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頁
“陛下,靖安公主到了?!?/br> 這一嗓子忒顯突兀,眾人一默之后,便紛紛告退了。 謝謙之手腕一懸,頓了頓,掭筆,又行云流水的寫下去。 “太子還有事?”帝王眸如深淵,望向楚顏的目光無喜無怒,深不見底。 楚顏躬身行禮,恭敬的退了下去。 靖安在偏殿捂暖了手,囑咐人將飯菜擺了,這才往正殿去。 謝謙之把整理好的文錄承上去,見無事,便也告退了。 不曾想方走了幾步,就正撞上靖安了。 謝謙之說不出此時究竟是怎樣的心情,在他知曉了一些事之后,卻全然沒有先知的慶幸,腦子里唯一回蕩著的只有她那句“我真不知這場重生還有什么意義”。你若知曉,又該是何等的雪上加霜,明明是他想要的結(jié)果,可為何竟一點都不覺得歡喜 他穩(wěn)了穩(wěn)心緒,佯做平靜的行了禮,干脆的轉(zhuǎn)身離去。 用罷午膳,靖安親自奉了茶。 帝王淺啜了口,這才徐徐道:“今日喚你來,是為了你的婚事,原來與你母后也是商量過的,若有個萬一,不必拘于舊制,以你的意愿為先?!?/br> “父皇”帝王話剛落,靖安便接口喚了聲,跪下行了一禮。 “母后方去,莫說帝王之家,便是平民百姓,亦是以孝為先。重孝在身,怎敢言嫁娶之事,便是阿顏,太子妃大選亦是延后,女兒理當(dāng)為母后守孝三年,無心婚嫁。對不住謝家之處,請父皇轉(zhuǎn)達(dá),不敢耽誤謝公子,如若退婚靖安無怨。” 茶香裊裊,靖安垂眸,恭順安靜,但眉眼間卻盡是決絕。 帝王卻似考量了很久,終歸是不愿拂了她的意愿,應(yīng)下了。 “阿羲,我知你為你母后的事傷心,不過凡事過而必傷,你母后也不想你如此,知道嗎?” “女兒明白,也請父皇節(jié)哀,保重身體?!?/br> 過而必傷,這一世父皇你若看得明白,便不會如從前般隨母后而去了吧。 殿外又開始飄起零星小雪,靖安有心走走,就棄了輦,巧兒撐著傘,一行人慢慢往芳華殿走去。 “殿下”徐姑姑欲言又止,想了想還是說道。 “您有孝心是好,但不該拒了陛下的好意,殿下年紀(jì)不小了,帝都適婚的好兒郎也越來越少了。王謝門高,一拖再拖,老奴只怕這婚事會生出什么變故,皇后娘娘生前最不放心的不也是公主您嗎?!?/br> 徐姑姑說這話時心都快懸到嗓子眼了,又怕又驚,但看著公主長大,總覺得不得不說。 靖安微低下頭,緊緊了斗篷,細(xì)碎的雪花撲上眼簾,漸漸融成水珠。 “姑姑費心,我有分寸的?!?/br> 她視線忽然凝在遠(yuǎn)處,巧兒順著她的視線望過去,是宮中分管各司的女官,公主原來在安寧宮的時候遇見過很多次。不過現(xiàn)在……只是公主久居芳華殿,后宮早就人心不穩(wěn)了。 徐姑姑倒還沉穩(wěn):“陛下把新年的事交給了王、謝兩位貴妃,女官們應(yīng)該是去往謝貴妃處聽候吩咐的。” 聞言靖安的臉色頓時冷了三分,這么多年謝貴妃還是首次插手后宮之事,而看這架勢,竟是隱隱以她為首,甚至越過了一直代為主事的王貴妃,除了父皇準(zhǔn)許,靖安想不出其他的理由來。而這念頭竟讓她寒意從生。王貴妃無子,所以才一直用的放心,可謝貴妃……表姐若生出長子,無疑是為三皇兄又增加了一個分量十足的籌碼,阿顏會被推到風(fēng)口浪尖上。 “謝貴妃,這么些年,我還真當(dāng)她與世無爭呢?!?/br> 謝家雖早有準(zhǔn)備,但收到消息時仍是意外。第一個頭疼的就是謝夫人了,本來尚公主委屈的就是自己兒子,靖安的年紀(jì)不小了,更重要的是謝弘的年紀(jì)不小了,未來兒媳又是公主,還是帝王最疼寵的女兒,這些年囂張跋扈的名聲在外,想塞個通房妾室還要看天家臉色,謝弘也不是長子,何必去受這份委屈。 謝夫人思量了許久,都覺得不如找個門當(dāng)戶對的世家姑娘,結(jié)果才和謝弘提了句,謝弘臉一黑,心不在焉的應(yīng)上幾句,就悶頭出去了。謝夫人如何能看不出他的不情愿,只埋怨著兒女都是來討債的,她cao碎了心卻不討好,又想起往日的事來,最后自己生了場悶氣,也漸漸打消了這個念頭。 謝弘回了自己院子,下人還來不及告罪,他便抄起桌上早冷的快結(jié)冰的茶水,猛灌了幾口還是澆不下一身的火氣。 從他知曉皇后過世之時,最擔(dān)心的便是她了,知她悲痛知她病重,屢次求見卻終不得見。他心里就“咯噔”一下,隱隱有了不好的預(yù)感。謝弘不是不知這樁婚事只怕是自己的一廂情愿,是她萬不得已下的抉擇。 他卻隱隱盼著他們能這么萬不得已的到白頭。 謝弘靠坐在椅上,揚起頭,卻沒了往日的意氣風(fēng)發(fā),神情落寞黯然。 姑母隱忍多年,終于等來了問鼎中宮的機會,即使在陛下心意未明的情況下也要兵行險招,除了為三皇子鋪路還能為了什么?連父親都沉默的表示了支持,如今后宮中沒有人能比姑母更有資格了,謝家走向鼎盛的同時也將先皇后的一雙兒女推到了絕對敵對的位置。 三皇子如今越來越受倚重,而太子尚未及冠,太子妃大選延遲更妄論子嗣,朝事經(jīng)驗不足,遠(yuǎn)不及楚豐摸爬滾打,身邊更聚攏一批才子能人,敬文皇后已逝,朱家又是出了名的明哲保身。除非帝王心意決絕,否則太子?xùn)|宮之位險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