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教的紈绔篡位后 第140節(jié)
她最害怕的事情發(fā)生了。 孟老爺曾任燕陽縣令,舉家遷于北疆,孟棠吟也因此愛上了一個蠻人。 后來孟老爺升遷,又為了升職,將她嫁給了鴻熹做側(cè)妃。 彼時鴻熹還是個寧王,她一腔才華備受冷落,心如死灰地居于府中,一晃便是三年。 二人各奔東西,本該相安無事。 直到北蠻朝貢之時,她在使團之中看見了熟悉的面容。 ——他竟然是北蠻世子。 那時北蠻內(nèi)斗紛繁,大鄴有意打壓北蠻,禮部官員對他們的態(tài)度并不好。眼瞧著兩方要擦出火花,孟棠吟念及舊情,幫了一把。 由此死灰復燃,一發(fā)不可收拾。 因她幫王府處理好了北蠻使團之事,鴻熹重新青睞起被冷落多年的她。 于是北蠻世子走后,孟棠吟懷孕了。 她很害怕。 她也不清楚這個孩子是誰的。 她知道大鄴皇室血脈極易辨認。最安全的辦法,是不動聲色毀掉這個孩子。 誰能想到孟家陡生變故。 她的父親和兄長,都跪著哭著求她保下這個孩子,起碼能讓寧王看在孩子的份上幫孟家一把。孟棠吟沒辦法,拿這個孩子下了賭。 ——上天沒有眷顧,她滿盤皆輸。 她去哀求一個交情深厚的醫(yī)者,醫(yī)者嘆道:“雖說血脈有異,但不到萬不得已,圣上也不會滴血認親的。你若真的害怕,還有一個方法可以救你們母子?!?/br> 那方法是換骨。 把大鄴皇子的骨血,與姜鴻軒的骨血進行調(diào)換。 恰巧姜鴻軒長大后不久,寧王府的三少爺生命垂危。醫(yī)者立馬與孟棠吟商議,偽裝成姜鴻軒也命不久矣的模樣,找個由頭進行換骨。 那時候,姜鴻軒還很小。 他不明白為什么娘親不讓自己出去玩,也不明白為什么娘親要讓自己裝病。 但他知道娘親是為了他好,他聽話地躺下。 ——然后是抽筋扒皮般的痛苦。 換骨的手術(shù)并不成熟,稍有不慎便會危及性命、滿盤皆輸。那種疼痛,連麻沸散也抑制不了。 他被疼得哭啞了,幾度昏厥過去。一睜開眼,便見娘親在面前低啜,“軒兒,你要忍住,不然我們就活不下去了?!?/br> 不過是六七歲的年紀。 他受了斷骨之疼。 受了割rou之痛。 麻沸散不管用,他生生扛下來的。 姜鴻軒一度以為自己真的得了絕癥。直到他長大,他替鴻熹奪位,他廢了一只眼睛,他知道了這件事。 但當昭妃尋出白綾,想要自盡謝罪時,他把這個相依為命的女人救了下來。 姜鴻軒拿出這輩子所有的溫柔道:“母妃,我只有你了,你要活下去?!?/br> “你只是想讓我活下去,但你看,哪怕我替父皇謀逆,哪怕我為他廢了一只眼睛,只要皇兄登基,我面前還是死路一條?!?/br> “錯的不是你,是這個時代?!?/br> 第111章 .歧途姜鴻軒,你懂什么叫和平嗎?…… 他沒有寬恕任何人,唯獨寬恕了自己的母親,寬恕了這個偉大又渺小的女人。 因為他不同尋常的經(jīng)歷,姜鴻軒開始懷疑自己看到的一切。 比如他想不明白,為什么人類要劃分敵我,互相廝殺。 大鄴每次攻打北蠻之前,總會添油加醋將北蠻描繪得多么十惡不赦。姜鴻軒每次都靜靜地聽著,冷笑著想:“萬一他們轉(zhuǎn)世投胎成了蠻人,還會承認這句話嗎?” 直到戰(zhàn)火波及了他,有幾個敵對的妃子說他是蠻人。 姜鴻軒差點被打死時,昭妃跪著請求道:“陛下若不信,就讓軒兒滴血認親?!?/br> 這件事情十分冒險。 換骨之術(shù)并非完美,姜鴻軒在自己身上割了不下一千次,有五百次能融掉毒物,另外五百次,毒物毫無反應。 他后脊被抽得血rou模糊,似乎牽扯到了傷處。但他連哼也沒哼一聲,認真地看著那群御醫(yī)找出了天下最毒的毒藥,將他的血滴了進去。 有一半的可能,他會活下去。 另一半的可能,他會作為一個“孽種”,連同他的母親和家族,一起消失在天地之間。 他怕嗎? 可能是怕了的。 但仔細一想,又有什么怕的呢? 剝皮換骨的鬼門關(guān)他都走過,再看生死,無非是又疼一遭罷了。 這一次,上天垂憐了姜鴻軒。 血珠滴進去后,毒藥散了——他是皇子。 