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26)
就算后來她知道了自己的身份,更知道佛寺里燒香拜佛的煙霧不比道教少,卻還是下意識的厭惡道教,最終出家避世,也選擇去當(dāng)尼姑。 惜春沉默半晌,道:爹是吃丹藥死的。 孫悟空嘻嘻笑道:難怪了難怪了,凡間的丹藥全都是毒,虧的他們下得了嘴,修佛的確比修道好些。 說罷,孫悟空把抽出來的仙骨給惜春,道:送你了。 惜春挑眉道:干嘛給我這個。 悟空道:我如果把這玩意毀了,天道估計會把我劈成死猴子。但你不會求幫忙咯。 惜春笑道:卻之不恭了。又道,帶我去那堆僧人服苦役的地方吧。 另一頭,玄奘頗感興趣的蹲下身子看那毛茸茸的龐大坐騎,感嘆道:你這坐騎,坐著感覺會舒服不少。 那坐騎傷的很重,說不出話來,只能竭力翻個白眼。 白龍笑道:他當(dāng)不了坐騎了,仙骨被抽,日后能活多久都不知道呢。 玄奘雙手合十道:一緣一法,皆由前定。阿彌陀佛。 觀世音以為玄奘心有憐憫,趁機讓土地公出來,讓他幫忙傳話:只要你收他做徒弟,仙骨被抽掉也沒關(guān)系,他能當(dāng)你的坐騎。 玄奘道:不用了,那幾匹馬就挺好的。 孫悟空和白龍還是不習(xí)慣坐在凡馬上,更喜歡自己上下左右到處亂飛,終究空出兩匹馬來蓄腳力。玄奘騎過來,感覺也騎出了點感情。 更何況 土地公才訕笑道著不用客氣的,舉手之勞時,玄奘就又道:并且,這家伙,我也不敢收。 土地公忙問道:為何? 玄奘道:神仙不能干涉凡間事,因為凡間數(shù)千年的努力功勞,神仙輕輕一揮就能抹殺了。他已經(jīng)知道了自己一言一語之間能給凡間帶來什么,心已經(jīng)浮躁了,當(dāng)不了貧僧的坐騎。 隱身聽完這一切的觀世音惱道:告訴他,他一定得有三個徒弟! 不管是為了佛祖的要求,天道的要求,還是五行的要求,總之,三個徒弟,一定要有!現(xiàn)在路途都過了要一半,還有一個徒弟的空位,這怎么能行? 讓唐僧集齊三個徒弟,是他身為觀世音菩薩最后的堅持! 土地公小心的把意思轉(zhuǎn)達給玄奘。 玄奘思考片刻,道:現(xiàn)在一定要有個徒弟? 土地公道:是啊,快到佛祖腳下了,才再來個徒弟,這也有點不像話 玄奘道:貧僧感覺那白骨精就不錯,天資好,佛理也聽得,他扭頭招呼白龍,累你跑一趟,去那白骨精的洞府,問他愿不愿意來當(dāng)徒兒。 作者有話要說: 白骨精(看著洞府):我委屈QAQ 白龍:喂,要當(dāng)唐三藏的徒弟嗎? 白骨精:你們要壓榨我到什么地步才罷休! 白龍:??? 第41章 賈惜春(6) 白龍默不作聲的騰云去了,毫無遲疑。 觀世音無語: 玄奘目送白龍遠(yuǎn)去, 慨嘆道:要不是定要貧僧走著過去, 幾年前就能借悟空的筋斗云去西天,取得經(jīng)書回來了。 觀世音繼續(xù)無語: 土地公秉觀世音意思,問道:不歷經(jīng)萬難, 又如何風(fēng)風(fēng)光光的取經(jīng), 受萬人景仰呢? 玄奘詫異道:貧僧不明佛意, 因此去西天取經(jīng), 以解困惑,滌蕩佛理之蒙昧。萬人敬仰與我這方外之人又有何干系? 觀世音聽著,竟也愣了幾秒,最終嘆了一口氣,道:算了,白骨精當(dāng)徒弟,也行。 他們聊了這好一會兒,天上的神仙才來接私自下凡的坐騎。 只見那神仙周遭仙風(fēng)陣陣, 吹起他潔白的發(fā)須和潔白的衣袖, 還有潔白的總之白就對了! 潔白的一切襯的他仙風(fēng)道骨,好一派神仙氣象! 那神仙的目光慢悠悠的挪到孫悟空拿著仙骨的手, 端起長輩的氣度,道:仙骨拿來。。 孫悟空拿眼兒看惜春。 惜春道:那骨頭已經(jīng)拿去熬湯了。 神仙:??? 惜春笑道:去南海討了甘露和仙菇,和著仙骨熬成nongnong一鍋高湯,做湯面了。 那些僧人已經(jīng)被逼還俗,高湯底料又有仙骨, 惜春更不在意那些不能食葷的清規(guī)戒律,就明白說了那湯面是葷湯,讓他們自己決定喝不喝。 