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31)
不見只是緣分不到,如今緣分到了,你我不是重新相遇了么。禺狨王用手抓了抓自己的腮幫,對了,你是怎么知道我在這里的? 我怎么會知道你在這里,今日見到你實屬偶然。我跟人有點恩怨,打斗到此。遇到你的時候,我正感慨自己實力不濟,想著拜師提升,結(jié)果你就出現(xiàn)了,還要收那豬剛鬣為徒。他既然不愿意,我就想,不如我試試看。 禺狨王納悶的道:你都不了解我什么人,就想拜我為師? 施錚也不知道烏巢禪師就是曾經(jīng)的結(jié)拜兄弟,要不然也不會鬧出這烏龍來,那豬妖自己說他是觀音安排的取經(jīng)人徒弟,我就想,你敢跟觀音安排的取經(jīng)人搶徒弟,想必也有些本事。誰知道竟然是認識的故人。對了,你為什么要收豬剛鬣為徒,我看他不像聰明伶俐的樣子。 禺狨王又呷了口茶,沒有回答問題,而是悠悠的道:你可知道豬剛鬣受了菩薩點撥,要做誰的徒弟,又做誰的師弟嗎? 當然知道了,但施錚必須裝傻,誰??? 做大唐御弟三藏的徒弟,做那老石猴的師弟。烏巢禪師看著茶杯里的水紋,老石猴取經(jīng)有功,這一次,注定要得正果。 所謂正果就是西天勢力里的編制,享受長生不老的待遇。 施錚知道對方口中的老石猴就是指孫悟空,裝作吃驚的樣子道:是嗎?孫悟空竟有此等好運?想不到啊想不到。 突然間禺狨王低聲怒道:憑什么?!但瞬間意識到自己的失態(tài)了,忙擠出一個笑容,對犯了嗔戒的自己,口中道:罪過罪過。你知道的,我遁入空門這許多年,開化感悟,我已不是舊我了。 就算當年是暴脾氣的魔王,如今也端著茶杯,安靜討論佛經(jīng)的禪師了。 施錚能理解禺狨王剛才的爆發(fā),同樣是猴,而且烏巢禪師出身就是個和尚,飽讀佛學經(jīng)典,甚至不用像孫悟空一樣棄道從佛,從頭再學。 禺狨王看著遠處的雪域高原,享受著涼風吹拂他滿臉的絨毛,不過,佛門都是使神通的高手,缺少孫悟空那樣輕易使用萬斤之力的人手。 施錚十分認同,確實,佛門之人,通常使用法寶神通,手心寫個字,一念咒,對方就廢了,像孫悟空這樣靠拳腳棍棒功夫殺出血路的高手太少了。 烏巢禪師當年號稱驅(qū)神大圣,如今又是佛學高手,看來也個擅長精神力攻擊的妖怪,不對佛門的胃口。 況且他佛學造詣已經(jīng)高到可以教給唐僧心經(jīng),哪有再給他當徒弟的說法。 禺狨王又不急不緩的開口,且此次西行,一路上都斬妖除魔,孫悟空的雙手注定沾滿鮮血。他閉上眼睛,仿佛已經(jīng)看到了尸山血海:殺戮太多了。 施錚記得原著中烏巢禪師見到唐僧的時候,就預言了他將在前面收服沙僧,還會在路上遇到獅駝嶺的妖魔鬼怪。 如果他不是有預知的能力,那就是仔細調(diào)查了取經(jīng)人員和取經(jīng)路線。 禺狨王對取經(jīng)的關心程度,絕對不一般。 施錚也品了口茶,裝作風輕云淡的道:不能這么看,打死人才是罪孽,打死妖怪,算功果。 這一點,可是觀音菩薩親自跟孫悟空和豬八戒他們明明白白說清楚的。