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3章 火炮試射
書迷正在閱讀:反派后媽帶萌娃嫁入豪門、國民作精有主角光環(huán)、南唐節(jié)度使、二流貨色2:浮燈、穿成贅婿文男主的炮灰前妻、每天都在被狗男人碰瓷 (修仙NPH)、農(nóng)門團(tuán)寵六歲啦、魂穿后嫁給斷袖死對頭、我的微博熱搜通未來、上門霸婿
兩人入城后分手,武承嗣回到王府時天已全黑,三位夫人都在偏廳飯桌上等候。 一張長桌上,李芷盈獨(dú)坐北面上首,徐文清坐在左手,劉嵐霜坐在右手。 除三人之外,張構(gòu)也在,坐在徐文清下手。 見武承嗣入殿,李芷盈急忙起身,上前幫他脫下披風(fēng)。 “夫君,今日下午裴仆射命人送來幾本書,都是關(guān)于倭國風(fēng)情地貌的,我仔細(xì)檢查過,并未夾雜別的東西,便收下了?!?/br> 裴炎送禮,顯然是為了感謝武承嗣昨日朝堂相助之情。 他也很會挑禮物,知道別的禮物武承嗣絕不會收,懂得投其所好。 武承嗣點了點頭,道:“那便收下吧,讓人放在書房桌案上?!?/br> 李芷盈答應(yīng)一聲,與他一起來到北面坐下,鳳舞早就在張構(gòu)對面坐下,一直盯著武承嗣嘴巴。 武承嗣一聲“開膳”只說了個開字,她便伸出筷子,夾了一大塊羊rou,塞入嘴里。 一邊吃著嘴里,還一邊不住往碗里夾菜。 她身邊的劉嵐霜則斯文的多,夾一根菜還要用勺子接著,再慢慢放入嘴里,慢慢咀嚼。 李芷盈吃飯也斯文,但畢竟出身將門,速度不似她那般緩慢,動作輕快許多。 徐文清雙眼還未好,由身邊的蘆葦喂食。 她喝了口湯,說道:“王爺,我聽師兄說神火營今天試了新武器,威力很大呢!” 她與李芷盈、劉嵐霜、鳳舞不同,吃飯時喜歡說話,似乎不喜太安靜的氛圍。 武承嗣微笑道: “那東西叫火炮,屬于火藥的應(yīng)用武器。以后咱們只要不斷提高冶煉水平,將來就能造出威力更大的武器!” 李芷盈聽不太明白,問道:“夫君,那個火……火炮比火藥的破壞力更強(qiáng)嗎?” 武承嗣道:“火炮類似投石機(jī),能將幾十斤的鐵球射出幾百丈遠(yuǎn),威力自然要強(qiáng)些,如果把火炮看做弓箭,火藥便是弓弦!” 劉嵐霜自從徐文清開口后,便放下筷子傾聽,聽到此處,眼中閃著光芒,似乎非常喜悅。 武承嗣注意到她表情,笑道:“你也很感興趣嗎?” 劉嵐霜臉頰一紅,微微點了點頭。 武承嗣笑道:“張構(gòu),你給大家詳細(xì)說說火炮的構(gòu)造和機(jī)理吧!” 張構(gòu)身體早已恢復(fù),前天便去了神火坊報道,目前住在神火坊,但時常會來王府走動。 他站起身,拱手道:“是。” 轉(zhuǎn)身面向眾人,道:“火炮由炮管、木車、火藥包、炮球組成,炮管是一根圓鐵柱子,里面空心,前窄后寬。” 徐文清父親是鐵匠大師,對鐵匠工藝頗為精通,驚奇道:“這鐵柱子是怎么造出來的?用的打造法還是鑄造法?” 張構(gòu)答道:“是鑄造法,共有二十一道工序,極為繁復(fù),耗時也久。 徐文清感嘆道:“能造出這種東西的工匠一定很厲害?!?