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頁
書迷正在閱讀:飛劍問道、三寸人間、天道圖書館、天下第九、圣墟、元尊、升邪、退婚后我成了權臣心尖寵、末世嬌嬌加入反派聯(lián)盟
“那你先睡,回來我叫你。”遲鑒看著顧棲遲的后腦勺,聲音微頓,而后放輕腳步離開。他無意識地攥緊手指,直到指尖刺得掌心傷口發(fā)痛,才驟然清醒。 他靠在門外怔怔想了很久,突然自嘲一笑。 其實什么都沒有變。 那便還是和之前一樣吧。 * 苗域的暗衛(wèi)似乎并沒有追過來,達州安定無事,他們索性在這里休養(yǎng)一段時日。 接下來的幾日,兩人似乎還是像之前一樣相處。換藥時的窘迫逐漸消失,現(xiàn)在兩人都已習以為常,顧棲遲甚至會囑咐遲鑒:“你換藥之前先暖暖手,不然碰到我胸的時候太涼了?!?/br> 為了讓顧棲遲保持良好的睡眠,兩人也依舊睡在一張床上。不過這個床并沒有之前的那個大,遲鑒會更加注意兩人之間的距離。而顧棲遲......反而常會在深夜無意識的靠向遲鑒,伸出手指緊緊抓住他的袖口。 遲鑒每天早上醒來都會看到身旁人安靜的睡顏,以及不知什么時候握住自己衣袖的手。 他只當顧棲遲是因為受傷睡得不太安穩(wěn),殊不知每晚等他呼吸平緩陷入沉睡,身旁的人便會睜開眼睛,翻過身長久地注視他,近乎貪婪地勾勒他的眉眼。 顧棲遲的傷口的愈合速度很快,不過由于膝骨斷裂,目前還不能獨自行走。 這一日,秦大夫過來給顧棲遲換上新藥??膳R走的時候,沉郁的鐘聲突然響徹整座城池。 遲鑒迅速走到窗邊,看到無數(shù)市民走出屋子在街上聚集。喪鐘聲音沉遠,似乎帶著某些信號,昭告著大周即將面臨的動蕩。 他與顧棲遲眼底驟沉。 大周皇帝,駕崩。 待秦大夫離開,遲鑒走到床邊,扶著顧棲遲坐直身體。 皇帝駕崩他們并不意外,只是按照他們之間查明的全部線索,至少現(xiàn)在......并不應該是皇帝駕崩的時間。 大概......應該再晚上一個月。 遲鑒皺緊了眉。 此次來苗域,他們根本不打算追查那些失蹤的西北軍械。謝聞風對他們那句若有若無的暗示,早已說明軍械并沒有經(jīng)過南城持續(xù)運往西南。 那些來往與南城與宣城之間,有著運輸軍械痕跡的大船,全部都是障眼法。他們利用人們下意識的推理,將注意力引致南城,而福來客棧下方的地下宮殿,更是讓這些推理更具說服力。 查案的人將重心放在南城,而后會順著線索一路向西南查去。 可軍械從來就沒有到過南城。 轉(zhuǎn)載軍械的大船,在深夜安靜地沿著江流逆流而上,一路向西,最終穿過無數(shù)西域小城,越過邊境,運送到那古境內(nèi)。 若沒有謝聞風的提醒,他們估計到了苗域才會發(fā)現(xiàn)真相。 他曾問過謝聞風,為什么要這么做。謝聞風只是肆然一笑,散漫道:“我在此處守了十數(shù)年,一成不變的日子太過無聊。我太累了,覺得找點樂子也不錯?!?/br> “事情已成定局,我做了什么,又有什么影響呢?” “苗域遙遠,不過......或許也有你們想要的東西?!?/br> 故而他們來了苗域,想看看那古的勢力究竟已經(jīng)滲透到了何等地步。最終他們發(fā)現(xiàn),西南這處腹地早已潰不成軍。苗域,成為了那古軍隊的先行區(qū)。 葛青自大,并沒有意識到顧棲遲一行人早已兵分兩路。顧十三他們?nèi)ニ臅w查探消息,若是順利,或許可以拿到那古的侵略計劃表。 雖然他們與顧十三等人分開,但是按照錦衣衛(wèi)與東廠的既定規(guī)律,他們會拿著線索先行回到京城,部署下一步的計劃。 同時,謝聞風的話也無意間告訴他們,京中的權力漩渦中心,有著他們幾乎不可撼動的那古心臟。 顧十七回到京城,也是先去查探消息。 而到了現(xiàn)在,那顆心臟是誰,已經(jīng)有了答案。 可皇帝駕崩的時間依舊太急。就算那古急于攻占大周,還是需要進行一系列的戰(zhàn)前準備工作。可就連苗域都處于準備初期,遠未達到進攻的標準。 那一定是哪一步出現(xiàn)了問題。 遲鑒沉思許久,發(fā)現(xiàn)竟找不到那個變數(shù)。他正想同顧棲遲商討一番,不想她率先開了口:“果然?!?/br> 他看見顧棲遲冷冷勾起的嘴角:“死的有點早?!?/br> 顧棲遲看見遲鑒的神色,握住他的手腕,讓他坐到自己身邊。她抬起手,沉默地把玩他光滑柔軟的碎發(fā)。 “是我?!?/br> 半晌,顧棲遲猝然開口。她冷笑一聲,腦袋虛虛靠在遲鑒的肩上:“皇帝那里也有我的手筆?!?/br> “太期韞是我的父親?!?/br> * 她曾每晚都會夢到那一片火海。 絕望的慘呼盤踞在腦海深處,蜿蜒血色染紅了整個地面。她穿過破舊的府門,穿過沉重的宮門,穿過無數(shù)華美的城墻。 那晚過后,她失去了一切。 她再沒有自己的人生。 她在宮中努力茍活。她走過不少彎路,也險些失去活下去的勇氣。但她還是走過來了。 既然走過來,那就要和過去好好算個賬。 她要查清當年將軍府一夜覆滅的原因到底是什么。 可有些事,其實并不需要這個理由。 比如......殺掉賜下圣旨的皇帝。 孽果早已種下,無數(shù)冤魂無法安眠于黃泉。不管有沒有合理的緣由,顧棲遲永遠都不可能站在旁觀的第三視角,冷漠而客觀地評判所謂的一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