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158)
書迷正在閱讀:偏要你獨屬我、三界都知道天帝有個白月光、龍傲天gay了反派(穿書)、以身殉界的老攻回來了、修羅場后我成了萬人迷(穿越)、穿成炮灰女配后女主她重生了(GL)、夢回90年代幫我老爸趕情敵(重生)、綠茶配青梅(GL)、[綜]金木重生·番外、虐文替身修無情道
光球統(tǒng)聽著小傻子叨叨,轉(zhuǎn)了個圈落在他腦袋上,試圖讓他接受到智慧的光芒,要做的事情沒難度才是壞事,你見過幾個輕輕松松就能走上人生巔峰的人物? 胤祈若有所思的點點頭,正想列出來幾個例子,光球統(tǒng)緊接著又加上限定條件,有光環(huán)的不算,抱大腿的不算。 胤祈 還、還真想不出來。 光球統(tǒng)哼了一聲,半是看熱鬧半是安慰,不急,他們這次有的吵,不過我覺得最后會讓步的是你四哥。 因為二哥的思想更先進?胤祈猜測。 光球統(tǒng)看傻子一樣看著他們家小笨統(tǒng),才怪,因為你二哥比你四哥更不要臉。 這年頭,太要面子辦不成事兒,太子爺顯然非常明白這個道理,瞧著吧,最多再過三天,老四就能被他煩的關(guān)起門來當和尚,前進路上的大石頭沒了,他還不是想怎么作就怎么作。 四哥不管他,上頭還有汗阿瑪,我覺得汗阿瑪和四哥更有共同語言,在他們倆眼里,二哥都是叛逆期的小孩兒。胤祈撇撇嘴,他承認他二哥更不要臉,但是前面擋著的大石頭又不只四哥自己,雖然汗阿瑪存在感不高,但也不能當他不存在。 到時候再看嘛,車到山前必有路,哪怕山前拆車賣轱轆,你要相信你二哥的本事,人家厲害著呢。光球統(tǒng)飄起來轉(zhuǎn)了個圈兒,看外面兩位爺即將中場休息,趕緊催著三頭身小娃娃回去。 胤祈睜開眼睛,慫唧唧的湊過去給倆哥哥添水,添完水再慫唧唧縮回去,非常敬業(yè)的扮演飽受摧殘的小可憐,不,他不是扮演,他是真的飽受摧殘。 兩位爺接連幾天看到這小子裝乖賣傻,剛吵完架也不影響他們心情變好,太子殿下拍拍身上不存在的灰塵,站起身來準備離開,我?guī)ж菲砘貙m,老四別送了,我們明兒再來。 胤祈 他覺得雍王府大概不歡迎他們來。 再這么下去,就算二哥走哪兒都帶著他這個吉祥物也沒用,他們倆在雍王府的門房眼中遲早要變成瘟神。 九阿哥神色復雜的扭過頭,朝面無表情的四哥揮揮手,別了,親愛的哥哥,弟弟會懷念我們即將逝去的兄弟情的。 四爺 忍住,孩子還傷著,不能上手打,千錯萬錯都是太子的錯,有意見他可以和太子繼續(xù)吵,不能把孩子嚇著。 四爺額頭繃出青筋,深吸一口氣努力壓下火氣,正想讓太子留下再吵個架,察覺到危險即將降臨的胤祈就趕緊推著太子爺往外跑,四哥不要送了,我們馬上走,明天不來了。 四爺 算了,有空還是打一頓吧。 胤祈推著太子飛快跑出他們家四哥的視線,一路跑到門口才松了口氣,二哥,我們明天別來了吧,我怕再來四哥就要讓人拿掃把把我們趕出去了。 放心,他不敢。太子殿下心情頗好,甚至忍不住開始哼小曲兒,他丟不起那個人,最多自己請命出京,他又沒兇過你,怎么怕他怕成這樣? 我不是怕,我是擔心。九阿哥老成的嘆了口氣,單手背后愁的不行,要不下次出門不帶我也行,照你們這個吵法,等大哥五哥打了勝仗回來也吵不出結(jié)果。 不吵也沒辦法,就你四哥那細皮嫩rou風一吹就倒的身材板兒,二哥一拳頭過去他就得在床上躺好些天,不能動手可不只能動嘴。