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3章 豈曰無衣?與子同袍!
書迷正在閱讀:飛劍問道、三寸人間、天道圖書館、天下第九、嫁給權(quán)臣以后、追蜜糖、榮光和我都給你[電競]、寫給醫(yī)生的報告、神級小刁民
第381章豈曰無衣?與子同袍! “永寧王年富力強,正是為朝廷效力的大好年華,以小王看來,父皇必不會準許永寧王辭官隱退!我軍與叛軍作戰(zhàn)在即,還請永寧王以大局為重!” 見眾人都在苦勸,李豫也站出來表明自己的態(tài)度。 他的話半是真心半是虛偽。 眾將苦勸,張瑄都默然不語,不肯撒口。 雷萬春見張瑄如此,頓時就想起皇帝做過的事情來,認為張瑄定然是受了皇帝的巨大壓力,才不得不主動辭官以圖保全。雷萬春憤怒地揮了揮手,在后面暴跳如雷道,“干脆反他娘的!朝廷容不下功臣,讓某家怎么敢在為他效命?” 張瑄眸中寒光一閃,暴喝道,“雷萬春,放肆!休得無禮!你若再敢口出狂言,定將你推出去斬了!” 雷萬春不敢再說,忿忿地垂下頭去。 張瑄凝視眾人,長出了一口氣,淡然道,“諸位好意,張某心領(lǐng)了。只是張某心意已決,再無更改。臨別之際,張某將近日所做一歌,送于諸位共勉之?!?/br> 張瑄向左右示意,兩個護軍趕緊上前將早已準備好的一幅字懸掛起來。而這個時候,張瑄向眾人抱拳拱手,揚長而去。 “峰巒如聚,波濤如怒,山河表里潼關(guān)路。望西都,意躊躕,傷心秦漢經(jīng)行處,宮闕萬間都做了土。興,百姓苦;亡,百姓苦?!?/br> 郭子儀朗聲吟誦著,眸子里卻是閃爍著一絲異樣的光彩。 而諸將包括李豫和李倓在內(nèi),都目不轉(zhuǎn)睛地望著這幅字,沉吟不語。 張瑄這是何意?看這歌令的意思,似乎是……似乎在影射和暗示什么?李豫暗暗思量著。 其實,沒有人能悟通張瑄這幅字的真正含義,哪怕是封常清郭子儀這些文武兼?zhèn)渲耍彩悄?,只能從字面意義上猜測幾分。 李豫和李倓緩步走出帥堂,見左右無人,李豫突然停下腳步向李倓輕聲道,“三弟,你與張瑄過從甚密,可知他今日到底是唱得哪出戲?難道,真的放權(quán)辭官歸隱?” 李倓嘴角一抽,淡淡道,“皇兄可以想想,父皇此刻就已流露出削藩奪權(quán)之意,張瑄是何等聰明之人,焉能不知進退?只是我擔心,若是沒有張瑄,朝廷兵馬能與安祿山叛軍相抗嗎?” 李豫輕輕一笑,“我大唐朝廷猛將如云,離了張瑄,一樣平叛。以本宮看,李光弼就是難得一見之帥才,堪比張瑄,足以取而代之?!?/br> 李倓冷冷一笑,再無多言,抱了抱拳,大步離去。 李豫望著李倓遠去的背影,嘴角的冷厲越重。同時,又有幾分躍躍欲試的振奮。 在李豫看來,張瑄上表辭官,李亨肯定會即刻恩準。這樣一來,潼關(guān)大軍的兵權(quán)很有可能要落在他的手上。 …… …… 張瑄獨自一人坐在書房,神色平靜。 李亨已經(jīng)露出了猙獰的面目,將張瑄往懸崖邊上逼去。在這種時候,張瑄憤而起兵取大唐天下而代之,已經(jīng)成了張瑄保全自己的最佳之策。而此刻,也正是一個千載難逢的機會。 可張瑄更加清楚,若是自己起兵叛唐,手下諸將大半都相從,掌控軍隊沒有問題。問題的關(guān)鍵在于,此時起兵必定有損他的清譽,甚至會留下千古罵名,他將成為與安祿山差不多的角色。 所以,張瑄縱然要反、要“逼上梁山”,也必須要以退為進。最起碼,要營造出一種合適的氛圍來。而現(xiàn)在,時機暫時還不夠成熟。 “大帥,葛勒王子求見?!蹦响V云沒有離開帥府,他擔心張瑄的安危,親率數(shù)百神策軍護衛(wèi)在帥府之中,寸步不離。 “讓他進來?!睆埇u笑了笑道,起身迎接葛勒。 “大帥!”葛勒神色復雜地草草拱手,然后望著張瑄。 “葛勒王兄請坐。”張瑄擺了擺手道,“坐下說話,稍安勿躁。” 葛勒這才坐下,猶豫了片刻才壓低聲音道,“你當真要辭官退隱?你可要想清楚,若是你丟了兵權(quán),皇帝要向你下手,可就容易多了?!?/br> “現(xiàn)在機會難得,何不……”葛勒奮力揮了揮手,“既然皇帝不仁,你又何必如此忠誠于他?” “以王兄之見,我應該怎么做呢?現(xiàn)在就號令三軍宣布起兵反唐?或者,與安祿山同流合污,禍亂天下?” “這個時候,我若是與朝廷決裂,必為安祿山所乘。到了那個時候,我兩面受敵,也難成氣候?!