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頁
書迷正在閱讀:念你入骨:爵爺蓄謀已久、放肆迷戀、永安探案錄、逃生游戲的正確打開方式、來自末世的領(lǐng)主、老板的金絲雀是天然呆(1v1)、一春塵情、地球人的蟲族日常、日久成癮、飛升失敗后我撿到了主角的金手指
林知望驚出一身冷汗,皇帝上了年紀,貌似一只打盹的老虎,可誰知道他身上長著幾只眼睛,誰要是硌了他的眼,驚醒了他,就要吃人。 又過了兩日,傳來北漠軍突破古北口的消息,林知望猜想京城很快就要戒嚴,留在城郊太不安全,一干家眷回城就被提上日程。結(jié)果就在今早,家眷們剛剛進城,京城突然戒嚴,北漠大軍兵臨城下,在城郊安營扎寨,燒殺搶掠。 女眷們的車馬停在大門口,家人們魚貫而出,只見曹氏攙著老太太下了車,然后是抱著孩子的喬姨娘。 何明驚魂未定:“讓老太太、太太受驚了!” 老太太擁抱了孫子孫女,后問何明:“還有一個……湛兒,湛兒呢?” “三少爺天不亮就被懷王府叫走了,說中午前必定回來給您請安。” 曹氏趕緊接道:“這孩子,聽說吃了不少苦,可算回來了?!?/br> 徐湛這吃了不少苦的孩子,此刻正跟著懷王殿下去定安門巡營回來的路上。 今日清晨傳來軍報,北漠軍攻入古北口后長驅(qū)直入,殺掠懷柔、順義吏民無數(shù),官軍一觸即潰,僅僅三日竟直逼京城,包圍九門兵臨城下,京師震恐。 皇帝氣急之下吐出一口老血暈厥過去,監(jiān)國重任一下子砸在太子頭上,京城的守備力量太弱,在冊的士兵不過六萬人,其中老弱、空額過半,精壯點的都給高官家服役去了。 太子慌忙召集武舉生員、街頭流痞等四萬多人加上各部可以調(diào)用的兵馬,連自己的親軍衛(wèi)隊都添上,勉強湊了不到八萬人守城,親自去東直門集結(jié)校閱,命懷王榮晉去德勝門和安定門。一閱之下氣得想從城樓上跳下去,許多人根本從未上過戰(zhàn)場,登上城頭一看,密匝匝一片蔽日的煙塵,早就嚇得尿了褲子,連徐湛這樣的小書生都不如,大祁的男兒究竟怎么了? 馬車在官道上顛簸疾馳,榮晉鐵青著臉,攥緊了拳頭,狠狠捶在車壁上。 “手疼不?”徐湛怪聲怪氣的問。 榮晉甩甩手:“一大清早強把你拉來,沒睡好吧?” “殿下這話說的。覆巢之下焉有完卵,城破了,咱們誰也別想安睡。” “這話怎么那么不中聽呢?!睒s晉瞥了他一眼,望向窗外:“區(qū)區(qū)韃虜,城不會破的?!?/br> “是啊,閣老們自有斡旋之策。”徐湛說著,閉目養(yǎng)神。 榮晉瞪他:“能不能好好說話!” “好聽的話都讓滿朝文武說遍了,北漠人打到家門口,個個傻了眼。”徐湛睜開眼:“要我說,殿下也別上火,陛下這一病,您跟太子肩上的擔(dān)子可不輕呢……別瞪我,京城告急,你們兄弟若不能同心同德,就擎等著城破之時淪為俘虜吧?!?/br> 榮晉怔了怔,突然探身出車門:“掉頭,去東宮!” 恢弘尊貴的太子府,徐湛還是第一次見識,因為位于大內(nèi)之東,故又稱東宮。 東宮的規(guī)制僅次于大內(nèi),高于任何王侯公卿的府邸,徐湛只聽說太子不受寵,太子地位不穩(wěn),太子節(jié)儉到一件中衣要穿好幾年……但如果不走進這東宮太子府,徐湛恐怕永遠也意識不到一國儲君高貴的地位和尊榮,并不以皇帝一人的意志為轉(zhuǎn)移。徐湛也同樣意識到,想要名正言順的取代儲君的位置,比謀反還難! 懷王的車駕沿著筆直的御道穩(wěn)穩(wěn)行進,車里的榮晉卻被徐湛盯得渾身發(fā)毛:“看我干啥!” 徐湛搖搖頭,眼神里滿滿的都是負能量:相比這氣勢恢弘的東宮,你們懷王邸真是弱爆了。 榮晉在殿外解除了兵器更換了盔甲,走進大殿,閣老們、各部院堂官都在,吵成一鍋粥,現(xiàn)今皇帝一病不起,太子監(jiān)國,議政的地點也由大內(nèi)轉(zhuǎn)為東宮,見到榮晉,太子迎上來:“七弟來了。” “給皇兄請安。”榮晉利索的扣了個頭就站起來,攙扶太子坐回椅子上,太子身體虛弱多病,平日走幾步路都虛喘不已,遭此巨變,能堅持到現(xiàn)在全憑一股氣在撐著。 殿內(nèi)驟然安靜下來,眾人甚至忘了給榮晉行禮,不是說兄弟齟齬嗎?這行云流水般的一幕也不像是在做戲…… 太監(jiān)遞給榮晉一折文書。太子苦著臉道:“看看?!?/br> 榮晉定神一看,頓時血壓飆升——逼降書。 “七弟,你怎么看?”太子問。 “堅壁清野拼死抵抗,等待勤王大軍的到來?!睒s晉不假思索道。 有人立刻反駁:“拼死抵抗固然勇氣可嘉,但依京城目前的兵備,待各路大軍趕到,京城大概已成一片焦土瓦礫了?!?/br> 大殿里再次沸騰起來,有主戰(zhàn)的,有主降的,有不偏不倚干慰問阿什納吉十八代祖宗的。除了首輔和次輔兩位上了年紀的閣老,除了林知望等幾個性情沉悶的,其余的都在吵,都在罵,反正皇帝不在跟前。 “好了?!痹S攸拍了拍桌子,看了馮閣老一眼:“既然如此,就按老規(guī)矩辦?!?/br> 所謂老規(guī)矩,說來也很有趣,有小太監(jiān)捧來一個罐子,兩只碗,碗里分別盛有紅豆、綠豆,每人各拿兩顆,紅色為戰(zhàn),綠色為和,依次投進罐子里,呈給太子決斷。 小太監(jiān)道:“紅豆八顆,綠豆一十三顆?!?/br> 榮晉在一旁看急了眼,這幫文官,與賣國何異! 太子拉住了他,示意他不要說話,轉(zhuǎn)而看向首輔馮閣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