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靠吃火遍全網(wǎng) 第24節(jié)
書迷正在閱讀:飛劍問道、炮灰攻逆襲記[穿書]、前男友太霸道了[PUBG]、重生七零年代成為糙漢霸總心尖寵、沙雕的爽文人生、鐵銹Ⅱ、每天都在覬覦學(xué)生會長的美色、大小姐今天怎么不高興、攝政王的白月光她重生了
對方幫了不少忙,丁靈覺得這樣子有些過意不去。 兩人在攝影器材店的時候,就加了v信,倒是不必再用d站私信溝通。 宋熙和的v信名字就是一個簡單的“宋”字,頭像是一個古建筑的屋檐,上面蹲了只胖乎乎的大橘貓。 丁靈點(diǎn)開對話框,斟酌一下用詞,發(fā)送過去。 【你幫我拍的視頻,評論反饋特別好,還有新設(shè)備也都很好用,真的太感謝你了。有時間我可以請你吃個飯嗎,找一家你喜歡吃的餐廳,我們就光吃飯,不拍視頻?!?/br> 正是晚餐時間,宋熙和拆了一袋牛rou丸,煮了份牛rou湯粉。 牛rou丸一直凍在冰箱里,滋味和剛收到時相差不大,依舊那么鮮嫩q彈,汁水充盈。 宋熙和吃了兩個,又喝了半碗湯,不會難受,卻覺得滋味有些寡淡,遠(yuǎn)不如之前和丁靈一起吃飯時吃得香。 這時手機(jī)震了兩下,看到屏幕上顯示的消息,宋熙和嘴角微微上揚(yáng)。 他覺得丁靈不是那種假客套的人,便也坦然回復(fù)。 【明天我就有時間,我知道一家味道不錯的餐廳,地址發(fā)給你?!?/br> 約好第二天共進(jìn)午餐。 這天風(fēng)和日麗,連下了幾天雨的京市,終于恢復(fù)晴朗。 溫度略有些高,丁靈將長發(fā)梳起,扎了個高丸子頭,露出脖頸,再配一條淺藍(lán)色細(xì)條紋襯衫裙和一雙低跟涼鞋,就出了門。 約好的地方在步行街,這里緊挨著一條網(wǎng)紅胡同,來往的游客和本地人都很多,有些嘈雜。 “這邊!” 宋熙和提前到店,占了個卡座,看到丁靈發(fā)信息說“已經(jīng)到了”,趕緊到門口招呼她進(jìn)來。 “抱歉,我到晚了,你來多久了?” “沒晚,還沒到咱們約好的時間,我也剛到不久。”宋熙和推開門,他占的位置比較清凈,卡座旁有綠植擋著,幾乎可以算是個獨(dú)立的小包間。 “我頭一次來,不清楚哪些好吃,還是你來點(diǎn)吧?!倍§`將菜單遞給宋熙和。 宋熙和沒有推辭,點(diǎn)了這里最出名的干貝蝦蟹粥后,揣摩著丁靈的胃口,又加了幾道小菜、幾道小吃。 最先上的是幾籠蒸點(diǎn),有蝦餃、燒麥、金錢肚,還有丁靈不久前自己也做過的豉汁蒸鳳爪。 外面的鳳爪和家里做出來的不大一樣,可能是蒸的時間更長一些,這里的鳳爪拿牙一碰就骨rou分離,味道也更重一點(diǎn)。 不過丁靈更愛吃的還是金錢肚,這家店做的是黑胡椒口味,趁熱吃沒有絲毫異味,咬起來有點(diǎn)彈牙,卻不難咀嚼,口感滑滑軟軟的,嚼著嚼著就會情不自禁地咽下去。 熱菜有白灼菜心,黑椒牛rou粒,還有一道鳳梨沙拉蝦球。丁靈最喜歡后面這道,蝦球咬下去脆脆的,又裹著沙拉醬的香甜和鳳梨的酸甜,特別好吃。 宋熙和的目光有大半時間都在丁靈身上。 近距離看她吃飯,更能感受到她吃東西時,由內(nèi)而外散發(fā)出的滿足感。 這種感覺,是能影響到其他人的。他就被帶動的,對食物重新燃起向往。