡喜不起來,“元景行,是你逼我的?。?!” 他怒吼一聲,側(cè)額瞪向時月影,“捧這個女人坐上后位,賜死靈玉,殺母奪子,你根本不配做皇帝!” 手中那柄在戰(zhàn)場上殺敵無數(shù)的刀,只要再挪一寸,就能奪了元景行的性命。 鄭毅怒意盎然,“臣最后問陛下一遍!意欲將皇位傳給誰?!” 元景行手中并無兵器,神色從容。 “太子元清” 成王敗寇,他處于劣勢,屬于君王的氣勢卻絲毫不減,時月影的手被他包裹在掌心,高大的身軀遮住了她半個身子。 鄭毅面怒猙獰,“既然陛下已經(jīng)病入膏肓,那就由臣來肅清后宮妖孽!”他轉(zhuǎn)動手腕,舉起大刀。 “鄭毅,你真的想背叛朕么?”元景行一字一句問他,“現(xiàn)在收兵,朕不會追究你的過錯?!?/br> 鄭毅出神了那么片刻,咬了咬牙,像是下定決心,電光火石之間,揮舞長刀朝著時月影落下。 她猝不及防地被拽開,元景行回轉(zhuǎn)過身,抬手擋住了鋒利的刀刃,霎時間獻(xiàn)血四濺,刀鋒狠狠地割傷了他的臂膀。 “陛下!??!”混戰(zhàn)之中的蕭伯霆驚駭回眸,撕心裂肺地吼了一聲。 時月影更是心驚不已,她以為元景行會有所準(zhǔn)備,她以為這一切都是他的計謀,可是他就在自己眼前生生挨了這一刀??! “臣再問陛下一遍,意欲立誰為太子???!”鄭毅舉起大刀再度問元景行。 手臂鮮血淋漓,元景行劍眉緊促,強撐著站在時月影身前,看向鄭毅。 他明明那么信任鄭毅。 此刻滿眼失望。 時月影心痛欲裂,鼓足勇氣,展開雙臂攔在元景行身前,“住手!謝靈玉并非死于我與陛下之手,她是為見你而死!” 作者有話說: 皇帝受傷前 小皇后:他心機很深的,肯定是在裝,那我也裝,我就不信正有人能把他從至尊之位上拽下去,都是套路。 皇帝受傷后 小皇后(腦子一片空白):....... -- 第101章 “妖后!你胡說!”鄭毅恨透了時月影, “都是你!都是你害死的她!” “當(dāng)日你重傷,她為了去北疆見你而吃藥以至于不足月產(chǎn)子,這才導(dǎo)致氣血虧空而亡。”時月影道出實情。 “你胡說八道!”鄭毅雙眸赤紅著怒吼道。 “你口口聲聲說我殺母奪子??墒腔实蹚奈磳⒋蠡首咏唤o我撫養(yǎng), 如今立了宗室子為太子, 何來奪子之說?你既然認(rèn)定我殺了賢妃,好, 拿出證據(jù)!”時月影破釜沉舟, “鄭大將軍, 你偽造兵符打著救駕的名義攻入皇城, 究竟是為了給賢妃討回公道,還是為了自己的謀朝篡位而找借口?!” “我所持的是真兵符, 陛下為你這個妖后與jian臣蕭伯霆所迷惑, 我自然要撥亂反正!”鄭毅堅定道。 元景行臉色經(jīng)逐漸蒼白,時月影摁著他的傷口, 不遠(yuǎn)處的蕭伯霆也已經(jīng)是強弩之末。 “來人,陛下傷勢復(fù)發(fā), 請他回御書房寫下傳位的圣旨!”鄭毅收起兵器, “若陛下執(zhí)迷不悟,臣只能先斬殺妖后!” *** 時月影與元景行被帶進(jìn)御書房時,尹蕊兒早已恭候,紙已經(jīng)鋪陳, 墨已研好, 玉璽也已經(jīng)擺放整齊。 “請陛下退位,將皇位傳給大皇子!”鄭毅道, “否則, 皇后性命不保?!?/br> 元景行捂著傷口, 虛弱地靠坐御坐。 “你不想要皇位么?鄭毅?!痹靶袉査?。 “元景行, 我說了我不是那等亂臣賊子!君王昏庸,臣只是盡臣的本分!”鄭毅擲地有聲道,“等大皇子繼位,便追封賢妃為太后!” “好,朕寫,你放過皇后。” 元景行寫下詔書,立大皇子為太子,立皇子之母賢妃為太后,一字一句,最后收筆,親自蓋上玉璽。 “我想起當(dāng)年剛到北疆,收到了廢太子的詔書,我整夜都坐在雪地中央,沉默不語。當(dāng)時你帶著酒來找我,說這樣坐下去會凍僵,是在自尋死路?!痹靶形嬷鴤冢聪蜞嵰悖澳阏f人活著才有希望,勸我活下去,將來回到皇城奪回屬于自己的一切。所以我始終不相信你會叛變?!?/br> 語畢,元景行將詔書交給鄭毅,“你要的東西?!?/br> 鄭毅那沾著鮮血的的手在空中停頓了那么一瞬后,又很快接了過來,“我沒有篡位,大皇子是你的兒子!我只是想為他們母子討回公道!” “那如果皇后所言之事都是真的,賢妃是為見你而死,你會收兵么鄭毅?”元景行反問道。 不等鄭毅回答,元景行接著道,“你不會。鄭毅,永遠(yuǎn)不要用女人當(dāng)借口來掩飾你對權(quán)勢的渴望。靈玉若知道了,會對你很失望?!?/br> 鄭毅面色凜然,攥緊了手中的詔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