太子遺憾的往前走,心想如果老四和老大一樣能打,什么理念不理念的打一架都能解決,無奈他們家老四是個弱雞,他想打也下不了手。 歷史的經(jīng)驗告訴他們,愚民政策真的不適合現(xiàn)在的環(huán)境,如果退回到幾百幾千年前,將百姓困在土地上安于現(xiàn)狀的確容易治理,天朝子民能吃飽肚子就能過好日子,只要日子過得下去,很少有人造反。 就拿他們現(xiàn)在來講,翻翻前面的史書,歷朝開國時的亂世無一例外都是官逼民反,但凡是個皇帝,只要不是末代昏君,希望的都是國泰民安,從根本上打消百姓反抗的念頭,民安國家自然就能穩(wěn)定下來。 讀書人為什么地位高,士農(nóng)工商為什么士排在首位,還不是因為他們讀書識字,識字才能明理,然后才能看出各種問題。 平民百姓沒有學習的機會,愚昧無知方能安于現(xiàn)狀,所以自古以來書籍都很難得,世家大族壟斷的不是書,而是學習的資格。 他們周邊的鄰居都在向外擴張,商隊回來的時候說英吉利在新的殖民地找到不少煤礦金礦銀礦,饞的他也想派人出去尋寶,當然,大清帝國不會隨便劃殖民地,能友好交易也行啊。 自家的礦先留著,這是他們的底氣,能從別的地方買的盡量用銀子買,不可再生資源當然是越多越好,他們地盤大,完全不擔心放不下。 鄰居是惡鄰,他們必須強大起來才好和他們打交道,開民智的確有利有弊,但是絕對利大于弊,他相信他們家汗阿瑪?shù)膱?zhí)政能力,只要汗阿瑪老當益壯,別年紀越大顧慮越多,保持年輕時的銳意進取,所有問題在他面前都不是問題。 二哥,你先歇歇,這些話到乾清宮再說也不遲。胤祈痛苦的捂住耳朵,奈何一只手只能捂住一只耳朵,另外一只手不光纏著紗布,段太醫(yī)怕他亂動直接給他找了根繩綁住了,在噪音攻擊下捂住一只耳朵和不捂完全沒區(qū)別,二哥,真的,你要是在四哥面前那么會說話,四哥肯定不會和你吵架。 太子爺挑挑眉,躍躍欲試的搓搓手,真的? 真的。胤祈靠在車廂上,雙目無神看著車話的機會。 如果條件允許,他也要把人推出去求清凈。 兄弟倆斗嘴斗的歡,馬車很快在宮門處停下,太子爺活動活動筋骨,精神滿滿的要帶寶貝弟弟去乾清宮,這個時間正好該用晚飯了,他們過去還能蹭頓飯吃。 先說好,有什么話等吃完飯再說,這次別再想拿我滅火。胤祈警惕的把話說在前頭,滅火器還得歇歇才能繼續(xù)用,他們家二哥可好,這些天惹了這個惹那個,只有去慈寧宮的時候不捅火,剩下去哪兒都想找事兒。 前輩統(tǒng)不愧是前輩統(tǒng),他們家二哥果真不是等閑之輩,擁有如此百折不撓的精神,放到他們總部遲早是個鬼見愁,還好二哥不是正式員工,不然總部得賠破產(chǎn)。 行行行,不拿你滅火,老大說他剛到準噶爾就派人送了幾車水果回來,算算日子差不多今天就能到,我們正好能趕上最新鮮的。太子爺敷衍的點點頭,三兩句話很快轉(zhuǎn)移話題。 康熙大老遠就聽到倆人惦記他這里的好東西,讓梁九功添兩副碗筷過來,多大的人了還惦記這點吃的,出息。 太子爺上前行禮,把寶貝弟弟推到前面開始胡咧咧,汗阿瑪好眼光,胤祈長那么大最惦記的就是一口吃的,您總不能和小孩子過不去吧。 胤祈??? 他惦記?是他惦記嗎?到底是誰惦記? 一頓飯吃的心塞塞,九阿哥啃著特意給他準備的豬蹄,啃一口瞪太子一眼,仿佛啃的不是豬蹄,而是太子爺?shù)淖ψ印?/br> 太子殿下對小祖宗的目光視若無睹,笑話,他要是連這點都受不了還怎么在朝堂立足。 