如果可以,他甚至愿意每天和丁靈一起吃飯…… 今天這一頓,他就比平時吃得多了不少,當(dāng)然和丁靈對比,還是少得可憐。 丁靈也注意到了,哪怕宋熙和一直握著筷子,真正吃進(jìn)去的菜也沒幾口,唯一夾的次數(shù)多一些的,就是那道白灼菜心,每一口也都要嚼上半分鐘左右。 “你是不是……今天不太舒服?”丁靈低聲問。 宋熙和搖搖頭,猜到丁靈為什么這么問,“你是覺得我吃得少吧?” 丁靈輕輕點(diǎn)頭,上次她以為是做的菜不合宋熙和口味,可這次的餐廳是宋熙和選的,應(yīng)該不存在這問題。 “我年前生了場病,胃部動過手術(shù),后來一直不大能吃得下東西?!彼挝鹾秃唵谓忉屃艘幌隆?/br> 對于吃不了東西這件事,丁靈多少能有些感同身受,當(dāng)初掛在飯?zhí)梅宽數(shù)臍q月,每一天,她都在忍受這種煎熬。 現(xiàn)在吃嘛嘛香,不禁更加同情和過去的自己“同病相憐”的宋熙和,“那你這樣身體能受得了嗎?” “沒事?!?/br> 宋熙和神色平常,仿佛這只是不值一提的小事,甚至露出幾分輕松笑意,“其實(shí)現(xiàn)在已經(jīng)好很多了,看你的視頻,吃飯時會很有食欲,我最近胃口比過去好了不少?!?/br> 丁靈沒想到這話還能轉(zhuǎn)回自己身上。 內(nèi)心油然而生出一股義氣,“那我以后多拍視頻給你看!” 小菜吃到一半,這頓飯的“重頭戲”終于端了上來。 砂鍋粥,顧名思義就是用砂鍋煲的粥,剛從火上拿下來,上桌時還在咕嘟冒泡,一開蓋,一陣濃厚的白霧便竄上來。 宋熙和紳士地幫丁靈先盛了一碗,“有點(diǎn)燙,慢點(diǎn)喝。” 這一碗里除了有蝦和干貝丁外,還有半只螃蟹。丁靈舀起一勺,湊到嘴邊吹了吹,才送入口中。 粥底黏稠濃厚,幾乎已經(jīng)辯不出整顆的米粒,幾種海鮮的滋味和粥完美的融合在一起,喝下去后,回味時仿佛還帶著鮮甜。 “這粥太鮮了!” 鮮而不腥,醇香四溢,這大概是丁靈所能想到對海鮮粥最高的評價。 宋熙和剛才每樣菜都吃了兩口,青菜更是吃了好幾根。他本以為自己已經(jīng)喝不下粥,此時眼看丁靈喝得香甜,也隨之食指大動,為自己盛了一小碗。 這粥他在生病前也來喝過許多次,如今卻覺得,仿佛比那時滋味更加美妙! 用過午飯,兩人沿著步行街往地鐵站走。 這條街開了不少小吃店,一路走到街口,丁靈已經(jīng)看到好多種她喜歡的美食。 快到路口時,一陣花椒香味飄了過來,丁靈順著味道鎖定位置,是個賣小酥rou的窗口。 她忍不住多看了兩眼。 “買點(diǎn)嘗嘗吧?”前面正在排隊(duì),宋熙和順勢排到隊(duì)伍末尾。 丁靈要了半斤原味,半斤撒辣椒面的,將不辣那份遞給宋熙和。 兩人站在街口正吃著,不遠(yuǎn)處忽然響起一道驚呼。 緊接著便見一團(tuán)棕色的身影,朝著路口狂奔而來。 … 姚雪娜養(yǎng)了一條英武帥氣的阿拉斯加犬,平時都養(yǎng)在市郊別墅里,今天回爸媽家,順便帶了過來。 哪知她就在街邊買個熟食的功夫,這家伙竟自己掙開繩子跑了! 前面就是步行街的入口,再往外是大馬路。 “巴蒂,別跑!快停下!停下!” 姚雪娜邊跑邊喊,生怕她那傻乎乎的狗兒子一不小心沖上馬路,狗命嗚呼。 就在這時,站在路口的一對年輕男女注意到她的求救,那位男士攔在路前,女生則盯住巴蒂拖在地上的牽引繩,似乎想要伸手拽住。 