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頁
書迷正在閱讀:[綜漫]俄羅斯飯團飼養(yǎng)手冊、成為美強慘后我名揚三界、[火影]歲月靜好、HI,痞子總裁、春江花月意南屏、[火影]互換、[HP]關(guān)于我的魔法覺醒系統(tǒng)不太好用這回事、快穿之劇情補全、[HP]月亮也會奔你而來、明珠[娛樂圈]
不顧太醫(yī)們的反對,太后說要帶著姜如清去行宮住。 “這皇宮,哀家住太久了,不想最后的時日也是在這里度過的。” 傅叡煬沉吟了許久,終究還是應(yīng)了。 臨出發(fā)的前一日,姜如清只身一人敲響了端華宮的門。 甫一進殿,她便撲通一聲跪在光滑的地上:“罪婦,多謝娘娘?!?/br> 她的手上,緊緊捏著一紙信封。旁人不知道但周嫻卻清楚,這里面寫著傅叡煜的所在地和近況。 “你往后,是如何打算的?”周嫻扶起她的身子。 姜如清扯了個苦澀的笑:“罪婦斗膽請求娘娘一個恩典,那行宮,可否辟個佛堂給罪婦棲身之用?!?/br> “你不打算去找他嗎?”周嫻有些詫異。 面前的人只是搖了搖頭,道:“不必了吧。我早知道他對我沒有情義,何苦糾纏不放呢?!?/br> 周嫻沒有再勸,情愛一事,個中酸楚只有自己知曉。 景祥二年五月,阿那什收到了來自部族的信箋。信上說,他的父王病重,他便知道是他離開的時候了。 傅小九聞言,深夜拜訪端華宮,請求周嫻幫她出宮。 至于傅小九出了宮之后去做了什么,去見了誰,周嫻并未多問。只知道她回來之后,應(yīng)下了遠嫁和親的圣旨。 幾日后,被封為長寧公主的傅靜,在眾多宮人的擁躉之下,踏上了去往異地的漫漫長路。 本以為再次看到傅小九的消息,會是收到她平安到達的家書,卻沒想到在她們剛出大都的地界后,就聽聞其遇襲跌落山崖下落不明的消息。 驛館的醫(yī)師平日里多是看顧些頭疼腦熱的小毛病,像阿那什這種深可見骨的刀傷他是這輩子都未曾見過,匆匆止了血之后又讓人將其送回大都讓太醫(yī)救治。 周嫻心里掛念,等太醫(yī)回稟阿那什已從昏迷之中醒來后,便向傅叡煬請了旨前去探望。 “娘娘,”阿那什一手按住肩上的繃帶,一手撐著床沿想要起身行禮,“請娘娘恕臣無法起身見禮?!?/br> 為了防止撕裂他的傷口,周嫻伸手止住了他的動作,反正她也不是那種講究虛禮的人。 看了一眼在阿那什跟前伺候的小廝,周嫻猶豫著開了口:“為何會遇襲?小九呢?” 許是對其信任,阿那什倒是并未介意小廝在場,幽幽然開了口:“動手的人,是我的那些兄弟們?!?/br> “我父王病重,而我又有大盛的庇佑,等我回去他們必然是爭不過我的,這才打算來個一不做二不休,想要扮做流寇將我誅殺在路上。” “而公主……”阿那什閉著眼深吸了一口氣,好半晌才看向周嫻,露出了從前那副赤忱卻又笨拙的模樣,“其實公主之前去見沈曜,我是知道的?!?/br> “我以為公主那夜會和沈曜走,但她沒有。我知道公主對沈曜的情義,我一直都知道的。所以看著公主在轎輦上一副心懷家國大義的模樣,看著沈曜帶著行李一路尾隨的身影,我退縮了。” “可是,嫂嫂你知道嗎,我也不是那么心甘情愿放手的。那一劍我本可以躲開的,但是我沒有。我卑劣地想用我的血,在小九的記憶里留下一個印記,想讓小九記住曾經(jīng)有個人也是可以為她擋住所有傷害……” 從看到公主提起沈曜時,露出了他沒見過的笑,阿那什就知道他沒有任何希望了,但他真的不甘心。 眼看著他臉上的笑意逐漸苦澀,看著他的眼角泛起陣陣水光,周嫻知道,她永遠也看不到第一次見面時,他將自己錯認(rèn)成小九時眉飛色舞的模樣。 窗外的鳥啼聲愈發(fā)明朗,阿那什望著窗外棲息在樹枝上的兩只鳥兒,心中仿若一塊大石落了地。 “嫂嫂,你也不用憐憫我,也許過段日子我就想開了?!?/br> “畢竟,除了情愛,我身后還有我的部族,還有千千萬的人,在等著我?!?/br> 總有一天,他會放下,會釋懷,會重新開始。 周嫻起身,朝著阿那什的方向行了個禮:“我代小九,謝謝你的成全。” 從今往后,希望小九能過得好,就好像希望,曾經(jīng)的那個自己也能過得好。 回宮的路,周嫻沒有選擇馬車,而是帶著帷帽緩步走在大都城內(nèi)。 從前她還在閨中的時候,總想著能這般走走看看,倒是沒曾想過當(dāng)了皇后還能有這般忙里偷閑的日子。 城中的茶樓酒館喧嚷聲不絕于耳,街兩側(cè)的鋪子里你來我往的還價叫賣,道上哭鬧著讓父母買零嘴的幼童。 周嫻看著腳下的大都,想起了禮州,想起了赭狄,想起了她到過和沒到過的每一個地方。 是啊,她也不止有情愛。 她可以在原地待著。 但她不能,一輩子都在原地待著。 作者有話要說: 明天還有一則后記,字不多,交代一些后續(xù),然后這文就完結(jié)啦。 第83章 自陸家倒臺之后,傅叡煬在刑部辟了個新的官職,喚作殿前監(jiān)察。 無人知曉這殿前監(jiān)察是何人,也無人知曉他在何處。只從那以后,不時聽聞各地有貪官污吏落馬,百姓們都將其稱作圣上的明目。 除此之外,傅叡煬又嚴(yán)整賦稅徭役,減了百姓不少負(fù)擔(dān),各地俱是紛紛叫好。 而收上來的銀兩,也多用于建橋修路,開拓商戶的來往之道。甚少撥于皇室之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