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頁
書迷正在閱讀:住在墳墓的少女、暫停心動、作精在帶娃綜藝爆紅了、給偏執(zhí)大佬投喂一顆糖、白月光才不稀罕渣男們呢、駙馬是我的朝堂宿敵、無限游戲里瘋狂違規(guī)后、白月光總想無情證道、炮灰幼崽兇又奶[快穿]、反派女配但求一死
陳秀英扭頭看了一眼在堂屋炕上美滋滋打著小鼾兒的老太太,嘴巴抽了幾抽,娘哎,您的良心不會痛嗎? 沈荷:不僅不會,還美滋滋jpg。 不知道自個兒沒黑心奶奶忽悠了的崽子們,終于吃上了心心念念的冰西瓜。 老姜家自家種的西瓜又沙又甜,在這知了鳴叫的大夏天,吃上一塊冰西瓜,那真是透心涼,心飛揚啊。 晚上一家人吃了晚飯,在月下乘涼。 沈荷搖著大蒲扇,一晃一晃地,邊上幾個好大兒各自拎著自家的娃或是教訓,或是說話,屋里小四丫又餓了,哼唧了一聲,許春秀就忙回屋里去喂奶了。 漫天的星星亮閃閃地,吹來了一陣陣帶著花香的夏風。 姜四湊在幾個侄子侄女中間,不知道講了個啥笑話,樂得幾個小崽子嘎嘎笑。 當?shù)鶍尩囊踩滩蛔⌒Α?/br> 在大家的歡聲笑語中,沈荷眼睛晶晶亮,道歲月靜好,大抵就是這樣子吧。 ******** 第二天一早,整個大溪山都忙翻了天。 村里的拖拉機轟隆隆在田間地頭咆哮,陽光明媚,麥浪滔滔,村人們也頭戴破草帽,手持鐮刀,悶頭憋勁兒,咔嚓咔嚓割麥子。 以前笨手笨腳的知青們?nèi)缃褚渤鱿⒘?,一個個手腳麻利,割麥子的割麥子,裝車的裝車,看得老書記欣慰地直點頭。 大溪山幾百畝田地,站在田頭看過去,一望無際的麥浪,很是壯觀。 大家伙兒卻無心欣賞這美景。 大人小孩的都忙著呢。 大人們就不用說了,說了那是割麥子的主力,孩子們也不能閑著,家里有半大小子女娃兒的,有一個算一個,都被爹媽拎到地里來幫忙了。 剩下的小屁孩兒,家里的老太太就看著,再順便把一家子的午飯給做了。 天氣炎熱,大家累的汗流浹背也不停下,沒一會兒身上就曬紅了。 老姜家這邊兒,沈荷本打算揮動著老胳膊腿兒跟好大兒們一起下地割麥子的,這個提議剛說出口,就被姜大幾個直接否決了。 老娘年紀大了,走路都慢悠悠的,身子骨才養(yǎng)好沒幾天,咋能下地干這累活呢? 割麥子可是很累人的。 再說了,賽扁鵲大叔都說了,不建議老娘跟著下地,天氣熱,容易中暑。 沒錯,姜大為了老娘的身體,還提前跑了一趟,特意問了賽扁鵲,大夏天的俺家里的老太太有啥需要注意的不? 賽扁鵲就鋝著胡子說了一大堆,姜大聽的可仔細,回家就把貪涼偷吃西瓜的小老太抓了個正著。 姜大幾個那個苦口婆心啊,都快給他娘上教育課了。 老太太訕訕地,咋說啊,她也不知道自個兒為啥越活越跟老小孩兒一樣了,就是這天兒熱啊,她就想多吃一塊西瓜。 結(jié)果,剛啃了一口呢,就讓好大兒抓包了......... 兒子兒媳兒齊上陣,老太太老實了,妥協(xié)了,承諾會在家里好好帶小四丫,蛋娃兒就帶著雙胞胎在家里監(jiān)督......啊呸,是在家里陪著奶奶,至于黑娃兒和大丫負責給家里人送水,送飯。 家里的晌午飯,沈荷跟許春秀做好了,就一塊兒送到地頭上,一家子吃。 許春秀因著要給村里的知青燒飯,她是不能跟著全家下地掙工分了,不過她一點兒沒少賺,村里一天給她十五個工分呢。 這可把財迷四丫媽樂得顛顛兒的。 一上午的,大溪山的男爺們兒就彎著腰在麥田里揮著鐮刀,蹭蹭蹭往前趕,后面的媳婦們兒們就趕緊把倒下的麥稈收起來,用草繩捆得結(jié)結(jié)實實的,往拖拉機上運。 大隊里就一臺拖拉機,肯定不夠用的,后頭還跟著十幾輛牛車驢車,這里頭大多都是村里自個兒的,就二大爺?shù)拿H車是自家的,要說現(xiàn)在不讓自個兒養(yǎng)驢,為啥二大爺家這么特別呢,二大爺啊,年輕的時候就是公社的養(yǎng)驢好手,那些年兢兢業(yè)業(yè)給公社里照養(yǎng)驢牛的,可是很盡心。 那一年,公社里有只母驢生了只小驢,結(jié)果小驢病怏怏啥也吃不下,眼看著就活不下去了。 公社領導就道,把小驢放棄吧。 二大爺不舍得啊,這小驢就跟自家孩子一樣,說啥也不答應,非要帶回家自個兒養(yǎng)著,吃喝拉撒睡不用公社cao心,他自個兒管。 公社領導沒辦法,公社七八頭毛驢呢,二大爺要是罷工,其他的咋辦? 就向上頭報告,上頭領導一看就樂了,既然這小毛驢都活不了,就讓二大爺帶回家吧,領導還讓開了個證明,說是這些年二大爺盡心盡力的,是公社的先進員工,小老驢算是獎勵。 這話說明白了,小毛驢只要二大爺帶走了,就是他私人家的了,不算公家的了。 上頭領導本來是想,這毛驢帶走也活不了,就做個順水人情。 誒,沒想到啊,二大爺回家精心照顧小老驢,專門找公社的醫(yī)生要了個粗針管子,用熱水煮沸消毒,把母老驢的奶打進去,一管子一管子的給小毛驢喂著喝,還自個兒掏錢找鄉(xiāng)下的蹩腳老獸醫(yī)給小毛驢瞧病,奇跡出現(xiàn)了,小毛驢活了,不僅活了,還賊拉精神壯實。 上頭領導知道了,那個目瞪口呆啊,沒辦法啊,后悔也晚了。 從此以后,這小毛驢就成了二大爺家的寶貝,輕易不外借,當然姜二那個不算,姜二腦子賊,他知道二大爺對小老驢重視,對待小毛驢跟自家大爺一樣,一來二去的,二大爺看在眼里記在心上,自然也就好借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