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人科舉我科學(xué) 第201節(jié)
書迷正在閱讀:sao冷大神的網(wǎng)戀掉馬日常、男神被快穿拆壞了、綠茶小師弟好sao?。ù┰剑?/a>、暴君馴養(yǎng)計劃、快穿之談個戀愛好了、朕成了霸總帶球跑的白月光(古穿今)、當(dāng)小龍?zhí)讚碛袡M店簽到系統(tǒng)、禁止犯規(guī)(重生)、我用馬甲出鏡直播、我有金手指你怕了嗎[八零]
第169章 登基為帝 【史記·瑞元.帝】 【瑞□□皇帝, 諱懷,先瑞山王獨子也。母曰廣孝太后秦氏,先大周德川郡主?!?/br> 【□□生于瑞山之城,時有龍鳳戲于九天, 三日乃去。時有靈師進言:此子貴不可言, 龍鳳之資, 必能濟世安民?!?/br> 【周景帝忌憚, 責(zé)德川與□□入京為質(zhì), 五年受盡苦楚,賄皇后太子而歸。】 【□□幼聰慧, 玄鑒深遠,臨機果斷, 時人莫測, 歸瑞山后折節(jié)下士,推財養(yǎng)客, 屬臣莫不效死力。】 【周哀帝深忌之, 使皇靈院毒客秦祗千里狙殺, 奈何上天眷顧, 秦祗敗走?!?/br> 【毒客死前驚呼:大氣已成,羽翼豐滿,大周亡嗚呼哀哉。】 【時年,瑞□□登高一呼:本興大義,斬除jian佞, 以救蒼生?!?/br> 【瑞山軍一路高歌, 路遇城池?zé)o不繳械降服, 百姓競相開城門, 以迎新主?!?/br> 【大周亡。】 【時年秋, 瑞□□登基為帝,改國號為瑞,次年為元.帝元年,曰:朕承皇天之眷命,欲興適致治,革陳鼎新,以敬天之志向?!?/br> 【大周亡而瑞朝興,千年強盛,皆為元.帝始?!?/br> 在登基之前,趙懷便知道登基是個復(fù)雜而繁瑣的儀式,且還有多種多樣的規(guī)矩。 但到了登基這一日,趙懷依舊覺得皇帝登基還真的是體力活,但凡是身體差一些的,非得暈倒在半路上不可。 天還未亮,皇宮里頭便是一片燈火通明,趙懷被身邊的侍從喚醒,被套上了一層又一層的禮服,相比起來,當(dāng)年他作為瑞山王繼承王位的莊重,與此相比簡直小巫見大巫。 不過等趙懷見到了戚玫,便忍不住慶幸自己是皇帝,而不是皇后,因為皇后除了厚厚的禮服之外,還得帶上沉重的發(fā)飾。 在這一刻,趙懷隱約看到了一句話:欲帶皇冠,必承其重。 厚厚的禮服,何嘗不是一道枷鎖,直接將他鎖在了皇位之上,從今往后,他是趙懷,也是瑞.元.帝,是天下之主,注定要為大瑞負責(zé)。 “陛下?”戚玫打扮妥當(dāng),瞧見趙懷微微失神的模樣,開口喚道。 趙懷回過神來,微微一笑,朝她伸出手來:“走吧?!?/br> 這其實不符合規(guī)矩,雖說今日要同時舉辦登基和封后大典,但終究是有主次的。 戚玫并未拒絕,笑著握住了趙懷伸出的手,因為她心底明白趙懷此刻所作的都是出于真心,那她又何必嚴(yán)守規(guī)矩,反倒是傷到了陛下的心。 宮墻之內(nèi),宮女侍人無一例外,躬身屈膝站在兩旁,等待著圣駕出行。 趙懷與戚玫登上鑾駕,鑾駕并未封住,能清楚的看見周圍的一切,從皇宮通過祭臺的路上,京城的百姓們紛紛前來觀禮,此刻正恭恭敬敬的站在道路兩旁。 細細一看,百姓們臉上帶著敬慕和喜悅,顯然都是為了恭賀新帝登基而來,趙懷心底升起一股股暖意,他微微勾起嘴角。 至少這些年他在民生上做的不錯,贏得了百姓們的愛戴,所以此刻才能迎來如此場景。 靈師的時代已經(jīng)過去了,如今這個天下,得民心才可得天下,只要手握民興,豪族、世家亦或是靈師,遲早都能收拾。 這般一想,趙懷心底又升起無限的野望來,既然一步步走到今日,那他便要為這天下做些什么,才不愧對黎民百姓,不愧對科技樹,不愧對來這塵世走一遭。 就在這時候,趙懷感受到戚玫手掌在微微發(fā)顫,他轉(zhuǎn)頭朝妻子看去。 