可還沒等女生的手碰到牽引繩,巴蒂竟然剎住腳步,原地蹲了下來。 姚雪娜終于追了上來,撐著大腿大口喘氣,扭頭一看,她家傻呵呵的狗兒子,已經(jīng)張著大嘴,流出了哈喇子。 這蠢狗…… 要雪娜心底吐槽一句,喘過來氣兒,急忙站直身,想要感謝眼前這對仗義出手的男女。 話到嘴邊,卻驚訝地瞪大眼。 “啊,你是……你是d站那個美食博主對不對?” “鈴鐺吃不飽?” 她看過好幾期視頻! 還曾在深夜對著屏幕里的烤串兒流口水。 沒想到,美食博主果然名不虛傳。 不光人看了流口水,狗看了都流哈喇子! 第23章 ◎酒糟魚◎ 地鐵站和停車場是一個方向。 丁靈和宋熙和在地鐵站口分開,坐地鐵回家,出站時下意識往北邊看了眼,原先“孫記小廚”的位置,現(xiàn)在開了一家面包店,生意還挺不錯的。 這么一小會兒功夫,有好幾個人從門口進(jìn)出,每每推開玻璃門時,就會有烘焙的香氣從里面飄出。 丁靈深吸了一口,打算明天一早也來這里,買新鮮出爐的面包回去當(dāng)早點(diǎn)。 小酥rou在袋子里悶了一路,有些回軟,到家后丁靈拿油復(fù)炸了一下,分出些給丁興海裝在盤里,剩下則端進(jìn)屋,邊瀏覽d站視頻邊吃。 她看的都是美食區(qū)視頻,正好群里在說,“愛吃喵”的視頻上了探店分類的今日熱度榜。 視頻還是愛吃喵以往的風(fēng)格,主要記錄了每天都吃些什么,最精彩的就是后半段視頻中,去吃了一家當(dāng)?shù)厝藲夂芨叩氖职蜒騬ou,里面的羊rou、大盤雞和烤包子,都看著十分誘人。 丁靈看的都有點(diǎn)饞了,連忙多往嘴里塞了幾口小酥rou。 點(diǎn)贊和收藏完后,關(guān)掉愛吃喵的視頻,她忽然在探店分類里注意到一個有些熟悉的名字。 孫記小廚。 發(fā)布孫記小廚探店視頻的,不止一兩位博主。丁靈往下劃了劃,短短五頁里,就看到六七個和這相關(guān)的視頻。 其中熱度最高的,是由一位七十多萬粉絲的博主發(fā)出的,標(biāo)題起的也比較有情懷—— “回味童年:重溫兒時常去的中式快餐” 這博主口才不錯,開場白一下就將孫記小廚拔高到,與幾家知名洋快餐對標(biāo)的高度,稱這是我們?nèi)A夏人自己的快餐,自己的味道,更應(yīng)該多多支持。 孫記小廚確實(shí)是個老品牌,開了快二十年,最輝煌的時候全市有五十多家門店,這些年逐漸蕭條,除了外賣,基本很少有人到店里就餐,哪怕是開在市中心景點(diǎn)附近的店,客流量都少得可憐。 博主將原因歸結(jié)為市場擠壓,老品牌不懂營銷跟不上時代發(fā)展,但口味還是不錯的,有種小時候家常菜的味道。 視頻里展示了孫記小廚的幾道招牌菜,海帶紅燒rou、醬爆桃仁雞丁、糖醋里脊、醋溜木須。如果點(diǎn)套餐的話,只需在單點(diǎn)一道菜的基礎(chǔ)上加上五塊錢,就能多得到一碗米飯、一份湯和一碟小青菜。 用博主的話說,孫記小廚簡直是良心商家,同樣價位在京市,很難吃到這么好的了。 丁靈看到這不禁有些嗤之以鼻,遠(yuǎn)了不說,就拿她爸的小飯館舉例,三十塊錢能點(diǎn)一整盤醬爆桃仁雞丁,至少頂孫記小廚那小盤子的兩倍,味道也肯定好得多。 識海里的打飯鈴也跟著顫動兩下,像是表達(dá)不滿,和丁靈一起同仇敵愾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