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頁
但是大家也都知道, 楊家肯定是盛情款待俞先生的,盡量拿出好的來謝。 況且一般人家,請人幫忙修葺也就是管一頓飯罷了,楊家的答謝其實都算好了, 因為rou上的足。只是這會兒叫尋芳買的東西比下去罷了。 尋芳笑道:“你們家的飯菜比我請的有心。我不過出資罷了,炒菜做飯,都是敏哥兒的手筆?!?/br> 索性大家也不在意這些, 于是邊聊著邊坐下來吃飯。 楊母原本想拉著楊杏兒下桌吃飯,叫尋芳他們勸住了,最后同樣是坐在桌上吃。 俞鵬跟尋芳談了一些關(guān)于府學(xué)的事情,尋芳就講了一些學(xué)習(xí)的內(nèi)容,以及詩會的事情,認識了那些朋友,里面竟然也有俞鵬認識的人。 雖然俞鵬沒有功名,但是家里以前從商,沒沒落前家里還是有些小錢的,所以讀過幾年的書。 曾經(jīng)他身體好些了的時候,他父母也希望他能走舉業(yè),這時候商人的兒子可以去考科舉,但是商人的地位依舊不高。 所以他父母就希望兒子能中個功名,哪怕是中個秀才,這階級也就不一樣了。 所以俞鵬曾經(jīng)是有過教書的老師的,他那老師教過許多人,俞鵬就是這么跟這些人認識的。 況且俞鵬年紀不大,尋芳認識的人也有三四十歲中秀才的,跟俞鵬年紀也相仿,所以一整個下午,尋芳倒跟俞鵬說了許多話。 “說來,你中了秀才,我還沒什么給你的?!闭f到這里,俞鵬停下談笑來,忽然站起了身,“你等等,我想起有個東西,或許可以作為賀你的禮物?!?/br> 長輩正當(dāng)賜禮,尋芳若是不要,未免太不知人情了些。 大家坐在原地,就等著看看俞鵬要給尋芳什么東西做賀禮。 楊雪松也是這兩日才跟俞鵬相熟的,俞鵬給過幾錢銀子當(dāng)做見面禮過,這會兒俞先生也無需給他什么。 大家等了不多時,就見俞先生又從屋里出來,手里拿著一把短刀,眼見這刀是要送給尋芳的了。 俞鵬坐回自己的位子上,將那短刀遞給了尋芳,邊說道:“我年幼時還是個武癡,這是我在小時候?qū)iT叫人打的刀。那時候因肯花價錢打,當(dāng)時專門找了有名的匠人打的,一把刀也打了十兩。到如今這刀還伶俐,如今送給你,也不算辱沒你身份?!?/br> 十兩,就是放到如今,也能買一間偏遠地區(qū)的屋子了。這禮物對于尋芳來說并不多貴重,但對于俞鵬目前來說,也算是大手筆了。 “這禮物太貴重了。”尋芳推辭道。 俞鵬將那刀遞到尋芳跟前,說道:“既然是長輩恩賜,你沒有退回的道理。況且這樣的刀,我還有兩把,對我來說,并不稀罕?!?/br> 好在之前俞鵬的日子雖然開始艱難了,但到底還沒有窮苦到要典當(dāng)自身用品的時候,所以這幾把刀才得以保留下來。 尋芳見俞鵬堅持,不敢再駁,只能道過謝,雙手將那刀接了。 這刀挺短,整個刀長,差不多在手臂開始到手肘那么長,刀身比他目前手掌長一些,不說吹一根頭發(fā)就能短發(fā),卻還是很鋒利的。 刀柄的紋路很好看,刀削較輕,整把刀比長刀要輕是不用說的,比一般市面上的短刀也輕許多,這最是難得。 這時候技術(shù)好的師傅很難得,要放到現(xiàn)代,如果華夏不禁止的話,工業(yè)生產(chǎn),要多少有多少。 但這是古代,能有這樣鋒利又輕盈的刀,人工鍛造是需要技藝的。所以俞鵬說花了十兩銀子,尋芳覺得很正常。 《水滸傳》里,林沖買了一把寶刀還花了一千貫錢。尋芳這雖說不是寶刀,花十兩銀子打造的,也算是好物件了。 凡是男人,少有不喜歡寶刀的,況且這時候說書先生以及一些小說里面,都會談及寶刀。 就是春秋戰(zhàn)國那時候,也有名刀出世。聽得多了,就容易叫人喜歡上。 所以坐在尋芳對面的楊雪松,看到尋芳手里的短刀時,也帶著些許羨慕。 而俞敏自己就有刀,長的短的都有,雖然也欣賞,卻沒多么羨慕尋芳。 見識過這刀之后,尋芳將它小心收好,就插在靴內(nèi),因這刀短,倒不影響他行動。 收過禮物后,尋芳親自為師父倒了酒。大家重新起了話題來聊。 這時尋芳坐在桌前,大家是序齒坐著的,因此楊雪松坐在俞鵬左側(cè),身邊坐著他母親,尋芳坐在右側(cè),為跟楊杏兒避嫌,則是俞敏坐在他身側(cè)。 這時他正跟俞鵬還有楊雪松聊得盡興,楊雪松去敬俞鵬的酒,尋芳坐在那里就端了端杯子。 俞敏鼻子靈敏,嗅到了尋芳身上有股淡淡的香,問他:“芳哥兒,什么這么香?” 尋芳這會兒也不熏香了,要真是他身上散發(fā)出來的香,就只有自己荷包里的干花香味。 俞敏一開口,坐在俞敏旁邊的楊杏兒也說道:“我方才也聞到了,應(yīng)該是什么花香。” 尋芳笑道:“這是家里一些花,制成了花干放到香囊里了。是我房里一個丫鬟幫忙做的,你們好奇,過兩日我問問她這是怎么做的,再來怕是趕不上時間了,下次一并叫雪松寫信告訴?!?/br> 楊杏兒搖頭笑道:“我哪里用得著這個,我們家的鹵味鋪子還開著呢,早晚都要做事,沒那么多功夫。” 尋芳見她這么說,不知該怎么回答,想著愛美之心人皆有之,香味也是一種美,楊杏兒這么說,他不好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