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之辣媽當(dāng)家 第273節(jié)
她當(dāng)年就是因為自由新潮,所以才去留洋的。 一開始她也是自由浪漫,不受約束,下放這十來年謹(jǐn)小慎微,全都改過罷了。 她都要當(dāng)婆婆的年紀(jì),再給自己找個老婆婆頂著? 顧媽拒絕。 顧爸:“要不……過年咱們回去一趟?” 顧媽:“你腿腳不便,首都那么冷再給你凍出好歹,你就別去了,我得在家照顧你,也不能去。我看就讓孟昭帶著明春去首都玩一圈兒,順便去給老太太拜個年。” 明春專治這種老太太。 既然妻子說自己腿腳不便,顧爸立刻就躺下了,對顧孟昭道:“我腿真疼得厲害,不是裝的?!?/br> 他的確腿疼,畢竟好好的腿跛了,哪怕已經(jīng)好了也會留下暗傷,陰天下雨是肯定疼的。 顧孟昭看爸媽的意思是不想上京,可他跟大伯娘真的不熟。 不熟也好,不熟就沒有那么重的敬畏心,不會害怕。 第132章 黃老師 顧老太太對顧興章夫妻倆的推諉卻有些不爽。 第二天一早她就起身,先把發(fā)髻盤得整整齊齊,褲腿也扎得利利索索,裹上裹腳布穿上小腳布鞋,然后下地拿潔牙粉刷牙,洗完臉又擦雪花膏,再撲點粉。 這是她多年的習(xí)慣,哪怕之前十年也不曾改過。 只是她現(xiàn)在年紀(jì)大了,眼神不那么好,臉上皺紋多卡粉也不知道。 一般人也不敢提醒她。 她按照習(xí)慣先出門遛彎兒。 在這一片兒,老太太遛彎也是一景兒。 她中等個子,板著一張白臉,腦后一個黑包子,略駝背,背著手一雙小腳挪動得卻快。 等她一圈回來,微微出汗,就等著兒媳婦們做飯吃。 她往堂屋黑漆太師椅上一坐,喝口熱茶潤潤嗓子,“老大媳婦兒,元珩呢?” 老大媳婦兒今年也五十七歲,一直沒工作在家里做家務(wù)帶孩子。 她看了顧老太太一眼,小心翼翼道:“娘,元珩昨晚沒回來?!?/br> 這要是以前,老太太指定發(fā)怒,可今非昔比,政策不一樣,而且元珩也不是小孩子。 顧老太太:“他也該娶房媳婦兒收收心了?!?/br> 大兒媳婦:“娘,他才高考呢,也不知道……” 兩年前他接到任務(wù)去北邊國外搞生意,最近才回來,回來還參加了高考,也不知道考得如何。 原本她覺得兒子不用參加高考的,執(zhí)行任務(wù)回來,肯定有工作安排的,誰知道他非要參加,說想進什么商務(wù)部。 顧老太太:“元珩是咱長房最出色的孩子,那指定沒問題?!?/br> 大兒媳婦提醒她,“娘,現(xiàn)在不一樣了?!?/br> 大家各過各的,不興舊社會那一套了。 顧老太太卻不管,“哪里不一樣?甭管什么年代,這家族也是團結(jié)就興旺。你五叔一家也回來,現(xiàn)在在老家住著也該搬到京城來。他們家那個孟昭,今年也老大不小了吧,該娶媳婦兒了?!?/br> 大兒媳:“娘,興許人家……” “興許什么?”顧老太太不高興了,“甭管外頭的閨女多好,她能有這京城的體面?” 大兒媳就不說話了。 顧老太太又問:“那個小土匪,最近惹沒惹禍?” 二兒媳的小兒子顧元禎,今年也十五歲,桀驁不馴,喜歡打架,小小年紀(jì)在四九城里染了一身匪氣,顧老太太特別不喜歡他。 顧元珩倒是喜歡他,以前還時常帶著他出去跑,他也喜歡堂兄顧元珩,有話也跟他說。 