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頁
書迷正在閱讀:團寵萌妃:瘋批帝尊撩上癮、陛下養(yǎng)妻日常(重生)、降溫、重回初中做大神、雪滿長空、重生虐渣霍夫人又美又颯、偏執(zhí)反派非要我替嫁、她與劍共眠、周太太我勸你別撩了、帶球跑后大美人后悔了
還沒有走出半步,就被康熙給叫回來了:“回來!” “陛下,還有什么事?”梁九功一本正經(jīng)地詢問。 “那個…”康熙有些遲疑,感覺臉有點發(fā)熱,清雋的面容有些糾結(jié):“她現(xiàn)在在做什么?” “奴才不知道啊?!绷壕殴Ψ浅UJ真地回道。 “你不知道?你不知道!你是吃白飯的嗎?她做什么你不打聽清楚的嗎?”康熙惱火地瞪著梁九功。 梁九功一臉茫然地回道:“不是陛下您讓BBZL 我不要去管她的嗎?” 康熙被噎了回來,他這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了吧。 康熙憤憤不平地瞪了一眼梁九功,坐在太師椅上默不作聲,大手搭在扶手上,一雙鳳眸微瞇。 梁九功低眉斂目,假裝自己是根木頭,什么也沒看到。 “哼?!笨滴跄チ四パ溃@個沒眼色的奴才。 君君,你也太狠心了,朕生氣,也不來哄哄他,白疼你了。 對于康熙的怨念,佟婉君完全沒有感受到,反而還和小姐妹們玩得開心。 反正后宮多的是女人,他愛去哪里就去哪里,他不是想要孩子嗎? 哪個不能生,哼,別想她妥協(xié)! 第74章 晉江文學(xué)城首發(fā) 春風(fēng)暖和, 佟婉君帶著胤礽,胤褆,萬黼, 長生以及舒瑤,又開始在院子里種菜了。 說起來, 自從帶吶喇氏打過一輪麻將后, 這個女人就開始了在后宮打敗無敵手的麻將之旅,連大阿哥也懶得管了。 佟婉君是不知道她是不是對皇上真的破罐子破摔了, 但是這樣子的吶喇氏,卻比從前看起來順眼多了。 吶喇氏家族在歷史上還是很出名的,大名鼎鼎的納蘭明珠就是她的兄長,而且她其實還很聰明,以退為進,從在康熙的手下救下了自己的兒子。 因此, 一旦這個女人從愛慕康熙中清醒過來時, 其實是一個非??膳碌膶κ?。 后宮的女人沒有一個是傻的, 只不過都只能局限在這后宮, 為了自己, 也為了家族, 不得不謀劃更多。 但凡她們生活在現(xiàn)代, 估計很多人都能成為事業(yè)女強人。 大清的后宮,是爾虞我詐的, 一不小心就丟了命。 鈕祜祿氏明明有著顯赫的家世,不費吹灰之力就能夠坐上皇后之位。 她很聰明, 但是卻陷入了愛情的漩渦, 到死都沒有走出來。 吶喇氏看誰不順眼, 就拉著她一通麻將下來, 打得別人有苦難言。 連乾清宮的康熙都有所耳聞。 康熙還在跟佟婉君生著悶氣,聽說佟婉君甚至還教會了嬪妃玩那什么麻將,搞得后宮都開始盛行麻將了。 他想故意氣氣佟婉君,去其他嬪妃那里,結(jié)果就被拉去打了麻將! 他的一世英名,全部毀在了麻將上,這些個嬪妃,各個都是好手,他一局都沒有贏過! 想要佟婉君吃醋的結(jié)果沒達到,反倒是自己吃了一肚子氣。 馬佳氏坐在涼亭里,和佟婉君聊起這件事,那是全程笑瞇瞇的。 春風(fēng)徐徐,幾個孩子拿著小鋤頭,小鏟子,熱火朝天地翻地。 “娘娘,你是不知道啊,陛下當(dāng)時那張臉啊,臭得跟什么似的,嬪妾看得啊,真的是好生害怕呢?!?/br> 說是害怕,但是馬佳氏的眼底一點害怕都沒有,反而還有幸災(zāi)樂禍。 誰讓去年康熙找他們背書的,后宮哪一個被迫背書的,不是怨念尤深。 佟婉君聽完啞然失笑,康熙這算是自作自受嗎? 心底對康熙倒也沒有多生氣,只是覺得康熙好像有點慘。 現(xiàn)在嬪妃們基BBZL 本對侍寢也沒有什么指望了,怕康熙再找她們背書,干脆拉著他一起打麻將好了。 這后宮誰不知道啊,皇帝就是拿她們來故意讓皇貴妃吃醋的,她們才不做這樣的事呢。 更何況,皇帝根本就不受她們的勾引,說多了,都是淚啊。 “佟母妃,額娘,我們挖好地了?!遍L生拉著萬黼的小手小跑了過來。 臉上,手上,衣服上,鞋子上,都沾滿了泥土。 馬佳氏皺著眉頭,但是在看到長生臉上燦爛笑容時,頓了頓,罷了,他開心就好。 而且,自從跟著皇貴妃,怯懦的長生都大膽了許多。 佟婉君讓春芷把菜種交給他們,讓他們拿去種。 這次的種子豐富多了,有茄子,豆角,青瓜和玉米,辣椒。 都是容易種植的種子,每人負責(zé)一樣種子。 馬佳氏看著幾個玩得開心的孩子:“你倒是挺放下心的,就讓他們在地里瞎搞。” “難道你不覺得很有意思嗎?”佟婉君微笑說道:“他們生為皇子公主,更應(yīng)該去了解這些作物的生長,才能在將來更好地幫助百姓,更好地幫皇上分憂不是?” 馬佳氏陷入沉思,這她倒是沒有想過,一直以為,只有在學(xué)堂學(xué)到有用的東西。 “而且,不實際參與進去,他們永遠也不知道,農(nóng)作物是如何生長的,知識還是需要實踐才能永遠牢記在心的?!?/br> 佟婉君輕笑一聲,繼續(xù)說道。 她也不在意馬佳氏有沒有聽進去,她只希望這些孩子,未來更好。 不是除了皇位,他們就沒有其他事情可以做了。 身為皇子公主,他們更應(yīng)該以身作則。 康熙很少過問自己是怎么帶孩子的,就是因為他看到了幾個孩子的成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