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精品热爱在线观看视频,国产成人福利资源在线,成年美女黄网色大观看全,狠狠色综合激情丁香五月,777奇米电影网99久久,精品国际久久久久999,成人无码午夜成人无码免费视频

筆趣閣 - 玄幻小說 - 回到明朝當王爺在線閱讀 - 0154 利字當頭

0154 利字當頭

    楊凌靠在床上,高文心坐在床邊,拿著塊熱毛巾胡亂地又給他抹了把臉,畢竟他剛剛才洗完澡,那臉蛋兒白里透紅,氣sè好得不得了,怎么看也不象氣息奄奄,只好裝作剛剛用熱毛巾凈了面。

    焦芳坐在桌旁,不慌不忙地捻著胡須,那笑瞇瞇的模樣很慈祥,如果不是偶爾露出一點jiān笑的話。這位仁兄71歲高齡了,卻是耳不聾、眼不花,身子康健得很,白發(fā)白須相貌堂堂。

    楊凌在回京的一上琢磨入閣大學(xué)士的人選,也曾考慮過這位與自已關(guān)系相對較好的文臣。這位焦侍郎天順八年就中了進士,歷任庶吉士、編修、侍講、學(xué)士,后來又到地方做過同知、知州、提學(xué)副使、通政、太常少師、禮部右侍郎,如今做到吏部左侍郎。

    可以說他是技術(shù)職稱和行政職務(wù)都由低向高走了一遍,從政經(jīng)驗和資歷都是上上之選。當今的三位大學(xué)士入閣時官職比他還小,他算是夠格晉位大學(xué)士的人之一。

    而且楊凌幫過他的忙,因帝陵一案楊凌入獄時他也為楊凌說過好話,所以楊凌對他頗有好感,把他列為一個可能的人選,所以曾要吳杰暗中調(diào)察他的情況,想不到自已還沒有決定要不要聯(lián)系他,他倒先找上門來了。

    楊凌有氣無力地揮揮手,說道:“文心,你先退下吧,我要和焦大人談?wù)劇薄?/br>
    高文心瞧他裝出來的那副死德xìng,不禁嬌嗔地白了他一眼,這才盈盈起身,嬌聲道:“是,老爺身子虛弱,千萬不要過于勞累了,婢子告退”。

    說著退了兩步,向焦芳施了一禮,這才悄悄退了出去,順手掩上了房門。

    焦芳好整以暇地呷了口茶,捻著胡須道:“聽說大人回京途中遭了暗算,以致身受重傷,今rì見駕之時都起不得身,本官在吏部聽說以后是憂心忡忡、坐立難安哪,所以急急告假,帶了三枝千年老參趕來探望”。

    楊凌摸不透他真實來意,所以假意應(yīng)承道:“勞煩老大人牽掛了,一些皮rou傷,不妨事的”。

    焦芳忽地嗅了嗅鼻子,意味深長地道:“嗯,如今見了大人氣sè尚好,本官也就放下心了”。

    楊凌見他動作,暗道:“壞了,若是身上敷了金瘡藥,豈能毫無味道,這老頭子夠jīng明的。”他干笑一聲道:“大人公務(wù)繁忙,還要趕來看望,本官深為感激”。

    焦芳嘆氣道:“大人是國之棟梁,如今朝中鼎柱只剩下李大學(xué)士一人,人心浮動,此時正需要大人力挽狂瀾、鎮(zhèn)定人心,所以老夫是真心期盼大人早rì康復(fù)啊”。

    楊凌笑了笑,從榻旁幾凳上端起茶杯喝了口茶,藉低頭飲茶之機暗暗忖:以這位焦大人的資歷和官職,此時趕來看望自已,還說的這么讒媚,顯然是有意結(jié)納了。

    不過我假借受傷,退出這個風暴圈子以明哲保身,這老家伙居然看得出來,jīng明的可怕呀,此人會成為我政治上的盟友么?

