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節(jié)
書迷正在閱讀:清冷仙尊逃跑記、洞穿(1v1)、[綜漫同人]頭柱今天也想被祓除、拜別歌伎、孤身一人的魔法少女與校園(np)、[綜漫同人]為了畫漫畫,我在全世界演劇本、[綜漫同人]被詛咒成貓后我成了萬人迷、靠美食治愈病弱督主、穿成被拋棄的主角弟弟、攻略后是修羅場[快穿]
一語未盡,就被俞昌喝止:“住口,你以為那是尋常人么!” 俞昌百思不得其解,若說是因他言不盡其實,為何如今才發(fā)作。他忽然福至心靈,叫來了沈三娘,這一問方知前因后果。他氣得捶床:“白瞎了一副好皮囊,內(nèi)里卻是個蠢貨!” 俞澤萬想不到親爹居然會出這樣的昏招,他眉頭緊鎖道:“爹,那位可是京里首屈一指的,他要什么樣的美人沒有,會看上一個傻子!再說了,人家擺明是出來辦正事的,你給人家把事做好,比送一百個丫頭都管用。你打這些歪主意作甚,沒得丟人現(xiàn)眼!” 俞昌被戳中了痛處,一時惱羞成怒,既想打兒子,又不敢鬧得太大,最后只得任俞澤揚長而去,自個兒氣得在床上烙了一晚上的餅。俞澤則去見了俞潔,將她罵了一頓:“我平時是怎么給你說得,見到男人就要遠遠躲開,和男人說話,你就臟了,就只能被丟出去了!” 俞潔十分委屈:“可她是個jiejie?!?/br> 俞澤呸了一聲,狠狠敲她的頭:“你這個傻蛋,那是男人!” 俞潔固執(zhí)道:“是jiejie!” 兩兄妹爭執(zhí)了半夜,最后以俞潔再一次嚎啕大哭結(jié)束。 而月池這邊,也沒有閑著,畢竟即將要到衛(wèi)輝,她也需要安排下一步的工作。一言以蔽之,她需要錦衣衛(wèi)借汝王府的這一次慶典,去探明鹽政背后的勢力布局,以及再對基層鹽務的運作情況進行補充。 能做到朱厚照的近侍,這幾人又豈是等閑之輩。只是,饒是他們膽色過人,先跟著月池查探幾省田賦,如今又插手鹽政,也難免毛骨悚然。這其中的牽扯,若真扯了出來,只怕整個大明江山都要抖上三抖。李越或許是不怕死,可是他們也不想跟著找死啊。 最沉默寡言的毛松都開口:“相公,非是我等推脫,只是此事非同小可,是否還是先向萬歲請旨?!?/br> 月池道:“這點無需擔憂,萬歲早已有口諭?!?/br> 姚猛則道:“相公,事涉汝王,我等又是蒙混入王府,若無圣旨在手,恐有不便。不若,我等還是先請旨吧。” 月池心知,這些人是打起退堂鼓來了,可她好不容易出來一趟,就不能這么回去。她拿出一道金牌來,這金光燦燦的物什,險些閃瞎這五個錦衣衛(wèi)的眼。 幾人連忙跪下、行禮。月池道:“可還有旁的疑慮?” 錦衣衛(wèi)還能怎么說,只得躬身稱是。在月池離開后,他們才開始長吁短嘆。 耿忠垂頭喪氣道:“本以為跟著巡查御史是出來享福的,誰知道苦了這一路,如今還要……” 他一時哽住了,賀一元接口道:“如今還要往火坑里跳!本以為能升官發(fā)財,誰知是大禍臨頭!” 魯寬也是一臉菜色,他難得說了一句出格的話:“皇上連金牌都給了,咱們還能怎么辦。天塌下來反正有高個兒頂著?!?/br> 一行人心思各異,終于到了衛(wèi)輝。 汝王府中,趙王妃看著各色奇珍異寶,面上卻無喜色。