這就是為什么取經(jīng)團經(jīng)常連大王麾下的小妖們都不放過的原因。 妖怪雖小,也是功果,積少成多。 禺狨王低頭品茶,默不作聲,只有施錚的肚子咕咕叫的聲音在烏巢內(nèi)回響。 禺狨王看了眼施錚,我這里只有素點心, 施錚道:沒關系。接過禺狨王遞過來的點心,咬了一口,謝謝。 味道不是他喜歡的,這時施錚才想起了去給他rou食的袁持譽。 糟糕,把他給忘了。 你怎么對孫悟空護送唐僧西天取經(jīng)的事兒,一點不在意?不知你如今狀況如何,但想必也沒得正果。 要是之前的獅駝王,就算再低調(diào)避世,聽說齊天大圣孫悟空又得了個翻身的機會,要得正果。 而他們注定當一輩子妖怪,心里肯定翻江倒海,各種不是滋味。 但施錚不是獅駝王,淡定得很,在意也沒用啊,誰叫菩薩們沒看上我呢。再說孫悟空這五百年被壓五行山下,苦得很,要是讓我選,失去五百年自由,再取得所謂的正果,我可不愿意。再說了,一路上七苦八難的,能不能到西天還兩回事。 你這話說到關鍵處了。禺狨王表情嚴肅,你覺得天庭會出手阻止嗎? 施錚搖頭,不知道。那必須會,很多選手都已經(jīng)就位,比如銀角銀角。 禺狨王嘆氣,難道真是原形體型越大,心越大么。我聽說牛魔王整日宴請賓客,瀟灑度日,如今遇到你,你也是這樣。 此話差異。施錚道:比如蛟魔王。 九頭蟲原形頗大,心眼還不是針尖大。 提起蛟魔王,禺狨王若有所思,點頭道:這個確實。 對了,你還沒說,你為什么想收豬剛鬣為徒呢?施錚問道。 禺狨王道:他吃人度日,我不想他傷害路人,但他是菩薩指定的取經(jīng)人徒弟,又不能傷害他,只能勸他與我一起修行。注意,只是修行,不是收他為徒。 你真是慈悲為懷,還擔心著人類。 有的時候可以體諒唐僧的時刻緊繃的心態(tài),徒弟們中比如豬剛鬣和沙悟凈在拜他為師前,都是吃人度日的。 萬一哪天夜里,饑餓難耐,意志薄弱,沒忍住吃了他,逃走繼續(xù)做妖怪,他可怎么辦。 這時,禺狨王突然皺眉,嗅了嗅空氣,呵斥道:是誰,竟敢拿葷食到我這里?! 說罷,這烏巢又向上騰升,接著烏巢四周有無數(shù)的蓮花綻放,千叢萬簇,如萬里紅妝,開滿天際。 施錚扒著烏巢的邊緣向下看,難道是 就見接天蔽日的蓮花似幻似真,阻礙了施錚的視線,讓他看不清下面的情況。 禺狨王淡定的道:這結(jié)界,縱然那老石猴來了,也摸不到我烏巢的一根藤。不曉得又是哪個妖怪來挑釁。待我看看清楚。說罷,瞇起眼睛瞅下面,猛地臉色一變,這不是剛才跟鎮(zhèn)元子打斗的那人嗎? 施錚一愣,你這是說露餡了?原來你一直在附近,并不是打斗結(jié)束才到云棧洞的,否則怎么會認識袁持譽。 就說么,鎮(zhèn)元子跟袁持譽打得天崩地裂。住得這樣近,又神通廣大的的你怎么可能沒察覺。 偏偏剛才跟他卻一個字都不提,果然,妖心隔肚皮。 不過,他施錚也沒跟禺狨王交底,也是藏著掖著的。 成熟妖怪的世界里,彎彎繞繞的太正常了。 這人我認識!施錚忙道:不是壞人,至于葷味兒,可能是我叫他買的食物的味道。不玷污你的清凈地,我走了。 咦?禺狨王吃驚的迅速將頭抬起來,怎么可能? 