    他若有所地想著,將那杯茶一飲而盡,抬起頭來剛要將茶杯放回盤中,焦芳已迎上前來,雙手接過茶杯,又為他斟滿一杯茶,向他面前輕輕一推。

    見這白發(fā)蒼蒼的吏部三品大員恭謹?shù)膽B(tài)度,楊凌心中已有所決定,他想了一想,沉沉笑道:“老大人過譽了,楊某進仕之快令人咋舌,但是一直走的都是偏門,從來沒有參予朝庭大事,若論見識和經(jīng)驗可比不得大人您,比起許多朝臣來也是多有不如”。

    他沉吟一下,徐徐道:“皇上眷愛,做臣子的當然想為皇上分憂,這次南巡稅賦時,楊某所見所聞,心中倒是有些法,只是不知是否淺薄可笑,所以也未敢進諫給皇上,老大人既然來了,本官正好請教一番,請大人代為推敲參詳如何?”

    焦芳白眉一揚,眸中閃過一絲驚喜,楊凌這番話出口就是有意接納他了,此人在皇上面前一言九鼎,如今掌握內(nèi)廷大權(quán)的幾位太監(jiān)對他也言聽計從,只要他肯提攜,還用再受馬文升那般人的氣么?

    不過眼前這人年紀雖輕,南巡時收拾鎮(zhèn)守太監(jiān),返京平息內(nèi)外臣工的攻吁,都是深熟慮,謀而后動,手段十分的老辣,這可不是個尋常人物,不知他要考較我些什么?

    我得有些獨到見解能讓他賞識,但大略方針又必須和他一致才行,機會難得,我得小心應(yīng)付了。焦芳想到這里,就如當年進京趕考一般,提起十二分的jīng神,把錦墩向前挪了挪,微微傾身,聚jīng會神地道:“不知大人有何高見,老夫愿聞其詳”。

    楊凌道:“本官這次下江南,所經(jīng)歷處大多是沿海一帶,那里海盜猖獗、據(jù)本官了解是海民海商因海禁而走私、走私而海盜,這種情形屢禁不止,所以本官一直想不通,所謂堵不如疏,朝廷為什么不能解除海禁,鼓勵民間通商呢?光以賦稅來說,歲入就何止千萬吶。

    本官回京時經(jīng)過龍江船廠,見那里已一片荒蕪,昔年三寶太監(jiān)下西洋的盛況已不復(fù)得見,據(jù)說是因為西洋之行耗資靡巨,國力難以承受,所以本官想”。

    楊凌看了看焦芳那張滿是皺紋的面孔,說道:“既然朝廷以宣揚國威為主的海運得不償失,也不必禁止民間通商呀,雖然朝廷以農(nóng)為本,也不應(yīng)抑商過甚,朝中百官難道見不到與各國互通有無的好處?本官百不得其解,大人能為我解惑么?”。

    焦芳皺起眉頭,深深地瞧了他一眼,心道:“原來楊大人也不甘寂寞,他想選擇解禁通商來做為政績么?這可難了”。

    楊凌見他捻著胡須半晌不語,神情有些不耐起來,焦芳見狀忙道:“老夫與大人甚是投緣,所以有些心腹的話愿意奉告大人,若有不當之處,大人聽過也就算了,有些事雖然人人心知肚明,卻實在是不便拿到臺面上議論的”。

    楊凌jīng神一振道:“那是,此乃晚輩向老大人求教,你我私下之言,自然不會叫第三個人知道”。

    焦芳聽了定下心來,沉吟片刻才緩緩地道:“大人真以為士子們讀書愚腐,見不到通商的好處么?呵呵,那些只是場面話。且不說民間通商其利之大,就算當年鄭和下西洋時,雖然耗資巨大,遍賞諸國,也并非得不償失”。

    楊凌一向聽到的論調(diào),都說是大明下西洋純?yōu)樾麚P國威,國庫付出極大,卻沒有相應(yīng)收入,才導(dǎo)致百官反對,一聽焦芳這話不禁有些意外,忙問道:“大人何出此言?”

