嫡女歸:真千金她重生了 第337節(jié)
萬公公走上前一步,將錦盒拿到跟前,隨后小心翼翼的插入鑰匙。 隨著一聲‘咔噠’聲,錦盒上面的鎖被打開了。 鑰匙是匹配的。 萬公公的心也跟著提了起來,他拿下上面的鎖,緩緩將錦盒打開。 里面的東西映入眼簾。 馮虎只看到萬公公臉色大變,建文帝周身的氣息也猛地沉了下來。 他跪下身,意識到錦盒里面的東西,想來不簡單。 “還真是朕的好兒子!朕還活著,便想要坐這位置了!” “皇上息怒!” 萬公公同樣跪了下來。 聽到建文帝的話,馮虎呼吸一滯,他剛剛余光掃過的東西,莫非真的是…… “馮虎,你讓人將安王府的人帶來一一審問。安王,由你親自問話!” “臣遵旨?!?/br> 萬公公的心臟顫了顫,這幾日陛下一直沒有對安王用刑,沒想到如今直接讓馮虎問話,看來安王不會好過了。 想到他剛剛瞧見的東西,饒是萬公公都慌得不行。 安王殿下怎么會如此大膽? 這種東西也是他能隨便拿著的嗎? 萬公公將頭垂得更低了。 “就連朕最不成器的老六都覬覦朕底下的位置,萬公公,你覺得其余的皇子中,會不會還有這樣的人?” 建文帝冷冷開口。 萬公公哪里敢說什么,但又不能不回建文帝的話。 “回皇上,奴才不敢妄議?!?/br> “這玉璽做得倒也精致,你瞧瞧,是不是比朕的這一枚,要好看不少?” 建文帝從錦盒中拿出一枚嶄新的玉璽,同桌上的玉璽擺放在一處。 讓人觸目驚心。 第384章 太子人選 萬公公更是把頭低得更低了,別說看了,讓他多說一個字,他都怕陛下的怒火波及到他,讓他項上的這顆人頭不保。 但作為陛下跟前的貼心人,萬公公還是要開口。 “皇上,此事許是另有內(nèi)情。”萬公公說著,往上瞥了一眼,見建文帝沒有什么反應(yīng),這才繼續(xù)往下說,“奴才斗膽勸上一句,安王殿下雖然性子急躁,可論及孝心,卻是眾人都能看見的?!?/br> “您還記得前年的時候,您說沒胃口,安王殿下就派人四處搜集,尋來大廚給您制作佳肴。如今那大廚還在御膳房里當(dāng)御廚呢。” “還有去年陛下的誕辰之日,安王殿下尋來的禮物,不是最得您的喜歡嗎?” “大前年……” 萬公公還要往下說,就見建文帝擺了擺手,站起身。 “行了,朕難道不必你記得清楚。” “皇上?!?/br> 萬公公從地上爬起來,扶住了建文帝。 建文帝走下高臺,一步一步行到御書房的門口。 天空中,一輪殘月高掛。 烏云漸漸飄來,將殘月隱去。 不消片刻,天空成了灰蒙蒙一片。 建文帝看著眼前的天空,眸子漸深,“許是也到了這個時候了。” 萬公公愣了一下,一時沒有明白建文帝的意思,只是心里咯噔一下,大盛朝的天怕是要變了。 翌日。 昨日馮虎帶人搜查安王府和珍寶閣的事情,朝內(nèi)不少人都已經(jīng)知道。 因此,這一日早朝,眾人三緘其口,人人自危。 殿上,建文帝端坐在皇椅之上。 在建文帝的示意下,萬公公上前一步道:“各位大人可還有事要奏?” 除了邊境傳回來的捷報外,大殿上,暫時還沒有人開過口。 等了片刻,見無人開口,萬公公退后一步,立于建文帝的身后。 “既然各位卿家無事啟奏,那朕就替各位開這個口?!?/br> 建文帝中氣十足的聲音響徹殿內(nèi)。 各位大臣紛紛垂下頭,作揖行禮,等候建文帝的吩咐。 “朕自登基以來,也已經(jīng)有三十年之久,卻始終沒有立太子之位。” 伴隨著建文帝的話,眾位大臣的心都提了起來。 蕭瑾的眼底更是涌現(xiàn)出一抹渴望和期待,但很快被他掩飾了下去。 其余幾位皇子卻難以掩蓋自己的激動。 唯有蕭晟煜立在皇子之首,面色淡淡,不見半點波瀾。 建文帝繼續(xù)道:“昨夜,朕忽有所感,這太子之位,也到了該確定的時候了?!?/br> “吾皇萬歲?!?/br> 眾人齊聲到,顯然,對于設(shè)立太子一事,朝堂內(nèi)的大臣們也是同樣的期待。 就在眾人以為建文帝會說出一個人選的時候,建文帝卻道:“不知各位愛卿心中可有人選?” “這……” 一時之間,朝內(nèi)議論紛紛。 但皆是細(xì)細(xì)碎語,不敢高聲。 誰也不知道,建文帝這么問,有何原因。 建文帝的目光掃向眾人,不必問,他便知道這些人在想什么。 “怎么?朕這些兒子當(dāng)中,沒有一個能入你們的眼嗎?” “皇上息怒?!?/br> 一聽這話,眾人連忙開口。 “臣等絕無此意?!?/br> “那就說說看,你們覺得誰合適?” 這一下,是箭在弦上不得不發(fā)了。 大臣們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終于有人率先站了出來。 正是李老翰林。 “陛下,老臣以為,論及才學(xué),當(dāng)屬四皇子和七皇子?!?/br> “晉王呢?朕記得李老你可是說過,晉王之才,舉國難尋。” 建文帝淡淡到。 本來還欣喜于自己被點到名字的七皇子,一聽這話臉色頓時就暗了下去。 而蕭瑾只是捏緊了自己的手,神情沒有一絲變化。 李老翰林看向蕭晟煜,這般被議論著,對方還是一身風(fēng)姿,不卑不亢。 就好像被提到的不是自己一般。 “陛下,晉王之才,傷仲永矣?!?/br> 小時候的三皇子如何風(fēng)光,何人不知。 可自從皇后逝世,三皇子便消沉下去。 他也曾勸過,可無濟(jì)于事。 后來,三皇子領(lǐng)兵打戰(zhàn),周身的血腥氣越發(fā)濃重,李老翰林心里明白,這樣一個皇子,并不適合繼承大統(tǒng)。 哪怕如今的蕭晟煜看著風(fēng)姿綽約,但在李老翰林的眼里,就是金玉其外敗絮其中。 建文帝不置可否,“李老剛剛只說了才學(xué),那別的方面呢?” “老臣能說的,也只有此了,至于別的方面,還要看各位同僚了?!?/br> 說罷,李老翰林退到自己的位置上,當(dāng)真沒有再開口。 不過有了他的開腔,之后也有幾個大臣站出來發(fā)表了自己的想法。 有說譽(yù)王的,有說七皇子的,甚至連十三皇子也被提起。 唯有蕭晟煜和如今在天牢里關(guān)著的安王無人提起。 “孫老將軍可有什么想法?” 被建文帝點到名字,孫紹也不慌張。 平日里武將是不必來上早朝,但今日一大早,宮里就傳來消息,讓武將們一道上朝。 一聽到這個消息,孫紹就知道,怕是有什么事情要發(fā)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