康熙爺有人陪著吃飯心情大好,米飯都比平時多了半碗,吃完之后氣定神閑的坐在那里看倆兒子斗瞪,看開心了才不緊不慢的說道,哲布尊丹巴呼圖克圖快不行了,消息今天剛報到宮里,太子怎么看? 太子爺愣了一下,然后喜形于色笑的開心,汗阿瑪,這是好事兒啊。 胤祈小心舉手,汗阿瑪,二哥,你們說的這個哲布尊丹巴呼圖克圖,是誰??? 是漠北的活佛,他來京城后就一直待在寺廟里,鮮少出來活動,你不知道也正常??滴醣恍鹤拥姆磻o逗笑了,轉(zhuǎn)念一想,這小子也到能辦差的年紀了,不能一直跟著太子胡鬧,等傷好了就讓他跟老四學著辦差。 還有親事,唉,提起這個他就發(fā)愁,表妹那邊要怎么說才能讓她相信他真的不是在為太子掃清障礙,這兄弟倆關(guān)系那么好,哪里需要他這個當阿瑪?shù)牟蛔鋈瞬蛔寖鹤映捎H。 都是老天的錯,真的不是他的意思。 第177章 蒙古地區(qū)有兩大活佛,一位是哲布尊丹巴呼圖克圖,另一位是章嘉呼圖克圖,所謂呼圖克圖,便是蒙古語的圣者圣人,也就是漢地常說的活佛。 哲布尊丹巴呼圖克圖和章嘉呼圖克圖和藏地的喇嘛一樣都屬于格魯派,章嘉一世曾在五世處受具足戒,康熙三十三年的時候奉詔來到京城法源寺,哲布尊丹巴則是在喀爾喀三部被噶爾丹sao擾、率眾南遷歸順大清的時候被康熙冊封為呼圖克圖大喇嘛,之后也一直待在京城。 這兩位活佛在地位上略低于和□□,但是他們統(tǒng)管蒙古喀爾喀部所有的宗教事務,影響力同樣不可小覷。 哲布尊丹巴如果圓寂,和一樣需要尋找他的轉(zhuǎn)世靈童來繼承他的地位,不管是藏地還是蒙古,宗教的地位都和世俗朝廷不相上下,尤其是藏地,喇嘛教甚至能壓朝廷官員一頭。 朝廷直接派官員入駐并不是好主意,最穩(wěn)妥的辦法是他們來掌握教權(quán),只要和活佛心向朝廷,接下來的事情就能事半功倍。 如今準噶爾部再次進犯喀爾喀,哲布尊丹巴又恰好病重,正是朝廷動手的好機會,他們從最開始就將轉(zhuǎn)世靈童接到京城教導,靈童長大后會偏向哪邊用腳丫子想都能想出來。 生恩不及養(yǎng)恩大,轉(zhuǎn)世靈童也是同樣的道理。 當年噶爾丹侵犯喀爾喀時,哲布尊丹巴就搬到了京城的寺院,如今這位漠北的活佛病重,朝廷在面子上也得說得過去,至少得讓人家知道朝廷很看重他們。 太子沒有將這事放在心上,只是沒想到的是,第二天就聽到雍郡王主動請命去探望哲布尊丹巴,主動探望還不算,探望回來后還請纓要去喀爾喀尋找哲布尊丹巴的轉(zhuǎn)世靈童。 恨不得住在戶部衙門的工作狂雍郡王,主動要求去喀爾喀,是他聽錯了還是老四腦袋被門夾了? 太子爺懵了,不想吵架他們就休戰(zhàn),事情沒必要做那么絕。 四爺辦事兒從來都挑不出錯處,他主動請命去喀爾喀尋找哲布尊丹巴的轉(zhuǎn)世靈童不光為了避開太子,還因為他是朝中最合適的人。 他們家汗阿瑪為了表示對活佛的重視,肯定要從他們兄弟中選一個去喀爾喀,首先排除掉太子,老大老五又都在打仗,老三不適合干這種事情,數(shù)來數(shù)去只剩下他。 太子爺這邊還沒來得及去南書房問個究竟,那邊雍郡王就輕裝上路離開了京城,走的不光是他自己,還有腿部掛件九阿哥。 不是、他自己去就去了,帶胤祈過去干啥? 太子爺傻了,胤祈自己也很懵,雖然他也想到處亂跑,但是這種連想都不敢想的活計能落到他身上,四哥對汗阿瑪說了什么? 我問過太醫(yī),太醫(yī)說你的傷已經(jīng)好的差不多,可以出遠門。