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頁
書迷正在閱讀:被渣后我成了頂流、暗戀那點小事、跟總裁假結(jié)婚的日子、團寵meimei六歲半、穿書后大佬撕了惡毒女配劇本、重生潑辣俏佳人、定制婚姻、重生擁你入懷、緋聞成真[娛樂圈]、兩朝皇后(穿越)
他或許不再討厭她了。 或者說,他或許有那么一點喜歡。 …… 葉期的住所在城北的一座小宅,這附近比較熱鬧,人口眾多,卻靠近北城門,涌來的難民大多從這里溜進來,是以居民魚龍混雜,多的是亡命之徒。 馬車停在了不遠處的大路上等候,沒有再進入狹長的巷子。李衍從車中下來,目光投向一處亮著燭光的小宅。 那座宅子并不起眼,在一排低矮的房子中,只是稍微干凈了些。顧瑤踮起腳張望了一會兒:“屋內(nèi)好像有人?!?/br> “走吧?!?/br> 兩人一前一后來到門前,輕輕敲了敲大門。 未到宵禁,路上還有點人煙,他們出現(xiàn)在此倒也不顯得突兀。 很快,屋內(nèi)響起了腳步聲,一個女子湊到門前,對著門縫警惕地問道:“誰?” “在下是賀遼賀大人的友人李衍,貿(mào)然登門拜訪,多有打擾?!?/br> “賀大人?” 門內(nèi)的女子愣了愣,似乎在消化著李衍的話:“我不認識什么賀大人?!?/br> 李衍微微蹙眉:“敢問葉期可在此處?” 屋內(nèi)的人頓了頓:“你究竟是誰,為何知道我夫君的名字,還找到了我家來?” “既然你不認得賀大人,總認得趙寅罷?!?/br> 屋內(nèi)突然傳來一陣不小的動靜,似乎是碰到了什么東西,噼里啪啦好一陣刺耳的聲音。那聲音再次響起時,已經(jīng)帶了一絲不安:“你……你是誰,你到底是誰!” 緊接著又是“砰砰”幾聲悶響,木門隨之震動,她竟然用腦袋在撞門! 顧瑤忍不住開口:“這位夫人,你冷靜一下!” 好在另一個腳步聲及時趕來,把女子拉了回來,溫聲細語地道:“怎么了,痛不痛?” 她喃喃道:“夫君,他們要來抓我們了,他們就在門外,快跑呀!我給你們擋著啦,你、你快帶著繡繡離開這里!” 那溫柔的聲音嘆了口氣:“別怕,別怕,繡繡方才在屋內(nèi)喊娘親呢,你先進去看看?!?/br> “繡繡找我?” “嗯。” “好……繡繡……繡繡……” 踉蹌的腳步聲走遠了,大門吱呀一響,一個面容蒼白、帶著幾分病氣的男子出現(xiàn)在二人面前。 他面容清秀,瞧著有幾分書生氣,神情平淡如水。 “方才聽聞二位提到了賀遼這個名字,”男子看著瘦弱溫柔,眸子卻異常堅定:“你們是不是認得我賀大人?” 李衍緩緩點點頭。 “我們從連城來,是賀大人把這封信交給我們,我們才能知曉你的行蹤?!?/br> 他從袖中掏出一封帶著血跡的信,上面的血液已經(jīng)干涸,泛著黑紅色。 葉期平靜的面容終于出現(xiàn)了一絲裂縫,他伸出手,打開那封信,的確是自己逃亡雁郡前給賀遼的訣別信,但是這上面哪兒來的血? 他的手指發(fā)顫:“這上面怎么會有血?” 李衍抿了抿嘴唇,輕聲說:“賀大人為了保護這封信,和你的下落,不幸身故?!?/br> “……” 那雙白凈的手突然青筋暴起,將信紙抓出深深的褶皺。葉期大口地喘了幾下,似乎是一條被沖到岸邊、缺氧的魚。 “賀兄……怎么會……”巨大的悲傷涌來,讓他一時間哽咽得說不出話來:“他竟會為了我而死……而我竟還在茍活于世!” “葉公子請節(jié)哀?!?/br> 沒過多久,葉期激烈的情緒稍緩,用袖子揩了揩眼角:“在下方才失態(tài),多有得罪。二位既然是賀遼的友人,不若先進屋來罷?!?/br> …… 這是間樸素的物屋子,除了堂屋外,便只有一間廂房,四周的墻壁空蕩蕩的,沒有任何字畫裝飾。 方才那個女人哼著小曲兒在堂屋里,就著這唯一一根蠟燭納鞋底。在她身旁放著一個小枕頭,被小被子裹得里三層外三層。 顧瑤看到了小枕頭,面上帶了一絲迷惑。 葉期似有察覺,輕聲道:“自從繡繡走后,內(nèi)人時常精神錯亂,把繡繡的枕頭當成了孩子,抱著不肯撒手?!?/br> “繡繡是你們的孩子?” 她記得趙寅說過,自己的meimei在逃向雁郡時,已經(jīng)有了一個孩子,想必就是繡繡罷。 沒想到這孩子竟然夭折了。 葉期好像想起了什么,眸中閃過一絲悲痛,他輕輕點點頭。 “在逃跑的路上,繡繡發(fā)起了高燒,沒過一晚上便走了。從那以后,內(nèi)子便患上了失常,把那個小枕頭當成了我們的繡繡。” 那個坐在燭光邊的女人哼著歌,仔細一聽是首搖籃曲。她眉眼秀麗,膚白若雪,安靜時像一個再尋常不過的大家閨秀。 只是額頭上撞出來的青紫,增添了幾分詭異和狼狽,是她方才如此癲狂的作證。 同為女子,顧瑤最為了解她所經(jīng)歷的痛苦,一個母親失去了自己的孩子,宛如失去了半條性命。畢竟那是自己身上的rou呀,是自己的一部分,是她最親最愛的人。 她垂下眸子,不忍地挪開了視線。 “你們既然從連城趕來,一路舟車勞頓,定是累了罷,”葉期讓二人坐下,給他們倒了一壺茶水:“粗茶淡水,實在是招待不周了?!?/br> 李衍搖搖頭,看著杯中的茶葉在水中打璇兒,選擇了開門見山。 “此番我們前來,是為了三年前連城水患一事?!?/b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