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頁
書迷正在閱讀:農(nóng)家小甜妻、糖不及你甜[娛樂圈]、他似野火、不知夫君是女郎、重生成替身夫君的掌心寵、戲精的誕生[快穿]、和暗戀對象結婚以后、穿成妖女后我和正道少俠he了、清穿皇四子弘歷、月光啊,閃爆他們
在這個家里頭,馬二狗的兩個親弟弟娶媳婦的錢,都是他一手掏的。后來他兩個弟弟有了孩子之后,他們也一直跟著他,到處找活干。三兄弟,包括他們的兒子掙到的錢,全部都在馬二狗一個人的身上。對此,馬二狗的兩個弟弟,是一點意見都沒有的。 因為他們心里都清楚,只要他們老老實實的跟著親哥干,親哥是絕對不可能虧待他們的。 馬二狗當家作主當慣了,他一聽到黃氏說的這番話,他就像是聽到什么笑話一樣,當時就冷哼了一聲。 “這一點我還需要你提醒?” “不過,你這人也別太勢利眼了。在我那干兄弟面前,你可千萬不能擺臉色。那人以后,指不定還會發(fā)筆大財呢!” 一聽到這家男人認的兄弟會發(fā)財,黃氏包括家里頭的其他人,當時就忍不住地湊了過來。 “發(fā)財?” “就那樣的鄉(xiāng)下人,有幾個財發(fā)呀?就說就算是能發(fā)財,他又能得幾個錢?” 馬二狗聽見這話,直接開罵了?!澳銈€大傻貨,你又懂得了什么?!” “這姓顧的小子,命好的很!” “他娶的媳婦兒,是那個陳家村陳大貨郎的親meimei!而那個陳大貨郎的干爹,則是咱們衙門里的黃捕頭?!?/br> “就因為有這么一層關系,他每年六月七月八月這幾個月里在碼頭打工的時候,碼頭上的那幾個管事,都對他客氣的很呢!給他的工錢,不單是最公道,也是最最實在的?!?/br> 聽到這話,黃氏當時就沒了瞧不起顧言璋他們的心思,她反而有些羨慕的說了,“當家的,你要是也有這層關系的話,那咱們家辛辛苦苦十多年說不定,早就在桐鎮(zhèn)那邊,買上一畝的田了呢……” 黃氏這人,其實就是從桐鎮(zhèn)里出來的。 她親生父母,包括她幾個兄弟,一直都生活在桐鎮(zhèn)的貧民窟。同樣也是靠著給別人打短工過活。 當拉船的纖夫,做扛包的碼頭仔,給各個船家送吃的,給桐鎮(zhèn)一些沒有多少錢的店老板,跑跑腿…… 一家人雖說沒有被餓死,可這些年來,活的也是特別的艱辛。 黃氏能從桐鎮(zhèn),嫁到這個縣城,她娘家人總說她命好,走了狗屎運。而且,她娘家的幾個兄弟以前,就一直在她面前說,他們就希望在桐鎮(zhèn)的周邊的山上,有那么一畝兩畝的田。 因為經(jīng)常性的被自家?guī)讉€兄弟說道,黃氏這心里便也萌生了一股執(zhí)念。那就是自己這一輩子,一定要買一畝兩畝的田。而且,最好是買到娘家那邊。 這樣一來,娘家人就可以用一個比較公道的價格,租用他男人家的地……,而自己男人到時候,肯定也是無話可說的。 想到自己的心事,黃氏就忍不住提了,“當家的,說來也奇怪,既然你那兄弟關系還算硬,以后還能發(fā)財,那你說說,他現(xiàn)在怎么這么窮?衣不遮體的,腳上連雙鞋都沒?!@是不是在故意在裝窮,防著我們???” 馬二狗聽了,搖了搖頭,“怎么可能?他沒那個心眼!” “這兩年里,他那個老爹還有老娘,身體都不中用。三天兩頭的生病,……去年的時候,你那幾個親兄弟告訴我,他經(jīng)常在桐鎮(zhèn)的那幾個當鋪當東西。賣的錢全部用來買藥了……” 聽到這話,黃氏心里頭舒服了好多。 不過很快,她也忍不住的想到了自家的情況。 她那對公公婆婆年紀也大了,老太太現(xiàn)在也是經(jīng)常性的生病。 不管買不買藥給他們治病,他們都要花上一大筆的錢。 不買藥的話,他們就只能在那里死命的扛著,死命的熬了。熬得過去還好,熬不過去的話,他們要花的錢,只會是更多。 因為辦喪事的錢,絕對是一大筆。 買棺材,買壽衣,還要把親戚朋友們都接過來,請他們吃幾頓飯,讓他們幫忙抬棺材。到時候,還得請一兩個道士過來做法事,選風水寶地…… 想到在以后的時間里,他們家的各項花費,就如同流水一般,黃氏這會兒就緊緊的皺著眉頭,徹徹底底的愁上了。 “當家的,今天早上,隔壁的那個王婆找上了我。說是能給我介紹個好事兒做。就是讓咱們一家人,包洗鐘大掌柜他那些船工的臭衣裳。洗干凈100件衣裳,能給我五文錢。你說這事兒,咱們能不能干?” 馬二狗聽了,認真的想了一下,就高興的說了,“這事兒做的!” “只是你們洗完衣服了,讓咱們幾個兒子親自送過去?!峭跗攀墙o別人拉皮條的,指不定是因為有人看上咱們家的媳婦兒,打著占便宜的心思……” 穿越農(nóng)家養(yǎng)兒記 第58章 :滿載而歸 顧言璋心里藏了事,這一大清早天不亮的時候,他就已經(jīng)起了床。 早上連飯都沒吃,他就叫自己的老爹還有大兒子挑了擔子,準備出馬二狗家的門。 發(fā)現(xiàn)馬二狗都這會兒了,還睡得迷迷糊糊的,他跟馬二狗的媳婦兒黃氏打了一聲招呼之后,就直接離開了這里。 顧言璋手頭上就只有幾十斤的泡菜了。這菜還是挺好賣的。 他們?nèi)フ尹S捕頭的這一路上,他們差不多就賣了十多斤出去。 一清早就賺了二十多文錢,顧言璋心里高興的很。花了五文錢買了幾個雜糧燒餅之后,他就跟自己老爹還要大兒子說了,“都別弄了,趁熱吃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