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頁
一個字都沒說,但小景還是從他的眼神里看出來了。 林墨白其實想表達的是:你怎么這么惡毒。 “不可,你再換一個要求便是了?!绷帜讚u了搖頭,又讓小景繼續(xù)換。 小景也沒跟他爭執(zhí),幾乎沒多思考,便開口道:“好,我最后再提一個,我不想當林景的替身,我想堂堂正正地活著。你要帶我回林劍山莊,勢必要給我一個身份吧?那好,我要你昭告修真界,從今日起,認南陽常家庶子常軒為義弟,此后必待他視為親弟,榮辱與共,外間再敢有任何風(fēng)言風(fēng)語,必誅不饒?!?/br> 林墨白聽了,眉頭狠狠蹙了起來。 這事他是絕對辦不到的。 這個“常軒”實在上不得臺面,整個南陽誰人不知? 林家的確家大業(yè)大,但怎么說也是正道家族,行不出來殺人滅口之事。 再者說了,堵一人之口簡單,可難的是堵上千人,萬人之口。 這悠悠之口,如何能堵得住? 眾口鑠金,積毀銷骨,人言可畏?。?/br> 林墨白不想看見林家祖輩的心血,就這么毀在了自己的手上。 勢必不能答應(yīng)小景這個條件。 但已經(jīng)連續(xù)拒絕了小景兩個條件,林墨白暗暗思忖,若是再拒絕一次,恐怕會傷了小景的心。 權(quán)衡一番利弊,林墨白才斟酌著用詞開口道:“我可以收你為義弟,也可以讓你和驚鴻一樣,在林家閑散度日,但不能是常軒這個身份,我早已經(jīng)替你想了幾個,你看這樣可好?” “便說,你是我在外偶然遇見的鄉(xiāng)野少年,自幼無父無母,獨自在深山老林中修行,我與你一見如故,志趣相投,便帶你回林劍山莊?!?/br> 頓了頓,林墨白又道:“或者,便說你原本是林家一遠房親戚的獨生子,因家中突逢變故,如今舉目無親,便來林劍山莊投奔。” “還是說,這兩個都不好,若是你不喜歡,我再替你想想,可好?” 小景定定地看著林墨白,好像要透過這么一張俊朗的面容,看看這好看的皮囊下面,到底是不是藏著一堆爛骨爛rou。 一面說,只要自己肯回林劍山莊,那就什么條件都答應(yīng)。 一面又立馬反口,對他提出的條件置若罔聞。 甚至還“好心好意”地替他編故事,擬一個新的身份。 而這些身份說到底了,全是孤苦無依的小可憐蟲。 也許這種身份會讓人覺得可憐,也會勾起旁人的憐憫。 但也間接把小景說成一個“鄉(xiāng)野莽夫”,或是“上門打秋風(fēng)的窮親戚”。 這也勢必就會讓人對小景,產(chǎn)生一種很不好的想法。 讓外人誤以為小景是貪慕虛榮,趨炎附勢,嘩眾取寵的小人。 會讓小景一生都背負著這樣的名聲,在林家戰(zhàn)戰(zhàn)兢兢,如履薄冰,根本抬不起頭來。 若是小景往后懂得討好巴結(jié)林家兄弟,那旁人只會說,那是他知恩圖報。 可若是小景日后冷臉相待,那旁人又會說他不知好歹,恩將仇報。 小景聽了,倒也沒怎么生氣,只覺得挺滑稽的,還忍不住笑了起來。 林墨白被他笑糊涂了,便問道:“你笑什么?這樣不好嗎?” “你認為的好,在我眼中其實就是你繼續(xù)羞辱我的手段而已,若你真心實意想給我換個身份,理由多的是,何必要挑那幾種?你想不到是嗎?那我替你想!” 小景緩步逼近,一字一頓道:“你大可以說,你弟弟林驚鴻此前被羅素玄所傷,是我這個鄉(xiāng)野少年舍命相救,為了報恩,才將我接回林家!” “你還可以說,是你們這些所謂的正道之士,失手誤傷了我,為了彌補你們所犯下的過錯,遂接我回林劍山莊休養(yǎng)!” “這么好的理由,你偏偏一個都不用!非得把我捏造成貪慕虛榮,趨炎附勢的小人!” “你表面不說,可實際上就是想用這種方式,來逼著我報恩!但凡我不報恩。我就成了忘恩負義的小人了!” 林墨白沒想那么多,本以為那都是絕佳的理由,沒曾想小景反而想了很多。 原來小景不僅睚眥必報,心胸還如此的狹隘。 不僅狼心狗肺,還不知好歹! “我并沒有那般想!這只是你自己的猜想!若你行得端,坐得正,又何須顧及他人的看法?若你心中無鬼,又怎會對此事如此大動肝火?說到底了,當初又無人逼迫你,你若真心厭惡那種事情,又為何讓那些男人進出你的房間?” 林墨白說著說著,就帶了火氣出來,壓低聲兒道:“但凡有些骨氣的,有些教養(yǎng)的,必定會抵死不從,反抗到底!更甚者,會因此一死血恥!” “可是你并沒有啊,阿軒,你不僅沒有,后來還跟著羅素玄逃命了,我不相信驚鴻一路上,沒有告訴過你,羅素玄是怎么樣的一個人,我不相信驚鴻沒有提醒你,勸阻你。” “但你卻從未聽勸,甚至……甚至和羅素玄不清不楚的!你說話都如此有條有理,難道在羅素玄面前,就分不清楚何為廉恥了?你就一點點羞恥心都沒有嗎?” 終于,林墨白還是把藏在心底的話,說出口了。 將那些他覺得羞恥的,有辱家門的,恨不得從未發(fā)生在小景身上的遭遇,說了出來。 與其說是質(zhì)問,不如說是定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