她身邊的嬤嬤湊趣道:“王妃的華誕在即,收了這么些寶貝,如何還唉聲嘆氣起來,這些若不夠好,奴婢再使人去尋就是了。” 汝王府總不能無緣無故地大擺筵席,這次就是借女主人趙王妃的生日為由,召集各地鹽商販賣鹽引。 趙王妃已近三十的人了,盡管保養(yǎng)得宜,眼角還是有些許細紋。她嘆道:“這些不過是死物。我要再多又有何用。只要烇兒懂事些,我即便立時閉了眼睛,也心滿意足了……”烇兒是指汝王世子朱厚烇。 嬤嬤勸道:“世子還小呢。待大一些,自然就懂事明理了?!?/br> 趙王妃一臉郁色:“但愿吧?!?/br> 她又低聲道:“那些個,都處理好了嗎?” 嬤嬤也湊近她耳邊道:“您放心,已然讓人趁夜丟到亂葬崗了?!?/br> 趙王妃念了一聲佛:“那就好。再替我去香泉寺供幾個海燈,保佑這些苦命人早登極樂。” 嬤嬤道:“王妃仁善,這些人即便到了地下,也會感念王妃的恩德的?!?/br> 汝王府中的暗潮涌動,外界無從知曉。時春的注意力全部集中于月池的身上。自到了衛(wèi)輝,時春就發(fā)覺,月池的心緒更加浮燥,她失眠的時間越來越長。她們倆住得是會館的套間,今夜她甚至從臥房里出來,借著月光和雪色的映照,獨自坐在黃花梨圈椅上。 時春在她起身時就醒了過來。她不由蹙眉,拿起了銀鼠披風走了出去。月池直到肩上一重時,才發(fā)覺她來了。她正想開口,時春已然大步去取茶壺和火盆。沉重的火盆被砰的一聲放在月池的面前,緊接著,她手里又被塞了一碗熱乎乎的白水。 時春一手拖過椅子,椅腳和地板摩擦發(fā)出刺耳的聲音。她大刀金馬地坐在椅子上,翹著腿看著月池:“說吧,到底是怎么了?” 月池摩梭著瓷碗邊,她唇邊的笑意在橘色的火光映照下,反而顯得飄忽起來。她輕聲道:“沒什么,我只是偶然醒過來,到這兒略坐……” 時春一擺手:“你是不是以為我聾,你這些天起來多少次,你以為我不知道嗎?到底怎么了!” 月池一愣:“我還以為你睡著了,是不是吵著你了。要不我們明天分房睡吧?!?/br> 時春哼了一聲道:“分房有什么用,你天天不睡覺,我也睡不著啊。難道是這鹽還有什么問題,你不是都已經(jīng)安排好了嗎?” 月池苦笑一聲:“這哪里是我能安排的。行了,車到山前必有路,咱們還是去睡吧?!?/br> 時春心知她又想敷衍過去,她一把拽住她道:“今晚你不說清楚就別想走。我即便幫不上什么忙,至少能聽你吐吐苦水。還是說,你仍覺得我不可信,把我當作外人,所以才把我當傻子哄?!?/br> 月池忙道:“絕無此意?!?/br> 時春將她按回座位:“那就說吧!” 月池無奈地看著她,她坐得很直,眼珠黝黑閃亮,在月光之下就像兩顆黑瑪瑙,專注的視線牢牢地鎖住她。月池不自覺道:“我只是……有點怕?!?/br> 第160章 臨危利害兩相關(guān) 這不是去找死嗎? 這話如不是月池親口說出來, 時春是決計不會相信的,多智堅毅如李越,這世上豈有能難倒她之物?時春不同于貞筠, 貞筠是陪伴月池從東宮伴讀一步一步走到今天的, 直到近年,貞筠偶爾還是會做噩夢, 夢里的月池穿著單衫,在寒夜中執(zhí)筆抄書,紅腫得發(fā)亮的手指上鮮血滴落,染紅了紙箋。時春見到的李越,是帝都的大人物, 翻手為云覆手為雨。她想不明白,李越連京城里的大權(quán)貴都不怕, 如何會外面的下官呢? 