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頁
書迷正在閱讀:都市寒門醫(yī)婿、日灼赫墨斯[直播]、七零躺不平的女配、反派萌萌噠:男神我不劫色、軟硬兼施(快穿NPH)、都市最強戰(zhàn)神、陪嫁丫鬟是前妻、穿越之咸魚后宮生活指南、地府微信群:我的老公是冥王、金融大玩家
“驢rou倌其人傳聞話語不知真假,但驢rou卻是真,并非馬rou充次,食之甚香,甚香!” “三月二一,北寧春末,飛沙走塵,漫天黃土,實在灰嗆,吾于鋪中坐柜?!?/br> “自晨起便心思不寧,正午有一著倒大袖旗袍女子入門,不去小田二柜,偏生至我頭柜,長發(fā)垂頭欲要當物。” “不料這女子于青藍包袱中取出紫羅戲衣,鋪內(nèi)驚駭,不知其意欲何為。” “神袍戲衣不當,旗鑼傘扇不當,低潮手飾不當,此三不當乃諸多當鋪之行規(guī),本鋪亦然。吾緊盯女子,不知其從何而來,只覺麻煩上門,怕是惹了事端?!?/br> “待少年頭與那女子講了規(guī)矩,她攜包袱離去,心下仍不寧?!?/br> “夜不能寐,上房巡游,不由思及后事,若有萬一,需作萬全之準備?!?/br> “三月二三,尋吾友曹道人交由密事,以字測命,兇多吉少,大限已至,僅能盤桓三五七日,需盡快打算?!?/br> “三月二五,少年頭開門得見鋪口臺階丟一青藍包袱,我心已有斷定,大限已至?!?/br> “誠和當乃我半生浮沉所立,若因我個人性命之休,招牌倒地實在憾也?!?/br> “夜半,思索整日,終是再無他法,而今之際,唯有進秘字號房勉強拖延?!?/br> “四月初一,勉強支撐精神坐柜一日,再聞時事,假銀元盛行,交付錢資需萬分小心?!?/br> “今銀元為主貨幣,假銀元大興,有夾銅之銀元,如真銀元般,令人真假莫辨?!?/br> “所幸得人傳授辨別真假貨幣之法,持兩銀元互相敲擊,真銀元鏘鏘之聲,假洋木木然也,一片啞聲?!?/br> “今日對鏡自攬,外強中空,已難以支撐幾日,使人急電回奉召女洛螢,不知其可愿前來,吾洛永誠一生,俯仰于天地,唯愧對雙親,愧對妻女也。” “為吾女存得銀餅銀元若干,本欲作嫁妝家底,可吾一去,入棺更不得見吾女,恐死相凄慘,駭人?!?/br> “四月初四,心有所感,大限已至?!?/br> “無緣得見吾女,也好,也好?!?/br> 洛螢合攏簿子,回想著白日當鋪內(nèi)諸人的面孔。 明明東家三日前過世,素未謀面的大女兒前來接手,可各個臉上似乎都沒有多少哀色。 葬禮秘不發(fā)喪,全權交由了一位江湖道士處理,她這個大姑娘到現(xiàn)在連親生父親的模樣都不曾見過,更是連葬禮都沒參加,說出去就是好生怪事兒。 再看這好似隨筆記錄的日記,語焉不詳之間,這位父親對自己的死早有預料,死法也自然不是所謂的風熱急病而走,恐怕與這日記中的神袍戲衣大有關系。 洛螢食指輕敲桌面,日記中提及那紫羅神袍戲衣再度出現(xiàn)在當鋪門口,但半點未提及后續(xù)如何處理的。 再者,那所謂的“秘字號房”究竟是什么地方? 她正思索著這簿子內(nèi)的信息,只聽得門外傳來敲門聲。 “大姑娘,寧伯請您點大庫?!?/br> 洛螢迅速應聲,“就來——” 她將那桌上賬冊簿子等物重新歸于鐵保險箱內(nèi),推開房門。 點大庫,她也該瞧瞧這誠和當?shù)拇髱旆坷锒际鞘裁礀|西了! -完- 第4章 迢迢長路4 ◎當鋪之內(nèi)◎ 洛螢被引領著出門,那位雙鬢斑白的長須老者就位于她的身側。 這位老人,也就是原身父親在日記中提及過買眼鏡的“寧伯”。 寧伯是誠和當?shù)馁~房先生,也是當鋪之內(nèi)最老的資質(zhì),當鋪之內(nèi)上上下下,除了洛永誠這個原本的東家,寧伯就是最大的人。 如今老東家離世,寧伯就成了誠和當之內(nèi)的大管家,洛螢熟悉這里,還需要多多依仗這位老人。 當然,按照歲數(shù)和輩分,她也不能稱呼老人為寧伯,為了表示親近,叫一聲寧爺爺。 天色將暗未暗,洛螢站在寧爺爺?shù)纳磉?,手提玻璃油燈?/br> 時下雖然已有電燈,但電費頗貴,當鋪之內(nèi)衣料棉物不少,用電不好就容易引發(fā)火災,鋪內(nèi)多是提燈燃燭來照明。 兩人并未直接去大庫,而是由寧爺爺引領著在這誠和當內(nèi)一點點地繞了一圈。 站在誠和當?shù)拇箝T口,洛螢看著偌大的門楣,這就是她日后要生活三年的地方。 誠和當對外的門臉不算大,過了柜臺進入當鋪的內(nèi)院,豁然開朗,大大小小幾十個房間根據(jù)用途分為號房,飾品房,更房,伙房,會客室,臥房,客房...... 寧爺爺邊走邊介紹誠和當?shù)膬?nèi)部事宜,寧朝各地的當鋪,都持有官府所頒發(fā)之“當貼”,放在后世就是營業(yè)執(zhí)照,有著當貼也就是在官面上過了明路的,正規(guī)得很,每年年底要向官府繳納五十銀元的稅額。 誠和當?shù)那霸菏枪穹?,所謂柜房,正是對外的營業(yè)室柜臺之處,也就是洛螢白日進門所見到的地方。 當鋪的柜臺,自然是用作典當之用,根據(jù)不同的當鋪大小,開設的柜臺數(shù)量大小也不同,少則二三個,多則五六七,更有大當鋪十幾個柜臺。 誠和當體積不大,只有兩個坐堂柜臺,原本坐頭柜的是原身的父親洛永誠,坐二柜的正是前往火車站接站的王小田,負責前來典當客人們貨物的收取與估價,檢驗貨品,靠的正是一雙火眼金睛,非凡手段。 坐的是柜臺,放在俗話里就是“掌柜”,洛永誠是大掌柜,王小田是二掌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