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藻宮咸魚紀事 第110節(jié)
書迷正在閱讀:飛劍問道、三寸人間、天道圖書館、天下第九、圣墟、元尊、星星在眨眼[娛樂圈]、和影帝假結(jié)婚后我爆紅了、人魚幼崽,天籟爆紅
三皇子捉住我的腳,道:“陳娘娘就算不愛穿鞋,也該把襪子穿起來才是?!?/br> 我這才想起來自己沒穿襪子,連忙把腳縮回毯子里,道:“那你叫阿柳進來?!?/br> 三皇子道:“我不能伺候陳娘娘么?” 我道:“你當然能,去把爐子移開。” 三皇子無奈地笑了笑,便下榻去搬暖爐了,不過我看得清清楚楚,他又往爐子里添了幾塊炭火。 做完這一切,三皇子便坐了回來,他盯著我的耳朵看了一會兒,突然道:“陳娘娘,上次那個珍珠耳墜不合你的心意嗎?” “哪個?” “上次南洋進貢的緋色焰紋珠,我讓內(nèi)務府制成了耳墜,陳娘娘怎么沒戴?” 我道:“不喜歡,珠子好看,耳墜太沉,不過那珠子樣子倒是奇特,我還從沒見過那樣的珍珠呢?!?/br> 三皇子道:“的確是少見,我上一次看見,還是在母后那里,母后便是做成了耳墜?!?/br> 我道:“這么罕見的東西,可惜我不愛戴耳墜。” 三皇子道:“如此也好,耳墜冰涼堅硬——” 他突然吮了下我的耳垂。 “的確配不上陳娘娘之溫軟?!?/br> 我渾身一激靈,三皇子不愧是帶過兵打過仗的,精通乘勝追擊之法,道:“陳娘娘,我能抱抱你嗎?” 我沒說話。 于是三皇子抱住了我。 這一抱,便免不了要做些其他的事情,我被吸干了氣,大腦昏昏沉沉,渾身軟綿綿的,三皇子一放開我,我便大口呼吸起來。 三皇子舔了舔唇,道:“陳娘娘,你熱不熱?” 我兀自喘著氣,沒理他。 三皇子道:“我能不能……” 我一腳將他踹下軟榻。 “不能!” 我的堅守底線沒能持續(xù)多久。 除夕那一日,我很高興,因為我養(yǎng)的茉莉開花了。 三皇子批完奏折后,帶來了馮靜儀和嘉嬪的書信,我更高興了。 嘉嬪說,她們?nèi)チ撕訓|郡,河東郡有一個文曲廟,專門供大寧朝歷屆河東郡籍的狀元,趙方清的石像也在其中,且下方堆滿了花,把個端方清正的文曲狀元硬生生搞成了男花神。 隨書信送來的還有嘉嬪的畫,畫的正是河東郡文曲廟,那石像下果然堆滿了各色鮮花,把石像下所刻的“趙氏文曲神”五字給淹了一半。 我?guī)缀跣Σ砹藲?,在軟榻上滾了幾滾,險些摔下去,所幸被三皇子接住了,三皇子一挑眉,便也湊過來,道:“陳娘娘看見了什么?這么高興?!?/br> 我與他并排坐著,靠著他的肩,將嘉嬪的畫往他的方向移了移,道:“你看看。” 三皇子也抿嘴一笑,道:“這可真是……若是太傅看見了,必定會嘆一句有辱斯文?!?/br> 我道:“什么有辱斯文,這叫鮮花配美人,再合適不過了?!?/br> 三皇子笑了笑,突然啄了下我的臉,他這些小動作實在太多了,日子久了,我也就麻木了,連推都懶得推,只象征性嗔了他一眼。 “陳娘娘說我朝的刑部尚書是美人,那我是什么?” 良妃的父親告老還鄉(xiāng),趙方清自請為刑部尚書,三皇子便讓他接管了刑部。 