沒有一個選擇不喝,并且都喝干凈了。 神仙聽了,哪還端的住神仙的氣質(zhì)?大怒,當(dāng)即就像把這尼姑打殺了,給自己的坐騎報仇。 偏他伸出手的那一剎那,天空翻滾,一道天雷直往他的天靈蓋劈去! 天道威壓之下,直讓他渾身焦黑,頭發(fā)根根沖天,眼兒一翻,暈倒在地上。 沒管好狗,主人才是有大責(zé)任的,惜春笑道,悟空,把他的仙骨也抽了吧。 孫悟空:??? 仙骨他最后沒敢抽,那神仙也是受觀世音所托,派坐騎下凡給唐僧添亂的。 在惜春滿眼你怎么這么慫啊的目光中,最后孫悟空把那神仙渾身上下的寶物都給剝了下來,呈給惜春了。 觀世音感受到天雷,急忙過來看情況時,看到的就是這樣的景象。 觀世音無比震驚,指著惜春的手在顫抖:你你居然! 惜春涼涼道:是太上老君還是太白金星?或者是其他亂七八糟的神仙既然沒有做神仙的覺悟,來干涉凡間,那老老實實入輪回當(dāng)凡人不好嗎? 隱隱約約,她感覺自己是在遷怒。但她不知道警幻仙子和那一僧一道的存在。 所以,她只能對著觀世音憤怒著。 觀世音道:他是受我所托,并不是無故干涉凡間! 惜春冷笑道:那你就能干涉凡間了? 觀世音想道,他是受了佛祖的安排,但按惜春的意思,怕是連佛祖都能非議的。于是他只道:只是為了傳播佛法而已。 惜春道:你們佛法里,有沒有現(xiàn)世報? 觀世音一愣。 下一瞬,惜春拔出了寒光閃閃的仙劍孫悟空從那神仙身上搜出來的,往觀世音身上一刺! 在鮮紅血液與澄靜甘露飛濺中,惜春道:凡間諸事,與你們這些神仙無關(guān)。 賈府作威作福迫害百姓的時候,神佛不在;賈府?dāng)÷?,無辜女眷被迫害時,神佛依然不在。那為何不徹底消失了,聽?wèi){人間道法衰敗,陷入修羅? 何必又顯神跡,來滿足他們自己比凡人龐大多的私心? 觀世音軟軟倒下了,眼里最后的光芒,是呆滯。 孫悟空神色震驚,忽然就手忙腳亂的沖到那神仙的身邊,變出把小刀來,把那神仙的仙骨剔了出來,進給惜春。 惜春還嫌棄:人rou是酸的,不過好歹是仙骨,當(dāng)個收藏品吧。 孫悟空:收藏??? 惜春再道:給白龍磨牙齒也可以。 孫悟空:磨牙??? 帶著白骨精回來的白龍聽著高興壞了,當(dāng)即伸手討要:好!我要了! 白骨精嬉笑著手一指觀世音,道:她的仙骨能給我不?我感覺自己如果有了骨頭,修煉能事半功倍呢! 孫悟空又一次感到,自己在妖怪乃至于妖仙中的格格不入。 孫悟空:委屈。 天仿佛是感應(yīng)到了孫悟空的委屈,西處的天邊翻滾著層層烏云劈下幾道雷。 之后的西行之路,再無大阻礙。玄奘喜歡給無大罪惡的妖怪講經(jīng),三個徒弟和一個同行者都放縱他,捆了妖,讓玄奘放心講。 惜春在旁邊聽,都覺得自己收益頗多。還為孫悟空和白龍的聽不進去感到可惜。 就這般到了西天。 他們到的西天并不是印度,那個有著森嚴(yán)的種姓制度、和一些奇怪當(dāng)?shù)亓?xí)俗的地方,而是佛祖與眾佛聚集的地方,西方極樂。 惜春頗感興趣,陪玄奘師徒四人一起進去了,一介凡軀,愣是沒人敢攔。 開了宴席,飽餐一頓后,阿儺、伽葉二佛帶他們?nèi)氶w門口,朝著閣內(nèi)的萬丈光芒一指:里頭便是經(jīng)書了。 玄奘已經(jīng)被惜春帶壞了,雙手合十道:敢問,有沒有儲物袋? 阿儺、伽葉二佛:我沒找你要好處,你還敢找我要儲物袋?? 伽葉當(dāng)即沒好氣的道:沒有! 惜春用略帶嘲諷的神色看向迦葉。 迦葉心下一慫。 那日觀世音被一劍泯滅,魂魄回歸輪回,佛祖當(dāng)即就想給自己的門人報仇??伤麆偲鹆四铑^,訣都沒掐,就被天雷劈了好幾次,雷音古剎都被劈的磚裂石倒,鶴驚花殘。 佛祖掐指一算后,再沒提報仇這個話題。 為防佛祖沒臉,沒人敢提這個話題,但眾人哪一個不知道,面前的這惜春,是佛祖都?xì)⒉坏玫娜耍?/br> 這時,只聽得惜春問道:果真沒有? 作者有話要說: 惜春:這骨頭沒用,拿去收藏吧。 白龍:骨頭與牙齒摩擦的聲音,摩擦摩擦。 白骨精:摩擦摩擦。 孫悟空:是魔鬼的步伐!