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頁
書迷正在閱讀:萬人迷海王A被迫崩塌人設(shè)[穿書]、等等我立馬就能分手、穿成Beta后惹上Alpha了、Snow White、穿成炮灰后被迫躺贏[快穿]、一春塵情(1v1 H)、網(wǎng)戀以實(shí)物為準(zhǔn)、我要做學(xué)渣[重生]、漂亮美人在戀綜成了萬人迷、穿成豪門巨佬的作精美人
這孟云也不愧是被指定的主角,哪怕被流放了,依舊依靠自己的身體攀上了負(fù)責(zé)押送的官兵頭領(lǐng),這小日子竟過得還不錯。 顧瑾瑜派人將他換走,又拎回了四皇子府,那一身的紅痕,再加上他那番似是而非的話,足夠在顧明鈺心中留下疙瘩。 在顧瑾瑜坐等看戲的時候,他的名聲也漸漸傳揚(yáng)開來。 待在平陽郡的日子里,他并非什么都未做,教百姓種植些耐旱的作物,稍加改良了農(nóng)具和種植方法,甚至還注重改善精神教育――開辦女學(xué)。 當(dāng)時不是沒有人阻止,只是他以安撫百姓為由,再加上那里明面上能夠阻止他的祁染對他唯命是從,其他人就更加阻止不了,這個女學(xué)倒讓他辦起來了。 之后便是皇帝匆匆召他們回皇城,接管平陽郡的是二皇子一派的人,他們摸不準(zhǔn)顧瑾瑜究竟站在哪一邊,所以將這個消息壓了下去,甚至顧瑾瑜還讓祁染主動搭了把手。 但這些好的方法是壓不住的,從平陽郡往臨近的地界傳開,等度過這場旱災(zāi),顧瑾瑜的名字也在眾多百姓心中留下了痕跡。 皇帝得知消息的時候,心中驚大于喜,這么大的事,顧瑾瑜從未主動向他提起過。 皇帝召見顧瑾瑜時提及此事,可后者表現(xiàn)得比他還要驚訝。 “兒臣惶恐,兒臣自幼在宮廷長大,從未接觸過農(nóng)事,哪里會知曉如何種植?那些笨重的農(nóng)具,兒臣更是連碰都未碰過,更別提知曉如何改進(jìn)了?!?/br> 顧瑾瑜訕訕道:“這傳聞中所言之事,兒臣唯一做的便是創(chuàng)辦女學(xué)。平陽郡遭此一劫,兒臣聽聞災(zāi)情嚴(yán)重時,甚至發(fā)生過食母食妻慘案,那些女子甚至不曾反抗。兒臣心生憐憫,想為那些可憐女子做點(diǎn)什么,這才自作主張創(chuàng)辦了女學(xué)?!?/br> 皇帝聞言,目光落在他身上,帶著銳利的審視,似乎在判斷他所言是否為真。他倒不是懷疑顧瑾瑜是整治農(nóng)事的人,只是想弄清楚他對這件事是否知情。 顧瑾瑜被看久了,眉目間恰到好處的帶上幾分緊張和不安,卻無半點(diǎn)心虛氣短。 良久,皇帝移開視線,打發(fā)他去拜見他母妃。 顧瑾瑜垂首故作乖順地離開養(yǎng)心殿,恰好同被傳召來的楚曄辰打了個照面。 “見過凝華公主?!背铣綋P(yáng)起笑,不知是有意還是無意,他并沒有稱呼他為靜安王妃。 顧瑾瑜回以一禮,裝作沒看出他眼中的深意。 這位丞相許是猜到了什么,不過他顯然不是個循規(guī)蹈矩、老實(shí)忠良的忠君之臣,否則那日他在畫舫上的言行早就傳到皇帝耳中了,所以如今他也不是很擔(dān)心。 如他所料,楚曄辰在皇帝問及此事時,并未將他的真實(shí)想法全盤托出,反而將此事推到了祁染身上。 雖然得知這個消息時,他半點(diǎn)沒懷疑這是顧瑾瑜能做出的事。 敢放言有意天下的奇女子僅此一人矣。 這位公主有著不輸男兒的豪情,隱忍了十幾年,方才展露一角,說實(shí)話,他對此十分期待,甚至希冀著她真能走出那一步。 顧瑾瑜不知楚曄辰所思所想,他正前往珍妃的昭陽宮,哪怕他不想去,可皇帝開了金口,他暫時還不想與皇帝撕破臉,當(dāng)然得去那走一遭。 走到半路,卻遇見了二皇子顧明憂。 “五皇妹好才情,未曾想到你對農(nóng)事也有所涉獵,可比我們幾個兄長強(qiáng)多了?!?/br> 顧明憂笑著稱贊道,他身邊并沒有人守著,明顯是刻意在這兒候著。 顧瑾瑜揮了揮手,讓丫鬟去遠(yuǎn)處守著,才回道:“我可沒有這個本事,二皇兄太抬舉我了?!?/br> “哦?這么說……” “有些事二皇兄心里清楚即可,何必要宣之于口呢?”顧瑾瑜打斷他道。 顧明憂識趣地轉(zhuǎn)換話題,“聽聞五皇妹你前段時日去探望了四皇弟,不知四皇弟可安好?” 顧瑾瑜對他的試探不以為意,笑著言道:“自然是好的,雖然禁足于府內(nèi),可身邊有愛人相伴,想必四皇兄心中也是快活的。” 顧明憂聽明白了他的言外之意,眼睛一亮,正要開口,就聽顧瑾瑜緊接著言道:“權(quán)勢雖好,但過猶不及,想必二皇兄應(yīng)該明白這個道理。” 他略帶涼意的嗓音宛如一捧冰泉,將顧明憂火熱的目光澆熄了大半。 皇帝允許皇子爭斗,卻不會允許一方獨(dú)大,以免威脅到他自身。 見他明白了自己的意思,顧瑾瑜嘴角微翹,再次提點(diǎn)道:“金國來使拖延了那么久,也該到了?!?/br> 第67章 被炮灰的公主14 被祁染打怕了的金國早先遞了和談書, 說白了就是降書。然而,金國使者還未走出金國的地界,就傳來了祁染倒下的消息, 于是金國又開始蠢蠢欲動,原本說好的議和也一拖再拖。 哪怕之后祁染醒來,金國一時也沒有下定決心。畢竟金國皇帝也不是傻子,靜安王明顯與大曦皇室起了齷齪,坐收漁翁之利才是對金國最有利的選擇。 但他們也沒想到, 一向孤冷的靜安王竟真的應(yīng)下了大曦皇帝的賜婚,金國皇帝再厲害, 也不可能查到顧瑾瑜這個異數(shù)的變化,于是幾番思量之后,還是按照原定計(jì)劃派使節(jié)前來議和。 只不過這使節(jié)抵達(dá)的時間晚上了好幾個月, 還多往里添了一位公主, 也不知這位金國皇帝是否想效仿大曦皇帝, 來一出美人計(j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