我順手拈來一朵絨花,戴在三皇子頭上,又捏了捏他的臉,道:“你是皇上,自然就是比刑部尚書還要美的大美人?!?/br> 看完了嘉嬪的信,我又打開了馮靜儀那份,一番閑話后,馮靜儀又說她在河東郡碰見了趙方清的接生婆,那接生婆原是趙家的老仆,接生了趙方清后便辭去了趙家的差事,因她兒子在河西郡做生意時犯了事,她去贖兒子出獄時,因禍得福,正好躲過了河東郡之災。 第147章 番外二 那接生婆已近百歲,仍記得趙方清,還惦記著趙家的香火,盼著趙方清娶妻,一聽嘉嬪說她們是從京城人士,便非托她們傳話。 馮靜儀寫道:“我們在她兒子家住,吃了她不少飯,總不好拒絕她的要求,可我們是不會回京城了,枸枸,你便替我問問,趙方清為何不成婚生子,莫非是因為他斷了馮家的香火,怕報應到子孫上,便索性也斷了趙家的香火?” 這問題問的毒辣,我眼前立時便浮現(xiàn)出馮靜儀嘲諷的臉。 三皇子道:“陳娘娘想問嗎?” 我道:“說實話,我也很好奇趙方清為什么不娶妻。” 三皇子道:“趙尚書為國事鞠躬盡瘁,立志要做一個賢臣,若有了家室,便有了私心,他心懷天下,自然就不愿娶妻了?!?/br> 我道:“歷朝賢臣,也不是個個都不娶妻生子的?!?/br> 三皇子道:“正好今天是除夕,要是陳娘娘好奇,那我就辦個除夕小宴,把趙尚書叫來,陳娘娘親自問問他?” 我道:“你也知道今天是除夕,除夕怎么能辦小宴?” 三皇子道:“父皇新喪,今年原也不該奢靡,我是只想和陳娘娘過除夕的,但如果陳娘娘想知道,我也可以把趙尚書叫來?!?/br> 我道:“趙大人不要過除夕嗎?除夕夜是該和家人一起過的,往年群臣參宴,算是公事,你把人家單獨叫進宮來算什么?” 三皇子道:“陳娘娘忘了嗎?趙尚書孑然一身,府上只有幾個家仆,若趙大人自個兒過除夕,恐怕只有一位老仆配上他的桌?!?/br> 我覺得三皇子說的很有道理。 三皇子道:“正好也快到用午膳的時辰,我這便讓孔樂去傳令吧。” 我雖然覺得這樣有些不妥,但三皇子實在說的太好聽了,我終究抵不過好奇,只道:“午膳?歷來除夕都是夜宴,你何不下午再召他進宮?” 三皇子道:“冬日雪天路滑,深夜更是難行,陳娘娘,你晚上也別出門了,咱們就在青藻宮過年吧?!?/br> “也好?!?/br> 中午,趙方清果然進宮了。 三皇子在金龍宮與趙方清用過午膳,很快便派了孔樂來傳我過去。 趙方清與三皇子在金龍宮暖閣內(nèi),三皇子正襟危坐在桌后,趙方清長身玉立于桌前,我一進去,兩人便齊齊看向了我。 趙方清拱手行禮道:“見過容嬪娘娘?!?/br> 三皇子也熱情地伸手道:“陳娘娘,快過來?!?/br> 三皇子似乎對“容嬪”這個職位有執(zhí)念,在改朝換代,我亦改頭換面后,我一拒絕當皇后,他就封了我為容嬪。 連封我的圣旨,都跟先皇當初那份一模一樣。 看著三皇子的表情,我不認為那張桌子后面會有兩把椅子,于是無視了他殷切的手,轉(zhuǎn)而另尋了一把椅子坐下。 趙方清道:“聽聞容嬪娘娘有要事需詢問臣,不知是何事?” 要事? 沒想到三皇子是這么跟趙方清說的。 