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頁
書迷正在閱讀:穿越后我在奧運摘金[花滑]、我在異世養(yǎng)喪尸皇、和隱形眼鏡戀愛了、重生:我為人類守護神、看她作死(古言1V1 H)、轉(zhuǎn)校生gl(ABO)、大唐:我的徒弟是長樂公主、九龍?zhí)Ч?/a>、神凰天醫(yī)、變身手環(huán)
如果索性把兩個小隊派遣成敵對勢力,那就是不得不打了。現(xiàn)在這樣的安排,兩個小隊人員還有合作的可能性。但是人心難測,就跟你玩游戲,哪怕是在安全的城中買賣物品,也會被PK向不挑的惡心玩家砍死反復收尸來拿錢一樣,就算任務方向一致,能撿其他玩家掉落這項就足夠鼓動人心,尤其這里的死亡不算真正死亡,一般很后期的副本也很少撞到玩家一點陰壽都沒有的情況,恐怕玩家們砍起來同類更是肆無忌憚。 茜瑤想,但是這個難度26可不是擺在那里的數(shù)字,曾經(jīng)難度8就把她卡得要死,何況26。副本一向都是安排得玩家要花費很大精力才能通過這樣的程度,也就是說,這個難度恐怕是兩個小隊共同合作,加上那三個散人,也很難通過的難度。如果是聰明的老玩家,就該明白合作通過副本的重要性。 可惜正如鈴蘭所說,最可怕的就是人心,也許就會有玩家認為,通過這樣難度的副本困難,所得獎勵也很浮動,不如直接干翻別的玩家拿掉落,哪怕副本通關(guān)失敗也有個保底。譬如,自己注定要掛,那就犧牲點數(shù),換取其他玩家的掉落,萬一掛了,雖然掉落自己的物品一件,但是能拿十個別人的掉落,等同進項九個,也不算虧。 茜瑤不想放棄副本的勝利。她不是勝負欲很強的人,但是在這個世界,她其實哪怕到了現(xiàn)在,都非常害怕。她依然忘不了,猴子娶親副本時候自己在黑暗之中連意識都模糊的情景,那經(jīng)歷太過印象深刻,在她認知里,那恐怕就是最接近死亡的時刻。她不想再經(jīng)歷一次那樣的感覺,哪怕不是真正的死,也很容易精神崩潰。 茜瑤很清晰的知道自己的弱點,她很膽小,現(xiàn)在看起來似乎比從前有勇氣一些,但是有些特質(zhì)是天生的,她的精神絕沒有看起來那么堅韌,如果沒有女巫的祝福,她可能很早就精神崩潰了。既然知道,那就絕不能讓自己陷入被考驗精神的境地。 她想贏,不想攻略失敗,不想經(jīng)歷類似死亡一樣的感受。 除此之外,彈屏也泄露了一些其他玩家的ID,但是名字太多也太繁雜,反正茜瑤是沒記住,覺得等見到人的時候再一一對上號就好。不過鈴蘭大佬跟小唯估計都記住了。 幾人研究完彈屏,發(fā)現(xiàn)也沒更多線索,就開始探查他們開局的地點。 這就是個標準的倉庫,里面有很多與考古相關(guān)的物品,鈴蘭大佬見多識廣,挑選了幾套據(jù)說考古人員一般常用的裝備,又找了一些其他能用作武器跟裝備的東西,給大家分配好拿上。 幾人出去之后,發(fā)現(xiàn)這里是一家考古研究所,他們的身份是實習學生,要跟著他們的導師以及導師的兩名助手,一起到現(xiàn)場學習。 他們?nèi)ネ诰虻倪z跡,是一片眾所周知的開放性地帶。 很多人以為挖掘古物,就是給你一個地標,你去探索這樣簡單。 其實并非如此,從一開始的定位就很困難。你要通過古文獻去推測,文獻里記載的這個地方大約在哪里。而那一片恐怕都是沙地,分不清前后左右,哪怕你找到了大概位置,古代遺跡的規(guī)模往往超過你的想象,你可能只是盲人摸象,摸到了一個墻角而已,具體這是貧民家偶然一間房子的墻角,還是大型古代遺跡市場群落,或者古代陵墓,完全都不清楚。 這時候就需要專家來判斷,這是什么類型的遺跡,需要多少人,多少天能挖掘出,是否有足夠的歷史價值值得進行挖掘等等。做出預估,還要計算出預算,自己有錢就能自己雇人開始挖掘,將來獲得了投資再來沖回自己的補貼部分。因為這是個競爭行業(yè),有時候你先發(fā)現(xiàn),卻因為下手晚被別人搶先申請挖掘后發(fā)現(xiàn)有價值的東西公布,那就失去了先機,之后很難拿回本該屬于你的榮耀。 說起來,很類似沉船打撈,只不過這些歷史學家打撈的是古跡而非是財寶。 至于收入部分,跟世人所想象不同,大部分人認為這些考古學家是不是只能靠倒賣文物來獲取錢財,其實這是偏頗的看法。大部分進行倒賣的不是真正領導進行遺跡勘測考察的考古學者,而多數(shù)是他手下這些參與挖掘的學生。原因很簡單,初期看不到回報的時候,誰也不愿意投入太大的資金,哪怕是考古學家,挖十個遺跡也許只有一個有真正重大的歷史資料跟有效社會回饋,那么大部分時候都是打水漂,雇傭?qū)I(yè)學者太花錢,而且一開始基礎的人力工作也不需要太專業(yè)的人士,因而啟用這些需要實習經(jīng)驗的學生最為常見,便宜又好用。 學生們大部分也是拿學分跟混經(jīng)驗,其中真正成為專業(yè)考古學者的少之又少,多數(shù)是相關(guān)領域,更甚至連相關(guān)領域都不是,直接拿文憑找別的工作去了。這樣一來,其中有人為錢財所動做倒賣也再正常不過。尤其大型遺跡的時候一次會發(fā)掘很多瓶瓶罐罐出來,完整的那些會登記在冊,那些碎裂的,有的修復好了會登記,有的破損嚴重一大箱放在一起存放一段時間之后,考古工作完全完成,確認無用才按照廢品處理。而這些所謂的廢品,是從考古意義來講,其實拿出來修復好了也能賣錢。更甚至,在登記之前偷藏個一兩件,又有誰能盯著所有學生呢! 至于真正的學者們,他們是靠名聲吃飯,發(fā)掘出XX古跡然后從中發(fā)現(xiàn)什么重大發(fā)現(xiàn),單是這一點,就能讓他們聲名遠赫,別的不說,光是出書的版稅就夠吃喝許久,更別提跟名聲一起來的各種注入資金跟其他無形效益。更甚至,將學生的發(fā)現(xiàn)當做自己的拿出來也是常有的事,學生自己拿出來,不會被人當回事,甚至會被當做偽造,掛上一個有名的考古學家的名字,立即就能載入史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