    焦芳淡笑道:“老夫在禮部任職時,曾翻看過永樂年間諸國往來的文諜,依稀還記得一些事情。我大明朝廷不與外國通商,并不代表朝廷不需要咱們自已沒有的東西,不過都是以各國朝貢的方式進行交易罷了。

    這其中許多貨物因地域之別,供不應(yīng)求,所以價格昂貴。老夫舉個例子吧,咱們大明需要胡椒,但是本地不產(chǎn),由海外諸國進貢,其價抵同黃金,是原產(chǎn)國的二十倍。

    永樂五年鄭和第一次下西洋回來,每斤胡椒在大明的市價就降為十倍。至宣德九年,鄭和最后一次從西洋回來,胡椒價格跌至每斤100貫錢,我朝一年所需胡椒何止萬斤,這其中的差價令人咋舌呀,而當時中西交流的貨物多達萬種,國庫為之節(jié)省的錢財不可勝數(shù),扣除天朝賞賜諸國和下西洋的耗費,還大有賺頭”。

    楊凌奇道:“但是本官怎么聽說朝廷禁下西洋是因為財政捉襟見肘,所以百官才群起反對呢?”

    焦芳深沉地一笑,目光閃動著道:“永樂年間,內(nèi)部營建běijīng城,外部南征交趾、北征蒙元,處處用兵,處處花錢,然而百姓充實,府藏衍溢。這都是史有所載的,江南絲綢業(yè)、景德鎮(zhèn)的瓷器、乃至印刷、茶葉,船運、伐木都是因此興旺,何來捉襟見肘之說?

    而停止了下西洋之后,國庫反倒處處為難了。英宗年間,稍有水旱,就難以征調(diào)濟民了,當初對外用兵時建造一座城池都綽綽有余,如今建一座帝陵都要耗費歲入大半,這又作何解釋?”

    “至于揚商損農(nóng),更是無稽之談。有宋一朝,土地數(shù)量不及大明,田畝產(chǎn)量不及大明,百姓的稅賦比大明的百姓還要重的多,可是百姓卻能承受,生活和食物還比大明富綽。

    如今大明歲入最多時才不過區(qū)區(qū)400萬兩,僅為南宋時的十分之一,為的是薄稅養(yǎng)民,可百姓生活仍難以為繼,除了稅賦本身尚有弊病外,禁海禁商何嘗不是禍因?”

    楊凌聽得一呆,是呀,這些事以前怎么從來沒有去想,僅憑那些花團錦簇的文章的指責,就把下西洋之舉貶得一無是處,自已可是深深見識到那些文官手中的筆桿子的厲害的,如果此次回京被東廠殺掉,自已還不是蓋棺論定,千古之后也坐定是個jiān佞了?莫非這其中另有緣故?

    楊凌興奮的差點兒坐起來,欠了下身子才反應(yīng)過來,忙又躺回榻上,誠懇而激動地道:“不瞞老大人,依本官看來,閉關(guān)鎖國實是誤國誤民,開禁通商、從根源上消滅海盜衍生之源,可以富國富民、可以靖清海疆、可以使我大明了解海外諸國,不致坐井觀天,實是好處多多,所以有心向皇上諫言,奈何這其中有何癥結(jié),卻始終琢磨不透,大人可以詳細述說一番么?”

    焦芳見他神sè興奮,幾乎忘了正裝著重傷在床,心中也有些好笑,他雖對解禁通商不甚樂觀,不過能表現(xiàn)出自已的獨到見解,而且迎合了楊凌的心,就算此策不可行,楊凌也必會引他為心腹,所以焦芳也抖擻jīng神,將自已所知所解慢慢說了出來。

    自從鄭和下西洋以來,最初輸入的大多是奢侈品,而隨著交流增多,物品大量輸入,價格不斷下落,rì用品開始多了起來,這個楊凌倒是能理解,后世改革開放之初,最初從國外進口的也是國內(nèi)短缺的高附加值產(chǎn)品。

    不過那時最先進的就是大明,進口的所謂奢侈品多是稀罕物兒,多了以后就開始大量進口原料,而輸出的卻是jīng美的綢緞、瓷器等東西,還刺激了國內(nèi)手工業(yè)的發(fā)展,造船業(yè)、鑄鐵業(yè)等重工業(yè)也因需求增加而發(fā)展起來,可謂好處多多,怎么就在一片反對聲中壽終正寢了呢?