戚玫緊緊的握著趙懷的手,她慣來是個天塌下來都不怕的性子,但不知為何,坐在鑾駕之中,迎著百姓們的目光,此刻卻忽然緊張起來。 因為連日趕路,外加上這段時間忙于宮務(wù),戚玫比懷孕的時候還瘦了一些。 趙懷微微收起手指,安撫的握了握妻子的手。 下一刻,戚玫忽然就心定了,她微微勾起嘴角,身上多了一種母儀天下的從容儀態(tài)。 鑾駕走得不算慢,很快便抵達了祭臺,此刻新上任的文武百官正在祭臺下等候著,主持祭禮的正是王昊。 他身為靈師,且是趙懷身邊待得最久的老人,倒是十分合適。 陸遠濤親手掀開鑾駕珠簾:“請陛下與皇后入祭臺,行祭禮?!?/br> 皇帝登基,自然只需要向天地行祭禮。 趙懷走下鑾駕,依舊向戚玫遞出手掌,兩人的手握在一起,一步一步朝著祭臺上走去。 濃郁的禮香味道蔓延開來,趙懷聞了便知道是工匠坊的出品,其他的香味不會如此貼合他的審美。 朱漆柱子巍峨無比,這是京城最高的地方,也是全天下百姓所認(rèn)為的,最能夠聯(lián)通上天,禱告祭祀之所。 曾經(jīng)擺放在這里的,屬于大周朝的歷史已經(jīng)被全部抹去,煙消云散,如今唯一擺放著的牌位,上面是先瑞山王的名諱。 祭天地,拜祖先,三跪九叩的大禮之下,以酒水六畜行天地之禮,禮成。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皇后娘娘千歲,千歲,千千歲!” 已經(jīng)從便將趕回來觀禮的馬漢首先朗聲喊道,臺階之下,文武百官齊齊鞠躬行禮,以示尊敬。 聲音傳出祭臺,前來恭賀的百姓們頓時也高呼萬歲,一時間萬歲之聲響徹京城,成了無數(shù)百姓心中揮之不去的狂熱印象。 從今往后,大周朝已成歷史,天底下只有瑞山來的瑞王陛下,他們都是大瑞的子民。 站在高臺之上,俯首皆是朝拜,趙懷心底也忍不住熱血沸騰,站在高處的滋味難以言表,卻會讓人沉浸其中。 他朝著身邊的人看去,眼底是淺淺的微笑,幸好,即使站在高臺之上,他也不是孤身一人。 在恭賀聲中,這場登基儀式才算完美落下帷幕。 仔細一看,便能發(fā)現(xiàn)文武百官臉上皆有幾分興奮,因為他們早已知道,趙懷與戚玫的祭祀儀式之后,便是封賞百官的大典。 趙懷并未讓他們久等,坐在龍椅之上,趙懷很快拿出圣旨,這次是由陸池來宣讀圣旨。 皇帝不打算分封異姓王的消息早已傳出,自然也引來一陣非議,畢竟自古以來開朝皇帝分封藩王是慣例。 趙懷之前的名聲太好,御下頗為優(yōu)容,從來獎懲分明,如此一來,便有人揣測這位瑞元.帝會不會上位之后來一個大變臉,過河拆橋斬殺功臣。 開國皇帝殺功臣,對于歷史而言實在是太常見了。 此前陸遠濤與姜元良等人猶豫不決,也是出于這般考慮。 陸池的聲音響起,朝上文武百官立刻豎起耳朵來聽,這一聽,倒是微微安了心。 趙懷確實并未大肆分封諸侯,但對跟隨他多年的老人卻并不吝嗇,先后分封了四公,六侯,八伯,以及其他爵位。 跟隨趙懷最久,功勞最高的馬漢、陸遠濤、王昊、陸池分別成為國公,而后續(xù)進入瑞山城隊伍的一些屬臣,又占據(jù)了侯爺和伯爺,像是之前只是瑞山王府管家的趙管家,也一躍而上,混了個伯爵。 只一點,爵位無世襲,皆為虛職,若后代無功皆需要將等。 至此,天下除蒙王之外,再無一異姓王,而蒙王早已遞上奏折,懇請戍邊,王位世襲降等,他早知今日,反倒是接受的坦然。 當(dāng)然,最引人矚目的不是這些爵位,而是被趙懷單獨拉出來,冊封為護國神獸的圓滾滾,金晃晃的名頭厲害的緊。 相比于爵位,趙懷在其他賞賜上卻大方的很,土地是不用想了,但是宅邸、奇珍異寶和金銀賞賜,卻是大把大把的撒出去。 光從這一點上而言,能讓跟隨趙懷一路走來的人,都變得富裕。 若不是之前抄了那么多世家,趙懷恐怕還拿不出那么多銀子來。 大約也是有科技樹的緣故,趙懷對世間的奇珍異寶,金銀錢財并無多少眷戀,看到珍惜的也就把玩一下,趁著這次又送了出去。 