/br> 張構(gòu)默然片刻,說道:“是楊泰和楊務(wù)廉研究出來的?!?/br> 武承嗣道:“以楊泰的方法,一個月才能造一批。他十一月造了十根,加上楊務(wù)廉原先在將作監(jiān)造的,也只有二十根,這遠(yuǎn)遠(yuǎn)不夠用!” 徐文清問:“要多少炮管才夠呢?” 武承嗣沉吟道:“雖然揚(yáng)州那邊也在造,但至少兩邊都有一百門火炮,這場戰(zhàn)爭才有把握!” 李芷盈道:“夫君,只要楊泰將工藝傳給其他工匠,應(yīng)該能增加鑄造速度吧?” 武承嗣嘆道:“聽工匠們說,楊泰那二十一道工序頗為復(fù)雜,一絲一毫都不能出錯。尤其是要明白各個工序的目的和作用,不然根本掌握不住火候?!?/br> “目前真正吃透這二十一道工序的匠人,只有張構(gòu)和另一名匠人?!?/br> 李芷盈驚奇道:“張公子不是石匠嗎,莫非鑄鐵方面也學(xué)了嗎?” 張構(gòu)微微一笑,拱手道:“學(xué)了一些,不過遠(yuǎn)比不上我爹和徐師叔?!?/br> 徐文清笑嘻嘻道:“張師伯雖然最精通石匠工藝,但金、銀、鐵工藝也都精通?!?/br> 張構(gòu)急忙謙虛了幾句。 一頓飯吃完,張構(gòu)告辭離開,眾人各自回屋。 武承嗣本想去正殿睡,李芷盈卻說:“夫君,劉meimei已經(jīng)過門四天了,你還未與她同房,再拖久了只怕不妥?!?/br> 武承嗣回想起那日與劉嵐霜相處的情形,道:“過幾日再說吧?!?/br> 次日清晨,武承嗣來到西討大營,在營帳中待了一個時辰,便去了后備營,進(jìn)入侯延景營帳。 侯延景急忙站起身,道:“大帥,您怎么來了?” 武承嗣問:“昨晚后備營是不是有個人走了?” 侯延景愣了一下,道:“對呀,就是陳子昂,他不是還求見過您嗎?您忘了?” 武承嗣哼道:“我來問你,他走的時侯,沒留下點東西嗎?” 侯延景道:“??!您是說他寫的那份策論嗎?” 武承嗣道:“那份策論你看過了?” “看了呀?!?/br> “寫的怎樣?” “寫的很不錯,讓人頗有耳目一新的感覺?!?/br> 武承嗣瞪眼道:“那為何不拿過來給本帥看?” 侯延景愣住了,道:“給、給您看?” 武承嗣道:“這么優(yōu)秀的人才,你不覺得應(yīng)該做些努力,將他留在軍營中嗎?” 侯延景并不蠢,立刻明白了武承嗣想留下陳子昂,大聲道:“末將這就去找陳子昂,讓他回到后備營?!?/br> “不用了,本帥會親自去找他。不過在這之前,你先將陳子昂留下的策論給我瞧瞧。” 侯延景‘哦’了一聲,從桌案上取過一張紙,遞了過來,道:“大帥,這就是他寫的東西?!?/br> 武承嗣瞪眼道:“誰讓你現(xiàn)在給我了。等我離開后,你來我?guī)泿ぃ瑢⒉哒摻o我。對外宣稱,就說陳子昂策論極為優(yōu)秀,令你大受震撼,這才拿來給我!” 侯延景大聲道:“末將領(lǐng)命!” 武承嗣點了點頭,離開了侯延景營帳。 半個時辰后,王孝杰急步來到郭元振營帳,將他搖醒,叫道:“老郭,出事了!” 郭元振揉著眼睛坐起身,皺眉道:“又出什么事了?” 王孝杰道:“你記不記得陳兄昨日離營之前,寫過一篇策論?” “記得啊?!?