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江山,你隨便捏 第126節(jié)
書迷正在閱讀:綠茶真千金在七十年代文里躺贏了、末世大佬一手抓槍一手抓奶(末世1V1高H)、表小姐要出家、醒日是歸時、巔峰墜淤泥(修仙兄妹)1v1、我的酒店開遍末世[經營]、對照組一心只想搞事業(yè)[六零]、今天也在努力當助攻NPC、外室美人、神明的野玫瑰
“彼此彼此。” “好了,吵什么?”順帝忽然出聲,不悅道,“一上朝,就是你倆的對臺戲,什么時候能夠消停一些?” “兒臣知罪,請父皇恕罪?!?/br> “兒臣知錯?!?/br> “行了,齊峰自要問罪,可這玉華關守將之選,諸位愛卿可有人選?”順帝的目光一一掃過在場朝官,然后伸出手,接過秦海遞來的茶盞,并不著急地喝了一口。 大臣互相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并未說話,有些嗅覺靈敏的已經看出門道來了,順帝似乎看著詢問,其實心中早已經有主意。 這時,楊慎行忽然道:“皇上,三司條例司已經擬定軍改法,擇日便可推行?!?/br> 順帝點了點頭,“朕已經準了,所以楊卿以為于此有所關聯(lián)?!?/br> “正是,皇上,兵部已重新考核年輕將領,可置于各地邊關,接替暮年之將,以防青黃不接,為敵可乘?!?/br> 順帝重復了四個字,“暮年之將?!?/br> “是,老將作戰(zhàn)經驗豐富,威望深重,可惜心有余力不足,而新將年富力強,卻經驗匱乏,根基淺薄??v觀史冊,多少朝代指望一將戍邊,可一旦老去,便是朝堂不穩(wěn),天下大亂,臣以為我朝當以此警惕,在老將還有要余力之時,培養(yǎng)新將,此乃軍改法意義所在之一。” 順帝聽著緩緩點頭,“按楊卿的意思,沙門關也在此列?!?/br> 楊慎行道:“西陵侯已是古稀之年,就是朝中大臣都嫌少有此高齡,若有所不測,便是國之不幸,皇上,說句不恰到的話,本就該早做打算,使其退離前線,西陵侯勞苦功高,也該頤養(yǎng)天年,體現(xiàn)皇恩浩蕩?!?/br> “這話說的極是,朕也時常愧對西陵侯,不忍心讓其留在風沙戈壁,面對匈奴鐵騎?!表樀勖媛丢q豫,為難道,“可惜論對西北的熟悉,朝中上下,再無人能比,若讓其榮養(yǎng)于京,實在可惜,又怕新將無法勝任,需要有人在旁指點接應……” “父皇,若將西陵侯安置在沙城,西北軍便依舊姓尚,新將更無法順利接任。”景王接口道。 “瑯兒說的極是,朕的確有此顧慮?!?/br> “父皇,那就將西陵侯安置于玉華關如何?”端王建議道。 順帝喝茶的手一頓,微微頷首,但還是問:“可合適?” “兒臣以為正合適不過,玉華關雖無戰(zhàn)事,但卻是距離沙門關最近的關卡,若新將真無法守住,自可命西陵侯重新掌控大局?!?/br> 景王拱手道:“兒臣亦是贊同?!?/br> “臣等附議?!?/br> “好,擬旨,命西陵侯接任玉華關,至于沙門關的人選……”順帝的視線落在兩雙渴望的眼睛上,看著他們躍躍欲試的表情,順帝諷刺一笑,“禁軍統(tǒng)領陸明擇日上任。” 禁軍統(tǒng)領,誰的人也不是,是順帝自己的人。 言罷,秦海浮塵一揚,“有事起奏,無事退朝?!?/br> * 大成殿內,秦海隨順帝走進寢殿,不由地贊嘆道:“皇上真是英明。” “哦?” 秦海笑呵呵地抬起拇指:“端王和景王如此積極搬走西陵侯,就是打著這二十萬西北軍的兵權主意,您命陸明上任,可不是讓他們竹籃子打水一場空?” 提起這兩個兒子,順帝的表情變得極淡,“這兩個孩子,成天就知道互相攻訐,拉攏朝臣,吵得朕頭疼。如今還敢將主意打到邊關上,當朕看不出來?” 