施錚仰頭,見袁持譽已經(jīng)突破了蓮花結(jié)界,正立在他們上方,而烏巢周圍的蓮花閃著不穩(wěn)定的波紋,看樣子馬上就要消失了。 你舍得這些嗎?袁持譽將懷中抱著的荷葉包裹遞給施錚。 施錚聽得一頭霧水,什么?瞥見禺狨王那專屬于金絲猴的青色小臉,此時更是青得發(fā)紫,馬上跳出烏巢,接過那荷葉包裹的rou食,回頭對禺狨王道:我先走了,回頭再見。 有緣再見。禺狨王面無表情的道。 等獅駝王和來找他的男人飛離了烏巢。 這時烏巢再次升高,在高空中有一道金光慢慢落在了這烏巢中,也化作了一個禺狨王的模樣。 而原本接見獅駝王的那個禺狨王,渾身抖動,身高陡然增長,金橙色的皮毛顏色加深,成了棕褐色,已經(jīng)不是方才的狨猴模樣,成了一只大獼猴。 六耳獼猴!你到底什么時候才能離開?真正的禺狨王帶著幾分怒氣的質(zhì)問。 別急,小心犯了嗔戒。六耳獼猴往烏巢邊緣一靠,調(diào)笑道:好歹咱們結(jié)拜一場,借你房子住幾天,你別這么小氣。 你究竟在打什么主意?變作我的模樣,幾番拉攏那豬妖。 六耳獼猴,便是當年七大圣結(jié)拜的通風大圣彌猴王。 禺狨王早就看破無畏的爭斗,躲到這高原雪山附近一心修佛,沒想到前段日子,彌猴王找上門,變作他的模樣,拉攏豬妖修煉,今日又接觸了獅駝王。 其他人的變化多是障眼法,但六耳獼猴不一樣,他要變成什么,只要被他摸一下,就能毫無障礙的百分百復刻對方。 比如他要變豬剛鬣,只需摸一下豬身子,剎那間,另一個絲毫不差的豬豬剛鬣就誕生了,別說連鬃毛的數(shù)量都一樣,就是剖開肚子,心肝脾胃腎,保證都不差一絲一毫。 甚至連對方的神通都能使用。 不過六耳獼猴的變形能力,只限動物本相的妖怪神佛,人身的行不通。 且他能聽到千里之外的聲音,只要對方說的是人話,只要他想,盡數(shù)能聽到耳中。 因此,當六耳獼猴找到禺狨王的時候,禺狨王曉得自己遇到了大麻煩。 真是打不過,甩不掉,只能依他的吩咐,將烏巢暫時借給他。 禺狨王苦口婆心的道:我勸你好自為之,切莫再鑄成大錯。 六耳獼猴斜眼看對方的金絲猴,同樣是猴子,孫悟空接受冊封,成了天庭認證的齊天大圣,你我呢,稱號再響,也是自己叫著玩的,沒人認。你整日學佛修禪,有個屁用,觀音點化吃人的豬妖,讓他去取經(jīng),都不要近在咫尺的你。 烏巢禪師無奈搖頭,口中念阿彌陀佛。 六耳獼猴哼道:你再念佛,時間到了也要死。人家孫悟空成了正果,可永生不滅。說起來獅駝王那家伙,還是老樣子,就關心眼前的小利益,只想太太平平吃吃喝喝。剛才見他突然出現(xiàn)在附近,也有了新的武器,手段有所長進,想拉他入伙的,但試探了幾句,他對取經(jīng)根本興趣缺缺。早晚也是個要入土為安的家伙。 禺狨王道:取經(jīng)成正果,那是孫悟空的造化。別人學不來。 六耳獼猴翻了個大大的白眼,我怎么學不來?我保證能跟他一模一樣。 不過,取代孫悟空的身份,的確有難度,遠不如變成豬剛鬣混在取經(jīng)隊伍里來得容易。 所以他才想借烏巢禪師的身份招攬豬剛鬣,近距離觀察幾天,模仿他的性格,以免之后被菩薩看穿。 