/br> 王孝杰大聲道:“今天早晨,侯將軍帶著那份策論去找了大帥,聽說大帥看見策論后大為震驚,騎馬離營而去,據(jù)說是去請陳兄回來呢!” 郭元振驚醒道:“有這等事?” “可不是嗎,營中到處都在傳這件事,陳子昂這次應(yīng)該能夠回來了吧!” 郭元振摸著下巴道:“陳兄那篇策論我也看過,好是挺好,可也不至于讓大帥這么震驚吧?” 王孝杰撇嘴道:“也許陳子昂的想法剛好對了大帥胃口呢,這種事誰說得準(zhǔn)!” 郭元振點了點,心想:“看來大帥昨日并非幫不了陳子昂,而是不愿。今日得知陳子昂有才,這才愿意幫忙。” 又想:“這也說明陳子昂的麻煩絕非一般,連大帥都不敢輕易答應(yīng),聽說他原本是在沛王身邊做事,也許此事與沛王有關(guān)。” 大明宮,中書省。 武媚面無表情,坐在劉仁軌的位置上,一本一本翻看李弘處理過的公文,臉上表情越來越難看。 各大部門、以及京外地方官員每日都會上陳各種民生情況和問題,由中書省草擬對策,門下省審核,最后由尚書省和九寺執(zhí)行。 這是朝廷每日運(yùn)轉(zhuǎn)的體制。 只有較為重要的問題,在門下省審核后,才會拿到皇帝的書案前,由皇帝審批一遍。 武媚把持朝政時,大部分公文都由她審批,許多重要問題她甚至?xí)鲃痈M(jìn),時刻關(guān)注該政策的效果。 李弘登基后,這些公文都跑到李弘的御案上去了。 武媚其實并不想立刻就與李弘爭奪審批公文的權(quán)力,以免引起非議。 只不過有幾個她親自主導(dǎo)的政策,令她放心不下。 今晨,命謝瑤環(huán)去中書省將那幾個政策的公文拿過來,想了解一些最近情況。 誰知公文上李弘洋洋灑灑寫了一大堆,他將之前的政策全部推倒,要求中書省重新擬訂政策。 武媚又驚又怒,立刻直奔中書省,將李治處理過的公文全部拿來看。 發(fā)現(xiàn)幾乎每一個公文他都寫上一大堆意見,要求中書省按照他的意見重新施政。 這并非李弘有意與武媚作對,而是兩人性格完全不同,施政方向自然也偏差極大。 所以李弘看到武媚的政策后,十分排斥。 同樣的,武媚看到李弘的批注,心中也憤怒不已。 李弘并無為政才能,政策十分保守,將她費(fèi)盡心血的改革措施全部改回,她怎能不怒? 她鳳眼一抬,盯著眾官員,冷冷道:“皇帝胡來也就罷了,你們也都跟著他胡來?” 劉仁軌病重沒有來,站在她面前的只有劉齊賢、裴炎、李敬玄、婁師德、戴至德等人。 劉齊賢默然不語。 昨日和前日的朝會上,他都沒有站在李弘一邊。 雖然都有不得已的原因,但自覺有負(fù)先皇囑托,便不想在這方面反對李弘,以免又打擊到皇帝的權(quán)威。 裴炎和李敬玄則因皇帝在立后問題上退讓,便也退了一步。 而且兩人也受過李治臨終托付,在小事上不愿與皇帝作對。 他們都不反對,其他官員更不敢反對了,于是被李弘批注的公文全部回到中書省,沒有再繼續(xù)施行。 武媚見眾人都不說話,心中更怒,暗暗動了替換這些官員的心思。 她性子里既有狠辣果敢的一面,也有審時隱忍的一面。 既然沒有大臣出來反對,她就沒有正當(dāng)名義讓大臣們繼續(xù)她原來的政策。 當(dāng)即不再多言,起身離開了中書省。 