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4頁
書迷正在閱讀:圣誕節(jié),請閉眼[循環(huán)]、關于男神事故體質的調查報告、最強全能神醫(yī)、你從夜色而來、莫比烏斯、是小姐尋愛記、你親起來有點甜、許你嬌縱、一周目失敗后二周目的他們黑化了、女O裝A和男A裝O聯(lián)姻前后
皇上冷笑,看向阿靈阿。 阿靈阿道:“皇上請息怒,信件上若有什么事情,也不可能都是屬實。臣建議,另派人去江南做欽差,查清此事?!?/br> 皇上狠狠地盯著他們,好一會兒,低沉壓抑的一句:“……不必了?!?/br> 這些人顧忌噶禮的身份,都不敢和他說實話,派去欽差南下,又能敢和他說真話嗎? 皇上心里不知道是什么滋味兒。 揚州富的流油,揚州知府是大肥缺兒,能派去的官員都是朝里關系硬的。這事情還關系到吏部,吏部滿人尚書齊世武,卻是太子一系的人,劉文義的這番任命,必然有吏部其他人參與其中,這人,是老大的人,還是老八的人? 皇上拿著信件,繼續(xù)看下去。 噶禮在山西任職的時候,太原知府趙鳳詔為虎作倀。山西民風彪悍,其中平遙縣一個名叫郭明奇的百姓,因不滿噶禮縱容縣令王綬壓迫百姓,便將他們二人一同狀告到了京城巡城御史袁橋府上。 袁橋立即將噶禮的罪狀上奏朝廷,例舉了他在朝廷稅務上面加收百姓超過兩成的稅收,還在民間興修宗祠廟宇,逼迫當?shù)馗缓罏槠渚杩?,平日還以審查案件為由大量收受霸強富豪的賄賂等多條大罪。 可是噶禮在朝中竟有眼線,還有幫手。被彈劾沒多久,就傳來了他的心腹山西學政鄒士聰代表山西太原民眾,上奏請求褒獎留任噶禮的奏折!當時朝中的御史蔡珍對此進行了質疑,認為在這個時候出現(xiàn)了這種“百姓愛戴的好官”的假象純屬虛構。 噶禮始終矢口否認,大肆污蔑袁橋和蔡珍說他們均無實際證據,只是聽錯了片面之詞。最終刑部斷案,平民郭明奇治罪,蔑袁橋和蔡珍也被一同免職! 張伯行舉證:之前朝中官員對噶禮多有不滿,其中一個名叫劉著鼐的言官借機上奏,彈劾噶禮在山西任職期間經常貪贓枉法,對百姓們實施酷刑壓迫,贓款已經累計數(shù)十萬白銀!百姓紛紛大呼日子真的過不下去了。但這份奏折一直沒有消息。 張伯行痛斥道:皇上明鑒,這種朝野遍布清官大老爺,‘百姓愛戴的好官’的假象純屬虛構,都自欺欺人!然此舉已經成為定例,地方官員離開,逼著老百姓立生祠,送錦旗,上萬民書挽留。老百姓敲鑼打鼓的,其實都是高興他的離開! 皇上狠狠地一閉眼。 人人都說康熙盛世,大清王朝一片繁榮昌盛之景象,全國一片叫好的聲音,稅賦指數(shù)□□,朝野遍布清官大老爺,皇上知道這是不可能的。他年齡老了,喜歡聽一些太平話兒,可他也知道在一片繁華盛世之下,當然也有一些烏合之眾,他們鉆朝廷的空子,上瞞下騙,為一己私利行貪婪之道。 可他沒有想到,噶禮就是其中一位。 如此惡劣! 皇上打開噶禮的信件,看著噶禮在信里表述忠心,江南一片歌舞升平,列舉張伯行一樁樁罪行,說他為了做清官而不顧人倫法紀,苛責下屬,窺視自己的行程試圖偽造證據誣陷自己……表情已然恢復平靜。 自己一起長大的奶兄弟,可能都變了!曹寅變了,噶禮也變了。皇上不想去信,更不想因此和他的三個兒子都鬧起來?;噬细鼇G不起那個人,在天下人面前承認,自己看錯了人,信錯了人! 可是江南鄉(xiāng)試舞弊鬧的這般大,必須給一個交代。 “張廷玉擬旨,去年江南鄉(xiāng)試的秀才們,全部押送到北京來,朕親自考?!?/br> “臣遵旨。” 皇上的一道命令下去,前朝和后宮都是震驚。 皇上向來最是愛惜名聲的,更最是信任護著噶禮這個奶兄弟的,還有太子的關系在,之前多少人彈劾噶禮,都是自己丟官罷職的,現(xiàn)在卻是要鬧了起來? 此舉要前朝和后宮都害怕起來,民間的老百姓卻是又忘記了這個事了。 大船出海,那風光夠天天說一年也說不完。大船隊一路南下如此盛況,更是吸引了他們所有的注意力。 皇上加強對沿海港口的控制,海盜越來越少了,還有水師真正地輪流巡視海上,隔三差五地運送海貨進京,老百姓的心思活動起來,都想去沿海做點事情,賺錢銀子。 瀟灑和十七阿哥去小舅舅家,聽著街上人的議論聲,很是奇怪。 “十七哥,不是說都關心科舉改革嗎?” “我也不知道?!?/br> 到了汪翰林家里,汪翰林聽到他們的問題,笑了出來:“對于普通老百姓來說,科舉改革的事情,那是讀書人的事情,他們一陣子熱乎勁過去了,還是忙著自己的一日三餐。這出海做點兒事情,找點兒銀子,這才是最實際的?!?/br> 瀟灑點頭:“還是要銀子啊?!?/br> “那當然,普通人為了一兩銀子奔波,哪里有心思天天關注這些事情?” “可是瀟灑以前為了一兩銀子奔波,瀟灑也要讀書關心國家事情哦?” 汪翰林更是笑。十七阿哥道:“十九弟,我知道了。十九弟在民間的時候,也不一樣的。” 瀟灑思考一會兒,重重點頭:“瀟灑是秦淮河上最英俊風流的小道士?!?/br> 汪翰林道:“……對?!?/br> 十九阿哥瞧著十九弟這張俊臉蛋兒,如此胖氣,還能如此俊,也點點頭。 皇上的命令發(fā)出去,八百里加急,江南官場地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