誰知道這豬妖根本不睬他,只想什么高翠蘭,真要命。 其實他也沒最后敲定最后取代誰,如果豬剛鬣在隊伍內(nèi)地位太低,最后不能成佛,而孫悟空更有可能成佛,那么還是取代孫悟空吧。 當然,他還有更高級一層的計劃,就是多招攬幾個伙伴,將什么唐僧孫悟空等人都復刻一遍,組成一個取而代之的取經(jīng)團。 獅駝王算是七大圣中間性格比較溫和的,品行也靠得住,他今日突然從天而降,讓正缺人手的六耳獼猴眼前一亮。 但那懶獅子顯然志不在此。 六耳獼猴覺得自己孤單極了,自己身邊的人怎么一個個都不求上進呢。 當年自己怎么就跟這幫妖怪結(jié)拜了,真是后悔。 禺狨王閉目口中念經(jīng),不接話茬。 六耳獼猴嫌棄的道:等取經(jīng)團經(jīng)過了,我就走人,好像誰愿意待在你這破窩里似的。 見禺狨王不搭理他,他便豎起耳朵聽獅駝王在做什么。 聽了半晌,只有吃東西的聲音,然后他們飛出了千里,超過了他的聆聽范圍,真是一點有用的消息都沒有。 這獅子真是不中用了。六耳獼猴啐了一口,換了個方向,在無數(shù)的聲音中捕捉另一個動靜,便是那唐僧的。 他從大唐帶出來的隨從已經(jīng)被吃了,他馬上就要到五行山下見到孫悟空了。 從此刻起,他一剎那也不能放松,要將他們之間的相處全部竊聽。 只有了解他們,才能變成他們。 從千尺高空的烏巢中落到地面,施錚回頭見袁持譽緊隨其后落地,并狐疑的問他,你不當和尚了? 誰說我要當和尚? 那豬妖說的。不是就好。 連施錚都聽出他語氣中的輕松,不解的道:我當不當和尚有什么厲害關系嗎? 我是道門的,不喜歡跟和尚做朋友。 你小子事兒倒是不少。施錚打開荷葉,見里面包著燒鵝,笑道:就沖它們,我也不會出家的。 忽然想起,自己還在烏巢下面,味道飄上去,對禺狨王不好,忙起身飛離。 施錚本就餓了,在空中一刻不耽誤的開吃,可吃了幾口,余光瞥見袁持譽聚精會神的盯著他看,頓了頓道:你瞧我,忘分給你了。 袁持譽搖頭,我不吃。 既然不要那就算了,反正讓過你了。施錚繼續(xù)低頭吃,過了一會,終于受不了袁持譽的視線了,急道:你老看我干什么?給你,你又不要,結(jié)果就眼巴巴看我吃東西?!再跟你說一次,你要吃,你就直說。 袁持譽聞言,扭頭看別處,我真不吃。 施錚終于想通了,啊,我知道了,忘了給你飯錢,你幫我墊付了多少錢? 不是因為錢。袁持譽否認的很快。 施錚道:那你盯著我看干什么? 他想了想,好吧是因為錢。 就是嘛,親兄弟還得明算賬呢,有借有還再借不難。施錚作為一個偶爾去長安逛街的妖怪,平時還是會揣些銀子在身上的,摸出一塊碎銀子扔給袁持譽,不用找了。 袁持譽將銀子收起來,那下次給你買吃的用。 施錚笑道:你愿意付錢,我也不攔著你。見下面已經(jīng)是傲來國,馬上就要到他自己的地盤了,行了,不用陪著我了。 施錚提醒袁持譽可以離開了,他求學的斜月三星洞在西牛賀洲,跟望霞洞所在的東勝神洲完全是相反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