正說話呢,顧元珩從外面回來,他穿著一身連體的舊工裝,原本的七分俊美三分邪氣,這會兒又糅雜了幾分玩世不恭。 “哥~”顧元禎在隔壁墻頭喊他。 顧元珩雙手插在褲兜里,抬頭看他,“下來,一會兒奶看見要罵你。” 顧元禎笑道:“我是小土匪嘛,我又不怕她罵?!?/br> 古董老太太! 顧元禎活脫脫就是個熊孩子,小小年紀(jì)已經(jīng)和人拜把子、稱兄道弟、組建孩子幫派,如今也是個小老大。 他平時跟哥們兒呼風(fēng)喚雨習(xí)慣了,哪里受得了老太太罵他? 他抓著墻外的柳枝,哧溜就蕩下來。 顧元珩伸手抓住他的肩膀把他拎住,“回家。” 兄弟倆回家,顧老太太瞅著顧元珩就笑,再瞅著后面的顧元禎老臉就呱嗒拉下來,“整天欠打沒夠的玩意兒,早晚當(dāng)個土匪給你抓起來?!?/br> 顧元禎擰著頭撇嘴,非常不服氣。 顧老太太一拍桌子,“小小年紀(jì)匪里匪氣像個什么東西?早晚害人害己!” 顧元珩:“奶奶,元禎還是個孩子,您何必瞧他不順眼?”他扭頭對顧元禎道:“以前大家都不正經(jīng)讀書,是因為讀書不能給出路,現(xiàn)在恢復(fù)高考,讀書就是一個出路,你也該收心學(xué)習(xí)?!?/br> 聽他這樣說顧老太太就很高興,又瞪著顧元禎,“瞧瞧你哥,再瞅瞅你自己!” 顧元禎對顧元珩自然是崇拜喜愛的,可對顧老太太卻萬分不服,你一個封建老太太跑到新社會來耀武揚威,斗了那么多人,咋不斗你呢? 看他梗著個脖子一副天王老子也不如他的架勢,顧老太太越發(fā)生氣,對顧元珩道:“你盯著他讓他好好學(xué)習(xí),過兩年也得考個大學(xué)出來。” 顧元珩笑了笑,“奶奶放心。” 顧老太太就很滿意,這幾個孫子里面她最喜歡顧元珩,這孩子識時務(wù),該狠的時候狠,該軟的時候軟,該出頭就出頭,該示弱就示弱,有他爺爺?shù)倪z風(fēng)。 振興家族,就靠他了。 顧元禎卻依然不服氣,讀什么書? 他們家負(fù)責(zé)讀書的不是五爺爺嗎?人家夫妻倆是大學(xué)教授,兒子讀書也厲害,哪里還輪到別人讀? 他不稀罕讀書,也不稀罕當(dāng)干部,更不想入伍參軍,自然也瞧不起當(dāng)工人,他不想受約束,就想自由自在當(dāng)個老大! 他那些志同道合的小兄弟,都愛跟他混! 顧老太太一見著顧元珩就聊個不停,恨不得將自家這百年來的經(jīng)驗教訓(xùn)都教給他。 顧元珩:“奶奶,您還是先吃飯吧,反正我回來了,有的是時間聊?!?/br> 顧老太太:“你們有時間,我是怕我沒有時間呀,你再陪奶奶坐會兒?!?/br> 每一次社會變動,她都是熬、等,熬過了一個又一個坎兒,就盼著一家子團聚,都平平安安的,各有出息。 顧老太太對顧元珩道:“你別整天呆在家里,你出門溜達溜達。咱那些親朋,你多去轉(zhuǎn)轉(zhuǎn),也給自己挑個最合適的媳婦兒。” 顧元珩笑了,老太太這舊社會遺留下來的脾氣是改不了的,不過老人家最懂分寸,也就跟他這么一說。 外面顧老太太的二兒媳聽見卻滿心不高興,其他孫子、侄子娶媳婦,就是老太太說“啊,那誰家那閨女,賢良淑德,模樣周正,是個過日子的,配他正好”,輪到她喜歡的顧元珩就滿親朋家的閨女讓他挑。 挑模樣好的、性子可心的,最重要還得挑個家世清白位高權(quán)重對顧元珩事業(yè)有幫助的。 你當(dāng)是挑太子妃呢? 怎么就沒給你拉去勞改呢? 