月池聞言眉目稍稍舒展,眼底卻是仍是化不開的愁緒。她輕笑道:“在京城時,我未有一次親自出面,都是在背后運作,即便事敗,也算不到我頭上。在這里,我卻是自己沖到了前面, 一招不慎,就會被群起而攻之, 我當然畏懼了?!?/br> 時春撲哧一聲笑出來:“我道是什么呢,你忘了,一路上咱們都是隱姓埋名, 到了保輝, 也是魯寬他們打頭陣。只要咱們藏得好, 回去悄悄告訴皇上,不就什么事都沒有了?!?/br> 月池一怔,她垂眸不語。時春的笑意戛然而止,她拉著月池的手道:“是還有旁的嗎?” 月池半晌方道:“以前的事,我自信一定能與皇上保持一致,可,這次卻不一定了……” 她起身,朔風吹得窗紙嘩嘩作響。她透過窗戶的縫隙望出去,天地仿佛化作了黑白的默片,漆黑的夜幕里,灰色的雪花無聲地落下。月池終于明白自己的畏懼從何而來。不論如何不甘心,她的確是依附于皇權(quán)而活的,換而言之,她離不開朱厚照的支持。鹽政敗壞,最關(guān)鍵的原因就是皇族大肆索取鹽引。朱厚照對母系親眷毫不手軟,可對父系的近親,他心中只怕還是會看在孝宗皇帝的份上看顧一二,即便只為天家的顏面,也不會輕易發(fā)作,所以,指望朱厚照為了一些卑下的灶戶去問罪親王,不啻于癡人說夢。最好的結(jié)果,就是他以后不再賞賜鹽引了,但是要他主動去撕下皇族和勛貴的面皮,推行鹽務改革,只怕如今的火候還遠遠不夠。 月池心知肚明,她目前的所作所為,是以區(qū)區(qū)四品官的身份去觸及整個皇室和勛貴集團的蛋糕,一旦事泄,冷酷如朱厚照,絕對不會費勁保住她,她就會成為棄子,輕則自己身死,重則還會帶累全家。現(xiàn)在最明智、最簡便的做法,就是老老實實地打道回府,她活到如今,都沒見過幾個灶戶和軍戶,何必為素未謀面的陌生人,冒這樣大的風險? 可當她每每想要開口時,她又開始動搖。適才所想不過是最壞的結(jié)果,只要大家足夠小心,保守秘密也不是太大的難事。人生在世,想成大業(yè),豈能不冒風險。她總不能畏畏縮縮一輩子。這兩種想法如拔河一般,在她心里左拉右拽。她自然難以安眠,并且越接近衛(wèi)輝,她的心緒翻騰得越厲害,便益發(fā)日夜難安,終于連時春都發(fā)覺不對勁了。 可時春在得知緣由后,卻道:“我不懂你們那些大道理。但是我們習武之人,每次比試,都是沖著贏去的。你不去真刀真槍地做過一場,怎么知道自己一定會輸呢?再說了,不去實戰(zhàn),就無法增強功力,難道因著怕輸,就自絕上進之路不成。你難道想,遇到危險就一直躲嗎?” 月池搖頭道:“當然不是了。” 時春道:“那就去試試,不用在意我們,大不了就是全家一起死唄,我們即便到了陰間,也可以做一家人吶?!?/br> 月池不由莞爾,她笑道:“呸,活還沒活明白呢,怎么說起死來。還沒到那一步呢?!?/br> 時春站起來,拉著她回房:“那就快去睡吧。睡飽了才好辦事!” 月池再一次鉆進了松軟的被窩里,時春還給她的腳底塞了一個湯婆子,她在溫暖中沉沉地睡去了。 月池的擔憂并非杞人憂天。魯寬在上次談話后,雖嘴上說無能為力,私底下卻背著月池,即刻給朱厚照發(fā)了八百里加急的密函。朱厚照收到密函時,正在為王陽明的奏疏思索。 