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9頁
書迷正在閱讀:農(nóng)家小甜妻、糖不及你甜[娛樂圈]、他似野火、不知夫君是女郎、重生成替身夫君的掌心寵、戲精的誕生[快穿]、和暗戀對象結(jié)婚以后、穿成妖女后我和正道少俠he了、清穿皇四子弘歷、月光啊,閃爆他們
聽到自家老爹又開始吹牛皮了,人群之中的顧言璋,竟是感覺到自己滿嘴苦澀。 這十年里,除了那寶兒在一眾衙役的陪同下,偶爾回鄉(xiāng)探親,看看他這個當(dāng)?shù)?,還有他另外幾個兒子,或者是在這個家里頭住那么幾天之外,他那個媳婦兒陳氏,根本就沒有再回來過。 想到自己這十年里,都是自己一個人睡的,每回都讓他孤枕難眠,顧言璋就感覺到萬分的痛苦。 他現(xiàn)在特別后悔。 只要知道自己的媳婦兒能有這樣的大運(yùn),他當(dāng)初看見自己老爹打她的時候,就應(yīng)該及時的伸把手的。 他捫心自問了一下,自己這么一個年輕漢子,難道還真的治不住自己的老爹嗎? 不,他其實(shí)還是治得住的。 只不過,他當(dāng)初有自己的考慮。 他那個時候其實(shí)也是想看看,自己借尸還魂回來的媳婦兒,到底有什么真本事。 他當(dāng)初也是看出她本性忠厚,沒有害人之心,反而還能給他減輕不少負(fù)擔(dān)。作為一個妻子,她還算是上得了臺面,他才慢慢的從身到心的接受她。 想到這里,顧言璋就心事重重地嘆了一口氣。在鄉(xiāng)親們那熱烈的祝賀聲中,他雙手抱拳,回敬道,“多謝了,多謝了……” “他日如果有時間,我肯定會帶自家的秀才公,上你家拜訪的……” …… 自打陳萱萱的親兒子高萱,以13歲的稚齡,考起了秀才的功名之后,高縣令對他的期望,就與日俱增。 高縣令這個人,由于自己的人生境遇波波折折,大起大落,所以他這個人特別的信封建迷信。 他找了有名的道士,還有高僧,給自家的親外孫算了命。 那些人都說,他家的親外孫貴不可言。以后還有更大的出息。 于是,高縣令從那天開始,走到哪兒都把自己的親外孫帶在身邊。 至于陳萱萱嘛,她對于這樣的事情,這有那么一點(diǎn)點(diǎn)都不放心的。所以,她只要有時間了,她也會跟著自己的兒子。 老太太劉氏這人呢,精明強(qiáng)干的很。 她對于高縣令這么一老爺們,天天帶著自家的孩子到外面走,她其實(shí)也是有些不放心的。 于是,她也跟那個跟屁蟲一樣。 天天跟著高萱,到處走,到處炫。 于是,高萱小小年紀(jì),就飽受關(guān)懷。在一個根本就不缺愛的大家庭長大。 很快,他就在二十歲的年紀(jì),一舉成功,考下了舉人的功名。 這一下子,又把整個陳家村的人,還有顧家崗這一帶的族人們,全給轟動了。 那些人只要一談起,高縣令親自帶出來的那孩子,個個都舉起了大拇指稱贊。 就在這一片稱贊聲之中,陳萱萱感覺作為一個老母親,心里寫滿了自豪感。 看著自己親手帶大的兒子,這么有出息了,她心里是真的特別的驕傲的。 她覺得,自己穿越的這一輩子,一點(diǎn)都不虧。 她在這里,意外的遇到了自己上輩子喜歡的,卻早早離開那個人世的那個人。 又在這里,跟那個男人相遇,相知,相識,相愛。還跟他有了一個愛的結(jié)晶。 一想到這,陳萱萱就不由自主的淚流滿面了起來。 她心想,如果自己當(dāng)錯誤的時候沒有下定決心,或者說,自己的老娘沒有替她找到他,那么,她心里頭總會有那么一些些的遺憾的。 陳萱萱如今已經(jīng)有將近50多歲了。 而她這輩子的老娘,也不年輕了。 老太太劉氏七十多歲的高齡,但也是頭發(fā)花白,但是手腳還算是矯健。走路根本就不用別人攙扶。說起話來,也是中氣十足。 她每每一談到自己親手帶大的親孫子,那就口如懸河,唾沫橫飛。 而高縣令雖然在年齡上,比老太太劉氏小那么六歲。 可是,他現(xiàn)在也不年輕了。 雖然去年高升成了衢州通判。但是,他只要一想到,自己一手帶大的孩子高萱,現(xiàn)在年紀(jì)輕輕的,雖然有了舉人的功名。但是,他以后還得考進(jìn)士。 考上了進(jìn)士之后,他還得入官場,做大官。 另外,他的婚姻大事,他也做不了主。 他還得幫他找他的親爹呢! 一想到那位淮安郡王的兒子,高通判心里也是百感交集。 人家現(xiàn)在雖然不是世子。也不是能繼承郡王之位的。 可是,那位不管怎么說,大大小小也是位皇親國戚。 自家的乖外孫雖說是他的親兒子??墒?,對方肯不肯認(rèn)他,他都覺得是個問題。 一想到自己親手帶大的親外孫,這么些年都沒見到他的親爹,高通判就又開始給自己加油打氣。覺得自己還能多活幾年。爭取把自家親孫子,一步一步的撐上去。 …… 陳萱萱現(xiàn)在已經(jīng)五十五了。 這個時候的她,已經(jīng)完全進(jìn)入了養(yǎng)老模式。 現(xiàn)在的她,每月都有兒子的奉養(yǎng)。 兒子作為舉人功名出身,朝廷每個月都會定期給他發(fā)奉俸祿。 每月十八斤大米,兩條十斤重的咸魚,三斤咸菜。 再加上,老太太劉氏還有她親兄弟陳大明陳小明的貼補(bǔ),高通判每月送來的貼己錢,以及布匹糧食還有各地的土特產(chǎn)一類的好東西,陳萱萱就感覺自己現(xiàn)在的生活,雖然趕不上她以前的,但是,也不算差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