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頁
書迷正在閱讀:養(yǎng)虎為患[女A男O]、逆徒怎么還不證道、要活命!就種田[末世]、通關(guān)游戲很難嗎[無限]、豪門替身是條龍、幼崽穿成大佬們的團(tuán)寵meimei、我在異世屯糧養(yǎng)崽搞基建[種田]、跟六個大魔王訂婚后、魔鬼[西幻]、似風(fēng)吻玫瑰
不過這只是黃家人在家算的賬,第一次可不敢做這么多油條,實際上第一回 就做了五斤油和七斤面,全賣光了,賺了近五十文錢。 不過幸好黃家人比較理智,沒有多做,七斤面的油條,將近散集才賣光。 雖說百姓愛吃,但是畢竟人數(shù)有限,舍得花錢的人更少了,這回是吃個新鮮,油條才賣得快,等下個集,可能連七斤面的油條都賣不完了。 不過因為油條吸引人,豆皮和草鞋也賣得不錯,黃家這三樣買賣加在一起,賺了一百多文錢,可謂是收獲滿滿。 作者有話要說: 第16章 .割艾草驅(qū)蚊 借用村長家的火爐賺了這么一大堆的銅板,金氏送還火爐時特意挑兩塊大點的豆腐當(dāng)謝禮。 炸油條這門買賣既然賺錢,黃家人肯定要一直做下去的,火爐自然也不能總借別人家的用,自家還需得把炸油條的家伙什配全了。 黃豆腐散集時當(dāng)即就去鎮(zhèn)上訂做了陶爐子,在下一個大集前能做好,以后家里就可以用陶爐子代替火爐去鎮(zhèn)上賣油條了。 不過金氏還是跟孫大娘打聽了一下火爐的價格。打算等手頭松快了,置辦一個火爐,平時可以用來炸油條,冬天還可以用來取暖。 都說關(guān)外的冬天難熬,買個火爐還是十分實用的。 一個火爐連帶著用來排煙的爐筒子,得需要三十斤鐵,這可比黃家買的大鐵鍋還貴呢。 黃家的三張鐵牌子都用光了,不用鐵牌子買鐵制品,價格要高很多,現(xiàn)在買火爐,可真得掏光家底了。 鐵牌子倒是能借別人家的,楊老六和楊老七家的鐵牌子是一張都沒用呢。 他倆得知黃家人把鐵牌子用光時,也曾說讓黃豆腐隨時來拿他兩家的鐵牌子用,反正他倆家這幾年是沒錢買那么多鐵制品了。 不過現(xiàn)在擺在黃家人面前的困難,不是有沒有鐵牌子的問題了,而是有沒有錢的問題。買鐵爐子的錢還得攢,現(xiàn)在就只能用陶爐子了。 黃家在老家時也是用過陶爐子取暖的,只不過這東西實在不抗燒,仔細(xì)點用,倒是能燒一整個冬天,稍微不注意,用的時間長了,陶爐子就燒裂了,最后家里沒法子了,花錢買了個炭盆用。 炭盆算是家里比較貴重的東西了,離開老家前,被黃豆腐拿到鎮(zhèn)上賣掉了,換了些銅錢。 黃豆腐是個急性子,陶爐子做好的當(dāng)天就跑到鎮(zhèn)上取了回來。想在家用陶爐子試試火候,免得下一個集時用不明白,白白耽擱了買賣。 賣油條的錢,黃豆腐是打算分給自家小妹一半的,但黃豆芽堅決不要。 黃豆芽覺得,自己不過就是發(fā)個面而已,而且發(fā)面的手法,嫂子也已經(jīng)學(xué)得差不離了,自己馬上就能當(dāng)甩手掌柜了,斷沒有白白拿錢的理由。 而且家里本就不富裕,就算是這次趕集賣了錢,以后也難保還能賺這么多,炸油條時煙熏火燎的,大哥的手還不小心被油鍋燙了一片水泡。 這賣油條的錢可真不是好賺的。黃豆芽覺得自己沒有吃這份苦,自然也不應(yīng)該拿這份錢,就只讓大哥給自己兩個銅板當(dāng)零花錢。 黃豆腐拗不過自家小妹,再想想家里還要買小麥、榨豆油,需要用錢的地方還很多,也就不跟小妹繼續(xù)推拉客氣了,收好了錢,打算把小妹的錢攢起來,以后給她當(dāng)嫁妝。 跟大人因為賺了錢開心不同,家里的兩個孩子開心的原因主要是那半斤飴糖。 為了防止倆孩子偷吃,金氏把飴糖交給了小姑子來看管。 半斤飴糖總共有二十五塊糖,三個大人各分兩塊解饞,剩下的十九塊全留給了家里的兩個孩子。 黃豆腐和金氏堅決不吃,被黃豆芽硬塞進(jìn)了嘴里。 “大老爺們吃啥糖??!”黃豆腐嘴里一邊嚼著糖,一邊絮絮叨叨的,一點沒看出來他不愛吃糖。 黃豆芽可不管自家大哥的嘮叨,看著自家哥嫂把糖都吃光了才罷休。 為了讓這些飴糖吃得長遠(yuǎn)些,黃豆芽把飴糖當(dāng)成了獎品,每天早上會拿出一塊糖,獎勵孩子們前一天喂養(yǎng)小家禽的功勞。 用刀將飴糖對半切,一個孩子給半塊。半塊飴糖也就只有指甲蓋一般大小,放進(jìn)嘴里嚼幾下也就沒了,也就能甜甜嘴。不過對于兩個孩子來說,絕對是非常奢侈的獎勵了。 為了得到小姑姑的贊賞和半塊飴糖,兩個孩子喂起小家禽來,是相當(dāng)?shù)赜眯牧恕?/br> 往常喜歡賴床的兩個孩子,自打有了飴糖后,起得比黃豆芽都早。一大早飯都不吃,就跑去菜園子里捉小蟲子喂小家禽 就因為黃豆芽跟他倆說小雞多吃蟲子愛下蛋,為了實現(xiàn)糖蛋自由,這倆小饞貓算是盯住了自家菜園子里的小蟲子了。 黃家種的菜葉子上的蟲窟窿要比別人家少多了,要是擔(dān)到鎮(zhèn)上賣,肯定比旁人家的菜受歡迎。 黃家兩個孩子還天天出門挖野菜。哥哥負(fù)責(zé)挖,meimei負(fù)責(zé)把野菜根上的土抖干凈,放進(jìn)籃子里。 現(xiàn)在漫山遍野都是野菜,黃家小兄妹倆在路邊上隨便一挖,不大一會功夫就能挖一筐,再加上他們還有一幫玩伴幫忙,一天挖兩筐野菜那是相當(dāng)輕松了。 家里的小家禽們才剛剛換毛,最快也得秋天才開始下蛋,不過見侄子侄女干活這么積極,黃豆芽也沒忍心告訴他倆真相。 時間慢慢轉(zhuǎn)入夏天,山上蚊蟲逐漸多了起來,而且因為天氣太熱,木耳也不怎么長了,黃豆芽就不怎么往蓮花山上去了,只在家里做一些活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