你們都是魔鬼!??! 佛祖:我要給觀世音報仇! 十四號:呵,你打算殺了惜春? 那一天,全天下都知道,賈惜春是天道的寶。 第42章 賈惜春(7) 迦葉渾身一抖,只是強硬道:旁人取佛經(jīng), 給三大斗金子, 我們都嫌少了。你這廝,不給體己好處也就罷了,居然還來要東西, 成何體統(tǒng)? 惜春聽著, 朝玄奘微微冷笑道:怪不得和尚這么多, 只有你是圣僧。瞧他們可有宣揚佛法的志向? 玄奘長嘆無言, 只道一句:阿彌陀佛。 這一路,平添艱辛無數(shù),到末了,還被自己衷心敬仰的眾佛唰了一通。他一介凡僧,哪有什么三斗金子?有也沒法千里迢迢帶來! 白骨精聽了,有口無心的預(yù)言道:佛法衰微,從你開始。 阿儺聽著,不知為何有心悸之感, 連忙拿了儲物袋過來, 忙不怠道歉。 惜春接過儲物袋后,看著迦葉冷笑不語。 孫悟空也笑道:如何, 儲物袋已經(jīng)有了,你還定要個好處?俺老孫的一棒你要不? 白龍拿著他的銀槍,默默表明態(tài)度。 玄奘眼見著他們要開打,連忙道:也罷,畢竟他們拿了這么許多卷經(jīng)書予我, 交付一些,權(quán)做交換,也是應(yīng)該的。 惜春冷笑連連,把那仙骨已經(jīng)被抽掉的神仙的腰帶,從袖里拿出來,朝伽葉身上扔去,道:拿去! 迦葉拿著那腰帶檢查一二,喜不自禁,在旁聽著見著的羅漢尊者都笑他不知羞,他只腆著臉把神仙腰帶收到自己懷里,走進寶閣,把經(jīng)書一一檢查了,替諸人一碼一碼妥帖放到儲物袋里。 幾乎把藏寶閣的經(jīng)書搬空后,迦葉才收了手,笑瞇瞇道:這些可盡夠了吧? 玄奘接過儲物袋,道了句:阿彌陀佛。招呼他的眾徒弟,走吧。 好嘞!孫悟空忙應(yīng)道。白龍和白骨精也跟到了他后頭。 眾目睽睽之下,他們走到了雷音寺門口,施施然走了出去。 在門外,惜春道:不想走了,飛回去吧。 孫悟空為難道:我這筋斗云帶不動許多人。 白龍笑道:我可以的。 在惜春的干涉下,唐僧缺徒弟,因此白龍并沒被觀世音鋸角退鱗,而是也充作唐三藏的一個徒弟,平?;魅诵闻惆樽笥?。 說罷,他當(dāng)即變幻身形,成了赫赫白龍,項下明珠煌煌,幾與寺內(nèi)眾僧寶光爭輝。 白龍呼嘯一聲,大風(fēng)刮過,眾人唬的睜不開眼。 孫悟空拉眾人爬上了龍背,白骨精恍然如夢,驚道:我居然乘龍了! 惜春也有些恍惚,只是面上還能鎮(zhèn)定,心想這一世的確是不虛此行。 乘龍駕風(fēng),不錯不錯。 眾佛眼神里都有一些本能的畏懼與仰望,這是東洲對龍這個圖騰本體的臣服。 佛祖也出來,朝白龍道:阿彌陀佛。 白龍問道:你這句阿彌陀佛是什么意思? 佛祖笑道:沒什么意思。 白龍道:那這句話就沒什么意思了。 說罷,他再不理佛祖,騰空飛起,白色的鱗片在陽光中熠熠生輝,讓仰望的人都迷花了眼。 玄奘俯身看著,喃喃道:貧僧以為自己只是去取個經(jīng)。 誰想到還能坐一回龍,在天上看一回風(fēng)景呢? 白龍飛的速度很快,不過也要一會兒。 空中白云飄渺,俯觀天地遼闊,不免生些寂寥之感。 耳邊傳來呼呼風(fēng)聲,孫悟空閑來無事,遂問道:你為什么燒了你爹的寶珠?。?/br> 白龍哼了一聲:庶兄和我說,寶珠越燒越亮,我當(dāng)時什么都不懂,就去試一下是不是真的。 誰想到他那偏心的爹居然就在意滿海底隨處撿的珠子,還上天庭告他忤逆呢? 偏偏,按照天庭的天規(guī),父告子忤逆,基本沒有不能成的。理由是:父親好好的,為什么會告自己孩子呢?一定是孩子不對! 白龍知道他自己受了委屈,可孝字當(dāng)頭,他什么都不能做。 不過現(xiàn)在算是熬到頭了。不論這西行取經(jīng)的過程有多少水分,總之是取成功了,算是有了功勛,也好在唐王那要一個供奉位置。 有了一個供奉,日后就都好說。 孫悟空聽了,心里也明白,哈哈大笑道:往事不可追,來者猶可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