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頁
幸虧結(jié)實的麻繩吊住了他,一只手拿著靈芝舍不得放開。可是福不雙至、禍不單行,卡著繩子的樹枝,卻不知什么原因,發(fā)出了咔嚓咔嚓的嗚咽。 樹枝一點點斷開,老人的手腳不停地去攀附濕滑的崖壁,可是根本沒有著力的地方! 漸漸地在絕望中,整個人迅速往下掉去。 “阿公!” 就在兩個人都以為無力回天的時候,原本往下墜的老人卻停留在半空中。 繩子的頂端,仿佛有一股力量拽著,一點點把老人提了起來,丟到了安全的地方,一直到此時此刻,老人的右手依舊緊握著靈芝。 兩個人都不知道發(fā)生了什么,突然空中顯現(xiàn)一個身影,像是狗,又像是狐貍。通體雪白,長著一雙白色的羽翅,身后墜著三條毛茸茸的大尾巴,一雙粉紅色的眼睛如同鑲嵌著寶石一般。 老人人癡癡傻傻地看了片刻,腦海中突然出現(xiàn)一個年輕的男子聲音: “你是苗人?” “狐仙大人!是的,小民是苗人?!?/br> “你知道哪里有犀牛嗎?” “犀牛?小民知道,知道,就在這里往東三十里的山林里,有人說發(fā)現(xiàn)了犀牛。不過……” “不過什么?” “小民聽說不遠處屯聚的朝廷千戶所,會在這段時間組織士兵獵犀。” “好……” 話音剛落,李辭辛動用了隱身能力,憑空消失了。 老人和小孩一直呆在原地,呆了幾分鐘,確認這只大白狐已經(jīng)消失,才站了起來。 小男孩好奇地問道: “阿公,你為什么要特意提到朝廷獵犀啊?” “狐仙是在我們苗人山上的,那肯定是我們的神仙。仡九啊,還記得阿公跟你說過什么?” “記得,阿公說過朝廷都是壞人,漢人都是搶我們土地的壞家伙?!?/br> “是啊,”老人嘆氣說道,“阿公小時候是住在湖廣行省和貴州交接處,那里有非常漂亮的苗寨,也有阿公小時候的玩伴?!?/br> 老人回憶的語氣一轉(zhuǎn),立馬變得咬牙切齒起來:“可是,那些漢人官員入駐后,奪了我們的土地,駐扎軍隊。還遷入了很多漢人,不允許我們私下買鹽,那些官員為了錢提高鹽價和農(nóng)稅。 我們氣不過,那本來是我們的土地,然后我們就造反了。 之后,阿公從小生活的寨子,以及附近的幾個寨子,都被朝廷的軍隊攻打下來了。成年男子沒有一個能活下來。年輕的姑娘和女孩都被抓走了,再也沒有音信。 阿公小時候的那些玩伴,還只有你這么大,聽說都被抓去了京城,當了太監(jiān)。阿公和你太公僥幸逃了出來,隨著活下來的人逃到了云滇省。這么多年了我一直都沒忘記?!?/br> “阿公,什么是太監(jiān)?”小男孩好奇地問。 “太監(jiān)……就是沒有小雞雞的男孩子?!?/br> “我不要,我要留下我的小雞雞!”小男孩驚叫到。 “好好好,不聽話就把你扔給朝廷,割了小雞雞。” “那后來呢,阿公?” “后來啊…………” 一老一少的聲音越來越小,故事也越行越遠。 原本在“狐仙”消失的原地,李辭辛又重新顯現(xiàn),他其實根本沒有離開,全程聽完了祖孫的對話。 他依稀記得,歷史上,明朝在原本元朝管轄少數(shù)民族的土司制度上,結(jié)合了衛(wèi)所制度。 這是華夏古代皇朝,第一次有力的對少民地區(qū)的管理。 但是人治終究是有非常多的弊端,原本因為歷史問題,華夏國的少數(shù)民族所生存的地區(qū),都是一些邊緣貧瘠之地。 土司制度是以夷制夷,由朝廷任命少數(shù)民族首領(lǐng)為管理者。這個制度經(jīng)歷了元、明、清三朝,在明朝中期達到了巔峰。而一直到清雍正時期,徹底被改土歸流所取代。 而衛(wèi)所制則需要士兵自己屯田耕種,以減輕財政負擔,可是這讓原本就少地的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土地矛盾更加尖銳。 元、明、清三朝,以苗族、布依族、彝族為代表的少數(shù)民族就經(jīng)常叛亂。 明朝時期因為兩個制度同時存在,以及漢族人口上漲,朝廷實現(xiàn)“趕苗拓業(yè)”,將漢人遷往這些地方。更是讓少數(shù)民族“三十年一小反,六十年一大反”。 而后的滿清也依舊“趕苗拓業(yè)”,一直都在在鎮(zhèn)壓叛亂的路上。 而改土歸流則是從明朝中后期開始的,因為當時的明朝統(tǒng)治者已經(jīng)意識到,之前的制度都不能徹底根除叛亂,便直接由中央派遣官員,取代當?shù)厍蹰L。 著名的儒學大家王陽明,就是在被貶后,在貴州龍場悟道。放下民族成見,教導當?shù)孛褡宓男『⒆x書寫字,培養(yǎng)了一批文人,獲得了當?shù)厝说膿碜o。 甚至有人對王陽明不敬,還會受到當?shù)厝说谋┐颉?/br> 王陽明的成功,可見民族隔閡是可以消減的。 而明朝被李自成的農(nóng)民起義軍滅亡后,吳三桂打開山海關(guān)。 滿清入關(guān)后,十萬清軍加上借的七萬蒙古軍,還有收歸改編的漢人軍隊,大概不到二十萬人,最后卻得了天下。 后世有人覺得是小冰河紀導致了明朝的徹底顛覆。可是滿清在更北的方向,人口更少,受到氣候影響只會更大。 歸根結(jié)底,依舊是中央集權(quán)的帝制的弊端在作祟。一個衰弱期的民族碰到了一個上升期的民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