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頁
書迷正在閱讀:豬爺爺在七十年代、娛樂圈之巔峰王座、夾在主角和反派之間的慘烈修羅場、摳腳的水仙花美男子、我要辭職不干啦、客戶全都是戲精[快穿]、重生之失落神座、重生為狗、宿主君情商低怎么破、快穿之主神沉默系統(tǒng)落淚
話雖如此,周記心里想的卻是,泰興帝要是肯信佛學戒色可就太好了! “‘四大皆空’?你說上頭寫的是四大皆空?”泰興帝面色一變,握緊了掌心的珠子。 周記縱橫朝廷幾十年,立刻明白這些珠子不是泰興帝的,而是泰興帝從太子手里得來的。 可周記并不點破此事,而是順著原來的計劃說:“老臣剛剛見太子怒氣沖沖的離開,怕是得罪了陛下。殿下年輕氣盛,遮掩不住脾氣,若是真有不臣之心哪里瞞得過陛下。依老臣看,監(jiān)察御史實在是小題大做了?!?/br> 泰興帝坐在位置里,表情空蕩,好像根本沒聽到周記說了些什么。 “陛下?”周記給內(nèi)侍使了個眼色,內(nèi)侍連忙上前,輕聲提醒提醒泰興帝回神。 “???——哦哦,是——太師說什么了?”泰興帝含混的應(yīng)付周記,小聲向內(nèi)侍問周記到底說什么了。 內(nèi)侍借著給泰興帝斟茶的時機,把周記勸慰的話重復了一遍。 泰興帝這才回答,“是啊,朕要仔細想想。這些日子事情忙亂,朕都沒深思過。” 具體深思什么,泰興帝縱然不肯說實話,周記和典籍兩個也能猜出來。 ——之前泰興帝犯疑心病,現(xiàn)在又開始犯優(yōu)柔寡斷的毛病了。 有些話說一次就行了,別人反復念叨反而不美。 周記和典籍收了話,起身告辭。 之前還氣勢洶洶想找兩人不痛快的泰興帝居然不攔著,直接把他們放回了家。 走出大書房,周記忍不住感嘆,“典籍,你果真一輩子好運道。” 典籍哈哈大笑,得意的拍著精瘦的腰桿道,“沒想到此生還能有讓太師嫉妒之處。” 周記搖頭,“大周歷代帝王均得我指點,偏偏一代不如一代,看來教書育人這份活計也不是人人都合適的。” 典籍跟著嘆息一聲,“太師誤會了,我兩個徒弟也不是教出來的。穆懷淵像他父親,天縱英才,用不著我管;太子更不用說了,我雖有‘善識人’的美名,這孩子身上我卻沒看出什么特別,當初掛著師徒名分不過是想給懷淵求官的時候能得崔皇后一臂之力罷了,連課程都是懷淵代師授課的。” “不過你要是說我運氣好,這話我信?!钡浼c有榮焉的挺起胸膛,“不管太子是我自己帶出來,還是懷淵教出來的。能在困境中想到釜底抽薪之計,實在難得了?!?/br> 周記聽得直搖頭,戳破周記的自賣自夸,“看破不說破啊?!?/br> 典籍把胸膛挺得更高,踱著步子往外走,笑呵呵的說,“走啦、走啦,趕緊回家休息,養(yǎng)精蓄銳,不出三日,肯定還有下一場好戲等著咱們觀賞呢。” 周記笑而不語。 經(jīng)過今日一場鬧劇,兩名老者都知道太子身上的危機過去大半,沒有需要他們cao心的地方了。 泰興帝坐在大書房里,屁股底下像是被撒了一層釘子似的坐立不安。他一會唉聲嘆氣,一會又起身繞著大書房快走,行為古怪得讓大書房內(nèi)服侍的宮人們都不知道該如何應(yīng)對了。 一直到了掌燈時分,泰興帝終于下定決心,悄聲招來一名內(nèi)侍,與他耳語片刻,內(nèi)侍無聲無息的從大書房離開。 這天夜里,小路流著冷汗在太子的書房中多停留了半盞茶的時間。 夜里,泰興帝面前多出了一份手書。手書寫在白絹上,從墨跡的濃淡變化能輕易看出這份內(nèi)容是被人分成幾次完成的。整整齊齊的簪花小楷成列排布,下筆頗有滯澀之感,似乎書寫文章的人心中有著萬千愁緒難以排解。 泰興帝擰緊了眉頭仔細看起內(nèi)容,心中大驚。 他兒子竟然字字句句寫的都是厭倦人事紛擾,覺得遁入空門才能獲得平靜! 泰興帝叫了一聲“孟開”,許久無人應(yīng)答才想起來孟開翻下宮規(guī)早被崔皇后處置了。 他心情煩悶的隨手指了個內(nèi)侍問,“太子召幸過宮人么?” 內(nèi)侍緊張的“噗通”一聲跪下,匍匐在地,“陛下安排的宮女之后,殿下一直謹守宮規(guī),不曾召幸女子?!?/br> “神龍竟然真的一個女人都不要!那、那內(nèi)寵呢?” “殿下不喜官宦伺候?!眱?nèi)侍頭越埋越低,深恨自己站得位置不好,才被點出來回答泰興帝的問題。 泰興帝頹然的坐在龍椅中,捂住臉,過了好一會,他突然吩咐,“將伺候過神龍的宮女送去承慶殿——不對,太子為何還住在承慶殿,不曾遷宮?他被冊立之后,就該搬去東宮住的?!?/br> “司天監(jiān)卜算,太子被冊封后一年內(nèi)最好不要遷移,恐怕有災(zāi)禍?;屎竽锬飻r著殿下,讓殿下在承慶殿多住一年?!眱?nèi)侍說完去看泰興帝,悄聲詢問,“那宮女的事情……?” “照朕吩咐的做?!碧┡d帝自認為英明神武的說,“神龍當時不是已經(jīng)準備宮室安置那宮女了么?想著照顧的,肯定是心里喜歡,送她過去讓神龍多體會體會軟玉溫香,少想什么四大皆空、六根清凈?!?/br> “朕手中的華美山河以后都是神龍的,不比穿破衣爛衫、自己下地種田還吃不上一口rou食好得多。” 泰興帝自認計劃完美無缺,揮退內(nèi)侍后,再想起王鴻的什么“另有所圖”,頓時只覺得可笑至極了。 他兒子肯定是佛經(jīng)念多了,腦子里只剩下“救世濟民”的廢話,看到哪里有孤苦老人都想當散財童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