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頁
書迷正在閱讀:我女變男后在女生宿舍的日子、風(fēng)神今天也在不干正事、督主能有什么壞心眼、退婚后我成了權(quán)臣心尖寵、末世嬌嬌加入反派聯(lián)盟、心癢、夜鶯出逃、替嫁太子妃的嬌寵日常、偽裝紳士、飄搖
她爬上山坡時,阿余正在雙色老杏樹下打拳。他不再是昨日那般闊袖寬袍,而是穿了如獵戶一般的緊身短打,身姿颯爽,英武非凡,一拳一腳皆如行云流水,令人贊嘆。 杏兒看得有些興奮,又怕打擾了他,只遠(yuǎn)遠(yuǎn)看著,不敢靠近。 他打完了一套拳,沖著躲在石頭后的杏兒揮揮手,“小杏仙兒!” 杏兒跑了過去,兩只黑瞳里灑滿了璀璨星星,“阿余,你好厲害?。∧闳羰谴颢C,定然能做天下最好最好最好,最好的獵人!” 阿余忍俊不禁,笑了一陣子,倒把杏兒笑得紅了臉,連來這里做什么都忘記了。 “跟我來吧。” 阿余招呼她,她就和阿余往后走,穿過幾棵銀杏樹,進(jìn)了一個院落。 有穿著漂亮衣服的侍女,招待著杏兒喝茶吃果子,阿余離開了一會再進(jìn)來,又換了一身寬松的道袍,和昨日里杏兒見到的時候差不多。 杏兒想起自己跑來要問的事情,摸了摸袖中的銅鏡,問:“阿余,你昨日說畫的是我,可是我拿了你送我的銅鏡看,怎么不是一個樣子?” 以前在山里時,家里連個銅鏡都沒有,因此杏兒壓根不知道自己長什么樣子。等到了伯府,倒是有了銅鏡,但是不知為何非常模糊,直到今日早上,她才清楚看到自己的樣子。 她原本并不太關(guān)心自己長什么模樣,只是自進(jìn)了伯府,總是被人嘲諷,又見伯府里的小姐們各個都很漂亮,就不免生了好奇,想知道自己究竟是何等丑陋。 “你跟我來?!?/br> 阿余帶著杏兒,進(jìn)了另外一個屋子,里面竟有個比人還高比水缸還寬的碩大銅鏡,清晰到連微小的痣都看得清清楚楚。 杏兒“哇”地驚嘆一聲,才看向鏡子里的人。 先看到的,卻不是自己,而是一身白色道袍的阿余。他真的如同神仙下凡,又好看,又溫柔。而在高高大大的阿余身側(cè),站著一個有些矮小的小姑娘。 杏兒細(xì)細(xì)看過自己的臉,很遺憾地?fù)u搖頭說:“阿余畫的美麗杏仙不是我,不像的。” 阿余四下看了看,從一旁的書桌上拿了毛筆,輕輕蘸了一點墨水,又在水里略略清了下,走到杏兒面前,說:“閉上眼。” 杏兒依言閉眼,感覺毛筆軟軟的刷過自己的眉毛,涼絲絲的,有些發(fā)癢。等再睜眼,發(fā)現(xiàn)眉毛好看了很多。 阿余看著,卻皺了皺眉,因為毛筆上沾的水滴在杏兒臉頰上,卻流淌出一個深深的污漬。 他伸手在杏兒臉上輕輕用手指擦了一下,果見手上沾染上一些灰黑色的粉塵。 “明霞,你帶焦小姐去洗個臉。” 阿余對著外面說了聲,一個長著橢圓臉的侍女走了進(jìn)來。正要帶杏兒去隔壁洗臉,有人說:“是怎么了?” 一個嬤嬤應(yīng)聲走了進(jìn)來,橢圓臉的侍女忙行禮道:“宋嬤嬤!” 杏兒想到昨日阿余讓她對小姐們說的話,滿臉歡喜問宋嬤嬤:“嬤嬤就是管著雙色老杏樹的老神仙嗎?” 宋嬤嬤立時被逗笑,心里卻是極為歡喜。問了幾句,就帶了杏兒去洗漱,又把頭發(fā)散開重梳了下,才帶過來。 宋嬤嬤拉著杏兒重新在銅鏡前站定,杏兒就見到里面真的站著阿余畫的那個非常好看的小仙女。這是她嗎?她自己看得都有些害了羞。 宋嬤嬤看著她,問:“小姐的眉毛怎么好似被人……刮過?” 杏兒想了想,“要來伯府的時候,徐嬤嬤特意去接的我,說要幫我好好梳妝一下,好似修過眉毛,還幫我剪了劉海。修眉毛有些疼,剪劉海倒沒有?!?/br> 聽了這話,宋嬤嬤和阿余對視了一眼,皆微微皺眉,面露迷惑。 伯府這是做什么,既好心收養(yǎng)這個遠(yuǎn)親家的孩子,又為何想法設(shè)法地丑化她。 杏兒的劉海被剪得如同被狗啃過,現(xiàn)在被徐嬤嬤用發(fā)夾全部夾了起來,露出天庭飽滿的額頭,又把被修得如同蚯蚓且斷了幾截的眉毛淡淡畫過。再加上杏兒黑似珍寶,澈如清泉,灼如星河的雙眸,就完全是昨日阿余畫的小仙女了。 連杏兒自己都看得舍不得挪開,半天才轉(zhuǎn)頭望著宋嬤嬤和阿余說:“這真的是我嗎?她們都說,我長得很是粗陋不堪……所以我都只敢躲在屋子里,怕因為面貌丑陋,讓別人不喜?!?/br> 阿余笑著道:“你是我畫的小杏仙兒呢,能不好看?” 杏兒聽得臉上發(fā)紅,卻愈加歡喜。誰不希望自己長得好看呢,特別在被人一直說丑,幾乎生出自卑的時候。 “你以后莫要再擦今日早上擦的粉了?!彼螊邒呷滩蛔√嵝颜f,“那粉分明比你膚色還黑,一洗都是污水。” “謝謝宋嬤嬤!” “謝謝阿余!” 杏兒說著感激的話,美麗的雙眸里,隱隱都是水汽。 自爺爺奶奶去世,她很久沒遇到過待她這般親切的人了。 ◎最新評論: -完- 第6章 、006質(zhì)問 ◎“你竟然敢找老祖宗告狀!”◎ 杏兒下山時,有些悶悶不樂。阿余送了她一個照人好清晰的銅鏡,宋嬤嬤給她洗臉的時候好溫柔,還幫她梳頭發(fā)??墒撬齾s不知道如何表達(dá)自己的感激。爺爺教過她,受人恩惠,就要回報。所以村里有人幫助他們,爺爺打了獵物,摘了果子,都會送給別人表達(dá)感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