鴻熹帝于是大怒,刀尖對準了那些指責他為蠻人的妃嬪,“你們這是在禍害皇室血脈!婦人之心,怎可如此惡毒!” 姜鴻軒覺得不夠。他將那群妃嬪的家族扒了個底朝天,找人一一進諫,借鴻熹帝的憤怒血洗后宮。 先是妃嬪。 再是權(quán)臣。 最后他踩在無數(shù)人的鮮血之上,笑吟吟地對昭妃輕道:“母妃,我們安全了?!?/br> 昭妃察覺到姜鴻軒身上的戾氣,總會一聲長嘆,“軒兒,娘希望你成為一個正直的人?!?/br> 姜鴻軒這邊剛應下聲,轉(zhuǎn)身就去凌遲宮女、腰斬太監(jiān),借別人的痛苦來舒緩自己心頭怨氣。 后來他唯一的朋友抗擊北蠻而死,他道:“母妃,我想做一件事情?!?/br> “我想奪位,用我的身份,建一個天下、和平共處的國家。” 他自認為,只要天下變成同一個國家,邊境自然不再是邊境,國與國之間也不會有戰(zhàn)爭。 那樣,他也不用顧忌自己到底是蠻人還是大鄴人,也不會再有人經(jīng)歷換骨這等荒唐而可怖的事情。 昭妃對此本不贊同。 直到她發(fā)現(xiàn),蠻人女子大都比奴仆還卑賤,處境遠遠不及大鄴,她動了惻隱之心。 是啊。 明明都是人,為什么要有戰(zhàn)爭? 明明都是人,為什么要分出尊卑貴賤? ——他們由此走上了“正軌”,抑或是,“歧途”。 * “你以為鴻熹駕崩是偶然嗎?——不,他是我殺的?!?/br> 姜鴻軒艱難地支撐起自己,笑得開懷,“我可終于殺了他。這么多年,我昧著良心喚了他多少句父皇,他可曾有一次偏袒過我!人是太子的,皇位是太子的,就連太子倒臺之后,儲君竟然還是姜賦——我到底哪里不如他!” “......混賬。” 沈清容才剛剛低罵出聲,立馬有只羽箭擦著他的側(cè)臉飛過。姜鴻軒看著他臉上血跡,可憐道:“你還是顧忌好自己吧!我難得找人當聽眾,你若不老實,我可不保證會饒了你?!?/br> 談話間,又有一支羽箭扎來,深深沒入扶松的腿骨之中。扶松掙動了一下,沈清容瞬間炸毛,“你——!” “生氣嗎?不妨更生氣一點,我就喜歡你們掙扎的模樣?!?/br> 這一切都是姜鴻軒預料好了的。 他找人將鴻熹帝引上求仙問道的歧途,一遍又一遍地慫恿鴻熹帝:“你若真的長生不老了,得不到皇位的太子和小皇孫,都會是你的敵人。” 鴻熹帝很猶豫。 他確實知道自己年歲已高,越是如此,越愿意去相信一些續(xù)命的傳言。 他對太子和皇孫的態(tài)度極其復雜。一面希望自己死后太子能繼承大業(yè),轉(zhuǎn)念又想:“不,我對蒼天如此虔誠,我不可能死的?!?/br> 所以他過了這么多年,雖在提防,卻始終未對太子動刀。 ——若非姜鴻軒送上那“長生不老丹”,也不會有南疆使團事件。 “長生不老丹”增添了鴻熹帝的信心,他服下之后,頓覺神清氣爽,有如回到年少之時。這樣的錯覺讓他信以為真,并答應了姜鴻軒的計策。 可他怎會知道,“長生不老丹”實則為毒藥,是在消耗他后面的壽元來換他半年逍遙? 這半年,姜鴻軒試著架空鴻熹、cao縱朝堂,試著聯(lián)絡(luò)北蠻、闡述理念。北蠻欣然接受了這個混血皇子,提出只要姜鴻軒愿意,他們必當鞠躬盡瘁,去塑造那個沒有硝煙的國家。 “沈少爺,你還以為你是正確的嗎?” “你是在親手毀了和平,毀了盛世!你們用無聊的立場劃分敵我,卻壓根沒有人能跳出來看。若北蠻和大鄴統(tǒng)一,天底下將再無動亂,拯救的不光是邊境百姓,更是千秋萬代百姓的性命與和平——你差點葬送了這一切!” “幸好,上天總是眷顧我的。”姜鴻軒涼涼地看著沈清容,臉上帶著憐憫,“等我登基的那日,等天下一統(tǒng)的那日,我不會忘記你這個對手。” 沈清容漠然地同他對視。 蠻人已經(jīng)堵死了他所有退路。 彎刀與弓箭齊齊指向他,許多人的身影沉沒在黑暗之中,好似奪命的地獄使者。 明知是死路一條,他腦中卻出奇的清明,沒有半分慌亂。 甚至看見姜鴻軒臉上的笑容,他也覺得很好笑。 “姜鴻軒,你懂什么叫和平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