秦海笑著上前為順帝寬衣,“皇上說的極是,但愿兩位王爺能明白皇上的用心。可是……” “嗯?” 秦海小心地說:“陸明前往沙門關,那皇上的安??稍趺崔k?” 禁軍統(tǒng)領雖然品級不高,可是卻至關重要,非帝王心腹不得勝任,秦海這么一說,順帝便看了過來,目光隱晦不明。 秦海等了一會兒,緩緩抬頭,見順帝冷漠的盯著他,不禁心下一跳,連忙跪下來,自掌嘴巴,“奴才該死,奴才僭越,奴才該死,奴才僭越……” 不一會兒,這嘴角就打出了血,至此順帝才擺了擺手,“行了,在朕身邊這么多年,還不知道不該打聽的別打聽嗎?朕還好好的,別急急忙忙找退路。” 此言一出,秦海眼前頓時一暗,差點栽了過去,立刻解釋道:“皇上,奴才對您忠心耿耿,絕無二心啊!皇上,您……” “下去上藥吧,讓小元過來伺候?!?/br> 清清淡淡一句話,秦海深知順帝已經不耐煩了,只能住嘴垂頭道:“是?!?/br> 他膽戰(zhàn)心驚地出了殿門,剛巧看到一個眉清目秀的內侍走來。小元看到他嘴角的血跡,頓時面露驚訝,“秦公公?” 秦海側了側臉,有些不自在,隨口道:“你來的正好,皇上命你伺候,小心些,莫要惹皇上不高興?!?/br> 小元臉色一白,然后唯唯諾諾道:“是?!彼话驳刈哌M殿內。 然而不過剛邁入門檻,他害怕的目光頓時冷靜下來,微微勾了勾唇,然不過一息,下頜繃緊,又露出一絲怯弱,迎向那抹明黃,小聲喚道:“皇上……” 此刻順帝已經換了便服,對他一招手,“過來,給朕研墨。” 小元下意識地看了看門口,眼神里有一絲懼意,欲言又止,但還是乖乖地走到順帝身邊。 順帝在邊上看著,笑道:“怎么了?” “剛才秦公公……”小元說著又垂頭沒再說話,只是仔細認真的磨起墨來。 “秦海啊?!表樀鄹聪蜷T口,意味不明地笑了笑,“若不是你無意中告訴朕,朕還不知道老七的折子是怎么泄露出去的。”劉珂的折子不通過內閣,是直接加急呈給順帝的。 小元手下一頓,驀地抬起頭,臉色又白了一分。 “怕了?”順帝問。 小元點點頭,又立刻搖了搖頭,“是我多嘴了……”話一出口,似乎覺得不對,又垂頭不敢說話了。 “你啊,在朕身邊那么久了,還怕那老貨?” “奴,奴才聽秦公公的……”小元小聲說。 “原來如此。”順帝說著站起來,“過來,你給朕寫幾個字?!?/br> “我?”小元驚訝,然后連連推辭,“奴才不敢?!?/br> “朕恩準你了,有一手好字,不寫就可惜了,寫得好,朕有賞?!?/br> “那……我寫什么?” “想寫什么就寫什么?!?/br> 小元于是拿起了筆,然后回頭看了看皇帝。 順帝鼓勵道:“無妨,朕恕你無罪?!?/br> 小元于是垂下頭,望著桌上雪白的紙,目光微凝,最終提筆,一氣呵成。 順帝湊近一看,頓時哈哈大笑起來,“天下長安!” “奴才獻丑了?!狈讲诺膿]毫氣勢完全不見,小元又怯懦地站到了邊上,拿著可憐的眼神望著皇帝。 如此矛盾,卻又讓順帝喜愛至極,順手就將人撈到了懷里,摸著細白的手,“你們讀書人啊,就是這兒簡單,好,寫得好,該賞什么?” “皇上無需……” 小元還沒說完,就聽順帝道:“秦海掌印,那你就執(zhí)筆吧,聽朕的,今后不必怕他?!?/br> 說完,他將人一把拉起,半拖半摟,進了內殿寢宮,“皇,皇上,白日……” 第117章 圣旨 楊慎行走出大殿,沿路與眾位大人一一拱手告別,他走得很慢,然后便聽到身后傳來一聲,“楊大人?!?/br> 他回過頭,果然看到端王快走了兩步,追上來,楊慎行于是行禮道:“端王殿下?!?/br> 端王笑問:“楊大人這是在等本王?” “下官想殿下定然是有話要問的?!?/br> “楊大人果然透徹?!倍送跖c楊慎行并排而走,說,“方才朝堂,老六命御史臺彈劾免役法的折子,你怎么看?” 