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9頁
書迷正在閱讀:圣誕節(jié),請閉眼[循環(huán)]、關于男神事故體質(zhì)的調(diào)查報告、最強全能神醫(yī)、你從夜色而來、莫比烏斯、是小姐尋愛記、你親起來有點甜、許你嬌縱、一周目失敗后二周目的他們黑化了、女O裝A和男A裝O聯(lián)姻前后
只是皇上一心要仁慈的名聲,這些年手段越發(fā)緩和罷了。 可是在座的人哪個不知道,皇上那緩和的手段,只是表面,真實的做派,比先皇冷酷多了。 都攝于皇上的威嚴,不管是想要鬧大鬧得驚天動地的,要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都等著皇上表態(tài)。 皇上還是沉默。 卻是十二阿哥站了起來,道:“汗阿瑪,兒臣有一點想法?!?/br> 皇上微微睜開眼睛:“說吧?!?/br> “汗阿瑪,先皇痛恨貪污,痛恨舞弊徇私之事,手法嚴厲,這是先皇的仁慈和圣明。若沒有當年的一番雷霆手段,大清如今的科舉舞弊可能是更嚴重,而如今不斷有科舉舞弊被爆出來,另一面也是說明,大清子民信任朝廷,信任皇上,才會拼死想求一個說法。” ?。?! 所有人都偷瞄十二阿哥:自從十二阿哥進了兵部,這是吃了金剛鉆,換了人不成? 皇上笑道:“難得我們的十二阿哥有此言語?!?/br> 眾人也都笑,大大方方地看向十二阿哥,飽含“贊賞”! 十二阿哥很不習慣在這樣的場合說話,更因為眾人的注視臉紅紅的,小小聲道:“這是四哥在信里告訴兒臣的,兒臣……和四哥問徐家舞弊案?!?/br> !?。?/br> 目瞪口呆中,所有人一起哭笑不得。 皇上更是無奈:朕居然有一個如此實誠的兒子?! 皇上笑道:“你們說的都有道理。佛祖也有金剛怒目……罷了。張廷玉,你給南京發(fā)一道催促的信件。若南京不能給朝廷一個公正的答復,就用皇考的方法,有禮部負責重考?!?/br> 張廷玉和禮部官員一起站起來:“臣等遵命?!?/br> “至于這次的禮部會試成績,暫時保留。殿試推遲,等南京之事處理完畢,再酌情處理。” “臣等遵旨。” 皇上和大臣們商議,先給老百姓一個交代:有關于科舉舞弊之事頻繁發(fā)生,朝廷決心改革,所有大清子民,有好建議的,都可以送報上來。 “刷”地一下,大郡王、八貝勒、九阿哥心底一沉。 用腳指頭去想,明天開始,四九城乃至天下的大清子民們,議論的方向大變! 科舉改革,關系到切身利益的天大的事情!關系到子孫后代的大事情!還有誰去關心噶禮科舉舞弊案子了? 即使是鬧事的舉子們也積極地爭取發(fā)言權,絞盡腦汁地想“一鳴驚人”的法子! 甚至這次會試考了好名次的舉子們,都會惱怒散布謠言的人! 朝廷上的保守派們也會遷怒。 因為皇上借此機會,逼著張廷玉親口說出來“科舉改革”! 可是,皇上對他們的打擊還沒結束。 群臣都散去,皇上不著急去用晚食,而是領著八貝勒和九阿哥一起散步。 皇上背負雙手踱步,目光看著前方,好似自言自語地問:“戶部催債的事情,有什么進展,有什么困難?” 八貝勒定了定神,回答道:“回汗阿瑪,兒臣和九弟,匯同戶部同僚,目前已經(jīng)收上來欠款五成,京城里各位官員都很配合,地方上,目前有四十八名官員自盡身亡。刑部已經(jīng)立案,在查訪中?!?/br> “自盡身亡?他們的欠款還追嗎?” “追。”八貝勒若是以前,必然勸說皇上仁慈,可他今非昔比了,很有決斷地回答:“汗阿瑪,兒臣認為,若因為他們畏罪自殺就不追了,以后不知道有多少官員用‘死者為大’的招數(shù),貪污國庫銀子,搜刮民脂民膏,一死了之,要子孫后代坐享其成。影響之壞,不堪想象?!?/br> 皇上滿意地點點頭,還是望著前方的天空、腳下的石子路。 “老九說說,你們都有了什么計劃?” 九阿哥又感受到,以前他對汗阿瑪?shù)奈窇种?,只后悔剛剛沒有抱一抱十九弟壯壯膽子,此刻期期艾艾的:“回汗阿瑪……兒臣……兒臣……兒臣認為,刑部查案,耗費時日,單是各地方的人進京,就要一個多月。兒臣……兒臣想著,這地方上的款項稅賦亂著,應該……改改……” ?。?/br> 九阿哥話沒說完,自己嚇得白了臉。 八貝勒震驚地望著九阿哥:九弟你在說什么?你要清查全國賬目? 九阿哥因為八貝勒的反應,自己也傻了,他也不知道自己怎么說出來了,明明他只是太害怕了啊。 內(nèi)心對老九的能力和沒出息,再一次有了認知的皇上,笑了:“難得老九有此見識,有膽有識啊?!?/br> 九阿哥腦門上的汗嘩啦啦的,臉上白生生的,腦袋里更是亂糟糟的,只知道求饒:“汗阿瑪,這是兒臣的胡思亂想。汗阿瑪,您就當兒臣犯渾……。” “別擔心,朕是夸你,你怕什么?”皇上更是笑,“晚食時間了,你們都餓了吧。先去用飯,……都去給你們的母妃請安去吧?!?/br> “……兒臣告退?!?/br> 八貝勒和九阿哥腳踩棉花的,恍恍惚惚地去給他們的母親請安,想去找十九弟尋找點安慰都不敢,再思及他們這次,很可能,偷雞不成蝕把米,一顆心墜入冰窖,眼前一陣陣地發(fā)黑。 第二天,禮部散布的“謠言”果然在四九城瘋傳,士農(nóng)工商都激動萬分地唾罵科舉舞弊的官員們,擔憂科舉改革的事情,關心朝廷要他們提建議的事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