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年代漂亮親媽 第98節(jié)
書迷正在閱讀:九十年代家屬院、校園沙雕實錄[重生]、合歡宗女修在修羅場茍命、夫君他人傻銀子多、賀蘭訣與廖敏之、在年代文里當神探、重生八零之女首富養(yǎng)成計劃、病美人竹馬只給我抱、離婚前,我翻車了[穿書]、嗜嬌
跟媳婦兒來羊城,雖說是干正事兒的,但是這對逮著機會就想過二人世界的陸長征來說,就是一次特殊的體驗。 “有啥吃啥?!眲⒚涝普趽Q衣裳,隨口回道。 京城的冬天和羊城的冬天,完全是兩個季節(jié),他們出發(fā)前穿的棉大衣,不等到羊城就穿不了了,劉美云就換了件二四八月的衣裳,里邊穿了個打底,外邊套了件的的確良的長款襯衣當外套,底下穿一條喇叭褲配小皮鞋,整個人褪去厚棉衣的臃腫,曲線玲瓏的身體立馬顯露無疑。 而且她這身打扮,帶點港風,長發(fā)飛揚,氣質出塵脫俗,再加上那張十年如一日都漂亮的精致臉蛋,陸長征不由得看癡了,出去的欲、望,也突然沒那么強烈。 劉美云沒注意到男人表情,把自己收拾完,對著鏡子滿意一照,就朝男人催促道:“走吧,吃完飯咱溜一圈,回來早點歇息,明天可要開始干活了?!?/br> “好,早點回來休息!”陸長征點頭,乖乖跟著出門。 劉美云這身打扮走出去,人都只以為她是海對岸過來搞投資的港商,而走在旁邊一臉正氣浩然的陸長征,當然就是保鏢了! 說是有啥吃啥,可正當劉美云出來了,卻又不想那么隨便。 想起后世很有名的一家老字號粵菜館,劉美云就帶陸長征找到那兒。 后世在市中心最繁華地段的粵菜館,這會兒還是小巷子里不起眼的一家個體戶小餐館,里邊從廚師到老板娘都是地地道道的羊城本地人,說一口羊城話,熱情招呼劉美云他們進去。 老板娘說的啥,陸長征是一句也聽不懂,就看他媳婦兒倒是笑嘻嘻用普通話點了幾道菜,好像一點無障礙。 “美云,你聽得懂羊城話?”陸長征好奇。 “一點點吧”劉美云合上菜單解釋說:“以前在文工團,我們宿舍就有個羊城的,她老喜歡教我們說羊城話,聽多了,就會一點點?!?/br> 陸長征不疑有他,還點頭附和道:“我也會兩句關中話?!?/br> 部隊里都是來自天南海北的戰(zhàn)友,會說兩句不同地方的方言,這不是什么稀奇事,陸長征就是覺得他媳婦兒,好像不管到哪兒都適應得特別好,相比較起來,自己反倒跟個土包子似的,連點菜都要媳婦兒大包大攬。 脆皮叉燒、菠蘿包、紅米腸、廣式燒鵝,劉美云一樣來了點兒,都是她后世來這家粵菜館最喜歡點的招牌菜。 她飯量有限,大部分都是進了陸長征肚子,連湯汁兒都要拌飯給人吃得干干凈凈。 吃完劉美云問他怎么樣的時候,這人摸摸肚皮,還一臉不知足:“還行,就是沒辣子,不夠味兒。” “……” 好吧,不夠味兒,你還差點把人盤子都舔干凈。 從粵菜館出來,劉美云看時間還早,就帶陸長征去珠江坐輪渡。 八十年代初的珠江輪渡跟后世夜游珠江的豪華郵輪完全不一樣,“穗輪2”系列的鐵殼船每天搭載著上下班要渡江的工人,一到工廠下班的點,珠江邊上全部都是推著自行車排隊的工人,密密麻麻。 劉美云他們這個點來,還沒到下班時間,人不是很多,很快就買了票坐上船。 雖然八十年代初的珠江兩岸,沒有金碧輝煌的高樓大廈和亮眼奪目的燈光夜景,但那些老建筑看著也是別有一番古韻。 陸長征體會不到劉美云此刻坐在輪渡上,看著兩岸那些老舊建筑復雜的眼神,他只當是媳婦兒喜歡坐船呢,還想著等回京城開春以后,啥時候帶她去公園劃船玩。 …… 從外邊逛一圈回到賓館,劉美云是洗了澡就想睡覺的,陸長征卻精神頭上來了。 劉美云本來不想慣著他,但是每次看到男人可憐兮兮的小眼神,她就容易心軟。 第二天,陸長征是一臉饜足的在劉美云跟前各種殷勤表現(xiàn)。 雞蛋是他剝了殼的,豆?jié){是他給喂到嘴邊的,連劉美云隨身帶在身上自己縫制的一個布包,他都要搶著背。 “陸長征,你差不多得了啊,待會兒有你抗大包的時候!”劉美云受不了男人這么膩歪,怒嗔他一眼,趕緊下樓往羊城的服裝批發(fā)市場去。 