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頁
書迷正在閱讀:快穿之女主很佛(np)、家養(yǎng)小王妃、縱火者(劇情 np)、掌控欲(SM 1V1)、相府情事(古言純rouNPH)、總裁,請原地投降、氪金大佬的生存游戲、莊先生多陷阱、他逐辰星、弄巧成“婚”
“那日我出門采桑,幾個化裝成平民的偃國禁衛(wèi)尋到了我,勒令我回去。 “我不敢不從。但他們問我‘jian夫’在哪,我就是不說。只裝模作樣地哭了幾聲,他們就都拿我沒辦法,不再問了,反倒開始哄我,嘻嘻!我當(dāng)然更不敢告訴他們我已生了孩子。不然他們定然不會放過他…… “我想,阿偃留在他身邊,也算是一個慰藉了吧。他那么出色,他的兒子也定然會過得幸福。誰知……誰知……” 徐姬長嘆一聲,看了赤華一眼。 赤華輕聲說:“人有旦夕禍福,好人未必天佑?!?/br> “那阿偃又是怎么病成這樣的!”徐姬的聲音驟然提高。 赤華本想實(shí)話說“他是為了我”,但看到徐姬原本柔柔弱弱的一個美人,忽然擺出一副母獸護(hù)子的勢頭,不免有些退縮。 她踟躕,說:“阿偃這幾年流離在外,受了不少苦……” “我問他是怎么病成這樣的!是吃了什么不該吃的東西,還是讓什么人害的?” 赤華無奈苦笑。果然親生孩子招人疼,徐姬只看到自己給夏偃喂水,就自作主張地給她賦予了無限的責(zé)任,只差明著問“你怎么沒照顧好他呢”! 但她反過來想,阿偃把她裝在心里這么多年,自己反過來照顧他一陣子,不也是應(yīng)該的嗎?更何況,她年紀(jì)還比阿偃大呢。 于是她坦然,迎著徐姬責(zé)難的目光,說道:“阿偃和我是在民間認(rèn)識的。后來一道被卷入一個……嗯,不太光彩的陰謀,以致被人算計。他為了逃脫天牢去找我,不得已服了毒`藥。但夫人莫急,據(jù)我所知,這藥是徐國一位太醫(yī)調(diào)配的。我不知他叫什么名字,但我記得他相貌。他來過夫人府上,給你診過疾。如果能把這人找出來,阿偃便有救。” 徐姬微微一皺眉,搖搖頭,泫然欲泣。 “我這幾年調(diào)養(yǎng)身體,從宮中請過幾十個太醫(yī),但我愚笨,看他們都長得差不多,實(shí)在認(rèn)不出誰是誰。” 她忽然抬頭,“阿朔?” 徐朔出入宮禁的機(jī)會多,或許可以打探。 徐朔還沉浸在“我弟弟跟我meimei到底什么關(guān)系”的糾結(jié)之中,徐姬喚了他好幾次,才反應(yīng)過來。 他面露難色,嘟囔:“不是我不愿幫忙。但我總不能大張旗鼓的打聽。就算這太醫(yī)確有其人,也得旁敲側(cè)擊慢慢來,不能招人懷疑。而這個……這個……” 他咬咬牙,還是隨著母親的稱呼,“這位阿偃,能撐多久?” “阿偃”兩字出來,自覺太過rou麻,起了一身雞皮疙瘩。 赤華搖頭,盡量冷靜地說:“我也不知道?!?/br> 最后一個字說了一半,便哽在喉嚨里。 幾人相對無言。 窗外天色陰暗,只聽到忽降驟雨,落葉紛紛,水聲敲窗。咚咚的聲音似是雷,又似天上什么暴躁的神仙在跺腳,發(fā)泄心中的愁悶。 在愈發(fā)急促的雨水聲中,忽有人踏著水,門外大喊:“公子朔!國君有令!” 徐朔一個激靈,猛地站起身,大步跨到門前,見是自家一個老仆,松口氣,門開一條縫。 “何事?” 那老仆身后還跟著個宮里來的寺人。他和徐朔粗略見禮,隨后放低聲,快速說:“國君病情惡化,恐有變故。令二位公子進(jìn)宮面君,說幾句話?!?/br> 二位公子,指的自然是徐朔和靈蘭。 那寺人一邊說,不知是有意還是無意,一邊往門縫里瞄了一眼 徐朔不動聲色挪了一步,擋住了屋里的兩個陌生人。 “知道了。我這就整裝面君?!?/br> * 徐朔一走,整個別院里又恢復(fù)了“老弱婦孺”的氛圍。 雖然有一個夏偃在,但他眼下顯然應(yīng)該被歸為“弱”的群體。院子里任何人都跟他爭不得。 他慢慢醒了,方才一些零碎的片段在腦海中整合歸一。他心里翻江倒海,似乎有無數(shù)紛發(fā)的蓓蕾,掙扎著沖破這個綿軟的軀殼。 細(xì)看之下,他和徐姬的面容確有不少相似之處——算不上精致、然而組合得恰到好處的五官,長長的眉和睫,眼窩處一抹含情的陰影。 但比起母親,他的神態(tài)里并沒有太多的陰柔風(fēng)情。他的側(cè)顏棱角分明,挺著個孤傲的鼻梁,嘴角時時抿著,抿出一道歷經(jīng)考驗的倔強(qiáng)。 不知是承襲自他父親,還是來自他童年的漂泊。 徐姬還在抱著他流淚。他像大人般悵然笑了笑,低聲說:“父親至死都沒怪你。他跟我說,你是仙子,早晚會回到天上去呢?!?/br> 徐姬與她這個孩子相處,其實(shí)也就一兩年時間,算不上太熟稔。她更關(guān)心的,是那個用一生守護(hù)她的男人。 她顫聲問:“你父親……是怎么去世的?那時他以何為生?住在何處?對你怎樣?他有沒有提過我?……” …… 赤華默默離開房間,掩上門,留他母子單獨(dú)敘。 她想,我的父母,埋在哪兒呢? 王姬早逝,偃侯自焚,是那場戰(zhàn)爭的結(jié)果。徐姬親眼見了。 其實(shí)他原本不必死。諸侯之戰(zhàn),爭的是土地、人口和威望。那些戰(zhàn)敗的王公貴族,也許會被當(dāng)做可炫耀的俘虜,囚禁在異國他鄉(xiāng);或者可以逃去別國,不愁吃喝地渡過流亡的一生。 但偃侯選擇用轟轟烈烈的死,來抗議那場不義之戰(zhàn)。 --