按照一貫以來的明代軍隊三方制衡的結(jié)構(gòu),軍隊由武官擔任的總兵作為統(tǒng)領(lǐng),宦官擔任的監(jiān)軍作為督察,而在總兵和監(jiān)軍之上再設(shè)文官擔任的巡撫,作為節(jié)制。但他既然設(shè)東官廳,自然不可能讓文官居上,是以在東官廳武官、宦官、文官三方的權(quán)力應該相當。 這點并不難做到,武官中他委派了鎮(zhèn)遠侯顧仕隆任提督總兵官,宦官中他選了御馬監(jiān)太監(jiān)谷大用作為監(jiān)軍,文官中他只需要挑一個年輕資歷薄的人,就不愁他翻出什么風浪。為此,他與大臣們又好一頓扯皮,終于委派了刑部主事王陽明,讓他連跳兩級,做了兵部侍郎,專門負責東官廳的文書工作。 內(nèi)閣三公面上作委屈不滿狀,心里卻笑開了花。自上次月池提及后,李東陽雖然心下猶疑,但也明白李越不是信口開河的人,既然他都信誓旦旦地說了,說不定王守仁這個他從小看到大的晚輩,真有非同一般的軍事才華呢?于是,他就找了個機會,對王陽明考較了一二,這才是真正不考不知道,一考嚇一跳。他和劉健、謝遷一合計,官位低、無資歷還年輕,又有隱藏的絕世才華,簡直是塞進東官廳的最佳人選。 謝遷已經(jīng)摸得著朱厚照的幾分脈了:“我等不能直接把伯安賢侄薦上去。我們薦得越起勁,萬歲反而越不會用他?!?/br> 劉健排查軍屯到如今都沒緩過來,他瘦了一大圈,坐在圈椅上時,就像縮在水草邊的大蝦。他捧著一盅牛乳,正靜靜聽著,只有到不得不開口的時候,才用沙啞的聲音說話,再也不像以往中氣十足的大聲嚷嚷。他聞謝遷之言,幽幽道:“有理、有理。咱們薦一批,再命底下人薦幾個,恰如烏云托月,將伯安顯出來。” 李東陽點頭稱是,三人就此定計。果不其然,朱厚照正是因算得太精、寸步不讓,反而落入圈套。王陽明初進東官廳時,所有人都覺他不會有什么大作為,不過是一個吉祥物而已。誰知,還不到數(shù)月,他就讓所有人刮目相看。勛貴和宦官排擠他,不讓他掌握實權(quán)。他就索性撩開手,真?zhèn)€就在底層軍士和軍屯中打轉(zhuǎn)。 勛貴子弟當面嘲諷他,他也不以為意。就這般轉(zhuǎn)了幾個月,他竟上奏直言軍屯的弊政。 王陽明在奏疏中指出,軍屯的管理太過粗放了,沒有計劃、沒有實地堪合,沒有確切分配,戶部和兵部也沒有專門的管理官員和直轄部門,就中央一道命令,軍隊就去屯田,根本沒有想過,軍官們憑什么去管理自身,乃至與權(quán)貴抗衡?屯田又該如何分配調(diào)度才能保障將士們的權(quán)益?如今皇上重視軍務,所以會時時關(guān)注,一旦皇上有了更重要的要務,軍屯沒有制度保障,只怕不久后又會打回原形。 他對此還提出了應對之策,內(nèi)閣次輔劉健既已對屯田的數(shù)目進行重新測量,那么如今就應該趁熱打鐵,對屯田在豐年和災年的收成進行統(tǒng)計,估算一個區(qū)間,記錄于典冊之上。根據(jù)典冊,再依照將士的人數(shù)進行再分配。他建議以小旗為一耕種與訓練單位。 一小旗大概有十余戶,小旗應對每一軍戶制定門面小牌,小牌之上對各家的丁口、籍貫都進行登記,編排既定,就造冊兩本,一本作為耕種和訓練的考勤記錄,一本則交由兵部作為核查的依據(jù)。 兵部也應設(shè)專門有司,專管軍隊后勤,并在衙門門口設(shè)銅匭和大鼓,軍士如有生活困難,大可來擊鼓鳴冤,或者往銅匭扔狀紙。