說是服裝批發(fā)市場,其實也不過是攤販自發(fā)的聚集地,小檔口是一個挨著一個,地上紙箱、移動架,堆的全是各式各樣新款式的衣裳,陸長征看得眼花繚亂。 不出門不知道,這來一趟羊城,才切身感受到改革這股春風的影響力有多深厚。 羊城服裝販子銷售的衣裳,款式跟內(nèi)陸城市擺在供銷社、百貨大樓的,真有很大不一樣,顏色款式都更亮眼不說,價錢還便宜,很多都是堆在地上,直接一打一打的賣,還不要布票,陸長征簡直都不可思議。 就是劉美云轉了半天,每個檔口都挑一下,卻沒看上眼幾件。 陸長征和姚順六跟在她身后,那些攤販老板見劉美云不僅長得好看,身后還跟倆“保鏢”,氣場十足的,也都不敢朝她吆喝。 好不容易,劉美云走到一個攤販前,問:“老板,這個毛衣多少錢一件?” “24,你穿很好看啦?!崩习逖g挎著個包,里邊鼓鼓囊囊的,人一點也不避諱,直接熱情的跟劉美云推銷自己的毛衣。 “你上手摸摸看,很暖和的,保證冬天穿了不冷啦~” 攤販老板說著一口蹩腳的普通話,把毛衣翻來覆去的給劉美云展示。 “老板,你說個批發(fā)價?!眲⒚涝泼浐偷拿拢谙渥永锾籼魭?,顯然一副很熟練的模樣。 攤販老板先是愣了一瞬,然后是詫異。 他這毛衣擱這兒好幾天了都沒人問,一打聽連批發(fā)價都嫌貴,本地的賣不出去,外地來買的問完價格就走。 “你要是能帶20件走,我給你18一件?!崩习逶囂降馈?/br> 劉美云瞅了他一眼,把毛衣放下,語氣干脆:“15一件,我拿100件?!?/br> “多……多少?100件?”攤販老板都驚了,懷疑自己是不是聽岔了。 這外地來了都嫌貴的毛衣,眼前的女人直接要拿100件,啥概念,他手里攏共也才壓了一百二十件而已…… “你得先付定金,我給你開單子,貨就在后邊?!蹦腥顺砗笮》孔又噶酥浮?/br> 劉美云點點頭,姚順六還恍惚著,就趕緊給人付了定金。 15元一件的毛衣,劉美云兩句話,就一口氣拿了1500的,姚順六真擔心這么貴的回京城不好賣,畢竟他之前賣的喇叭褲那些,也才十幾元一條,可這毛衣光是成本價都這么貴了,拿回京城,怎么也得20往上。 姚順六擔心沒銷量,陸長征在旁邊看到攤販把一件毛衣從24降價到15,很是驚嘆這中間的利潤。 也就這會兒,他才有點明白,劉美云為啥開個服裝店還又要買鋪子,又要親自來羊城挑貨了。 “老板,你這兒能搞到羽絨服嗎?”劉美云看整條街,也就這個攤販手里冬衣多一點,就抱著試一試的心態(tài)問。 第75章 “你要羽絨服?”老板詫異的看著劉美云。 “對,能搞到嗎?” 劉美云這一趟來,主要就是奔著羽絨服來的。 雖然這時候人們過冬最常見的都是軍大衣、棉衣、呢子大衣,但其實早在1972年的廣交會上,國產(chǎn)第一件羽絨服就已經(jīng)走出國門了。 前幾年的時候,人們購買力低,這種羽絨服掛百貨商店,要錢又要票,沒幾個人買得起,但是今年不一樣,隨著市場政策開放,人們口袋里票子多了,劉美云就瞄準這個寒冬的羽絨服市場。 “有是有,就是不便宜。”男人反復打量劉美云,表情帶著困惑。 其他外地來這兒進貨的,都是挑最便宜的買,連毛衣大部分都嫌貴怕出不掉,這人倒好,啥貴買啥,而且量還大。 他手里是有一批羽絨服,托關系從廠子里弄出來的,結果放一個月也出不了兩件,他正為這事兒頭疼呢。 “我得先看看貨。”劉美云強調。 男人點頭,轉身去后面?zhèn)}庫搬了個大箱子過來,“你看看,這種羽絨服你們絕對沒見過,大商場都很少有,穿上特別暖和,在你們北方過冬絕對夠了?!?/br> 男人極力推銷,覺得劉美云是個好哄的,一口價就要了38。 劉美云摸著羽絨服檢查,看見果然是那個牌子的,比棉衣輕薄暖和,里邊填充的全是鴨毛,心里稍稍滿意,但面上的眉梢卻是微蹙的。 老板看見劉美云不大滿意的樣子,便又說了一大堆漂亮話,把手里衣服夸得是天花亂墜,口水都說干了,劉美云緊蹙的眉梢就是沒松開過。 “老板,你這個太貴了,我拿回去都不好出,而且這么遠,運輸還是個麻煩?!眲⒚涝乒麛喾畔掠鸾q服,一眼沒多看。 “價錢還可以再商量嘛,看你要多少?!?