郅玄 第246節(jié)
郅玄腦內(nèi)天馬行空,表情十分嚴肅,沒人能猜出他此刻正想些什么。 趙顥在一旁落座,側(cè)目看向郅玄,緩緩瞇起雙眼。以他對郅玄的了解,很大可能正在走神,想的也絕不會是什么正經(jīng)事。 人王淮入殿,禮樂聲告一段落。 眾人起身三拜,其后落座。 侍人捧起王旨,大聲宣讀對諸侯的褒獎,追憶初代人王定鼎中原分封天下時的盛況,盛贊君圣臣賢,都俞吁咈。望諸位國君能再接再厲,公忠體國,鎮(zhèn)守四方,威懾蠻夷。 旨意洋洋灑灑,內(nèi)容多達千字。 侍人全篇讀完,因要句句揚聲,嗓音變得沙啞。 諸侯齊聲應(yīng)諾,氏族隨之相和。 史官奮筆疾書,詳實記錄下這一幕,不遺漏任何細節(jié)。 待眾人歸位,禮樂聲又起,持續(xù)整整一刻鐘。 樂聲停歇,依照慣例,人王問政事,群臣答歲豐。人王問軍事,諸侯言無戰(zhàn)。一番應(yīng)對下來,流程完成大半。如果沒有諸侯上表,朝會即宣告結(jié)束。 不想趙顥突然出列,言有事上稟。 “請改幽為趙,易國名?!?/br> 話音落下,殿內(nèi)一片寂靜,落針可聞。 樂人的動作停在中途,不規(guī)律的樂音流出片刻,迅速歸于寂靜。 沒人想到趙顥會突然出列,在人王登基后的第一場朝會上提出更改國名。 諸侯國易名多因國君改封,例如銅氏改封幽地,氏改為幽,國名也隨之更改。歸根結(jié)底是遵奉人王旨意。 趙顥是禪讓得位,依照舊例應(yīng)繼承幽氏。他反其道而行,非但不愿繼承幽氏,更要連國名一同更改,律法禮儀上不能言錯,卻實打?qū)嵡藙恿酥卸汲菣?quán)力一角。 諸侯和氏族皆不做聲,視線在人王和四大諸侯之間逡巡。 在撬動王權(quán)一事上,多數(shù)人以為最先站出來的會是郅玄。畢竟會盟由他提出,也是他為諸侯鋪開藍圖。不承想趙顥先他一步,還是從如此刁鉆的角度。 不愧是兩口子,行事出人預(yù)料,霸道無比,令人望塵莫及。 第二百四十六章 南幽國易名,涉及到一個重要問題,那就是趙地歸屬。 一般情況下,趙顥登上君位,繼承幽氏財產(chǎn),趙地理當(dāng)歸還北安國。如今他主張易名,改幽為趙,國君為趙氏,這塊封地是否還要歸還? 北安侯不讓兒子為難,大方表示趙地仍屬趙顥,是自己給親兒子的封地,北安國不會收回。 有中都氏族專職制定禮儀,聽聞此言,不免皺眉道:“于禮不合?!?/br> “嫁妝?!北卑埠钛院喴赓W,語氣斬釘截鐵。 殿內(nèi)瞬間一靜。 眾人面面相覷,未料想還有這般cao作。認真思量一番,這個答案的確沒有問題,十分合乎情理。 國君嫁女皆會準(zhǔn)備豐厚的假裝。國小如漠侯,無法給漠夫人準(zhǔn)備足夠大的封地,也用金礦鹽井替代,不讓聯(lián)姻對象小看。 趙顥和郅玄結(jié)成婚盟,意味著兩大諸侯國結(jié)盟。除非發(fā)生意外,例如兩人徹底翻臉,這場象征著盟約的婚姻牢不可破。 聽聞在訂婚當(dāng)時,北安侯當(dāng)朝宣布要給兒子準(zhǔn)備雙倍的聘禮和嫁妝,世子瑒及滿朝文武毫無異議,唯一擔(dān)心的是不夠豐厚,被西原國氏族小看。 如今趙顥要改國名,當(dāng)著天下諸侯的面,北安侯絕不會給兒子拆臺,必定大力支持,確保趙顥的奏請能順利通過。 一塊封地罷了,給的是親兒子,哪會舍不得。 退一萬步,有玄城和顥城在,想要土地輕而易舉。挑合適的日子帶兵去草原走一圈,十倍百倍都能圈回來。 短暫寂靜之后,殿內(nèi)響起議論聲。 