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 劍圣與劍仙
書迷正在閱讀:美人被日哭【雙rou合集】、每個世界都被調(diào)教【快穿,雙xing】、巨根正太和家族美熟女、[穿書]暴戾總裁男主每晚在我懷里嚶嚶嚶、薄六爺?shù)男∽孀谑茄宕罄?/a>、快穿BOSS又逼婚了、快穿小撩精的寵妻狂魔又醋了、不得不做 (1V1)、咸魚穿成某宗妖女、病嬌墨爺別撩,我怕癢
兩人一同來到行歷峰。 牌靈告知,沈駒一事尚且無人問津。 本來吳奇還想著,若是有人捷足先登,自己就換一個試手。總而言之,先選個難度適中的練手。 確認(rèn)領(lǐng)取任務(wù),紅光里涌現(xiàn)出許多情報來。 ——沈駒,汝陰人,現(xiàn)今三十九歲,劍圣裴旻弟子,精于「劍吷(xue)舞」,持黃階上品法寶「擢象」。曾斬殺兩頭大幽,清剿數(shù)地妖鬼,長期在外游歷。 ——今年一月,沈駒性情大變,在嶗山下殺茅山道傳弟子鄒琦、鄒毅。 ——龍虎山道傳弟子立元修遭沈駒殺害毀尸,臨死前曾發(fā)符箓求助,此后接連有修士追緝沈駒,未果。 ——沈駒所殺三人皆為修士,不曾殺戮百姓。 ——有線人報,沈駒仍在南扶州出沒。 …… 魔修通常有兩類。 一是從修行之初便認(rèn)定魔道,百無禁忌,一切以修為迅速提升為己任,為此違反世間一切倫常律法,哪怕屠殺千萬人,以至親師友獻(xiàn)祭也在所不惜。 二為修行途中墜入魔道。通常是修行遇挫、道心不穩(wěn)或是受到了某種蠱惑與巨大沖擊,此后性情大變,徹底摒棄過往原則束縛,淪為魔修。 魔修內(nèi)部情形復(fù)雜,難以一概而論,并非所有魔修都是以殺戮修行,也有魔修常年隱居苦修,還有以獵殺幽鬼取樂者…… 這也是大唐并未通緝所有魔修的原因之一。 監(jiān)幽衛(wèi)對魔修最多的處理是觀察,需要判斷其危險與否,再做出相應(yīng)措施。 沈駒是墜入魔道,殘殺同道。 三教眼中,他自然是罪不可恕。 但在朝廷處,又有另一番評判標(biāo)準(zhǔn):大唐律法高于三教公允。 修士之間斗法被殺并不稀奇,本就屬修士之間默認(rèn)后果之一。五道七寺對于門下弟子格外維護(hù),他們給出的情報判定未必能得到大唐朝廷認(rèn)可,需監(jiān)幽衛(wèi)獨立查證而定。 因此五道七寺與朝廷處理方式就出現(xiàn)了差異。 五大道門都對沈駒發(fā)出了通緝,這也是道門意志的體現(xiàn)。 監(jiān)幽衛(wèi)還是保持觀察控制,并未插足這一起“修士爭端”。 準(zhǔn)備妥當(dāng),吳奇與沈駒直接馭飛劍而起,一路趕赴南扶州。 …… 從武當(dāng)山門出發(fā),到嶺南道南扶州有近三千里,這是一段不短路程。 結(jié)丹修士御劍,全力施為一個時辰飛三百里,哪怕不眠不休也得十個時辰,到了之后必然神乏疲困。 吳奇建議,先飛到江南道永州零陵的湘水,然后乘坐避水獸沿著湘水一路進(jìn)入廣州。如此一來能稍作休息,也能掩人耳目,免得打草驚蛇。 崔佛海欣然同意。 天空湛藍(lán),萬里無云,兩柄劍在空中并排而馳。 “吳師弟,你我不過就切磋了一次,我實力平平,師弟為何會邀我一同?”腳踏「雙鯉牘劍」的崔佛海有幾分迷惑。 吳奇一笑:“師兄如果都算是實力平平,那武當(dāng)山道傳弟子怕是只能力敵元嬰才算杰出了?!?/br> 原本吳奇還找了謝白象一同,不過謝白象要養(yǎng)傷,婉拒了自己的邀請。 至于王旸……這種生死斗法不適合他。 呂青青則是不太熟。 崔佛海聽得搖頭:“宗門之中,師兄弟能人輩出,我自二十歲修道至今已有一百八十余年,至今被困結(jié)丹,著實平庸。與我同期的兩位師兄弟,如今已有一位是授箓師君?!?/br> 吳奇心里直呼好家伙。 武當(dāng)山修為精進(jìn)速度著實離譜。 一百多年的結(jié)丹后期堪稱驚人,沒想到還有一百多年就跨入元嬰的。 吳奇心里一動:“師兄莫非是要修九轉(zhuǎn)金丹?” 崔佛海有些不好意思:“雖說有些不自量力,但也想試一試?!?/br> 那就難怪了。 