/br> 生意人的慣用套路,就是一口喊個高價,然后根據(jù)顧客表情語氣判斷價格區(qū)間,再慢慢往下一點點的降。 “你要是一次拿10件以上,我給你算37?!?/br> 劉美云挑了挑眉,直接道:“30一件,我最少能拿100件,要不行就算了,你把毛衣給我們?!?/br> 攤販老板眼皮狂跳,咽了咽口水,不想錯過劉美云這個大客戶,也著急把這批積壓的羽絨服轉手出去,心一橫他干脆道:“200件,你要是能一次全部吃下,我給你最低價29?!?/br> 200件也才不到6000塊,劉美云吃是吃得下,就是運輸是個大麻煩,靠姚順六那邊打通的關系網(wǎng),一次不可能讓他們帶這么多貨回去的。 “老板,你看我們就三個人,羽絨服又占地方,我就是想買,也不好弄回去啊?!眲⒚涝票砬榧m結的看著老板,果斷說道:“你要是能幫我們搞定運輸,就30一件,我拿200件?!?/br> 老板嘴角抽了抽,這會兒才覺得劉美云簡直比行家還行家,這一口價不僅砍到他利潤底線,還把中間最麻煩的運輸問題甩給他,要不是他自己有點門路,這筆買賣,他還真不能答應。 咬咬牙,老板也果斷:“沒問題,明天下午就能安排發(fā)貨。” 就這樣,才不到兩個小時的時間,劉美云就訂了6000塊的羽絨服和1500的毛衣,手里錢已經(jīng)去了大半,把姚順六給弄得心驚rou跳的。 拿貨價都要30一件的羽絨服,按照劉美云定價習慣,那不得往40了走,抵普通工人一個月工資了。 不過有了喇叭褲的前車之鑒,姚順六現(xiàn)在是一點不敢懷疑劉美云的判斷力。 手里錢大半都砸到羽絨服上面,剩下一點,劉美云就給配了價格沒那么高的手套、圍巾、打底衫之類的,還有各種款式新穎,雖然不保暖,但能用來撐門面的衣裳。 劉美云訂完貨,就和陸長征帶著兩大包零散的衣裳先買票回京城,姚順六則多留了一天,盯著老板發(fā)完貨交錢,才離開羊城。 離過年還有不到一個禮拜,劉美云下火車,就馬不停蹄把衣裳帶到店里一件件登記入庫。 沒有erp系統(tǒng),她就自己手工做了套進銷存賬本方便管理。 陸長征全程就是劉美云指哪兒打哪兒,給她打下手幫工,忙活一天也不覺得累人。 倒是心疼他媳婦兒做這行不容易,來回坐那么久的火車折騰不說,從進貨到銷售方方面面都要考慮周道,繁瑣程度,反正是他看著都頭疼的。 夫妻倆忙完回家,自然少不了要面對三個兒子的輪番轟、炸,劉美云早有準備,掏出羊城最新款的玩具手、槍就把人給打發(fā)了。 等姚順六從羊城回來,店里招聘的三個女孩兒也開始正式上崗,接手的第一份工作就是發(fā)優(yōu)惠券! 滿20減2元的優(yōu)惠券,劉美云印了差不多有3000張,三個女孩兒要在開業(yè)前分發(fā)到京城的大小街道巷子,也是個十分艱巨的任務。 但一聽劉美云說發(fā)優(yōu)惠券每天額外還有3塊的補助,一個個就跟打了雞血似的,不僅自己發(fā),還帶動家里親戚幫著一塊兒發(fā)。 “嬸子,東南街24號有家新開的服裝店,開業(yè)前三天,拿這個優(yōu)惠券只要滿20就可以減2元?!?/br> 劉美云這天在店里盤點完入庫數(shù)量,就也跟著出來發(fā)優(yōu)惠券,陸長征難得休假,劉美云就打發(fā)他在家里盯著三胞胎搞學習。 年關頭,很多廠子都提前放假,街上來往置辦年貨的人也多起來,聽著優(yōu)惠券這個新鮮玩意兒,都只是好奇拿在手里研究,看見能便宜2元,都還挺心動。 “真的假的?這玩意兒能直接抵現(xiàn)錢”一大媽提著菜籃子剛從菜市場出來,就看見劉美云頂著寒風,在市場門口發(fā)這玩意兒。 而且她不僅發(fā),聲音還清脆洪亮,路過的人紛紛被便宜2元錢吸引過去,打聽又確認的,都抱著試一試心態(tài),揣著優(yōu)惠券回家了。 “那你給我10張,能減20塊不?”買菜的大媽很會算賬,以為多拿點,就能免費得一兩件衣裳。 劉美云笑著溫柔給她解釋:“嬸子,滿20減2元,滿40減4元,以此類推的,你看這優(yōu)惠券背面都寫啦?!?/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