回到紫宸殿后,她在殿內(nèi)來回踱著步子,腦海中浮現(xiàn)一個個名字。 這些名字都是她的心腹,她打算從中挑選一名得力之人,取代劉仁軌中書令的職位。 便在這時,那名老宮女進(jìn)入大殿,她見武媚來回踱步,知道她在沉思,便站立一旁,不敢驚擾。 良久后,武媚停住腳步,問:“胡萍,有什么事嗎?” 老宮女遲疑了一下,道:“殿下,是關(guān)于陳子昂的事?!?/br> 武媚神色一冷,道:“怎么,他還沒有離開軍營?” “不,他昨晚已經(jīng)離營了,不過……不過他離營時留下一篇關(guān)于與吐蕃人的作戰(zhàn)策論?!?/br> 武媚面色一緩,道:“他看來確實有心上戰(zhàn)場,過幾年吧,本宮會給他機(jī)會的?!?/br> 老宮女道:“殿下,事情恐怕有點麻煩,他那份策論不知怎的,被周王看到了。周王似乎看中他才能,親自找到他府上,請他回營?!?/br> 武媚吃了一驚,道:“承嗣的眼光可高的很,他竟能憑一份策論讓承嗣親自找上門去,莫非他真有軍事之才?” 老宮女對陳子昂印象頗佳,說道: “奴婢一直就覺得,您手下的內(nèi)衛(wèi)中,就數(shù)他最有潛力。如今連周王殿下都認(rèn)可其才,應(yīng)該不會錯了?!?/br> 武媚皺眉想了好一陣,心想:“就算承嗣將來發(fā)現(xiàn)陳子昂是我的人,也是他自己將人追回去,怪不到我身上。” 點頭道:“既然如此,就讓他回去吧?!?/br> 老宮女答應(yīng)一聲。 …… 陳子昂回到后備營時,發(fā)現(xiàn)所有后備營的人看他眼神都不同了,這其中既有羨慕,也有妒忌。 被大元帥親自給追了回來,這種待遇誰能不羨慕? 陳子昂目不斜視,一言不發(fā)的走著。 來到自己營帳,只見王孝杰和郭元振靠在帳外,顯然在等他。 王孝杰上前兩步,在他手臂上一拍,笑道: “你小子行啊,竟能讓大帥親自去將你找回來,將來的前途看來是穩(wěn)了。以后發(fā)跡了,可不能忘了我們倆!” 陳子昂笑道:“二位之才都在小弟之上,若是小弟能發(fā)跡,二位更不必說?!?/br> 王孝杰回頭朝著郭元振道:“快看,說話又變得文鄒鄒的了,看來是完全恢復(fù)啦!” 郭元振笑道:“陳兄,剛才侯將軍傳下命令,吃過中飯,后備營考核前十的人,可以隨中軍將官們?nèi)ド窕馉I?!?/br> 陳子昂喜道:“好極了,大帥親自構(gòu)思的新武器,威力絕不會差。” 王孝杰笑呵呵道:“廢話,火藥都能將高麗人城墻打破,新武器自然更強(qiáng)。咱們好好與新武器親近親近,一個月后,就用這些武器狠狠揍那幫倭國狗東西?!?/br> 吃過午飯,三人來到校場集合。 等人到齊后,侯延景領(lǐng)著眾人向正營行去。 這次正營去神火營參觀的軍官共有三百人,全是校級以上軍官,由羅素帶隊。 與大隊匯合后,隊伍來到灃河碼頭,順著河流,通過水門入城,直接進(jìn)入皇城左武衛(wèi)大校場。 隊伍在校場一塊空地上停住,侯延景命眾人原地休息。 王孝杰盤腿坐下,低聲道:“怎么不走了,不是說去神火營參觀嗎?” 郭元振凝思不語。 陳子昂微笑道:“據(jù)我所知,當(dāng)初展示火藥時,便是在芙蓉園一塊大空地上,新武器自然也要找寬闊地方展示?!?