    焦芳的回答讓楊凌大為意外,他原以為是明代士子的小農(nóng)想使他們貶商抑商,輕視商業(yè)的作用,想不到其中緣由錯綜復(fù)雜,看來原來準備進諫正德皇帝的策略,必須要予以修改了。

    楊凌對焦芳的到來真是萬分感激,如果抱著原來那種認識,在朝堂上駁斥百官的短視,宣揚解禁通商的好處,恐怕真要碰一鼻子灰回來了。

    焦芳得到楊凌將推薦他入閣的暗示,同樣感到此行不虛,他再三表示一旦入閣,將與楊凌在朝中守望相助,這才感激涕零地告辭離去。

    韓幼娘和高文心、玉堂chūn、雪里梅四人就候在外廳,見楊凌緩步踱了出來忙迎上來,韓幼娘看出相公有些心事,不禁擔憂地道:“相公,你有公事要忙了?”

    楊凌不想讓她擔心,暫時放下心事笑道:“哪有那么多事?面還熱著吧,來,相公吃幾口賢妻親手為我下的面?!?/br>
    他走到桌前,匆匆將一碗香噴噴的面條喝光,抹了抹嘴巴道:“好了,相公吃的好飽,我先去園中散散步”。

    高文心張嘴yù喚住他,想了想?yún)s又停住,幽幽嘆息一聲道:“算了,也停了幾rì了,不差在這一時”。

    韓幼娘這才省起另有一樁要事,不禁擔心地問道:“jiejie,相公他和你是分開進京的,前后相差了怕不有十rì了吧?這十rì不曾針灸,不會有什么大礙吧?”

    高文心忍俊不禁地道:“應(yīng)該不妨事吧,其實前后治療這么久,想必早也該好了,只是jiejie也是頭一次治療這病癥,為了以防萬一,才多說了一段時間”。

    反正面前三人都是楊凌的妻妾,都是自已的結(jié)拜姐妹,也沒那么多顧忌,她忍不住格格一笑道:“老爺這趟公差來回兩個多月我可看著呢,一直為你守身如玉喔,經(jīng)過我的治療,再有這番養(yǎng)jīng蓄銳,說不定”。

    她狡黠地道:“嘿嘿,說不定今兒晚上就可以一舉中的,讓你懷上楊家的骨rou呢”。

    韓幼娘聽了頓時滿臉紅暈,她羞怩地在高文心肩上輕輕一打,忽爾又想起相公在閨房中的百般花樣,心兒“卟嗵”一下,跳得輕快了起來。

    “相公的骨rou,我和相公的寶貝兒”,她情不自禁的撫向小腹,輕咬著唇兒,滿面旖旎的chūn光,那雙烏溜溜的眸子放出神往的光茫。

    高文心格格笑著,忽一扭頭,見玉堂chūn和雪里梅神sè古怪地瞟著自已身后,不禁摸摸臀后,又向肩頭瞧瞧,疑道:“怎么了?有什么東西?”

    玉堂chūn和雪里梅似笑非笑地搖搖頭,彼此對望一眼,咬著唇兒都別過了頭去,高文心莫名其妙,哪知道二人想到了甚么。

    玉堂chūn忽想到如果夫君身子痊愈,自已蒙他寵愛時說不定這先結(jié)珠胎的人兒就是自已,這個可是憑運氣,幼娘jiejie可未必能搶得了先,不由怦然心動。

    她攸地扭過頭兒來瞟了雪里梅一眼,只見小丫頭似乎也想到了什么,垂頭喪氣地低著頭,眉心兒蹙著,神sè說不出的懊惱,心知她這幾rì天葵已至,不禁喜上眉梢。

    雖說四人結(jié)拜,彼此情同姐妹,可是這種事兒女孩子家總是有些私心的,玉堂chūn又豈能大方到那種程度?

    楊凌慢慢踱到內(nèi)書房,成綺韻正坐在桌邊無聊地翻著古籍。她已梳妝整齊,不知出于什么考慮,她將女衫換去,穿著一襲男子的白sè長袍,領(lǐng)口袖邊綴著紫sè的花紋,浴后的皮膚如剔透的白玉一般潤澤,鼻如懸膽,紅唇白齒,她若真是男人,那風流秀雅的氣質(zhì)可將楊凌比了下去。

    她似早知楊凌接見了焦侍郎必會再來見她,笑盈盈地擱下書說道:“大人書房中醫(yī)書倒比經(jīng)史子集還多上一倍,瞧你勾挑注釋的這些地方,其實故作玄虛處甚多可惜卑職三rì后就要回金陵,否則卑職這里倒有傳自孫邈,可以養(yǎng)生練氣的yīn陽之術(shù)奉上”。

    楊凌一愣,然后才回過味兒來,曉得她含蓄地說什么yīn陽術(shù),其實指的還是房中術(shù),不禁皺了皺眉,說道:“我看中你的,是你的才學(xué),何必將自已歸于方士術(shù)士之流?”

