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2頁
只是謝殊剛開了個口,戚秋便反應了過來,明白他要說什么,垂下眸子,打斷道:“表哥,你別說對不起,此事怪不得你?!?/br> 戚秋的喉嚨又干又澀,聲音也很是沙啞,她又低頭抿了一口茶水,努力讓自己冷靜下來,這才說道:“這事怎么也不怪你,是這盤棋太大了,我們的時間又太少了?!?/br> 下棋之人身在暗處,這盤棋又早就布好了,他們想憑借著這短短的數(shù)日調查清楚,將戚家徹底摘出來實在是太難了,而戚家作為小小的一環(huán),什么時候動都不過是下棋之人的一句話而已。 這盤棋鋪的太大太早,以至于查動起來細枝末節(jié)太多,他們一直被牽著鼻子走,還有玉全幫的阻攔,根本就很難直接接近真相,而戚家卻已經在懸在岸邊了,什么時候被推進水里全憑幕后之人的一念。 謝殊沉聲說:“我派人去查了,前去跟京兆府尹狀告戚家的證人是前年就進京了?!?/br> 這足以看出幕后之人對戚家的策劃之深。 有了先前漕運總督的教訓,謝殊早就派人守在江陵,就是為了防止玉全幫等背后勢力突然搞一出證人上京狀告的把戲,只是他千防萬防,卻防不住那人早早就上了京城。 前年就上京城里來了,那時候戚秋都還沒有起身來京城,謝殊自然不能未卜先知,派人攔截。 戚秋輕扯了一下嘴角,諷刺道:“他們對戚家還真是虎視眈眈?!?/br> 頓了頓,戚秋說道:“只是我沒有想到,錢御史一事能栽到我頭上。現(xiàn)下想想,那個面具人之所以能這么爽快的告訴我錢御史千方百計頂替韓言要去江陵一事,分明就是再給我下套,鼓動我對錢御史下手?!?/br> 這分明就是一個一石二鳥之計。 今晚事發(fā),戚秋便第一時間明白過來自己中計了。 錢御史去往江陵就是給她下的一個套,利用她害怕戚家一事被捅出來的心情,讓她對錢御史下手,這樣幕后之人既能除掉錢御史這個已經暴露出來的禍患又能讓她留下把柄。 若是那時東光真的得手了,如今被牽連的恐怕就不止一個她了,謝殊怕是也難以脫身。 戚秋不禁道了一聲好險。 看出戚秋心中所想,謝殊安撫道:“好在調查此事的是陛下身邊的皇宮侍衛(wèi),他們只忠誠于陛下,調查此事時一定會竭盡心力,錢御史并非死在我們手里,我們不怕查?!?/br> 這恐怕是幕后之人沒想到的。 戚秋雖派了東光等人對錢御史下手,但因前去江陵的官員隊伍被皇宮侍衛(wèi)保護的太過于嚴實,故而一直沒有得手,所以錢御史雖然死了,但卻并不是戚秋殺的。 “但會不會……”戚秋突然想到什么,“會不會是幕后之人下的手,并且想栽贓給我們?!?/br> 謝殊搖頭道:“我勘察過現(xiàn)場,也吩咐人里里外外的搜尋過,兇手確實是什么都沒有留下,不然皇宮侍衛(wèi)接手此案,也不會至今都一無所獲?!?/br> 若是幕后之人故意陷害,那一定會留下指向戚家或者謝殊的證據(jù)。 戚秋這才松下一口氣。 手中的熱茶慢慢的冷下來,戚秋抬手飲了幾口,冰涼的茶水順著喉嚨直達五臟六腑,冷的她一個激靈,但就是這樣的冷度,讓戚秋緩緩地冷靜了下來。 她抬眸看著謝殊,放下手里的空茶盞,突然開口說:“此事雖來得突然,倒也不算全是壞事?!?/br> 謝殊也看著戚秋。 戚秋聲音沙啞,繼續(xù)說:“幕后之人早就將戚家捏至掌心,雖不明白他們?yōu)楹芜t遲沒有對戚家出手,但想來幕后之人選擇在這個節(jié)骨眼上突然對戚家動手,一定是這段時間查到了他們的死xue,所以他們只能釜底抽薪,用戚家的事來擾亂我們的進度?!?/br> 根據(jù)被系統(tǒng)稱為原著的第三世可以得知幕后之人原本計劃對戚家出手的時日并非是在這段時間,戚父乃是巡漕運使,戚家又有謝府這門親事,此事一旦被揭發(fā),一定不會就此善罷甘休,幕后之人也不敢輕舉妄動,不然隨時都有暴露的可能。 在謝殊還沒有插手此事的時候他們都沒有對戚家出手,年前更是寧愿將漕運總督推出來都沒有動戚家,可見其謹慎,可如今卻在明知謝殊在盡力保戚家的時候突然對戚家下手,這絕非上上策,幕后之人也沒有必要非要在這個時候至戚家于死地,這對他來說并沒有什么好處,唯一的解釋便是幕后之人此番也是不得已而為之。 謝殊回京這些時日一直沒有閑著,他順藤摸瓜查出了安成文,查出了秦丞相,揪出了寧家、金家和宋家等幾戶高門世家,并且拔出了隱在錦衣衛(wèi)里最大的內jian吳哲,隨著映春浮出水面并自盡,謝殊幾乎將京城所有玉全幫的勢力和產業(yè)清理干凈。 還有劉川。 劉川這個在江陵顯赫一時的富商被運送上京,他手里有著一份玉全幫收買的江陵官員名單,一旦上京,自然會呈報給咸緒帝,這對好不容易建立起的勢力近乎是毀滅性的打擊。 一旦讓謝殊繼續(xù)查下去,誰也不知道還會牽連出什么。 可要想阻止謝殊繼續(xù)往下查卻是沒有那么容易,謝殊出身高貴,又是錦衣衛(wèi)指揮同知,自是光明磊落,要想從謝殊身上尋找破綻太難,所以只好從戚家入手。 幕后之人這一招釜底抽薪確實打得謝殊措手不及,若不是謝殊在殿內力爭,此時便是戚家滿門下獄的結果,身為戚家的遠親,謝家必是要在眾人面前避嫌,為了以示公允,謝殊自然也就無法再插手此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