/br> 王孝杰搓著手,滿臉盡是興奮和期待:“聽說火藥的聲音比打雷都大!新武器也不知是怎樣的?!?/br> 郭元振沉吟道:“既然大帥打算用這種武器對付倭國,起碼能在海上使用,應(yīng)該是遠(yuǎn)距離武器?!?/br> 他身后一人忽然道:“喂,你們說朝廷為啥突然要對倭國開戰(zhàn)呀,西討大營不是針對吐蕃人的嗎?” 另一人道:“想必是拿倭國人練手,找一個很強(qiáng)的人比武前,總要先找個弱的練手吧。” 這人以前是個江湖人,想問題喜歡用江湖人的思維。 王孝杰聽不下去了,瞪眼道:“你們平日都不關(guān)注朝廷大事嗎?倭國人一直在咱們沿海州縣sao擾,而且新掌權(quán)的倭國皇室是個好戰(zhàn)派,遲早會攻打我朝?!?/br> 那名出身江湖的軍士吃驚道:“你這消息是從哪聽來的?” 王孝杰哼了一聲,道:“你們每次入城一般都干嘛?” 那人道:“當(dāng)然是喝酒了?!?/br> 王孝杰撇嘴道:“這就是你們和我的區(qū)別,我每次都會去兵部別院,懂了嗎!” 那人不說話了。 一眾人在原地坐了一刻鐘左右,遠(yuǎn)處忽然奔來一騎,向羅素說了句什么。 羅素大聲道:“列隊!” 眾人都站了起來,朝著北面前行,沒過多久,來到另一片空地。 一名軍士忽然指著東面,驚呼道:“快瞧,是大帥。” 王孝杰三人朝東面看去,只見遠(yuǎn)處有個點將臺,木臺之上站著一排將軍。 除了西討元帥武承嗣外,李勣、蘇定方、韓成、程務(wù)挺等將領(lǐng)都站在上面。 另有一人穿著一身布衣,身形格外高大。 有人低呼道:“薛大將軍也來了?!?/br> “什么薛大將軍,他已經(jīng)不是大將軍了?!绷碛腥说?。 先那人怒道:“你敢對薛大將軍不敬?” “我哪有不敬,只是實話實說罷了?!?/br> 侯延景忽然轉(zhuǎn)過腦袋,怒吼一聲:“都閉嘴!誰再說話,就滾回大營?!?/br> 眾人都不敢出聲了。 陳子昂沒有理會那些人的爭吵,一直仔細(xì)觀察著另一個小木臺。 那木臺很矮,位于點將臺右邊,長寬只有五丈。 陳子昂之所以看那個矮木臺,只因點將臺上的將軍們,都朝著矮木臺指指點點。 矮木臺上有三個兩輪木車,每個木車上都有根黑黝黝的鐵管,旁邊還各站著名士兵。 陳子昂心道:“莫非那輛木車就是新武器?看起來倒有些像攻城車。” 羅素一聲令下,三百名將官和十名后備營軍士跟著他,慢慢來到矮木臺旁邊。 木車看的更清楚了,陳子昂發(fā)現(xiàn)那根圓鐵管前方有個孔洞,居然是空心的! 身后的王孝杰忽然低聲道:“快瞧,木臺前有標(biāo)靶,距離大概有……我的天……超過一百五十丈了!” 陳子昂轉(zhuǎn)過頭,朝著矮木臺前方看去,果然發(fā)現(xiàn)百丈之外插著幾根木棍,上面掛著鎧甲。 他心中嘭的一跳,心道:“莫非這武器類似弩車?” 轉(zhuǎn)頭又向木車看去,根本看不到弓弦,而且也不可能有這么小的弩車。 眾人在矮木臺和點將臺中間站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