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6頁
書迷正在閱讀:九零致富日常、悲慘女配改拿爽文劇本[快穿]、我吹的牛皮都成了真[穿書]、重生后嫁給死對頭、神仙也要練花滑、這是一支離別的歌、太子獨寵:神探小嬌娘、溫柔陷阱、億萬萌寶爹地快還債、我在言情文里搞科普爆紅了
林勇望著面前老舊款式的耳飾,知道自個瞞不住的,他顫抖著從懷中拿出繡帕,把額頭的汗珠擦干凈,道:“不錯,老鴇房間的東西是我偷的,自打我知道大人來是查柳依依的事情,心中就萬分惶恐。 本來下官還是抱著僥幸的心理,畢竟柳依依離開紅昭樓都有些年歲了,可是誰知這老鴇竟然還保存著好幾年前花魁的接客記錄,于是我一不做二不休,就..就去把它偷了出來,大人..我知道殺人償命,我錯了,我真的錯了?!?/br> 司炎修望著對面的男子,他知道林勇的性子是個市井小人,可是怎么著也沒料到他會承認殺了柳依依,要知道現(xiàn)在在他手中握著的證據(jù),除了昨個老鴇丟的東西能確定林勇有事兒瞞著大理寺,能證明他殺死柳依依的直接證據(jù)可是一個都沒有的。 而如今他這般痛快承認是為何? 林勇說完這些話,偷偷瞄著司炎修。 見他沒有任何反應,眼神飄忽的同時,連忙補充道:“大人,第一次見大人說什么柳依依和林府的家丁跑了的事情是假,我真的殺了柳依依,真的!請您相信我!” 司炎修抬眼死死盯著林勇,直到把他看得心慌,才幽幽吐口道:“那好,紅昭樓后巷子里的女尸怎么解釋?” 林勇壓根沒想到司炎修會問這個問題,他吞咽下好幾次唾液,薄唇張合了好半天終究是一句話都沒有說出來。 “我想他現(xiàn)在是不敢說吧。”就在林勇眼睛珠子再次在眼眶里開始打轉,準備想個拙劣的謊言把這事兒糊弄過去,戒律房的門突然打開,凌子萩站在門口冷冷盯著里面的男子。 第370章 雨夜欺奴(25) 司炎修在凌子萩站在門口的那一刻就知道她來了。 他掃過她手中拿著的一本卷宗示意她遞上來查看。 凌子萩搬了把椅子順勢坐在他身邊。 此刻戒律房內安靜得不像話,唯有對面林勇越發(fā)沉重緊張的喘氣聲在空中回蕩。 不知過了多久,當戒律房天窗再也不透進陽光,打更的聲音回蕩于周遭,還是編不出一個理由的林勇終于硬著頭皮說:“下官不知道司夫人說的是什么?!?/br> 終于,凌子萩有了反應,嘲諷般的眼神望著對面扯謊的男子道:“不知道?那還真是巧了,剛好紅昭樓外面死人,你就溜進去偷了東西是吧?” “可..可能吧!”林勇顫抖地開口,舔著臉道:“司夫人說的也不是不無?!?/br> “啪。” 凌子萩氣憤地冷冷把桌上的驚堂木摔了一下。 林勇被嚇得一哆嗦。 “林勇你別裝了,別告訴我姜姝你不認識?!彼[緊雙眼,氣憤開口。 “姜..姜姝?夫人說的誰,在下確實不認識?!绷钟赂尚陕?,想繼續(xù)狡辯。 凌子萩和司炎修對方一眼,司炎修輕輕起身,把手中的卷宗收拾好道:“既然林判司不認識,我們也沒必要往下繼續(xù)審了,一會兒周知州拿著證詞過來,你畫押就行了?!?/br> 說著,他拉著凌子萩朝外面走。 “對了?!彼氖謩偱龅介T栓,突然扭頭對著還站在原地的林勇說道:“姜姝的死因是服用大量的阿芙蓉,林判司,本官希望這件事情和你無關,不然按照藺國的律法,私自窩藏阿芙蓉,全家。” 他說到這,聲音戛然而止,眸光掃過對面已經(jīng)被嚇得面色鐵青的男子,勾唇離開戒律房。 “這個林判司滑頭得不像話?!?/br> 二人剛走出牢房,凌子萩忍不住心中怒火氣憤說道。 司炎修頷首附合。 別看林勇是個小官,但是這油頭的本事可真的是用到了淋漓盡致,他是承認殺死柳依依的事情,可是在藺國的律法中若是沒有相關的證據(jù)也很難讓他殺人償命,就算是畫押認罪也只能是終身在牢獄中度過,一點皮rou傷都不可能有。 “不過這樣也好?!彼狙仔逘窟^凌子萩的手朝衙門大堂內走。 “怎么說?” 她疑惑的話音剛落,不遠處周知州又抱著一摞子卷宗跑了過來。 “大人,夫人?!敝苤菀灰姸?,連忙俯身作揖。 “周大人,讓你找的東西可好了?”司炎修點頭,問道。 “好了,大人這是林勇這幾年任職判司時候做的所有事情,請您過目。” 周知州一邊把二人往大堂內帶領,一邊把手中的卷宗遞到司炎修手中。 其實判司在一個地區(qū)的官職并不高,地位也定是在六部之下的,可是他們管理的卻是最貼近民生的,就好比現(xiàn)在林勇的職權,他可掌握著整個汳州工部的工程的實施、建設,甚至汳州這邊的礦產(chǎn)也在他的管轄范圍內。 司炎修手中的是四年前一本卷宗,里面主要記錄的都是汳州衙門發(fā)生的一些土建、礦產(chǎn)、民生記載。 其中最引人注意的便是四年前汳州河船業(yè)發(fā)展,圣人召集汳州富紳發(fā)展口岸貿(mào)易以及為了促進汳州經(jīng)濟藺國把部分錢幣鑄造和武器鑄造撥給汳州的事情。 “看看這個。”司炎修把手中的卷宗遞給凌子萩。 凌子萩翻看了幾頁,雖然她不懂民生經(jīng)濟,但是看這上面的內容也多少能看出點問題。 “豐孟三十五年四月,朝廷調撥黃金萬兩修繕河岸口,主要負責人:慕鴻。 豐孟三十五年八月,接到朝廷鑄造銅幣之事,主要負責人:慕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