這個顧元珩也是會裝,在外面桀驁不馴,跟土匪也沒兩樣,回到家在老太太跟前就裝乖孫,合著里外的好處都給你占唄? 顧元珩:“奶奶放心,這些等我大學(xué)畢業(yè)再說?!?/br> 顧老太太和他絮叨這半天才開始說正事兒,“元珩,你見過五房小叔,你這會兒考完試也沒事兒,回老家一趟見見你五爺爺和奶奶,順便把他們帶回首都來。他們的院子我一直給守著呢,回來就有地方住?!?/br> 顧元珩:“奶,我正想去看他們,至于他們來不來還是看他們自己的意思?” 顧老太太:“他們糊涂,我可不糊涂。當(dāng)初他們要是留在首都別去老家那里,能被整得那么狠嗎?你看我留在這里,你媽和你二嬸,都沒遭罪?!?/br> 顧元珩:“奶,情況不一樣?!?/br> 蘇菲是因為海外關(guān)系,她親哥和姐還在國外,一度被打成間諜。 顧老太太有道:“孟昭考的省大,省大哪里能跟首都的大學(xué)比。別想糊弄我這個半截身子入土的老太太,我都打聽好了的,不管你報哪里,高等大學(xué)都有優(yōu)選錄取的資格,北大清大可以優(yōu)先省大錄取他,是這樣吧?” 顧元珩笑起來,“奶奶,是這樣。您了解的沒錯。不過小叔學(xué)外語和翻譯,其實在省大還是北大是一樣的?!?/br> 國內(nèi)頂尖的語言學(xué)家、翻譯家也就那么幾個,顧興章夫妻倆在自己領(lǐng)域內(nèi)也是頂尖的,顧孟昭在哪里學(xué)都一樣。 顧老太太卻固執(zhí)得很,“以后你就是咱們老顧家的當(dāng)家人,你得學(xué)會為他們的前途考量,也得讓他們聽你的?!?/br> 顧元珩心里不以為然,面上卻越發(fā)乖順,聽老太太的話,哄得她開開心心的。 又聊了一會兒,顧老太太就準(zhǔn)備吃飯, 顧元珩年輕人和老太太胃口不一樣,早飯就不陪她吃,帶著顧元禎先走了。 出了院門,顧元禎笑道:“哥,你要去陽城,帶我一起唄?!?/br> 顧元珩:“你最近都不去上學(xué)?” 顧元禎:“上學(xué)有什么用?我不想上學(xué)。” 顧元珩指了指前面,“你看到了什么?” 顧元禎放眼望去,冬日的陽光并不暖和,但是依然明亮,照著兩邊的青磚灰墻,斑駁的紅漆木門,還有墻外被霜凍褪光葉子的柳樹,盡頭就是南北道路,遠處還是連綿不盡的房屋,全都斑駁破舊。 他道:“有什么特別的嗎?” 顧元珩:“你只能在家門口這幾條街上混,哪怕你再大一點,也只能在這巴掌大的地方混。像你這樣想法的混子很多,他們都想靠著逞勇斗狠混點名堂,每天在這首都城里起起落落,不是被公安嚴(yán)打槍斃了就是自己斗毆殘疾、死掉。你如果想走這樣的路,結(jié)局是很明顯的?!?/br> 顧元禎眉頭擰起來。 顧元珩:“我以前也覺得讀書沒什么用,反正只要我能打,天南海北任我闖。自從去過北邊認(rèn)識那些毛子,和他們做生意,我有了新的想法。” 顧元禎:“什么想法?” 顧元珩:“我為什么不光明正大和他們做生意?一家生計,需要采買交換,一城生計,一國生計,皆是如此。我相信,我們國家也不會一直游離在世界之外,因為我們地大物博,人口眾多,我們自己閉關(guān)鎖國不行,國外勢力要想長期孤立封閉我們也不行。我們需要世界,世界同樣需要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