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頁
大家都是黃種人,黃種人的美我覺得不需要我來多說了。 畢竟在我心中,什么高鼻梁,歐式雙眼皮,白皮膚的邪惡生命都沒有一張黑眼睛,黃皮膚的東方面孔來的更富有人情味啦。 順便說一個小故事,我的一位好朋友曾經(jīng)因為留學(xué)出過國門。 那個國家很少有華人去。 那段時間,她每天和我發(fā)傳真,都說她現(xiàn)在心中最想念的就是中國人的臉,那才是讓她想起了自己的家鄉(xiāng)的證明。 所以,中華古國,南海水域。 這個活在這里的生命,必然也是和我們的祖國一樣包容,溫柔和強大的。 他肯定不是什么吃人的海洋怪物。 相反,他的面孔和內(nèi)心一定該有偉大,善良,光芒耀眼的人性,就像我們東方人自己的家鄉(xiāng),土地和人民們,大家說對嗎,對嗎~ 第04章 第四只蠑螈 一條淡水螈和一條海水龍,就這么在世界末日后的廣東珠江口第一次正式見面了。 通常來說,淡水動物和海水動物之間的區(qū)別和關(guān)系。 大抵就像是大詩人泰戈爾所寫的那首情詩了。 這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 不是我們同樣生活在水中,用腮呼吸。 卻一生不曾知道你到底在哪里。 而是,我們一個活在淡水,一個活在海水,你卻不知道我在一直看著你。 咳咳,一不小心好像又扯遠了。 不過,理論上來說。十二塊現(xiàn)在還是一個不具備海洋捕食能力的淡水小幼崽。 它到底是怎么想出用裝死來引出某條‘祖師爺’的。 它的腦子里還有多少我們不知道的小主意。 體型僅有12cm的它親眼看到一條從海水里‘走’出來的29M巨型未知生物會不會嚇哭。 這都是未知的。 但我們要知道,曾經(jīng)人類世界已知的體積最大海洋生物就是藍鯨。 世界上最大的藍鯨體長能達到33.58米,體重達到239噸。 這也幾乎是恐龍集體滅絕之后,包括陸地生物在內(nèi),世上最大的動物了。 可眾所周知,藍鯨不是魚類。 而是曾經(jīng)的某一種哺乳動物在地球的億萬年前,自己走入海洋后的一種變形亞種。 這說明,以藍鯨這種生物為例。 出于進化和生存目的,當(dāng)初才選擇來到海里生活的巨型古生物并非是特例。 進化。對于所有的現(xiàn)存地球生物而言。 最大的未知是它是具有前進性,方向性和未來分支不可確定性的。 舉一個最簡單的例子。 恐龍滅絕后,科學(xué)家們普遍認為,它們在當(dāng)時剩余的少數(shù)小型亞種進化成了現(xiàn)代的禽類。 這一點,在鵝的身上最明顯。 因為鵝作為一種現(xiàn)代家禽。 它的口腔內(nèi)部,如今還是具有尚未完全消失,類似白堊紀高階捕食者的牙齒的。 但是否在這一論據(jù)下,還有一些恐龍其實沒有進化成鳥。 而是變成了某種魚類,某種爬行類,我們也都根本不清楚。 但第一次物種滅絕后,一部分恐龍的確是變成了鳥。 那下一次物種滅絕,我們唯一能保證的,也只有鳥一定不會再進化成一種鳥,也不會退化為它們曾經(jīng)的樣子——恐龍。 它們,一定,一定會成為另一種你不知道的未知新生命。 進化。 就像是一場后頭有人在不停追逐著你做出改變的長跑。 它通常是沒有任何退路的。 諸如,返祖之類的單一現(xiàn)象只會發(fā)生在氣溫,食物充足的少數(shù)個體身上。 一個人過的幸福才會退化,返祖,失去求生本能。 末日,往往只會帶來強烈的死亡危機。 所以,大規(guī)模物種種群的返祖退化根本不可能發(fā)生在現(xiàn)代。 生物們只有逼迫自己的形態(tài)越來越適應(yīng)當(dāng)前環(huán)境的進化。 像是不會飛的動物學(xué)會飛,不會游泳的動物學(xué)會游泳,才是維系普通生命們活下去的基本游戲規(guī)則。 所以,‘祖師爺’這個物種從現(xiàn)代生物學(xué)上來說到底是什么。 我們這些靈長類,乍一看還真不知道的。 但眼前這個黑色長尾的‘海洋巨人’這巨大的身軀形同靈長類成年男性,也有兩條比一般人類還長半倍的柔軟手臂。 之前,他就是用自己這雙和魚類不一樣的前肢先向上抬起,又依靠前肢劃破海面,最先探出頭來呼吸的。 那雙手指骨長出一般人類20cm左右的手給人的感覺,的確就是某種哺乳動物的前足進化得來的。 看他這種方才用頭部先出水的獨特呼吸方式。 的確也需要像巨大的鯨魚一樣間歇性探出水面。 然后,他才會用自己的肺部呼吸,而不是和天生的魚類一樣一直沉于海底。 所以,這幾乎一下排除了他是類似腔腸類,水螅綱等原生海洋動物的可能性。 那綜上所述,‘祖師爺’的物種名字最有可能的就是一條既能生活在淡水,海水甚至是陸地都可以生活的巨大兩棲類生物。 他不是一條蛇,也不是魚。 他很有可能,是和現(xiàn)在珠江口江灘上這個小粉毛一樣是某種同科同屬,但不同亞種分類的兩棲類動物。 這么一說,物種進化方向未知的祖先‘祖師爺’為什么好心救我們十二塊就合理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