此外,兵部該司每年年終還需上交報表,以備萬歲查閱。他還在奏疏末尾毛遂自薦,表示他王守仁愿意擔任兵部軍屯部第一任長官。 如果說劉健是斷了豪強大族一時的財路,那王陽明這封奏疏就是力圖永遠絕掉這些人發(fā)財?shù)穆纷?。朱厚照雖然不愿意過多地抬舉文臣,但是也不能把忠心耿耿且有才干的官僚往地上踩。他只猶豫了兩天,就下定決心,在例朝上對王陽明大加贊賞,并且安排吏部、戶部與兵部協(xié)作,再出一個具體條陳,交由廷議。事后,他還賜了王陽明五十兩黃金。 王先生果斷收下賞賜,一回去就請了十來個武林高手做護衛(wèi),在東官廳設(shè)下小廚房,從家里挑了兩個忠心老仆專門為他做飯,兩個機靈的仆人為他看顧住所,還找了一個大夫隨時候著。他依靠這一番布置,躲過了數(shù)次暗殺、下毒,牢牢坐穩(wěn)了東官廳二把手的交椅。此后,鎮(zhèn)遠侯掌練兵,王侍郎掌后勤,谷太監(jiān)監(jiān)督上下的格局正式確立。京軍一改往日的窮困無能,終于漸漸有了正規(guī)軍的樣子。 但這一番大刀闊斧的改革之后,君主與勛貴之間的矛盾已然上升到了頂峰。國公們本以為支持東官廳能夠為自己謀權(quán)奪利,誰知到了最后,他們還是得和太監(jiān)和文官平起平坐,還損失了一大筆進項。侯爵們就更不滿了,國公至少還留下了一部分權(quán)力,而他們是既沒權(quán)又沒錢。京中的世家大族之上,陰云經(jīng)久不散。 鬧到這個地步,饒是唯我獨尊如朱厚照也打算先歇一口氣,總不好把人都逼急了,萬一狗急跳墻,對大家都不好。他思前想后,又召集各家子弟陪他游獵,多加厚賜,不斷地畫餅繼續(xù)忽悠。就在這時,他看到了魯寬的急報,李越居然打算去清查鹽政背后的勢力!這不是去找死嗎? 他第一反應是召月池回來,但真正拈起玉管筆時,他卻遲疑了,狼毫上的朱砂滴落在絹帛上,留下豆大的紅印。鹽政作為大明的命脈,必須要理清的。他也遲早需要安排人去核查。這樣的機要之事,除了李越,他還能派誰呢?朱厚照心想,他安排了五個錦衣衛(wèi)保護他,即便有危險,想來也不會有大事,不若先靜觀其變吧。 他索性不下發(fā)上諭。魯寬沒有旨意,決計不敢違拗李越的意思。這一招既成功保守了機密,也氣壞了劉瑾。劉瑾作為東廠的督主,不可能接觸到錦衣衛(wèi)那邊的傳訊通道。朱厚照不會讓自己的兩個耳目沆瀣一氣,否則他設(shè)立兩個特務機構(gòu)的意義何在?是以,劉瑾只能派人日夜盯著錦衣衛(wèi)那邊的動向,一有出京之人,他就派東廠的番子跟上。這樣消耗了大量人力物力,還毫無消息,叫劉瑾怎么能開心得起來。 而在衛(wèi)輝,遲遲沒有得到消息的魯寬只能硬著頭皮上陣,帶領(lǐng)手下全部喬裝打扮,和俞家人一起去汝王府出席茶會和酒會。汝王根本不會親自接待商人,只有王府長史出面和他們商談。魯寬這倒松了一口氣,來得越是小人物,認出他們的可能性就會越少。其他四個錦衣衛(wèi)也是如此,剛開始還有些生澀,后來就越發(fā)自如了。 打聽他們最多的竟然一同出席的鹽商,因為說到底大家都是競爭對手,為了搶到汝王府這筆大單,當然要知己知彼,百戰(zhàn)百勝了。