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3章同意了
羅弘信得位節(jié)度使,完全是當初魏博軍眾將推舉,也是原魏博節(jié)度使樂彥禎、樂從訓父子失德,魏博軍民不堪其擾,才殺了樂彥禎,推舉羅弘信的。 羅弘信自幼從軍,心中始終懷著對朝廷的敬畏之心,所以,羅弘信掌權(quán)后做得第一件事,就是向朝廷進貢,表達臣服。 那時的朝廷,已經(jīng)是日薄西山,根本沒有作為天下共主的能力,但羅弘信還是義無反顧地投效朝廷。 尤其是,當初傳言李克用叛離朝廷,羅弘信更是不顧多年交情,與之割袍斷義。 要知道,羅弘信能作為魏博節(jié)度使的位置,李克用可是出了大力氣的,兩人更是相交莫逆。 “哈哈哈,朕不過是開個玩笑,羅都護不必當真?!?/br> “就是,當初陛下也是這么問我來著,現(xiàn)在你也看到了,河東之地這兩年的變化,我之前就告訴你過,那些朝廷的人變法是一把好手,就是認死理。 只要是陛下說的,不管對錯,一概不打折扣地執(zhí)行。再跟你說個秘密,現(xiàn)在河東之地,陛下的一張紙條,都比我李克用的連篇累牘的話管用?!?/br> 作為李克用多年的老友,羅弘信看得出,李克用并不是真的對此不滿意,他也知道,李克用作為沙陀人,想要尋找一個歸宿的心情。 現(xiàn)在李克用似乎找到了可靠的歸宿,現(xiàn)在河東的變化,簡直正在rou眼可見的變好,如果李克用真的在意這些,他就不會一直找朝廷要人。 說的再直接一點,既然決定向朝廷投誠,那就要做好接受這種局面的準備。 “請陛下恩準!”羅弘信再次說道。 “好。春節(jié)過后,朕會東巡洛陽,到時候,朕會安排五百禁衛(wèi)軍和兩百官員到魏博,助你推行變法!” “等等!”李克用站起身說道。 “翼圣!”孔緯以為李克用要阻止此事,畢竟剛剛李曄拒絕了河東要人的請求,轉(zhuǎn)身就給魏博派去了七百人,尤其是官員,更是有兩百人。 “陛下,為何非要此時到洛陽去?據(jù)微臣所知,宣武現(xiàn)在對朝廷敵意很深,洛陽的張全義又是和宣武穿一條褲子,此時前往太危險了?!崩羁擞脫牡卣f道。 “是啊,陛下如果非要去洛陽,那微臣提兵五萬,兵出衛(wèi)州以為策應(yīng),陛下意下如何?”羅弘信說道。 這是羅弘信表達忠心的方式,他五萬軍隊在衛(wèi)州,正好處在宣武和洛陽之間,對宣武也算是一種震懾。 只要宣武出兵洛陽,則有可能被魏博軍截斷退路,洛陽的守軍也面臨著五萬大軍的壓迫。 但如果羅弘信有什么異心,那就是洛陽、宣武、魏博三路大軍合兵一處,那李曄面對的局面就更加復雜了。 這也是羅弘信對李曄的試探,看看李曄是否有帝王氣度,自己首次進京,表達出這種善意,李曄敢不敢接受! “如此甚好,有了羅都護的策應(yīng),朕就更加放心了。”李曄聽完羅弘信的話,立刻就答應(yīng)下來了。 孔緯也是有點意外,身為首輔,為官多年的他,如何看不出羅弘信的意思,他覺得,李曄此去洛陽最多也就是有驚無險。 但是羅弘信這個不確定因素的加入,讓本就有些復雜的局面,變得更加不確定起來。 他不喜歡這種感覺,身為朝廷首輔,多年的老臣,他自然希望所有事情,都能按部就班地推進。 不過他也知道那是不可能的,別說現(xiàn)在的局勢如此復雜,就是當初貞觀年間,大唐也是如履薄冰,不然哪里來的盛世大唐。 可現(xiàn)在李曄想都不想,就答應(yīng)下了羅弘信的建議,這就有點冒險了,雖然羅弘信是李克用帶來的,羅弘信本人也是對朝廷忠心耿耿,每年都會向朝廷遣使進貢。 但是,這種時候,誰能保證呢!就算李克用也是在長安住了半年,才逐漸贏的了孔緯的信任,羅弘信初來乍到,李曄就表現(xiàn)的如此信任。 誠然能贏的李克用和羅弘信的好感,但也增加了此次洛陽之行的風險。 他不喜歡這種不確定性。 李曄何嘗不知道呢。 來到大唐已經(jīng)四年了,這四年的時間,身處高位的他,整天面對的都是孔緯、杜讓能、韋昭度這樣政治老手,他有很多次想要退縮,帶上何皇后和李裕。 一家三口,找一個僻靜之地,安度一生,他相信,憑借他的知識,能夠躲過唐末五代十國的亂戰(zhàn),也能憑借自己超越時代的知識,過得很舒服。 但每當他有著這個想法的時候,他就會覺得愧疚,不管是出于什么原因,作為一個華夏人,他能穿越回到唐朝,尤其是這個動蕩不安,即將分崩離析的唐朝。 冥冥之中自有定數(shù),他雖然只是一個普通的大學生,但卻有著每個男人,每個華夏人都有的情節(jié)。 那就是盡自己最大努力,避免華夏文明遭受戰(zhàn)亂。 他也經(jīng)常到民間走訪,甚至安排畫師,將逃難的百姓、戰(zhàn)場的凄慘逐一記錄下來,就懸掛著御書房,就是要時刻提醒自己,他現(xiàn)在做的多么有意義。 正因為這樣,所以他才堅持到現(xiàn)在。 羅弘信提出的建議,他當然知道羅弘信那隱含的兩層意思,也知道,隨著羅弘信的加入,他此次東都之行的變數(shù)有多了一分。 但那又如何呢!不要說自己事先就做了準備,計算是沒有準備,他相信,只要按照他的計劃,能實施到七成,他就能安然無恙。 而且李曄沒有和任何人說過,他還有一個備用計劃,雖然不是很明顯,但他確實在一年之前就已經(jīng)開始準備了,那就是河東的提防! 是的!河東,李克用!他最早的盟友,也是最早追隨他的人,不是李曄腹黑,而是作為穿越者,對五代十國的了解實在太深刻了。 那是一個真正禮崩樂壞的年代,人人都為了自己的利益,拋棄人性,將人性中的自私和殘暴都展現(xiàn)到最前面。 是繼五胡亂華、南北朝之后,華夏文明的又一次大劫難。 如果能將這些扼殺在搖籃,那李曄覺得不管付出什么代價,都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