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頁
最后,一地精美漂亮的小面人全部堆在車上,季青羅嫌棄,季青珠不忍心,居然誰都不肯要。 嚴華寺建在景山之巔,是開國之寺,也是大齊第一佛寺,雄壯莊嚴,香火鼎盛,天氣晴朗之際,從遠處看,日光映照在佛寺的琉璃瓦上,金光閃閃,好似一條金龍盤踞青蒼山巒之間。 孫家表哥騎馬,比她們來的都早些,如今正挺直腰桿立在山門下。 張氏和孫氏略一商議,便決定步行上山,青磚石階蜿蜒而上,她們一行人且行且停,有相識的人家迎面下山,見了面不免要寒暄幾句。 孫表哥只是默默無聞地立在外側(cè),時不時伸出手,將女眷們護在內(nèi)里,免得被進香的香客沖撞冒犯。 嚴華寺香火極盛,如今科考在即,禮佛發(fā)愿的人更是絡(luò)繹不絕,她們一行人進了光明堂,穹頂極高,極空曠,數(shù)十根立柱立在四周,壁上畫著滿天神佛,香煙裊裊,肅穆神圣之極。 煙氣里是一尊高大的金身佛像,座下是一頭大象,寶相莊嚴,慈眉善目,眉目低垂。 “二jiejie,這是什么菩薩?”季青珠小聲問道。 “是普賢菩薩?!奔厩嗔_也小聲回答。 “哦,他是管科舉的嗎,他會保佑表哥嗎?” 季青羅一時語塞:“他……” “他是華嚴三圣,廣修行愿,度世間一切苦厄?!奔厩嗳傅穆曇糨p輕傳來。 季青羅轉(zhuǎn)過身,卻已經(jīng)不見季青雀的身影。 只有淡青的線香煙氣騰騰升起,模糊神佛的面容。 季青雀慢慢地走,靜靜看著壁畫上的佛像。 她上輩子也曾經(jīng)信過一陣佛,學著那些老夫人抄佛經(jīng)供佛像,想要像她們那樣超脫痛苦,真正獲得平靜,她抄了一卷又一卷經(jīng)書,夜以繼日,虔誠莊嚴,抄的指尖都滲出鮮血也不停歇。 她那時才發(fā)現(xiàn)原來除了慈眉善目,還有滿腔怒容的佛像。 她信了很久,然后某一天全然不信了,她燒了經(jīng)書,砸了佛珠,連佛像都置于高閣,再不打理。 因為她發(fā)現(xiàn)她已經(jīng)這樣虔誠了,她還是痛苦。 她看不透。她很怨恨。 她恨這人世間的許多人,也恨九天之上的漫天神佛,她恨他們有眼無珠,恨他們不救世人,恨他們滿目悲憫,卻口口聲聲只說放下和看破,好像那么多的悲慘與絕望,全是你看不破的錯。 季青雀看不破。 她仰起頭,望著身前的佛像,坐于蓮花之上,手持寶劍,眉目眼簾低垂,季青雀那一瞬間有種奇怪的感覺,仿佛這尊恢宏的金身佛像正靜靜注視著她,在蕓蕓眾生里,只看著她一個。 奇怪的是,她竟然不感到害怕。 這是文殊菩薩,傳說他是天下眾生的父母,手持金剛寶劍,斬斷世人的一切煩惱苦厄。 季青雀想,道家說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佛門又說普渡眾生,雖然意思并不相同,但是至少有一點是一樣的。 那就是對那云端上的,法力無邊的諸神來說,這人世間的人是沒有高下之分的。 所以他們好的也愛,壞的也愛,放下屠刀的也愛,作jian犯科的也愛,看破了的他們愛,看不破的,他們也愛。 他們平等地,公正地,殘酷地,愛著這世上的一切,從不因某人的虔誠或供奉而給予更多的慈悲,也不因某人的殘暴和不信而降下懲罰。 那些佛經(jīng)里因為不信而滅國遭災(zāi),因行善而得福報的故事,大抵,不,必然是世人的杜撰,不然為何這世上,緣何惡人竊笑,好人垂淚,緣何千重佛寺在戰(zhàn)火里徒然燃燒,冷眼旁觀著世人受苦受難,卻不降下天雷,劈死那些惡人? 神佛的愛太大了,而世人太渺小。 即使向著云端吶喊,那聲音越過千山萬水,等到終于抵達九天之上時,想必也渺茫的聽不見了。 這多讓人痛苦。 季青雀垂下眼簾,不愿再看,即使走出去很遠,她仿佛仍然感到那佛像的目光靜靜落在她的身上,悲憫,淡漠,寬廣,又冰冷。 她沿著壁畫慢慢走了半圈,被季青羅一眼便瞅見,孫氏朝她招招手,笑道:“青雀,來抽支簽吧?!?/br> 一個淡黃色衣衫的小沙彌舉著簽桶,一家子女眷都圍在一圈,手里拿著一只簽,笑著看向她。 季青羅嘴快:“我們都是吉,孫表哥還是大吉,你也來試試嘛。” 季青雀方才剛剛想通了這些神佛之事,不過是佛寺的伎倆,他們也未必是存心騙人,只是這些東西確實沒有任何意義。 季青雀走過去,隨手搖了一支。 哐當一聲輕響,一支薄薄的竹簽落在地上,眠雨撿起來,交給她,她看也不看,只是說:“拿去給師傅解簽吧?!?/br> 解簽的和尚年事已高,須眉皆白,很有點寶相莊嚴的意思,他坐在一張略顯陳舊的木桌后,合掌道了一聲阿彌陀佛,便雙手接過簽,細細地端詳著。 “怎么樣,師傅,這支簽是什么意思?”季青羅道。 “青羅,不要打擾師傅?!睂O氏笑著摸了摸她的頭發(fā)。 “敢問小姐想求什么?”老和尚謙和地問。 “……前程吧?!?/br> 老和尚雪白的眉頭微微一抖,他放下簽文,又道了一聲阿彌陀佛,道:“這位小姐,恕老衲直言,這支簽老衲解簽至今,也是第一次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