可對于接到賞賜的人而言,這般豐厚的獎賞,足以打消他們對其他的疑慮。 再者,趙懷重新組建朝廷,文武百官從六部開始分封,各憑實力各有用處,難道不必虛有其表的爵位好? 就連陸遠濤也私底下對妻子解釋:“陛下不大肆分封是對的,爵位太多,便會給后世留下弊端,如今看似單薄了一些,實則穩(wěn)當(dāng)。” “再者,你觀歷代歷朝,但凡子嗣不孝無能的,即使是藩王又能如何,還不是落到家破人亡的下場,可見爵位是死的,好好教導(dǎo)孩兒才是真的?!?/br> “只要陛下還信我,愿意用我,將來我們的孩子也能出頭,又何必死盯著一個爵位?!?/br> 陸遠濤的妻子出身吳氏,自然也有幾分見識,聽了這話便道:“國公爺還不知道妾身嗎,我怎么會不識好歹,家族延續(xù),看的不是爵位,而是孩子是否出息?!?/br> 陸遠濤一聽也放了心:“你知道就好,我們好好教養(yǎng)孩子,陸家就不會沒落。” 臨了,他低聲暗示了一句:“陛下革故鼎新之心十分堅決,過幾日你回家一趟,讓老丈人收斂一些。” 當(dāng)初瑞山城的世家,除被連根拔起的慕容家族之外,其余皆趁勢而起,亂國而興家,之前陛下忙于大事無暇兼顧,等一切平息,恐怕便要騰出手來。 曾經(jīng)的瑞山王能否容忍瑞山世家,可如今的陛下可就不一定了。 吳氏一聽,連忙答應(yīng)下來。 她堂哥吳鴻從軍,如今也得了伯爵的位置,十分得信重,吳家儼然成了瑞山世家之首,連帶著伯父也難免洋洋自得,有些得意忘形了。 陸遠濤點到為止,他冷眼看著,陛下對于世家和靈師十分警惕,亦或者是不放心,相比起來,工匠坊出生的趙云傾、林木、癟老劉等人,看似出身低微,此次得到的封賞也不甚起眼,卻實實在在簡在帝心。 有陸遠濤姜元良這般看得通透的,自然也有看不明白的。 馬漢回到家中便嘆了口氣,朝著曲氏道:“還以為能混個王爺當(dāng)當(dāng),可惜了。” 曲氏臉色微微一變,確定四下無人才勸道:“老爺,這話以后可萬萬不能說了?!?/br> 馬漢也自知失言,辯解道:“我不是那個意思,國公也不錯,一共四個國公爺,陛下能分我一個,可見還是看重我的。” 曲氏有些無奈,心想跟隨王爺打天下的武將中,只有馬漢從一開始便在王爺旗下,且功勞不少,其余人要么是后來投靠,要么是身份特殊,比如瑞山太妃和蒙王,如今一個是太后,一個依舊是蒙王,所以國公這位置才空的出來。 她柔聲道:“是啊,老爺跟隨陛下多年,自然是簡在帝心?!?/br> 馬漢一拍腦袋,無奈道:“只可惜以后是沒得仗打了,蒙王是陛下的大舅子,他守著邊城,壓根不用我去幫忙?!?/br> “你也知道我是個大老粗,論起心眼來壓根不是老陸他們的對手,以后也不知道會如何?!?/br> 這便是武將的困境了,一旦天下太平,他們的用處就消失了,并不如文臣那么有用。 曲氏只得繼續(xù)安慰:“怎么會,依我看,蒙王如今成了天底下唯一一個異姓王,陛下會放心才怪,他才該心慌?!?/br> 馬漢眼神一跳,下意識的問道:“你是說陛下會……” 但是很快,馬漢搖頭道:“宮里頭還有皇后和太子,陛下就算忌憚蒙王,三五年也不會動手,不過等再過幾年,后宮里頭熱鬧起來,可就不一定了?!?/br> 這話讓曲氏微微皺眉,一時又不知道該如何勸說。 她看了看自家夫君,總覺得瑞山軍一帆風(fēng)順的攻占京城之后,夫君的心思也跟著大了起來,似乎有些——飄了,也不耐煩聽她說話。 曲氏不想跟夫君爭吵,便笑著幫他捏著肩膀,柔聲道:“老爺不必著急,這幾年你忙著東奔西走,確實也該歇一歇了,如今瑞山王成了陛下,身份也不同了?!?/br> 馬漢不知在想什么,拍了拍她的手沒說話。 “參見皇上,皇后娘娘?!?/br> 回到后宮的帝后二人,首先迎來的便是宮人的跪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