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頁
書迷正在閱讀:同時穿進校園文和總裁文、有妻徒刑(論挨cao心理學)、小樹懶靠睡覺爆紅了、淪陷警告[娛樂圈]、驚!大佬穿成小可憐[快穿]、我自凡間來(np全處)、渣了我的人都哭著求我原諒、全息游戲通關(guān)攻略(ABO,NPH)、掌印為夫、傲梅雪中殤
與以往一樣,曹恩英來到慶壽宮的時候,嗅到了這滿屋子的藥味。 太后楊氏身體不愈,已纏綿病榻許久。 “臣妾給大娘娘請安。” “你來了!”床榻上,楊太后睜開雙眼,對著她微笑了一下。 她很喜歡曹恩英,當初也是因為她的大力支持,曹恩英才能當上這個皇后。 “娘娘今日的氣色看上去當真不錯。”曹恩英的臉上露出歡喜的笑容。 “有這回事嗎?”楊太后舉起手掌摸了摸自己的面頰。 “當然有了?!辈芏饔Ⅻc點頭,信誓旦旦地表示:一定是最近太醫(yī)新?lián)Q的藥方起作用了,太后您這病眼看著就要大好了。生病的人嘛,最喜歡聽的肯定是這種話,果不其然,楊太后歡喜的笑了一下,整個人看著也精神了些。 “這是臣妾給您做的枕頭,里頭用的及其柔軟的鵝絨,無論是枕著還是靠著都十分的舒服您可以試試看?!?/br> 楊太后笑著接受了曹恩英的好意。 她把身子靠在了那鵝絨枕頭上,果然,如同靠在了云朵上一般。 “好孩子,你有心了?!睏钐笮χ滟澋馈?/br> 她這話絕對是出自真意,自曹氏進宮后,待她便極是孝順,不僅于病榻前事事恭親,且還總是想方設(shè)法的逗她開懷,不過區(qū)區(qū)數(shù)月,楊太后便覺得她真如自家女兒一般,實是貼心的很。 兩人說了一會兒話,期間,曹恩英還主動提起了昨日之事。 “臣妾也知道,自己這事做的孟浪,實在不是一個皇后應該有的德行……”她低著頭一臉的羞愧之色。 這樣真誠的表現(xiàn)果然無法讓楊太后再繼續(xù)責怪下去,于是她輕輕的嘆了一口氣,搖頭道:“罷了,哀家知道你心里其實也有許多委屈,這事就下不為例吧!” “是,多謝大娘娘?!?/br> 楊太后看著一臉乖巧的曹恩英,眼神輕眨,忽地開口問道:“不過話說回來,你真的讓他出家了?” “嗯!”曹恩英點點頭,特別真誠地表示,要不是陛下來的快,自己連戒疤都能替他燙好:“我已叫人將他送去大相國寺,應該能困上幾個月。” 讓一個癡迷道教的人出家當了和尚。果然,沒有比這更好的懲罰了。 于是一點都不出意外的,楊太后也忍不住的笑了起來,她指著曹恩英說:“你啊你,這樣的鬼主意居然都能想的出來。” 曹恩英抿抿嘴巴,看上去越發(fā)的不好意思了。 婆媳二人說的正樂呵時,突然地,有宮人進來稟告說:延安郡君與仁壽郡君來向太后請安了。 楊太后聞言輕輕地點了點頭,果然片刻之后,從大殿門口走進了兩位女子。頭一個年長些,大約二十三四的年級,穿著身紫色繡梔子花的襦裙,個頭高挑,面容秀麗,氣質(zhì)十分沉靜。后頭一個則年少些,看著不過十四五歲的年級,穿著身俏麗的粉紅色桃花襦裙,青春活潑,惹人喜愛。 二人行禮,言道:“臣妾見過太后娘娘。” 太后叫了起。 二人又對曹恩英施禮,言道:“臣妾見過皇后娘娘。” 曹恩英同樣叫了起。 二人這才起身。 曹恩英的目光在兩女身上流過,關(guān)于她們的一些信息便自動浮于腦海之中。 俞娘子,算是宮里的老人,陪伴皇帝已有六七年之久,個性喜靜,無爭,頗得圣寵。 苗娘子,皇帝乳母的女兒,打小就在后宮里生活,可以說是皇帝看著長大的,與其情誼非同一般,絕不可當普通嬪妃般對待。 “大娘娘,這是柔兒用古法腌制而成的蜜餞,您每次用藥后,可食幾片多少也能解解口中的苦味。”苗娘子親熱的遞上了一只白瓷的陶罐。 太后點點頭,很高興的笑納了。 苗氏送的是蜜餞,俞氏也沒空著手來,她送的是一本自己親手抄寫的平安經(jīng)。 “你們都是好孩子?!碧罂雌饋硎中牢康臉幼樱f道:“只是相比于關(guān)心哀家,哀家倒是更希望你們把心思放在皇帝身上,哀家盼著你們早日誕下龍兒,為皇家開枝散葉,明白了嗎?”楊太后的這個“你們”里,自是包括皇后的,然而等她視線一轉(zhuǎn),再看向曹恩英時居然發(fā)現(xiàn)對方也正一臉鼓勵的看著俞、苗二人。 楊太后:“………”和著這事跟你沒關(guān)系是吧? 曹恩英其實很明白太后為什么這樣心急。 當今圣上今年已經(jīng)二十有四,但卻始終沒有子嗣,在這個人均壽命普遍較短的時代,二十四五都沒孩子,已經(jīng)是一件很要命的事情了。曹恩英聽說現(xiàn)在已經(jīng)有朝臣進言,要求皇帝收養(yǎng)宗室子弟地進宮了。果然,楊太后的話語一落,俞、苗二人的面上都露出羞澀的表情,特別是更加年少的苗娘子那小臉紅撲撲的,大眼睛一眨一眨都快泛出水光了。 幾個人在慶壽宮坐了好半晌,直到太后倦了,方才起身告退。 在殿門口與二人話別,曹恩英便帶著一干下人溜溜達達的回正陽宮去了,正是春日,陽光正好。她沿著一條凈街徑直地往前走,兩邊是高高的紅色宮墻,于是一時之間有感而發(fā),忍不住自娛自樂般地吟唱道:“紅酥手,黃縢酒,滿城春色宮墻柳。春如舊,人空瘦,淚痕紅浥鮫綃透”。 說來也是巧合,曹恩英在這邊吟唱,一墻之隔的那邊,卻是皇駕恰好路過,于是好死不死的被趙禎給聽了個正著。身為一個文學素養(yǎng)極高的細膩青年,他的第一感覺是無比的驚艷,第二感覺就是此詞甚悲且充滿了一種幽怨之感,趙禎心中百般好奇,于是忍不住高叫了一聲:“是誰在吟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