要結(jié)丹九轉(zhuǎn),追求完美,自然就需要更多時間打磨錘煉。 “師兄如今是幾轉(zhuǎn)?” 崔佛海倒是坦誠:“八轉(zhuǎn)?!?/br> 吳奇贊道:“師兄都已八轉(zhuǎn),九轉(zhuǎn)已指日可待?!?/br> “但愿吧……只是金丹凝轉(zhuǎn),越是往后越是困難,既需修行,也得看機緣。”崔佛海臉上流露出一絲苦澀:“不瞞師弟,我在八轉(zhuǎn)已有二十余年,至今進(jìn)展緩慢。” “師兄可是需要什么靈丹妙藥么?” “我以文入道,既練體魄與修劍,卻所學(xué)駁雜,不好平衡。如今卻是需要以文寶為契機,始終銜環(huán),完成最后一轉(zhuǎn)?!?/br> 吳奇問:“也就是說,師兄目前需要的是完善「雙鯉牘劍」?” “的確如此。只是天下典籍經(jīng)史,我已看過十之八九,卻好無寸進(jìn),實在汗顏?!?/br> 崔佛海坦蕩而直率,并未有任何遮掩。 吳奇此前就發(fā)現(xiàn),大多武當(dāng)?shù)茏佣际侨绱?,因心思純粹通透,修劍才能高歌猛進(jìn),自己和王旸這種算是異類少數(shù)。 “師弟我有一個朋友,寫了一本書,如今也是文寶……雖然算不得什么名作,但師兄不妨一讀,或許能給師兄一點新鮮?!?/br> 吳奇從三爪奩里翻出一本書遞去。 崔佛海目光落下:“《鑒妖談》……這名字似是雜談志怪?!?/br> 他稍微一翻,上面春宮圖栩栩如生,頓時讓他臉上翻窘:“這實在有點……” 崔佛??戳艘粫?,隨著逐字閱讀,臉色漸漸嚴(yán)肅起來:“儒林里還有敢這般寫書的讀書人,真是天下幸事?!?/br> 他閉目片刻,突然感嘆:“原來如此,之前我過于拘泥形類典籍,導(dǎo)致三寶僵化,難以轉(zhuǎn)圜?,F(xiàn)在需涉獵廣泛,廣讀天下之書,以證牘劍,這將助我成就九轉(zhuǎn)!” “多謝師弟點撥!”崔佛海鄭重拱手。 “師兄客氣了,本來師兄厚積薄發(fā),只需最后一個契機……這也是師兄的機緣。我不過是恰巧撞上了這個節(jié)點?!?/br> 吳奇笑著恭喜。 崔佛海找到了突破的契機,此時也變得輕松許多,話也多了起來:“師弟此次切不可大意,我雖未曾見過沈駒,但卻和劍圣裴先生有一面之緣。” 他臉帶緬懷:“至今想起來,裴先生的風(fēng)采依舊讓人難忘?!?/br> 吳奇在不少書籍里見過劍圣裴旻之名,只知其劍術(shù)通神,為大唐朝廷第一護(hù)法,此外一無所知。 既然崔佛海見過本尊,吳奇趕緊請教詢問。 “裴先生的修為?” 崔佛海聽得一笑:“吳師弟,你可知道,歸劍師祖出山后一十六戰(zhàn),十五勝一平,那一平是面對的誰?” 吳奇愕然:“歸劍師祖與裴劍圣交過手?” “對?!?/br> 崔佛海點點頭:“彼時,大唐取代前隋而立國,裴先生攜皇命登門,與歸劍師祖在劍山問劍大比時切磋,唯元嬰期可觀禮,殷師叔也在場。兩位真人神通法相盡顯,打得萬劍齊喑,最終只得算不分勝負(fù)?!?/br> “裴先生似乎因某種緣故,不能全力出手,從那以后更少露面了?!?/br> “沈駒雖非元嬰修士,但為劍圣弟子,實力絕不可小覷。你我不可大意。” 吳奇點點頭。 他突然想到:“崔師兄認(rèn)識嚴(yán)自昶或段煊么?” 戢水龍女說過,當(dāng)初嚴(yán)長老和段煊在劍山斗法,這四年一次的重要大比,崔佛海不會沒有印象。 “嚴(yán)師兄?段師叔?” 崔佛海一愣:“師弟才到武當(dāng)山,竟然就知道嚴(yán)師兄和段師叔的事么?” 吳奇頓時精神一振:“這兩位有什么恩怨?” 對方猶豫了一下:“其實也算不得什么恩怨……嚴(yán)師兄、段師叔還有一位孔莘(shen)師姐,曾是至交好友?!?/br> “南海秘境開啟,他們結(jié)伴而去,孔師姐卻死在其中?!?/br> “回來后,嚴(yán)師兄就和段師叔形同陌路,三十一年前的劍山大比,嚴(yán)師兄險些一劍斬了段師叔,事后就退出了武當(dāng)山……唉……” 吳奇屏氣凝神。 果然有內(nèi)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