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頁
書迷正在閱讀:未成年人禁止入內、雌君他總想投懷送抱[蟲族]、東之伊甸、同赴清秋、愛欲游戲(NPH)、睡了白月光的兒子后、公主的故事總會皆大歡喜(西幻 1v1)、大邑商、直球式暗戀、窺覷(母子luanlun)
今日坐牛車的人不算多,不過也只有他和大伯兩個漢子,車上只有幾個嬸子和阿嬤,他們都帶著籃子和背簍,都是去鎮(zhèn)上賣家里這段時間積攢的雞蛋和在山里撿的一些山貨,雖說賣不了幾個銅板,但是也能補貼家用,農家人沒有什么賺錢的好法子,想攢錢只能這樣子一筆筆攢。 牛車擁擠,路也不平,走地又晃晃悠悠的,顧澤宇著實有些不習慣,這哪里有騎馬來的痛快呢。 不過也沒有抱怨,這日子也是自己選的呀,自己要習慣,大不了下次不趕時間,走路去鎮(zhèn)上,或者要是家里能買個馬也好,弄個馬車,自己出行也方便。 作者有話說: 快要下新晉了,因為失誤錯過了申榜時間,唉,深深懊悔,怎么就是個笨腦子,截止時間是零點,不是還有一天,這下子搞得下來新晉就沒曝光了,都不知道要不要繼續(xù)日更下去。 第三十一章 去看顧鑫 ◎顧澤宇很敬佩讀書人。◎ 到了鎮(zhèn)上后連大伯都有些受不住了, 這坐牛車坐的屁股都疼了。 下車后就趕緊走幾步,活動活動身體。 顧澤宇同樣如此。 他緩解了一下胳膊腿后就問大伯,顧鑫是在哪里上私塾。 鎮(zhèn)上有東南西北大致劃分了四個區(qū)域, 東市比較熱鬧, 一般是擺小攤的地方, 經(jīng)常會有村里人在那里賣自家種的菜,或者是雞蛋什么的,還有就是賣山貨。 西市是大多數(shù)開店做生意的, 比如糧店,布莊,糕點鋪,飯館什么的,顧澤宇去鎮(zhèn)上一般都是來這里買一些必需品。 南面和北面就是一些住宅區(qū)了, 北面是住著一些家境殷實的人家, 比如做生意的商人,南面就是鎮(zhèn)上家境一般的人家,一般都是有個一技之長,在鎮(zhèn)上有活計干的。 他也不是很清楚, 這私塾是在什么方向,于是就問自家大伯。 顧大伯道:“這開私塾的是一個老秀才, 他家在南面,我們往那邊走一刻鐘就到了?!?/br> 到了私塾后,顧大伯敲了門, 就有一個孩子開門了, 穿著整潔的書生裝, 還扎了個丸子頭, 是個童子樣, 這正是老秀才的孫子,他奶聲奶氣問道:“你們是誰呀?要是找我爺爺,我爺爺正在上課呢?他沒有空?!?/br> 顧澤宇挺喜歡小孩子,此刻見到這個孩子故做大人模樣,但又是滿臉的稚氣未脫,小臉蛋上還有著嬰兒肥呢。 他覺得這孩子可真可愛,于是彎下腰回他:“我們不是找你爺爺?shù)?,是來找你爺爺?shù)牡膶W生,我們是他的家人,來給他送干糧,你能放我們進去嗎?” 那孩子思考了一下,堅決說:“不行,我阿父說能給來找我爺爺?shù)娜碎_門,沒說能給爺爺?shù)膶W生的家人開門?!?/br> 顧澤宇見他這樣說,也是沒法了,望向自家大伯,誰知大伯對付小孩還挺有招,直接從兜里掏出了一塊糖果,遞給了小孩,然后說:“我們改變主意了,現(xiàn)在我們想找你爺爺,這下能不能進去?!?/br> 小孩猶豫了一下,轉動了一下他的小腦袋瓜,最終還是被忽悠了,接過糖塊,就塞進嘴里了,那糖太大,小孩的嘴被塞滿了,說話都嗚咽不清。 “唔,你們進去吧?!?/br> 他讓開身子,放兩人進去了。 剛進去就走出來一個阿嬤,他叫小孩的名字,“李琰,過來,你又偷吃糖果了,說好了一天只吃一顆的,你不怕蛀牙呀,怎么不長記性?你這孩子。” 小孩一聽到這話,剛才吃到糖的喜悅頓時消失,他愁眉苦臉地走到自家阿姆身旁,準備接受命運的安排,糖已經(jīng)吃了,大不了就是挨頓罵。 他就嘟囔了一句,“我沒偷吃,是別人給的。” 誰知這么小聲還是叫他阿姆聽到了,“以后三天吃一顆,別人給糖也不許要,知道嗎?!?/br> 那阿嬤又回頭招呼兩人,問道:“是學子的家人吧,他們還上著課呢,你們來涼亭坐下等他吧,我去給你們端杯茶水,你們解解渴?!?/br> 顧大伯和顧澤宇連忙道謝,那孩子和那阿嬤都走了,兩人也沒有依言去涼亭那坐下等著。 顧澤宇正新奇地觀察這個世界的私塾,他站在院子里,還能聽到朗朗的讀書聲,片刻,又是夫子的教學聲,這一切對他來說都很新鮮,半舊的小院,還參雜著歲月的痕跡,有著古老的韻味,滿滿書香氣。 顧大伯則是一直瞅著那個教書的教室,他在等著下課,等著自己兒子出來。 顧澤宇以前學習也不是很好,上完高中后就去當兵了,后來是在部隊的推薦下去讀了軍校,也算是上了大學,可是他一直很羨慕那些有高學問的人,他覺得他們很厲害,可奈何他是個大老粗,身邊的朋友大多數(shù)都是中途輟學了,沒有上成大學。 他是很敬佩讀書人的,如今見了這舊式私塾,更是滿心敬畏,覺得很是神圣。 也沒一會兒,那阿嬤又回來了,給他們端了兩碗茶水,最終還是拉著兩人去了涼亭坐下,至少茶水得有個地方放呀。 那阿嬤自我介紹說是這家私塾的主人的兒媳,姓陳,他挺熱情的,還問兩人是來找哪個學子的。 顧大伯說:“我們是找顧鑫的,來給他送點干糧。” 陳阿嬤聽此就笑了,他道:“顧鑫這孩子,讀書很是用功,我阿公經(jīng)常提起他,說他學問不錯,基礎也扎實,還推薦他今年就去考秀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