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頁
書迷正在閱讀:[文野同人]cos橫濱歌姬的日常、【強烈推薦】危險人格、九零之海島小白花超厲害[重生]、美強慘拿自己當(dāng)替身、我靠皇帝的寵愛帥炸官場、娶了相親對象的jiejie(GL)、[綜歷史同人]王者游戲、虐文替身Alpha不干了(GL)、歸國少爺?shù)暮篱T之戀、繁枝之中
然而太子殿下轉(zhuǎn)而上了馬車,容侍衛(wèi)迅速跟上,馬車很快駛離。 一旁站著的何家的小丫頭嚇得連頭都不敢抬,半晌站著沒動,直到東宮的馬車漸遠,她才緩緩地抬頭,略微有些迷茫。 回了家她才問母親:“太子殿下看起來好兇,為什么堂姐還要跟著殿下呀?” 她母親嚇得捂住她的嘴,強調(diào)道:“這些話以后不許說了。” “太子殿下是儲君,未來天子,咱們只有仰慕的份?!?/br> 其余的,一個七歲的丫頭怎么能理解。 若是能得太子青睞,做了太子妃,便是未來皇后,身份無比尊貴。就算太子不喜,進了東宮,何愁日后的榮華富貴呢? * 宮中沒有傳出太子妃終究花落誰家,柳夢姚的婚事極順利的進行了。 黎衡出身寒門,做了金烏衛(wèi)后家中有些起色。 一家子對能讓侯府的小姐進門都高興的不得了,柳夢姚在家中永遠是放在第一位的?;亻T的時候,整個人紅光滿面。 到底是嫁了人,黎衡站在她身后,她收斂了許多,問柳盈月:“過幾日,我們想去京中的瀾山廟祈福,你不如跟我們一道去?” “是……去求什么?” 柳夢姚一低頭:“是去求孩子?!?/br> 柳盈月有些吃驚:“不是沒成親幾天?” “有備無患嘛……”柳夢姚拍她:“再說了,你也要成親了,跟我們一起去,順道一起求個多子福?!?/br> “……” 柳盈月深吸了一口氣。 彼時,韓凌就在旁邊微微地笑著看她。 柳盈月干巴巴地道:“那我還是不去了……” 然而由不得她不去,大夫人在那天全將他們四人一道趕出了門。 馬車在京城街道上穿梭,越是靠近瀾山廟越是走得慢。 柳夢姚在馬車上終于有些坐不住了,便掀了簾子,不禁“咦”了一聲。坐在她身邊的黎衡握著她的手輕輕安撫。 另一駕馬車上,韓凌朝柳盈月解釋道?!敖諡懮綇R中有法會,臨近法會時求的符據(jù)說特別靈,因而很多百姓會在這時候上山祈福?!?/br> 然而在馬車中,她離他坐的很遠,很安靜地不知在想什么。 韓凌朝外面的車夫道:“上山走另一條路?!?/br> 許是韓凌和瀾山廟那邊相熟,走的道雖偏僻,但實際比正門要好走許多。 到了山上,有老僧出來迎接。 原來韓凌年幼時身體不好,曾有一段時間在瀾山廟中做掛名弟子,以求福消災(zāi)。 柳夢姚一見能有這樣的機會,欣喜地很,拉著黎衡就往那個求符的殿中跑去。 韓凌許久沒來,老僧問他:“你可要去見你師父他們?” 自然是需要的。但韓凌還是看了一眼柳盈月:“我去拜見師父,你同jiejie去求福?” 柳盈月想不出祈什么福,只道:“我同你去?!?/br> 但她并不進禪房,只立在門外等他出來。 彼時,路過挑水的小和尚經(jīng)過,不禁經(jīng)了一瞬。 那女子站在明黃色的寺廟之中,衣衫隨風(fēng)而動,明明生的一副明艷動人的容貌,但面容平靜,和古樸的寺廟融為一體。 只聽方丈的禪房中傳來爽朗的笑聲,小和尚連忙擔(dān)著水缸跑了。 穿著青灰色衣袍的老者將韓凌送出門,到門口時微微一愣。 韓凌見狀,連忙介紹道:“師父,這是韓某即將過門的妻子?!?/br> 柳盈月走上前來見禮。 方丈看著她,捻著胡須不語。 良久,韓凌沒忍住出聲:“師父?” “姑娘……并非俗世之人?!?/br> 柳盈月凝眉,不知他所指。 “像姑娘這樣的人,幾十年未必能出一個?!狈秸呻p手合十,微微福身,“不知能否請姑娘幫一個小忙?!?/br> 瀾山廟有一處有千級石階,據(jù)說石階的最上處有一口銅鐘,若能在日出之時敲鐘三下,那時許的愿,便能上達天聽。 而這銅鐘,自方丈修行以來,還沒見人上去過,受廟規(guī)所限,就連他自己也不能擅自上去。 韓凌原本替柳盈月覺得榮幸,但一聽這狀況,便不是那么樂意。 這石階常年無人走過,早生苔痕,更不知千階之后的臺上有什么,萬一遇見什么危險,無人照拂,那可怎么辦? 另一位老僧沉著步伐走來,面露喜色對方丈道:“今年,恐怕這臺上古鐘能敲響了?!?/br> 柳盈月一看,那老者身后的人是裴闕。 韓凌見著裴闕,臉上驚訝,連忙見禮:“見過太子殿下?!?/br> 裴闕免了一眾的禮,問那老僧:“需要孤如何?!?/br> 方丈也凝起眉,將方才同柳盈月所說的再說了一遍。 裴闕神色淡淡:“可以。” 方丈修行多年,原以為內(nèi)心平靜如水,在此時還是難掩的興奮。 據(jù)說這石階一百多年前曾有人走過,就連他師父也沒有等到有緣人。如今他能聽到瀾山臺上的鐘聲,不由得熱淚盈眶。 兩位老僧一齊重重地朝柳盈月和裴闕低頭:“多謝殿下、姑娘?!?/br> 見到了裴闕,柳盈月便知道那“有緣人”是指什么。 柳盈月需得在瀾山廟的寺院中齋戒兩日,等到了法會前一日的晚上上階,日出時敲第一聲鐘響。 兩日后,一行人便提前來到瀾山臺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