楊慎行顯然就是為此事等著他,于是道:“殿下以為這萬人請愿究竟是真還是假?” 端王思忖片刻,“既然內閣也收到了消息,自然是真?!?/br> 楊慎行頷首,接著又問:“又是何人抵制?” 端王不緊不慢道:“看著是那些窮苦百姓,可是方才朝堂上也說了,定然是鄉(xiāng)紳,官屬不忿出這額外役錢,將這筆銀子轉嫁給了他們,提高了租賃,多了苛捐雜稅,自然就鬧得民不聊生?!倍送醪⒎巧底?,豈會看不出來景王這一出在為誰撐腰,“自從新政開始之后,老六帶著那幫家財萬貫的勛貴,成天什么也不干,就知道找茬,使役錢才多少,九牛一毛,這都要從百姓手里摳!這次父皇下令徹查,我看他到時候怎么交代!但是……” 端王皺了眉,顯然事情并非如想的那般簡單,“老六答應的也太快了。” 別看景王看似勉為其難,可斗了這么多年,他了解自己那心高氣傲的弟弟,若無防備不可能那么爽快。 楊慎行道:“殿下,您可曾想過,若這使役錢真能到了百姓手里,哪怕一分半厘,也不會有這萬人請愿廢除免役法嗎?” 端王一聽,不由地斂下笑容問:“楊大人的意思……” “朝廷缺銀,役錢若有余,上交國庫,自是毋庸置疑,可也不能讓百姓出了大力,服了長期苦役之后,連溫飽都夠不上??!”楊慎行老態(tài)的臉上露出憂慮來,“免役法本是為了讓窮苦百姓受益,如今卻加重了他們的負擔,是老臣的罪過?!?/br> “這又怎么成了你我的不是?” “殿下,鄉(xiāng)紳,富戶或是官屬,他們加不加租息,朝廷管不到,即使有,也并非是主因。乃是臨云府將使役錢層層盤剝,又迫使百姓加重徭役,這才讓他們真正抵制免役法??!” “這……這本王也是為了父皇,朝廷缺銀,不快速填補如何發(fā)放百官俸祿,如何修建廟宇,如何給出兵餉?”端王說到這里,便淡定了,“父皇心里也清楚?!?/br> “但是皇上下令徹查?!?/br> 楊慎行一句話讓端王凝重起來,“本王算是知道為何不安了,你說父皇這是什么意思?這不到頭來還是得查到……父皇身上……”話音一落,他的臉色瞬間一變,“原來老六打的竟是這個主意!” 順帝的性格,作為兒子,端王自是清楚,最是好大喜功。這銀錢順帝花的痛快,卻絕對不希望將百姓怨道的責任攬在身上。 端王一邊點頭一邊肯定地說:“楊大人,本王明白了,父皇這是在敲打我。” “殿下,皇上定然不希望再有類似的事情發(fā)生,既然國庫已經有所緩解,不如暫且……收一收?”楊慎行抬起手,鄭重地行禮。 如尚瑾凌所言,楊慎行這個首輔,掌管著三司條例司,可惜最終還是如一葉扁舟隨著端王這片海起起伏伏,去往何處,無法掌控。 端王看著楊慎行露出的懇求之態(tài),頓時笑起來,上前一步攙扶道:“楊大人說的是什么話,你為國為民,本王自當支持。定是下面領會錯了本王的意思,只知道為朝廷分憂,倒是忘了百姓那一頭?!?/br> 楊慎行也不管粉飾話,只是恭維道:“殿下如此深明大義,大順之福?!?/br> “哈哈,楊大人謬贊,倒是這西北大軍,有些可惜?!泵庖鄯ㄈ绾?,端王并不關心,只是這軍改法,本以為能安插些人手,卻是竹籃打水一場空。 楊慎行安慰道:“西北大軍乃是大順最強大的一支軍,皇上若想坐穩(wěn)江山,必然不會放任兩邊伸手,殿下無需可惜,至少景王也無法染指。” 端王頷首:“是啊,這個結果也算是尚可吧,不過卻便宜了老七,一個人在雍涼當王不說,如今又有西陵侯相助,可真是悠閑自在,讓人羨慕?!?/br> “西陵侯手上只剩五萬玉華關,不足為懼,反倒是殿下,軍改之下,各路置將,倒是可以考慮人選了。” “哈哈,正是。”端王大笑起來,拍了拍楊慎行的肩膀道,“本王幸好有楊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