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青徐熱身戰(zhàn)前奏(2/20)
書迷正在閱讀:飛劍問道、三寸人間、天道圖書館、老攻是國家分配的[星際]、協(xié)議結(jié)婚后我離不掉了、萬人嫌真少爺馬甲掉光了、懷了無情道徒弟的崽、特種兵:開局簽到漫威系統(tǒng)、整個師門都跪求我原諒
平地一聲雷,萬里起波瀾。 劉協(xié)的徐州大土改和印刷術(shù)如同一顆原子彈一樣的,炸裂在了大漢十三州的土地上,尤其是朝廷的實質(zhì)控制區(qū)域,被炸得猶如翻了天一般。 士族方面,劉協(xié)給了兩條路,要么你就徹底成為一個學閥,從此專門負責傳道受業(yè)解惑,立萬世之基,要么,你就灰飛煙滅。 荀家,就是天下士族的榜樣。 豪強方面也是一樣,經(jīng)過南陽、徐州兩地這么一搞,天下人都認定了劉協(xié)要在天下徹底推廣屯田制的決心,天子傳達的態(tài)度也很明確,要么你就軍屯,從此成為軍功世家,要么,你就灰飛煙滅。 李典的李家,可以成為天下豪強的榜樣。 有些家族既是士族也是豪強,已經(jīng)門閥化了,這個么,你可以看一看弘農(nóng)楊氏,現(xiàn)在已經(jīng)分裂成了弘農(nóng)和南陽兩支了,這個也可以當一個好榜樣么。 但不管是士族還是豪強,建安大典能收錄的內(nèi)容是有限的,大漢朝所能支撐的軍屯也是有限的,往后肯定是民屯越來越多軍屯越來越少。 所以天子的核心原則是:先來的吃rou,后來的喝湯,不來的,餓死你們這幫反賊! 反正潁川士族全都挺歡欣鼓舞的,他們覺得,天子特意下明旨讓他們率先交出家學,就是在報答他們對天子危難之際的支持,把最肥美的一塊rou留給了他們。 以后就沒有潁川士族了,只有潁川學閥。 至于孔融成為總編纂,嗯……雖然孔融有時候政治上確實特別幼稚,但天下人誰不知道他是個十足十的大忠臣,天子沒親政的時候就敢跟曹cao死磕,再加上他又是孔子之后,身份上確實也合適。 這就是對他忠勉的獎賞?。?/br> 當孔融得知他的這個任命之后整個人就跟瘋了似的,據(jù)說光著身子在自己的府邸里跑了七八圈,哭的像個二百多斤的孩子一樣。 而這樣的改革之策傳遍天下之后,天下士族豪強在回過味之后,則全都瘋了,天下是不乏聰明人的,荀彧能想明白的事兒,其他的聰明人多想一會兒,也能想得明白。 有多瘋狂呢? 比如作為鐵桿漢臣的河東太守,在河東之地素有名望,也擁有自己的實控武裝,出身于太原王氏的王邑,死活也不要當這個太守了,無論如何也要進京,只求一個副總編纂的職位。 荀彧甚至都沒來得及請示天子,就批準了他的申請,拜他為大鴻臚,以及建安大典的副總編纂,命潁川名士杜畿來頂替他的這個缺。 然后王邑高高興興的就收拾了行李回朝當九卿來了,對河東郡辣么大的實權(quán)一丁點都不留戀,朝廷不費一兵一卒就收復了一郡之地,而且還不用擔負苛責忠臣的罵名。 當然,有些注定連喝湯都趕不上,或是并不甘心于喝湯的士族豪強,負隅頑抗之心也更加激烈了。 比如袁紹手里幾乎全都是這種人。 而此時,袁紹正在焦急地等待著他的長子袁譚的消息。 這場注定將要決定天下走向的曠世之戰(zhàn),已經(jīng)以誰都預想不到的方式,正式打響了。 早在半個月之前,袁紹就收到了他同族兄弟袁術(shù)寫給他的一封信。 信中,袁術(shù)坦然地承認了自己現(xiàn)如今已經(jīng)是窮途末路,希望袁紹看在同族兄弟的份上接納了他,作為回報,袁術(shù)表示自己愿意將傳國玉璽和自己的皇帝之位讓給他。 兄不兄弟的對袁紹來說恐怕早已沒什么感情了,但是玉璽和帝位,這卻恰恰是袁紹最需要的東西。 要知道他現(xiàn)在的對手可不只是曹cao了,而是天子,小天子親政不到半年的時間里已經(jīng)連續(xù)兩次御駕親征了,這仗要打起來,他十之八九還是要上戰(zhàn)場的。 南陽之戰(zhàn)的具體細節(jié)袁紹自然也早就打聽出來了,那劉表好歹也是天下第三大諸侯,敗得卻實在是有點窩囊,居然讓天子一個人就把麾下大將和兵馬都給忽悠反了。 他也怕啊! 他現(xiàn)在名義上也是漢臣來的,手下的將領(lǐng)名義上也都是漢將來著,萬一天子也來這一手他怎么辦? 他可不敢保證自己手下的文武會不會也出個黃忠韓嵩之流。 他將自己的兩個兒子和分別分去了青州和幽州,他難道不知道這是在給自己的身后事埋雷么?可他又能怎么辦,他現(xiàn)在的對手是朝廷??!除了親兒子他還能信賴誰呢? 所以篡位稱帝之事,實在是已經(jīng)到了箭在弦上不得不發(fā)的地步,憑大漢大將軍的身份與大漢天子去對壘沙場,那是傻缺才干的事情。 而從無到有的建立一個王朝有難度,他袁紹不是沒想過稱帝,曾經(jīng)派人去詢問手下將領(lǐng)對自己稱帝的態(tài)度,但手下將領(lǐng)大多數(shù)居然都對此表示反對,甚至有人直言不諱的說他這是瘋了。 于是他也就只好作罷了,而且為了這事兒愁得不行。 這個時候,袁術(shù)的玉璽可真是太重要了,接受禪讓可比自立為帝容易得多??!眼下這一步就算時機不成熟他也只能硬著頭皮走了。 然而問題是這袁術(shù)的地盤和袁紹并不接壤,中間隔了整整一個徐州??! 而現(xiàn)在的袁術(shù),卻也著實是沒有打穿整個徐州,來投奔他這位兄長的能力了,尤其是徐州現(xiàn)在還有天子親自坐鎮(zhèn)。 怪不得天子馬不停蹄的要來親自收降呂布,這謀算可真夠長遠的。 是個遠比曹cao更可怕的對手?。?/br> 可他對玉璽又是勢在必得,現(xiàn)在的他遠比原本歷史中更加需要這枚傳國玉璽。 沒辦法,袁紹只好命令袁譚盡起青州兵馬,南下徐州,不必攻城略地,只要他把他的親叔叔給接來就行,并派了郭圖、辛評兩個人來輔佐他。 眼下天子正忙于春耕,這是袁術(shù)北上的唯一機會了,一旦等春耕結(jié)束,天子在徐州的近五萬屯田之兵騰出了手,這玉璽也就不用惦記了。 顯思啊顯思,你可一定不要讓為父失望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