睆埇u輕輕道。 葛勒皺了皺眉,又道,“縱然時機不成熟,也不必上表辭官吧?你這樣一來,正中了人家的下懷,我看大唐皇帝肯定會順水推舟,奪了你的兵權(quán)!” 張瑄微微一笑,笑而不語。 葛勒深深望著張瑄,突然眼前一亮,“難道,你不過是虛張聲勢?” 張瑄還是笑而不語。 正如葛勒所猜測的那樣,張瑄雖然說是上表奏請辭官,但其實他并沒有真正上表,他想做的,不過是營造輿論氛圍,同時借此進行試探。 試探封常清、郭子儀等大將的態(tài)度,同時察視三軍將士的軍心所向。 正在這時,帥府之外傳來轟轟烈烈的嘈雜聲響,隱隱可聽見一眾軍卒呼喝求見張瑄的聲浪。 南霽云神色振奮匆匆來報,“大帥,三軍將士聽聞大帥要被逼辭官歸隱,義憤難耐,此刻都聚集而來,在帥府之外跪倒請愿,請大帥收回成命!” …… …… “大帥,請收回成命!” “朝廷如何對待大帥,踐踏有功之臣,讓吾等心寒!” “大帥若是辭官,吾等也愿解甲歸田!不干了!” “大帥啊,不可棄吾等不顧??!” 帥府之外,密密麻麻地滿是黑壓壓跪拜在地的軍卒,將府門前后左右乃至整個潼關(guān)的關(guān)道都堵了一個水泄不通,呼喊聲涕淚交集聲憤怒的討伐聲,震動潼關(guān)。 最起碼有上萬人跪地請愿,乃至更多。越來越多的軍卒懷著憤怒的情緒從各自的戍堡崗哨上退下趕來,整個潼關(guān)之內(nèi),回蕩著無與倫比的請愿聲。 李豫和李倓、霍長青三人目瞪口呆地站在寓所門口,望著一隊隊士卒揮舞著手臂呼喊著呼嘯而過,耳邊嗡嗡作響,大腦中一片空白。 要兵變了!這是李豫漸漸清醒過來的第一個念頭。 他心里明白,這些心思單純的普通軍卒的情緒一旦被調(diào)動起來,就很容易形成一股排山倒海的力量,不可控制,釀成大禍! 封常清和郭子儀從人山人海的軍卒群中擠過去,進了帥府。而南霽云和雷萬春則興奮地望著眼前這一張張激情義憤的面孔,忍不住想大吼一聲“反他娘的了”。 仆固懷恩雖然早有思想準備,但夾雜在請愿的將士人群中,他的臉色還是非常震撼。這樣的一幕,遠遠超乎了他的想象,他沒有想到,張瑄在軍中尤其是在普通軍卒中的威望竟然是如此之高。 “大帥!說幾句話吧。”南霽云臉色漲紅,緊緊地抿著嘴唇,護持在張瑄身側(cè)。 張瑄推開帥府大門,站在帥府高大的門檻上,凝視著群情鼎沸的士卒,心頭也生出幾分無言的感動來,漸漸變得渾身熱血沸騰。 他攥緊拳頭,揮舞起來,大聲喊道,“兒郎們,肅靜!請聽本帥一言!” 喧囂的聲浪漸漸平息下來,一干軍卒跪伏當場,面色熱切,眾目都投射在張瑄的身上。 “本帥自就藩隴朔整軍以來,蒙三軍將士不棄,吾等同甘共苦、上下一心,戮力殺敵,創(chuàng)下蓋世功勛。開疆辟土,榮耀當朝。隴朔軍威,天下無敵!” “隴朔軍威,天下無敵!”張瑄的話音一落,一干軍卒就像打了雞血一般奮力呼喊起來,聲音越來越大,越來越多的軍卒主動或者被動地呼喊出聲,到了最后,幾成轟隆巨響的雷鳴,震天動地,給人一種潼關(guān)關(guān)城即將傾覆的錯覺。 “兒郎們,本帥當與爾等同在!……” 張瑄慷慨激昂,奮力高呼。 …… …… “豈曰無衣?與子同袍。王于興師,修我戈矛。與子同仇。豈曰無衣?與子同澤。王于興師,修我矛戟。與子偕作。豈曰無衣?與子同裳。王于興師,修我甲兵。與子偕行。” 半個多時辰后,在郭子儀和封常清諸將的率領(lǐng)下,一路路請愿的軍卒原地返回,口中高呼著戰(zhàn)歌,秩序井然。 葛勒一直躲避在帥府大門之內(nèi)。見幾欲兵變的軍卒終于散去,他才轉(zhuǎn)過身來,用不可思議的目光望著張瑄,感嘆道,“隴朔大軍士氣雄壯,軍心所向,讓小王大開眼界!” “既然如此,你還在猶豫什么?”葛勒壓低聲音道。 張瑄輕輕一笑,挽起葛勒的胳膊,“王兄,走,你我且到內(nèi)堂小酌三杯!” 兩人并肩行去,南霽云笑吟吟地回頭招呼軍卒,將帥府大門關(guān)閉,然后進了門房。 而帥府門外的關(guān)道上,李豫和李倓這對兄弟倆一前一后,向帥府行來。只是望著緊閉的府門,李豫猶豫一會,徑自扭頭走回,而李倓則命隨從上前叩響門楣。(未完待續(xù)。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起點(qidian.)投推薦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