眾人盡量壓低嗓音,奈何幾百人一起開口,聲音交織在一起,顯得格外嘈雜,想壓下去實在困難。 見人王淮遲遲不表態(tài),趙顥再次奏請。 事情可一可二不能再三再四。 趙顥兩次開口,言行舉止恪守禮儀,給足人王面子。如果人王淮不下旨又給不出合適的理由,后果會變得很嚴重,新人王恐怕無法下臺。 侍人小心側(cè)頭,用眼角余光打量,見人王淮表情嚴肅,雙拳攥緊,多少能猜出他此刻的想法。奈何形勢比人強,天下諸侯在場,不想造成難以收拾的局面,人王再不情愿也必須讓步。 “準(zhǔn)?!?/br> 迫于形勢,人王淮當(dāng)?shù)钕轮迹鳒?zhǔn)趙顥奏請。 自此,南幽國成為歷史,南趙國取而代之。 趙顥無意將事情做絕,對方是人王,不留余地不符合氏族作風(fēng)。故而,在達成所愿后,他又遞上表書,為賀人王登基進獻大量奇珍異寶,還有兩頭巨象,不日將抵中都城。 侍人展開上表,一字一句當(dāng)?shù)钫b讀。 人王淮神情逐漸放松,雖然王權(quán)被撬動,好歹對方無意做絕,還愿意用行動幫他維持體面。 繼趙顥之后,郅玄和北安侯陸續(xù)上表,東梁侯也沒落下。 四大諸侯俱給人王獻禮,尤以西原侯最為豐厚。 在郅玄的獻禮中,百寶萬貨數(shù)不勝數(shù),異獸珍禽應(yīng)有盡有。西原國的瓷器和絲綢精美無比,價值連城,他一次就送出五車,大手筆令人瞠目結(jié)舌。 此外,他還送給人王淮一塊土地,位于草原深處,輿圖隨表書送上。圖上詳細標(biāo)明土地資源,森林草場不足為奇,竟有一座寶石礦! “彩寶?”收到如此重禮,人王淮震驚不已。以為自己聽錯,劈手奪過表書,打斷侍人誦讀。從頭至尾讀過一遍,確認字字句句屬實,差點當(dāng)場失態(tài)。 “地有礦,獻王上以為賀?!臂ば事暤?。 之所以獻上土地和礦藏,郅玄是經(jīng)過深思熟慮,絕不是一拍腦門做出決定。 諸侯會盟是削弱中都城,等同于壓制人王和王族。 王族他可以不在乎,鑒于部分王族成員的行徑,沒有揮起屠刀已經(jīng)是他仁慈。涉及到人王淮,他需要慎重行事。 兩人認識時間不短,彼此之間曾有過合作,原桃還嫁給他,成為他的側(cè)夫人。 氏族的手段如何,郅玄心知肚明??伤凶约旱男惺聹?zhǔn)則,早在制定會盟章程時,就有更深層次的打算。 諸侯可以拽上戰(zhàn)車,沒道理人王淮不行。 利益不夠就繼續(xù)疊加,土地和礦藏僅僅是敲門磚。 一腳踹開大門,雙手推開窗戶,向?qū)Ψ秸故境龈鼜V闊的天地,描繪出令人心曠神怡的藍圖,相信極少有人會不動心。 如果人王淮猶豫,以太后和稷王后的真知灼見也會將他推上戰(zhàn)車。最終的結(jié)果必定是和諸侯團結(jié)一致,刀鋒向外,合力開疆拓土。 說句不好聽的,歐亞大陸跑野人的時代,跑馬就能拿下大片沃土,傻瓜才會死守著中原的一畝三分地。即使將來發(fā)生摩擦,甚至是刀兵相向,土地和資源也是握到自己人手里,實打?qū)嵉膔ou爛在鍋里,外人休想碰一下。 這也是郅玄不忙著改朝換代的重要原因。 減少內(nèi)耗,讓諸侯軍隊出去撒歡才不浪費人力。王族私兵雖弱,抓野人總不成問題。 有了足夠的土地和糧食,物質(zhì)資源極大豐富,何愁人口不爆發(fā)式增長。 人口多起來就能控制更多資源。 這是良性循環(huán),遠勝過在中原打出腦漿子,空余大片無主土地亂跑野獸和野人。 諸侯有私心不假,但有一點沒說錯,王族躺在功勞簿上太久,已失去進取之心。