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頁
那啥,讀者們,快到碗里來,給我留言收藏呀! 19、系統(tǒng)之星途璀璨02 ... 顯然,這第一個問題已經(jīng)引發(fā)了一次j□j,現(xiàn)場躁動了好一會兒,才有另外一個中年記者問:懷光可有打算以后進軍歌壇? 填詞唱曲,僅是愛好,承蒙大家捧場,才有今日。溫懷光的聲音不疾不徐,好若春風拂面,我才疏學淺,日后還是以學習為主。 明明有這樣的成就,卻還是謙虛謹慎,不肯多說一句。 那名記者坐下,立刻就有另外一個精光四射的矮小男人站起來,張口就問:據(jù)說之前有一部戲,導演誠懇萬分請你出演,你卻拒絕了,溫先生素來待人有禮,那一次為何不留情面?他問得十分犀利,意思直至他仗著紅了耍大牌。 溫懷光的神色也冷淡下來,淡淡道:我不會演清朝的戲,永不! 那記者不依不饒:這是為什么?難不成溫先生有民族傾向? 我非圣人。溫懷光語氣雖然還很平靜,但是明顯讓氣氛緊張起來,做不到一視同仁,是,我痛恨清朝。 在場的記者一陣轟動,顯然是挖掘到了大新聞的架勢,莎莎暗叫不好,想要救場,但是那個記者顯然激動不已:溫先生作為公眾人物,這樣破壞民族和諧,恐怕不好吧? 溫懷光淡淡道:教化百姓,并非我的責任,每個人都有愛憎,我看不透,所以不能夠釋懷,難不成我這一點觸犯了律法? 記者伶牙俐齒:但是現(xiàn)在很多人喜歡溫先生,還有不少都是三觀沒有確立的學生,溫先生這樣的言行,恐怕會誤導別人吧? 人生在世,之所以生了一雙眼睛,就是要你明辨是非,人云亦云者,溫懷光輕輕一笑,又有什么好說呢?如果我哪一天殺人犯法,自然逃不過法網(wǎng)恢恢,如若不然,就請允許讓我保留個人的愛憎吧。 這句話已經(jīng)沒有留任何余地了,莎莎暗自嘆息,方才那位美女記者不禁問:為什么呢懷光,你不是這樣的人。 溫懷光沉默了一刻,才給出了能夠讓他們接受的解釋:我祖上滿門,均死于揚州十日、嘉定三屠,族中百余人,僅一人幸免。 在場的人頓時噤聲,面面相覷。 幸免之人乃是族長,已經(jīng)六十高齡,僥幸逃生,不敢茍活,赴金陵跳河自盡殉國。溫懷光說到這里,聲音輕柔得好像嘆息,他低低吟道,一旦為臣虜,沈腰潘鬢銷磨。 有人被感動,低聲抽泣起來。 溫懷光站起來,欠了欠身:百余年過去,清廷也已化為云煙,請諸位不必多慮,從前如何,現(xiàn)在一如往昔便好,只是請允我不能釋懷。他抽身離開。 那位美女頓時站起來,大聲道:非君之錯! 溫懷光回眸,對她頷首一笑:多謝。 莎莎走上來迎接他,欲言又止,最后還是心軟嘆息:懷光呵 她頓時住了口,因為溫懷光眼底分明閃過淚光,他嘴角還是彎著的,但是看起來格外心酸。 方才說的故事是假的,溫懷光戲子出生,哪里會有這樣的名門望族?但是卻也不全是假的,死在那里的人不是他的族人,而是曾經(jīng)培養(yǎng)了他的慶春班的一班人,那是他從小長大的家,直到十四歲,被人買進王府j□j成了男寵,在此之前,他一直在那個戲班子里享受著親情的溫暖。 慶春班在京城里紅極一時,在他離開之后,依舊有所往來,后來京城被李自成攻破,老班主攜班中人南下避難,后來清廷建立,屠殺揚州百姓八十萬,又因為不肯剃發(fā),其余的幸存者也死于屠殺,老班主年紀大了,僥幸逃生,卻不愿存活,由年僅十歲的孫女陪伴去往金陵,祖孫兩人在河邊徘徊無語,最終跳河殉國了。 而他平生摯愛的公主,因死于昭仁殿,故后人稱之為昭仁公主,正是在國破家亡那一日,死于她的父親崇禎皇帝朱由檢之手。 也難怪她會完全崩潰,山河破碎,國破家亡,皇后貴妃自縊,父皇要親手殺了自己的女兒,她的皇姐長平被斬斷左臂,僥幸逃生,后來卻和駙馬周世顯在紫禁城中,洞房花燭夜,殉情殉國。 而她,卻是和溫懷光死后重生,結(jié)果卻已經(jīng)是百余年過去,滅了她家國的清朝都已經(jīng)消失無蹤,仇人沒了,皇帝沒了,她一無所有,無法相信發(fā)生在自己身上的一切,這其中的辛酸血淚,誰人能懂? ------------------------------------------------------------ 不知道是星光運作了的結(jié)果,還是媒體忽然動了惻隱之心,更有可能是因為話題太過敏感,因此溫懷光那天的事情雖然圈內(nèi)人人皆知了,可是卻并沒有登在報紙上,莎莎是實打?qū)嵥闪丝跉?,倒是溫懷光,依舊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那么淡定。 真的那么淡定嗎?當然不是。因為公主自從回來之后,狀態(tài)一直都不好,時常沉睡,不然就是精神恍惚,總是以為自己還在深宮里,又或者做噩夢,夢見崇禎皇帝拿著寶劍劈頭蓋臉朝她斬下來。 溫懷光何止是心痛,他死過一次,絕對不想再有第二次,但是公主這樣反復做惡夢,等于是一次一次回顧自己被殺的場景,這樣惡性循環(huán)下來,能夠痊愈才奇怪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