    成綺韻怔了怔,卻肅然起身道:“大人教訓(xùn)的是,卑職錯了”。

    成綺韻身材窈窕,一襲公子白袍,紫帶方巾,皎皎似修竹一枝,那模樣倒真是翩然脫俗,如同玉樹臨風。楊凌卻哼了一聲,知道她裝神似神,裝鬼似鬼,神情語態(tài)根本信不得的。

    他在桌前坐了,微微蹙著眉道:“怕是三天之內(nèi),你是回不了金陵了,本官原來把海禁的緣由想得太簡單了,今rì聽了焦侍郎的話,才曉得其中錯綜復(fù)雜,一言難盡吶”。

    成綺韻挑了挑柳眉,詫異地道:“有何緣由?我料那位大人必是眼光高人一等,瞧出您才是此次化解內(nèi)廷外廷詰難皇上的幕后高手,所以有心投靠來了。莫不是為了得您賞識,故意危言聳聽?”

    楊凌搖了搖頭,說道:“原來是我把古人呃古人教誨下的讀書人看得簡單了,他們大多數(shù)可不是我想象中死抱著圣人教誨不放的書呆子,至少那些入仕為官,在官場上混過的人,大多不是這種人”。

    成綺韻抿嘴兒一笑道:“那是自然,自命清高、拘泥不化的讀書人縱然入了官場,也是待不久的,必然如大浪淘沙,最后被人逼得吟風弄月,嘯傲山林去了,能留下來的讀書人哪有那么簡單的,大人何以發(fā)此感慨?”

    楊凌輕輕嘆息一聲道:“大明禁海,緣由甚多,并非由于一個簡單的原因,如果我們不能對癥下藥,僅憑你的那條妙計,朝中百官也未必響應(yīng)”。

    成綺韻神sè凝重起來,她翻過兩個杯子,提起壺來為楊凌斟了杯茶,說道:“如今好在朝中剛逢大變,畏于個人前程,許多官員未必敢刁難大人。

    何況內(nèi)廷盡在你手,皇上又甚為信服你,這就掌握了大半的勢力了,外廷再安插幾個得力的人,將他們分化開來,事情大有可為。大人請慢慢說來,都是些什么緣由,咱們抽絲剝繭,一一應(yīng)對”。

    楊凌點了點頭,啞然失笑道:“本官想事情總喜歡不慮成,先慮敗,過于謹慎了,你卻比我樂觀的多”。

    他沉吟了一下,才緩緩地道:“這禁海的第一個理由,是由于朝中黨爭”。

    他苦笑一聲道:“這個黨,是文官黨和宦官黨之爭,內(nèi)宦主掌海運,有兵有錢,權(quán)力極大,文臣忌憚內(nèi)宦得勢會壞了朝綱。

    他們認為天朝上國可以自給自足,不與他國通商無足輕重,異域小國更不可能有能力毀了大明江山,而內(nèi)宦掌權(quán)卻可能讓天下大亂,因此竭力反對宦官主導(dǎo)的海運,結(jié)果他們勝了”。

    楊凌嘆息一聲道:“風水輪流轉(zhuǎn),如今我想解除海禁,似乎仍要倚仗內(nèi)廷的攘助,外廷文官會作何感想?”

    成綺韻黛眉挑了挑,yù言又止,問道:“這第二條呢?”

    楊凌道:“這第二條,是由于帝王制衡。如今文官領(lǐng)軍、兵部、五軍都督府互相制衡為的甚么?預(yù)防將領(lǐng)擁兵自重而已,yù開海商,必有強大水師方可,龐大的水師儼然海上一國,尾大不掉怎么辦?

    所以以永樂大帝的膽略魄力,也堅持以太監(jiān)統(tǒng)領(lǐng)艦隊,太監(jiān)無后代,就沒有裂土之心,且很難在士卒間建立絕對的權(quán)威,用他們才放心,可是文臣偏偏不放心他們”。

    他呷了口茶道:“第三個原因,才是我原來的看法,儒生柄國,講究什么‘父母在不遠游’、‘唯小人重利’,商賈末道也,于國計民生無甚大用。又以為天朝在大地之中,外國蠻夷皆不足取,不肯通商非不能也,是不愿也。”

    “這第四個理由”,成綺韻吃驚道:“甚么,還有理由?”