四爺?shù)?,二哥要翻天,到時候朝中有的亂,他能說服汗阿瑪還好,他若是不能說服汗阿瑪,那就是一個人面對汗阿瑪再加滿朝文武的斥責,以他脾氣不知道要弄出來多大動靜,為了不被他牽連,我們倆走的越遠越好。 胤祈若有所思的靠在車廂上,聽完之后重重點頭,懂了,四哥怕自己留在京城會和二哥撕破臉,為了維持你們倆岌岌可危的兄弟情,不得不遠走他鄉(xiāng)另謀出路。 四爺 臭小子又偷偷看了多少奇怪的話本,還能不能好了? 九阿哥的理解能力堪稱世間一絕,明明說出來的話聽上去奇奇怪怪,偏偏就是沒法讓人反駁,四爺面無表情的看著滿眼無辜的弟弟,眼不見心不煩的閉上眼睛。 他不是太子,不會無底線的寵著他,臭小子跟在他身邊的時候一本話本都別想看到,無聊了就去寫策論,寫多了看他還無不無聊。 胤祈不覺得他們家親親四哥會和他鬧別扭,四哥不搭理他肯定是平時干活太多要趁趕路的時間多休息,有正經(jīng)差事的皇子和他這種吉祥物皇子不一樣,人家忙的很。 寫策論? 什么寫策論? 他手還傷著,又不會用左手寫字,四哥怎么會難為他受著傷寫策論呢。 小祖宗笑的心虛,到底還是不敢在老虎身上蹦跶,他可不想真的用左手寫字,右手寫出來的字還總是被四哥說丑,真要用左手寫,四哥還不得被他氣暈過去。 為了四哥的身心健康,還是別了吧。 九阿哥難得沒有在路上搞事,看到久違的大草原也只是掀開簾子看兩眼,沒有和以前一樣鬧著當什么迎風奔跑的少年,就他現(xiàn)在一只手還綁著的情況,他敢跑轉(zhuǎn)眼就能趴下。 左腳絆右腳的那種。 兄弟倆一路平安無事抵達喀爾喀草原,他們沒有去烏里雅蘇臺,而是朝著歸化城而去,烏里雅蘇臺太遠,對他們來說也不安全,如果他們家老大正好打完仗能護送他們倒是可以去,現(xiàn)在身邊只有兩百護衛(wèi),還是去安全的地方更妥當。 陰山腳下的敕勒川土地肥沃,歸化城北邊是綿延起伏的大青山,南邊不遠就是滾滾黃河,在明朝之前,草原上沒有一座像樣的城池,蒙古人逐水草而居,能夠隨時移動的蒙古包更符合他們的心意。 前朝隆慶年間,土默川的蒙古部阿勒坦汗召集能工巧匠,在大青山之陽,黃河之濱,動土建造一座擁有八座樓和琉璃金銀殿的城池,據(jù)說是仿照元大都的規(guī)模。 三娘子不斷推動蒙古部落和中原交易,后來雙方通貢互市,塞外幾千里都很少有戰(zhàn)亂出現(xiàn),阿勒坦汗被封為順義王,三娘子被封為忠順夫人,二人共同推動城池的修建,城池建成之后,朝廷賜名歸化城,因為整座城池是在三娘子的主持下完成,因此又稱三娘子城。 朝廷無此后顧之憂,戎馬無南牧之儆,邊氓無殺戮之殘,師旅無調(diào)遣之勞。1 后來林丹汗占據(jù)歸化城,皇太極打敗林丹汗,追到歸化城后一把火把城給燒了,現(xiàn)在的歸化城還是恪靖公主嫁過來之前重新修的新城。 胤禟胤俄知道兩個哥哥要來歸化城,提前幾天便準備好到城外迎接,朝廷的車隊和行商的車隊差異巨大,一眼就能看出不同,胤祈他們馬車還沒到城門,城里得到消息的倆弟弟就親自跑出來迎接了。 恪靖公主剛開始熟悉喀爾喀的政務,正是忙的焦頭爛額的時候,只讓額附敦多布多爾濟跟著出來迎接,她自己則是在公主府準備接風宴。 胤祈大老遠聽見倆弟弟的聲音,掀開車簾朝他們揮手打招呼,他不掀簾子還好,一掀開簾子露出上半身,倆弟弟又開始血壓上升,九哥!你怎么又受傷了? 小事小事,我們到了公主府再說。胤祈沒把事情當回事兒,朝他們身后的四姐夫露出燦爛的笑容,模樣怎么看都好看的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