而魯寬一行人作為生面孔,自然讓大家對他們有些忌憚,迫切想知道他們的家底掂掂斤兩。 俞昌被問得頭皮發(fā)麻,他勉強答道:“他們是我的遠親,以前都是靠田產(chǎn)過活,因為不大景氣,所以才來跟著我從商……他沒有兒子,只是有一個女兒。” 女兒?一眾鹽商面面相覷,其中一個名叫吳兼榮的熟人笑道:“難不成是你老俞的親家,所以才如此上心?” 俞昌嚇得冷汗直流,連連擺手,脫口而出道:“不不不!我怎么有那樣的福氣,可別瞎說了!別說了。” 吳兼榮見他如此模樣,反而正色道:“難不成是個天仙,比令愛如何?” 俞昌哪里敢透露半分,他含糊道:“這我一概不知,我沒見過……” 吳兼榮疑惑道:“你們住在一處,難道魯家的姑娘都不來給你見個禮?” 俞昌道:“人家養(yǎng)在深閨的女孩,又體弱多病,怎能時時出來見外人!行了,別打聽了,背后議論婦人,于禮不合?!?/br> 吳兼榮碰了個不軟不硬的釘子,臉一下就掛了下來。旁人勸他:“嘿,說不定是個丑八怪,所以他才不說?!?/br> 吳兼榮呸道:“若是丑八怪,他怎會如此緊張。一定是個美人,只是打算偷偷獻上去,所以才藏得這么緊。” 眾人聞言恍然大悟,他們都知曉,俞昌這種不見兔子不撒鷹的人,怎會為一個遠方親戚這般勞心費力,一定是有利所圖。而看魯家人穿著平平,他們家最大的利,想必就在這個美人身上。俞家一定是想借獻美,來討好貴人換得鹽引。 眾人議論紛紛,既酸且妒。只是這么一傳,鹽商家有美女的消息也鬧了出來,沒過幾日就連汝王世子朱厚烇也有所耳聞。 第161章 自古常嗟交道難 就把你的閨女送給世子做個近身侍婢吧 這年頭直接當面問你家是不是有個漂亮閨女, 打算獻給世子做內(nèi)寵,與找打無異。因此,盡管大家在暗地里交頭接耳, 可沒有一個人敢問到魯寬臉上。魯寬等人也因忙著打入鹽商內(nèi)部, 無暇顧及旁人的幾個奇異眼神。 俞昌就更不會提及了,事實上, 他自那次失言之后,日日都為此栗栗危懼,夜里更是輾轉(zhuǎn)反側(cè),時時噩夢,將沈三娘也鬧得疲憊不堪。經(jīng)此一遭, 俞家父子倒是真?zhèn)€夾著尾巴、提著腦袋做人,生怕再說錯一句話, 走錯一步路,惹出滔天大禍。然而,禍根已經(jīng)埋下,只是待時爆發(fā)而已。 魯寬等人作為錦衣衛(wèi),在此次喬裝之前對商人真真是知之甚少,在他們眼中,商戶就是他們的錢袋子, 每每取錢就是了,誰還會管這個袋子是什么材質(zhì), 產(chǎn)自何方?直到這次混進來,他們才發(fā)現(xiàn),在自己眼中低下的商戶群體內(nèi), 居然也有三六九等。 賀一元只是說了一句:“我們打算運鹽去大同?!鼻皝砗退麄兣收劦娜藬?shù)一下驟減。剩余的人和他們說話的口氣也變得十分隨意, 甚至還有人大搖大擺地走到魯寬面前, 要求他坐到末席去。魯寬低頭看了一眼自己身上的墨青綢襖,還以為是穿錯了。他瞪大眼睛,問道:“你說什么?” 那個同樣穿皮襖的商人嬉笑扯了他一把:“區(qū)區(qū)一個邊商,厚臉皮到會館來蹭吃蹭喝也就罷了,居然還敢坐到上席來。大爺叫你去末席呢,你聽不懂嗎?怪不得只能賣苦力?!?/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