    楊凌干笑道:“最后一個,最后一個,這個理由,連我事先也萬萬沒有想到?!?/br>
    他想了想道:“海外貿(mào)易,利益之大令人垂涎yù滴,民間多少都在偷偷走私牟利,鄭和下西洋雖廣泛通商,嗯壟斷懂么?就是利益集于朝廷。

    沿海大小城市的士族官宦無論如何是沒有能力和大明朝廷的龐大艦隊競爭的,他們在朝中為官的種種關(guān)系自然找出種種理由,以為民請命的姿態(tài)拉攏蒙蔽更多的朝臣進諫阻止。

    沿海官宦士族土地本就貧脊,全靠經(jīng)商海運起家,自從海禁,事實上是禁而不止之后。連稅也不用交了,獲利更厚,所以是倭寇鬧得兇了,他們比誰都激動,吵著要平倭抗倭,真要有人想靖清海疆,掃除所有的走私勢力,他們又會睜只眼閉只眼在朝中拖后腿,海禁反而成了他們?yōu)榧易迥怖氖侄巍薄?/br>
    成綺韻聽得也呆住了,她想了一想,抽過一張雪白的信箋來,拿過架上狼毫,打開硯盒蘸了蘸,懸腕寫下四行字,將這四個理由簡要記了下來,然后蹙著眉兒沉吟不止。

    楊凌一邊說著四個緣由,一邊想著相應(yīng)的對策,心中多少有了些打算,略一忖,朝中百官既然有這種分化,各有所圖,如果舉措得當,比說服一群想觀念完全固囿守舊的官兒似乎還要容易幾分,不禁心中大定。

    他心中有了些主意,不禁十分喜悅,轉(zhuǎn)眸瞧見成綺韻用心的模樣,不禁微微笑了起來,成綺韻正蹙眉沉,聽見輕輕笑聲抬起頭來愕然道:“大人笑甚么?”

    楊凌笑道:“我瞧你如同上科場考試一般,呵呵,是不是還要承題、破題?”

    成綺韻眼波一轉(zhuǎn),莞爾道:“是啊,考個狀元出來,到時入閣拜相,更好為大人效力”。

    楊凌哼了一聲道:“就怕成姑娘真的做了宰相,楊某就不會被你看在眼里了”。

    成綺韻難得見他和自已開玩笑,不禁欣喜非常,她剛想脫口說出:“我要做便做皇帝,把你納進我的后宮當皇后,看你還敢不敢藐視我的存在“,說到嘴邊兒,卻覺得這話太過大逆不道,楊凌是朝廷大員,說不定聽了這話便惱了,便攸地閉了嘴。

    楊凌見她yù言又止,問道:“怎么?有什么話要說?”

    成綺韻嫣然一笑,說道:“大人既然凡事未慮勝,先慮敗,如今明知禁海緣由繁雜,卻還有心說笑,可是已成竹在胸了么?”

    楊凌開心笑道:“哈哈,果然冰雪聰明,不瞞姑娘,要是朝中百官真的是一群腐儒,只知固守圣人遺訓(xùn),楊某還真是一籌莫展,說理哪說得過他們?

    只怕我說的吐血,他們還認為我是妖言惑眾呢。既然大多是利字當頭,不管是為了朝廷之利,還是家族之利,那就不是鐵板一塊了”。

    成綺韻眸子一亮,急不可待地道:“大人有何妙策?”

    楊凌挺起身來,轉(zhuǎn)過身施施然向外便走,說道:“今rì剛剛回家,可要去嘗嘗自家的飯菜了,成姑娘請。至于對策么?我還需要找?guī)讉€人來,到時再一起商議吧”。

    成綺韻氣極,沖著他背影顧眸嗔道:“神氣什么?等我再想出主意,看我還告不告訴你”。

    說一出口,她忽覺頰上一熱:“以前輕嗔薄怒,都是裝出來哄人開心的,如今這是怎么了?自已在他面前,怎么越來越沉不住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