這種情況發(fā)生在任何一個諸侯國都是致命的。中都城地位超然,同樣不能例外。 長此以往,就算不是郅玄,也會有人站出來,一呼百應(yīng),奪走人王權(quán)柄。 郅玄好歹愿意保留中都城,費心維護人王顏面,還想著將人王淮拉上戰(zhàn)車。換成其他人未必樂意。 當(dāng)然,郅玄愿意拉人王淮一把不是無條件。 在處置王族成員時,人王淮的態(tài)度足夠明確,沒有和稀泥,不徇私包庇,做到徹底公正,令諸侯心服口服。 全是他的主張也好,有太后在背后推動也罷,繼續(xù)維持這樣的明智,郅玄不介意將他拉上戰(zhàn)車,掙脫局限,帶他領(lǐng)略更遠處的風(fēng)光,讓他看到真正的“天下”究竟是什么概念。 郅玄送出厚禮,相當(dāng)于主動遞出橄欖枝。 看到他的誠意,人王淮百感交集。 他以為自己今生今世將淪為傀儡,成為大諸侯的傳聲筒,除了象征意義再無其他。不想一切峰回路轉(zhuǎn)。宛如沙漠深處發(fā)現(xiàn)水源,黑暗之中遇見曙光,人王淮心情激動,沸騰的情感難以抑制,以至于通紅眼圈。 見到人王淮的表情,即知他明白獻禮的真意。 郅玄沒有當(dāng)?shù)钐裘?,利落歸位落座,等待早朝之后被另行召見。 四大諸侯帶頭獻禮,代表四人對人王淮的態(tài)度。 王族固然可惡,需要下狠手整治一番。人王淮屬于無辜受牽連,需要區(qū)別對待,不能混為一談。該尊重必須尊重,不能有失禮之處。 大小諸侯收到訊號,心中大定,紛紛起身上表。 侍人應(yīng)接不暇,誦讀到嗓子眼發(fā)干,仍有半數(shù)表書堆在面前,記載的全是國君獻禮。 有年長的中都氏族心生感慨。回憶先王登基時,未曾有這般盛況。一時之間有些糊涂,西原侯到底是善是惡,四大諸侯究竟是忠是逆。 因諸侯獻禮之故,朝會時間延長,持續(xù)到午后仍未結(jié)束。 消息傳到后宮,連太后都現(xiàn)出驚訝神情,猛地坐正身體,命侍人速往正殿,確定無誤再來回報。 侍人明知句句屬實,話中沒有任何夸大,仍不敢違背太后旨意,腳步匆匆去往正殿。途中遇到稷王后派來的侍人,互相對視一眼,都能看到對方眼中的無奈,更多則是興奮。 侍人匆匆離去,太后罕見陷入焦灼。時間過去一刻鐘,卻像是熬足整個時辰。 終于,侍人去而復(fù)返,太后停止踱步,命侍人進殿回稟。 “稟太后,四大諸侯獻禮,西原侯尤厚,有土有礦。各國國君跟隨,獻禮表書堆積如山?!?/br> 侍人入宮多年,經(jīng)歷兩代人王,首次遇到這般盛事。勉強維持鎮(zhèn)定,說著說著情緒就難以抑制,聲音中透出激動和喜悅。 太后再三詢問,直至侍人講不出新細節(jié),方才揮手命其退下。 今日之前,她和人王淮想法一致,甚至做好情況最糟糕的準(zhǔn)備。不想柳暗花明,峰回路轉(zhuǎn),在第一場朝會上有此奇遇。 歷經(jīng)宮廷沉浮,見多波詭云譎,太后比人王淮更清楚獻禮的重要性。最關(guān)鍵的是四大諸侯,更準(zhǔn)確來說是西原侯的態(tài)度。 “轉(zhuǎn)機,生機?!?/br> 沒人愿意終生做個吉祥物,世人提起仿佛一個符號,只存在象征意義。 如果人王淮庸碌無為,沒有任何能力,做個吉祥物倒也無妨。關(guān)鍵他有能力也有野心,礙于形勢不得不放棄,強迫自己隱忍,做一個無為君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