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頁
書迷正在閱讀:住在墳墓的少女、暫停心動、作精在帶娃綜藝爆紅了、給偏執(zhí)大佬投喂一顆糖、白月光才不稀罕渣男們呢、駙馬是我的朝堂宿敵、無限游戲里瘋狂違規(guī)后、白月光總想無情證道、炮灰幼崽兇又奶[快穿]、反派女配但求一死
說起做拔絲地瓜來,大溪山不少小媳婦兒都會。 不過,做的地道不地道就不好說了。 就比如,這拔絲地瓜最講究的就是熬糖。 熬糖熬不好,地瓜那個拔絲不好看不說,吃起來口感也不好,甜過了就苦,要不就是吃起來不甜。 陳秀英在娘家跟著學了一手,熬糖的時候,起鍋放豬油,油溫燒熱放入白糖,家里沒有白糖,放同等的老冰糖也一樣。 鍋里的老冰糖邊熬邊攪拌,等大泡泡變小,熬至老冰糖完全融化,顏色漸漸變黃時,用筷子沾點糖漿,然后咬一口,脆硬脆硬的就是熬好了。 鍋里的糖熬好了,把地瓜洗干凈切塊,在鍋里炸好,炸好的地瓜,裹上糖漿,翻炒均勻出鍋,撒上點熟芝麻,甜滋滋的拔絲地瓜就出鍋了。 崽子們吃到嘴里可是高興快樂,小孩子嘛就喜歡吃甜的,能拔絲絲兒還這么甜,真神奇呀,就是碾牙。 沈荷也吃了幾筷子拔絲地瓜,點頭稱贊,“挺好吃。” 陳秀英和許春秀倆人笑的更燦爛了。 晚上快八點了,姜大兄弟仨才趕著驢車回來,一家人忙出去迎,不用說,又是滿滿一車大地瓜。 老姜家的地窖里存了不少地瓜了。 大家都忙了一天了,吃了晚飯,簡單洗洗就睡下了。 第二天,一家子照樣忙活。 老姜家兩畝半自留地,一畝半種了地瓜,剩下的種了白菜和土豆。 這些都是冬天吃的蔬菜。 家里人忙了三天,自留地里的地瓜總算是都收回家了。 姜二去給二大爺還驢車,也裝了滿滿兩大筐地瓜送去。 今年家里的地瓜收成好,家里吃不完,二大爺二大娘老兩口沒有自留地,平時兩家關系處的挺好,鄉(xiāng)里鄉(xiāng)親的,沈荷聽姜二提,想給二老送兩筐地瓜去,自然點頭,平時他們家?guī)讉€小的也沒少吃二大爺家送來的棗糕啊點心啊。 禮尚往來,人之常情。 果然二大爺老兩口瞧見姜二送來的地瓜,笑的嘴都合不攏了。 人老了,二大爺家也不缺錢,就覺得人的心意最重要。 二大娘進屋揣了點心,讓姜二給孩子們吃。 姜二哪里能要啊,當下就撒丫子跑了。 二大娘小跑著都攆不上,就“嗨”了聲,“這孩子跑的還挺快。” 二大爺背著手溜達過來,“行啦,小二是個啥孩子,你還不知道啊。” “也是。” 二大娘就笑。 老姜家自留地里的糧食收完了。 姜大和姜二兩個當女婿的就要到丈母娘家去幫忙了。 這是大溪村當?shù)氐牧曀住?/br> 姜大和姜二帶著媳婦兒去了老丈人家?guī)兔α恕?/br> 姜三在部隊上,沒法回來,吳鳳也得回娘家去幫幫忙。 這不,兒子兒媳婦一走,家里就剩下沈荷和家里的一群娃兒了,哦,對了,還有姜四這只清涼的單身狗。 不過,單身狗姜四要上工,白天也不在家。 能跟奶奶在家里,是崽子們最喜歡的事情了。 不過,今天跟往常不一樣,黑娃兒沒跟弟弟meimei們一塊黏著奶奶,反而自個兒在院子里時不時撓頭,皺眉的,那苦惱的小模樣,沈荷見了就笑,“黑娃兒,你想啥呢?” 黑娃兒睜著圓溜溜的眼睛撓頭,“奶,二爺爺家的大黑生了小狗啦,那小狗可好看可精神了?!?/br> “嗯?!?/br> 原來是因為這啊。 沈荷笑了聲,沒說話。 黑娃兒就有點小失望,然后就聽見老太太道,“咱們黑娃兒想養(yǎng)小狗?” 黑娃兒的大眼睛就亮了起來,手舞足蹈道,“奶,二爺爺家的大黑可厲害啦,又能打獵又能看家的,它生的小狗肯定也厲害。而且二大爺也答應啦,要送咱家一只小狗?!?/br> 家里養(yǎng)只小狗,對此沈荷倒是沒啥意見,在鄉(xiāng)下,村里不少人家里都養(yǎng)狗養(yǎng)貓的,養(yǎng)狗能看家護院,大溪山靠著大山,山里的黃鼠狼啥的經(jīng)常下山偷吃,家里多條狗也能看看家里的雞。 于是,老太太就點頭讓崽子們養(yǎng)狗。 孩子們那個樂啊,一蹦三跳的去二大爺家抱小狗狗了。 沒一會兒,黑娃兒幾個就拎著個小籃子回家了,沈荷過去一看,竹籃里鋪著干爽的秸稈,上頭一只rou乎乎的小黑狗正趴在上頭呼呼大睡。 “奶,這就是咱家的二驢!” 黑娃兒拎著小竹籃向沈荷獻寶。 “二驢?” “對呀,咱家的小狗狗就叫二驢呀?!?/br> 雙胞胎奶聲奶氣。 “小狗為啥叫二驢?” 沈荷覺得這個名字有些奇葩。 “因為小狗狗的哥哥叫大驢,它就叫二驢啊?!?/br> 蛋娃兒一本正經(jīng)。 沈荷:“.......” 行吧,二驢就二驢吧,反正幾個小家伙兒也想不出啥好聽的名字了。 家里來了新成員,幾個小娃兒就忙著給二驢準備狗窩,忙得不亦樂乎。 眼瞅著中午就要到了,沈荷蒸了鍋野菜窩頭,炒了盤韭菜雞蛋,一鍋薺菜面湯。 等姜四歸家,一家大小把午飯被消滅的一干二凈,連小奶狗二驢也把一碗碗薺菜湯泡窩窩頭吃的一點兒不剩。 一家人樂樂呵呵,沈荷就忍不住笑,她真的很幸運,能擁有如今這樣平靜又溫馨的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