我頓時有些尷尬,但尷尬終究抵不過好奇,尤其還有馮靜儀做擋箭牌,我道:“本宮的確有件事想問問趙大人,不過并不是什么重要的事,趙大人若不愿說,本宮也不會強求?!?/br> 趙方清道:“臣定知無不言,言無不盡。” 我輕咳一聲,喝了口茶,道:“趙大人已近不惑之年,位極人臣,功高今古,卻遲遲未有家室,不知是什么緣故?” 趙方清沉默了。 我心里的尷尬也終于戰(zhàn)勝了好奇。 “此乃趙大人私事,本宮……” 趙方清道:“容嬪娘娘,這究竟是您的問題,還是有人托您代問臣此事?” 我思索片刻,道:“是馮——” 按理說,馮靜儀現(xiàn)在應該已經(jīng)隨先皇而去了。 三皇子道:“陳娘娘直說便是,趙尚書都知道?!?/br> 趙方清道:“容嬪娘娘,是馮太妃托您詢問臣此事嗎?” 我點點頭,道:“趙大人的私事,馮太妃本無權(quán)過問,這只是馮太妃一時好奇,趙大人可以不答?!?/br> 趙方清道:“容嬪娘娘,馮太妃的書信,臣能看一看嗎?” 我想起馮靜儀在信中那一番嘲諷趙家斷子絕孫的話,果斷道:“不行?!?/br> “是臣逾越了?!?/br> 趙方清說完這句話,嘆息一聲,又道:“其實,對于馮太妃的性情,臣是很了解的,她在信中會說什么,臣其實也能猜到一點,臣不娶妻生子,寧可斷了趙家的香火,其實只是不想為虛無縹緲之事浪費時間。” “哦?香火傳承,如何能說是虛無縹緲之事?” 馮靜儀這擋箭牌果然好使。 大寧朝最俊美的狀元郎遲遲不娶妻、硬生生把自己熬成了老男人的原因終于要揭秘了嗎? 趙方清道:“琉璃易碎,彩云易散,世間豪族的盛衰興亡,恰如浮云流水,縹緲不定,當年馮安為戶部尚書,馮氏一族恰如鮮花著錦,烈火烹油,何等輝煌,然而大廈之傾也不過在轉(zhuǎn)瞬之間,河東郡一場重災,饑民流竄,尸堆成山,舉城皆亡者不計其數(shù),所謂香火傳承,縱然全了眼前一時,身后種種也難以預料,與其受困于虛無之事,倒不如憑心而行,一切隨緣?!?/br> 我不禁撫掌贊道:“趙大人果真淡泊超脫?!?/br> 趙方清也笑道:“娘娘謬贊。” 我將馮靜儀信中所述的那接生婆一事告訴了趙方清,又將趙方清所言寫下,以蠟封住,準備寄給馮靜儀。 三皇子見我放下筆,便停了磨墨的動作,笑吟吟道:“陳娘娘寫完了?天色已晚,咱們也該入席了?!?/br> 我點點頭,便與三皇子步入小飯廳內(nèi)。 為不辜負這除夕雪景,三皇子特意命人用琉璃做了窗,飯廳內(nèi)鋪著毯子,擺著火爐,溫暖如春,因此我便脫了狐裘,只穿日常的衣裙。 孔樂溫了酒,三皇子笑道:“這是秋天埋下的菊花酒,清甜不易醉,陳娘娘可要嘗一嘗?” 我道:“除夕之夜,是高興的好時候,喝些酒也無妨?!?/br> 阿柳便給我斟了酒。 三皇子舉杯與我碰了碰,道:“陳娘娘鮮少有這么高興的時候,是因為馮娘娘來信的緣故嗎?” “是呀,”我與三皇子碰過杯,便一飲而盡,道,“說起來,我還曾與馮靜儀埋了兩壇子桃花酒在樹下,阿柳,你帶幾個人去挖出來?!?/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